大国日化1981 第133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爽文 升级流 年代文 成长 穿越重生

  周渔腾地一下坐直了,向外看去,大门处走出来个人,50岁左右,一米七四的个头,穿着一身黑色呢子大衣,戴着一条格子围巾,很是儒雅。

  就是他!

第98章

  苏启生就住在旁边不远的银行家属院, 所以并没有乘车或者骑自行车,而是慢慢往家走。

  周渔连忙从车里出来,叫了一声:“苏行长!”

  她声音清脆, 在寂静的夜里, 特别的响亮,果不其然, 苏启生听见了,停住了脚步,然后慢慢扭过了头,看向了声音的来源——周渔这里。

  周渔往前连走两步, 离着苏启生大概有五米左右站定, 刚想说话, 就听见旁边有人问:“这位姑娘,您是哪位?怎么在这里等着我们行长?”

  周渔就瞧见, 银行里这会儿又出来个年轻人,穿着普通的夹克,快步走过来挡在了苏启生跟前, 一瞧这架势, 就知道是秘书。

  周渔就自我介绍:“您好,我叫周渔, 是梅树村门市部和华美日化的总经理。”

  这个介绍一出,年轻人打量的目光就过来了, 而那位苏行长并没有任何的惊讶, 显然是早已认出她来了。

  周渔只当不知道, 接着说:“苏行长,我在这里已经等了整整两天了,就是想和您聊聊洗衣粉生产线的事情, 您能给我几分钟时间吗?”

  说到这里,苏启生才第一次开口,他的声音很温润,所以听着很是温和,不过话却说得明白:“你们的贷款申请我们已经收到了,究竟是否批准贷款,我们会以严谨的态度调查后得出结论,到时候会通知你的。”

  “周同志,天已经很晚了,请你早回吧。”说完,苏启生扭头就准备离开。

  周渔就知道他这么说,这种批复肯定是不可能受外力影响的,不过她来也是有自己的道理,“苏行长,我知道你们会调查,但我并不是为我自己而来的,我听说,南河日化跟我们一起申请了贷款,他们申请的是浓缩洗衣粉生产线。”

  听着他提了南河日化,年轻人脸上闪过了一丝不喜,他以为,就算是竞争对手,这种时候管好自己即可,跑来说对家,这是大为不妥的。

  他立时就想拦住周渔,让她不要跟着了,哪里想到,周渔后面说的是:“苏行长,我认为浓缩洗衣粉有很大概率会亏损的。”

  年轻人立刻喝止她:“周总,这些事情我们自己会调查,您没有立场说这些。”

  周渔很坦然:“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说我为了让贷款顺利批下所以去诋毁对手,但不是这样,他们浓缩洗衣粉生产线不行,可以立刻申请普通洗衣粉生产线,我依旧和他们共同竞争,没什么区别。”

  “我来说是因为我参加过广交会,我知道创汇有多不容易,一条浓缩洗衣粉生产线上百万美元,您知道代表着创汇的企业要卖出多少产品吗?”

  周渔的这个说法,倒是让年轻人态度缓和了一下,的确,就算是不申请浓缩洗衣粉生产线,南河日化也可以申请普通的,作为国企,他们天然就有优势,更换设备不算什么,对周渔来说,没有任何改变。

  更何况,苏启生并没有喝止的意思。

  他的一缓,周渔就有了接下去说的机会:“广交会上有一种设备叫做旋耕机,成本价是180美元。这种设备技术简单,所有省的机械厂都能生产,广交会的外商都知道,夏国人为了挣外汇,可以压低利润,他们顺着展台一家家问过去,只要高了就离开,如果低了,再去下一家讲价。”

  “你知道最后的成交价是多少吗?”

  这个是真问住那个年轻人了,他们是不去广交会的,他知道外汇得来的难,但具体有多难,是真不知道。

  周渔瞧见年轻人没有再阻拦她说话,就知道可以继续了,她接着说:“165美元,倒亏15美元。”

  这个价格果然让那个年轻人震惊,他下意识地说:“这么多?”

  “就是这么多,这样怎么挣钱呢,一部分是出口补贴,另一部分就是赔钱做。浓缩洗衣粉生产线最便宜的也要百万,那就是六千余台旋耕机的价格,是一个普通机械厂最少四年的订货量。”

  “我是华美日化的老板,可我也是参加过广交会的人,是去商务部给商情组讲过课做过报告的人,外汇挣得这么难,我肯定是心疼的。所以我才站在这里。"

  “苏行长,”周渔认真地看着他,“我手里有各种资料可以证明,引进浓缩洗衣粉生产线,前景很不乐观,请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讲一讲。”

  自从周渔过来,苏启生一共就说了两句话,刚刚周渔解释,他只是听着,脸上看不出任何波动,周渔也知道,刚刚那个例子,那个年轻人恐怕不太知道,这位行长应该知道的比她更多。

  不过周渔说例子的原因就是要争取说话的机会,知道不知道不重要,表明自己的立场更重要。

  她站在那里,坦然地看着苏启生,如果苏启生不同意的话,她想着大不了跟着说一路,反正那些数据什么的,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再不行,她还有办法。

  好在,苏启生没那么固执,百万外汇太重要了,他点了头:“去办公室吧。”

  周渔立时松了口气,连忙说:“那我去拿一下资料。”刚刚下车太急了,她忘了带了。

  苏启生点点头,带着年轻人往回走,就瞧见周渔去了前面的一辆黑色小轿车上,从后车座拿了包出来,鼓囊囊的。

  年轻人就说:“她是不是想要行贿,要不我问问。”

  苏启生摆摆手:“不用。”

  周渔很快就过来了,跟着他们又进了银行,这次不是在大厅,而是上了三楼的办公室,等着坐下后,年轻人给周渔到了一杯水,苏启生直接拿了个笔记本和笔过来,坐在了周渔的对面:“周同志,既然你说有数据,就请讲讲吧。”

  周渔这才进入了正题:“苏行长,浓缩洗衣粉我们国家不是没有。事实上,今年年初余阳日化厂研制成功了。也同时在我们梅树村进行了销售。”

  “这款洗衣粉是浓缩低泡型洗衣粉,价格是一块四一斤,而普通的洗衣粉是九毛一斤,也就是说,售价高出了55%。它的宣传是洗涤用量是普通洗衣粉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虽然卖得贵,但是用的便宜。”

  这个显然对方是知道的,苏启生点点头:“这个我们知道。还知道试销效果很不错,所以很快投入生产。”

  周渔就说:“对,试销是不错,但是正式上市后,具体的数据您恐怕不知道吧。我们梅树村对每样产品每周都会进行盘点,每个月都会统计,所以恰好有浓缩洗衣粉的数据。”

  说着,周渔就从大包里拿出了资料,放在了苏启生面前,“您可以看到,四月上市,当月梅树村全国数据销售量是五万三千余斤。从五月开始陆续下跌,到了九月也就是上个月,梅树村的销售数据是两万余斤。”

  要知道,供销社会盘点,但并不会像这样对每个产品进行统计比较,这个数据是苏启生第一次见。而偏偏银行就是搞数据的,这个数据他们可太了解是什么意思了。

  苏启生眉头微皱:“为什么?”

  周渔解释:“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消费者不接受。四月推出的时候,我们梅树村各门店和商场,就进行推广,可以这么说,这么大的力度,一般情况下,洗衣粉的销量应该在二十万斤左右,足足少了四分之三。

  我们对顾客进行了调查,大家认为,太贵了,明明可以九毛钱买一袋,为什么要多花钱,不相信能有这样的效果。”

  苏启生没说话,而是在笔记本上刷刷刷的记录着。

  周渔接着往下讲:“第二个原因是买过的顾客觉得吃亏了。宣传的效果是一勺顶三勺,但顾客实际使用的时候发现,一勺最多顶两勺。纵然整体是便宜的,可仔细算的人是少数的,多数顾客都认为,这个洗衣粉不诚信,没有达到他们宣传的效果,是他们吃亏了,所以复购的人很少。”

  周渔最后总结,“愿意买的人少,买了的又没留住,最终导致了销量一直在下降。”

  苏启生仔仔细细看了周渔拿来的数据,每个月的都有,周渔还说:“您要是需要,我还可以将每个店的数据拿来,都是有的。”

  这种东西做不了假,不过苏启生也不是随意听信的人,他问:“据我们了解,从八零年开始,世界各发达国譬如日本美国,浓缩洗衣粉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取代普通洗衣粉是时间问题。”

  “会不会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研究的技术不达标?”

  这也是重要的问题,周渔这么解释:“对于浓缩粉我们目前没有相关标准。”

  这也是周渔觉得难解释的地方。

  相关标准是在1984年颁布的,上面明确要求浓缩粉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低于8%,但这是低于其他国家的,譬如意大利是15到40,丹麦是10到15等等。

  这就导致同样的生产线出来的产品效果不一样,却还是那么宣传,卖的还是那么贵,直接让顾客对夏国浓缩粉失去了信任,直至周渔穿来的年份,全世界都是浓缩粉为主了,夏国浓缩粉的市场依旧没有打开,八十年代进口的数条高价生产线全部亏损。

  她想了想只能这么说:“余阳浓缩粉的非离子是8%,既然能上市,相信这个含量是达到了相关要求的。国外的都在10以上,有些还在15以上。”

  苏启生点点头,并没有评价,但周渔觉得,以他的阅历,应该能推断一些问题。

  等着苏启生记录完毕,他就问周渔:“周同志,请问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周渔就说:“有。”说着,就从包里往外拿东西,一瞧见她这动作,那个年轻人立刻紧张起来,不过,等他看到周渔掏出来的是什么,就松了口气——两包洗衣粉。

  周渔放在了桌子上,解释道:“这是余阳日化的浓缩粉,这是海市日化的普通洗衣粉,我想我说的再多,也不如真正试试感受来的大。您可以回去试一试,比较一下效果,再下结论。”

  周渔还说了:“当然,我这是找您反映问题,所以,这洗衣粉还得您付款,否则有行贿的嫌疑。浓缩粉一块四,普通粉九毛,一共两块三。要是家里有普通洗衣粉,只用买浓缩粉就行了。”

  年轻人简直是瞠目结舌,他刚刚还防着周渔拿出什么贿赂的东西,虽然说一般人不敢,但私人企业毕竟灵活一些,万一呢!

  可他万万没想到,周渔非但没行贿,还把生意做到银行里来了,谁听说过卖洗衣粉给行长的?!

  不过苏启生反倒是很支持,说:“我们家有普通洗衣粉,这个浓缩粉我要了。”说完,就掏钱包准备付款,同时还吩咐年轻人:“等会儿你分一半,回去也试试。”

  周渔立刻说:“分了就不好拿了。”这会儿又没什么塑料袋,不过她有准备,又掏出一包,“我还有一包,你买这包吧。”

  年轻人一脸惊讶:“你怎么还带两袋?”怪不得那个包这么鼓鼓囊囊。

  周渔笑:“以防万一啊,多个人实验还有个比对。怎么称呼您?”

  对方的脸色突然不太好,周渔奇怪地看他两眼,他别别扭扭,半天才来一句:“万益!”

  周渔愣了一下,盯着他看了半天,没忍住勾了勾嘴角,那真是“以防万一”了,这家伙今天可没少质疑她!

  万益家里没洗衣粉,所以老老实实掏了两块三毛钱,买了两袋。

  周渔拎着已经空了的包,这才离开,一上车就发现周三春也过来了,冲她说:“太晚了,我不放心,就过来了,怎么样?”

  周渔想了想说:“原先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但现在能确定的是,我们应该会被列入考量的。”

  这位苏启生绝对不是一言堂的领导,而且比较务实,甚至,他还知道家里有洗衣粉少花点钱,周渔判断他是很会算账的。

  剩下的就只能等待了。

  倒是万益和苏启生,晚下班了一个小时,都抱了洗衣粉回去。苏启生一到家,妻子已经吃了饭在看书了,瞧见他进门就放下了书问:“怎么这么晚?”

  苏启生就说:“遇到华美日化的周渔。”

  周渔显然大名鼎鼎,这么一说,他的妻子居然也知道,“她是想探探生产线的口风?”

  “是也不是。她很聪明,也很有胸怀。能做到这么大,不是没原因的。”他说了说情况,将包里的洗衣粉拿了出来,“试试吧。”

  妻子也挺感兴趣的,连忙点头,“正好,圆圆的脏衣服没洗呢,咱们试试。”这种事情肯定要严谨的,两个人按着量加了洗衣粉,用一样的水泡开,放入了同样多的两份衣服,开始揉搓。

  一动手,这区别就太明显了。

  普通粉放了三勺,浓缩粉放了一勺,普通粉的泡沫很丰富,一看就很有去污力的感觉,但浓缩粉的泡沫却不算多,连盆里的水都能看见。

  两个人使劲搓了搓,发现再加上半勺浓缩粉,大概也能洗干净,只是泡沫也不算多,苏启生的妻子说,“我觉得还是能用的,这么算也是合算。”

  苏启生却摇了头:“观感就不行,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非离子,大家都觉得泡沫没起来,就是肥皂洗衣粉没放够,就是洗不干净。再说,大家也算的不这么细,哎,卖不好是有原因的。”

  第二天,苏启生到了办公室,万益立刻就汇报了一下:“行长,我昨天回去试了试,浓缩粉的确做不到承诺的,一勺顶不了三勺。”

  他只说事实,别的就不说了。

  但足够了,苏启生点点头:“约一下轻工业厅的张副厅长,还有商务厅进口处贸易处的蒋学,一起聊聊。”

  苏启生自然是想问问这个浓缩粉目前有没有相关规定,没想到的是,轻工业厅的张成新厅长还真知道。

  他个子特别高大,声如洪钟,一听就说:“其实是在制定当中的,因为浓缩粉近年来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迅速,所以这次也将浓缩粉的标准纳入了考量中。”

  “目前我得到的消息,的确是8%。”

  他去问这个,自然是因为南河日化要引进相关生产线,总是要提前打探清楚的,否则设备进来了,不符合规章规定,那就麻烦了。

  他皱着眉头说:“如果真是这样,浓缩粉生产线倒是的确需要慎重。”

  即便他是南河日化的主管单位,心里向着南河日化的,但有一点,他们是首先得保证,外汇不会白花了。

  如果浓缩粉真的不受欢迎,南河日化可是没有任何还款实力的,那这一百多万美元不就是浪费了吗?谁不心疼?!

  所以,这会儿他也不能向着南河日化,说违心话。

  不过张成新也为南河日化争取:“既然浓缩粉不行,那南河日化还是引进普通洗衣粉生产线吧,我们省去年的缺口是七千万,这两年稳步发展,肯定缺口越来越大,引进五吨/年的生产线,是可以填补我们的缺口的。”

  苏启生没吭声,蒋学倒是开口了:“既然都是洗衣粉,那我认为,两家企业各有优势,也难以抉择,不能轻易否定,也不能轻易肯定,这笔资金着实不小,还是稳妥为好。”

上一篇:病弱女配和男主HE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