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江流
原先大家看着她挣钱可没地方参与,如今有了机会,甭管行不行,反正都要试试。用姜桂香的话说:“家里的待业青年都动起来了,现在都满城找合适的地方呢。我对象不是公安的吗?昨天回去跟我说了件乐事。”
“他说有人报案说有个女孩在他门口鬼鬼祟祟的,可能是小偷想偷东西,老王一听立刻带人赶了过去,蹲守了一会儿,果不其然抓到了一个,不过不是女孩,是个小伙子。”
“小伙子说,他想应聘你们门市部,觉得他家这个位置特别适合当店面,所以停下来多看看。至于为什么不走,则是因为想跟主人聊聊,问房主愿不愿意出租,就是没这个胆子,这才磨磨蹭蹭!”
“想来,前面那个小姑娘也是这个意思。”
“老王哭笑不得,教育了一番就放走了!你说你们影响大不大?”
姜桂香本身就是经营者,这会儿也好奇得很,“是不是选的店面好,你们就录用?”
周渔摇头:“选得好录用,选不好也不一定淘汰,虽然选店面很难,但现在开店的少,我们的名气又大,地方也有限,住的很集中,难度是下降的。我是想看他的思路。”
姜桂香对这个不太清楚,不过因为想开分店,所以听得很上心,“什么思路?”
周渔就跟她解释:“譬如选择这里是看中了什么,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之类的,总要有理有据,甚至,跟我说这里风水好,能说出个一二三也可以。”
姜桂香愣了半天笑了:“你什么时候招人,我去参观学习一下。”
这没什么好保密的,周渔热烈欢迎。
当然,既然大家动起来了,周渔这边收到的各种简历也就多了起来。
广告发出第一天还好,第二天,大概是觉得同城寄信太慢了,已经有人跑到了他们门市部直接投递,随后几天,是一天比一天多,最多的一天收到了六十二封。
这些信件都被放在市中店后面的单独办公室里——当初租赁的时候,这边地方比较大,周渔就收拾出一间空屋来当办公室,省的谈合同没地方。
周渔每天有空就拆开看一看,时不时还要去他们推荐过的店铺踩踩点。
但这么多,周朵瞧着都担心:“姐,这么多信,你准备招聘多少人啊,为什么没写明数量呢。”
那自然是因为有好的就收。
周渔这可是南州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城待业青年的招聘,这些待业青年有的被下乡耽误了青春,有的因为户籍找不到工作,但不可否认,这里面绝对有着不少人才的。
周渔想要发展人才少不了,在别人没动起来的时候,先把人网罗住,做好人才储备,这一步绝对值了。
不过,为了给农村青年时间,周渔将招聘截止日期定的比较晚——足足给了二十天时间,所以这事儿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中间的时候,周渔先去了一趟省城——南河日报要发表关于她的文章,自然不可能完全采用黎雪的稿子,还要进行一次访问和拍摄照片。
好在周渔上辈子就经常接受采访,所以很是游刃有余,当天去,顺便去南河农业大学大专函授班报了名,当天就回来了。
随后肥皂厂的莫大海给周渔打了个电话,说是他们过节加班加点研制出了新的香皂,问周渔有没有空,来看一看。
周渔自然同意,所以第二天就去了一趟肥皂厂。
这一次去就跟上次不一样了,上次门卫老邢是让周渔在门卫屋子里等着,他上去叫人。今天周渔一出现,他就已经迎了出来:“周经理,您来了!”
没等周渔说话,他就说了:“莫厂长一直等着您呢!我带您过去。”
他都是五六十岁了,一口一个您的,周渔就说:“你正常称呼我就行,我是小辈呢。”
老邢可不愿意:“那不成,我听说了,您帮忙我们厂的肥皂和香皂找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心里可感激呢,多谢你。要不,一直这样下去,我们厂就毁了。”
“您也知道了?!”周渔问。
“那当然,您那天走了后,莫厂长和范主任就把我们职工都召集起来,给我们讲了讲您的想法和建议,好多事情大家原先都没注意,这么一提,就明白了,您都说在点子上。”
“这大半个月,我们都没闲着呢,技术科一直在研制新的香皂,我们也盼着,赶紧出个好产品,过点宽松日子。”
说着,就已经到了会议室,老邢就冲着里面喊了一声:“厂长,周经理来了!”
一句话,就让里面说的正热烈的人顿时停住了,大家同时扭头过来,莫大海已经放下了手中的香皂迎了过来:“周经理,您来了,快进!”
周渔进去才发现,足足两米长的大桌子上,放着足足十五六块香皂,什么颜色都有,这会儿混合在一起,香的很像周渔后世去超市路过香皂货架时的那种感觉。
——香气冲鼻,味道激烈。
莫大海连忙给众人介绍:“这就是梅树村门市部的经理周渔,这些是我们技术科的技术员,还有厂里的骨干们。”
等着都介绍完了,莫大海才说:“周经理是这样的,您给我们建议后,我们吸取教训,第二天就去了百货公司,买回了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香皂进行比对。随后集思广益,我们统一认为,如今市面上各种药用皂已经足够多了,而且也有了黄芪皂硫磺皂这样的知名产品,我们想要跟人家去比拼,实在是不可能。”
这话周渔听了很是赞同,经营企业最怕的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还没起步呢,就想和行业第一对标,那最终大多的结果就是好高骛远,赔的一塌糊涂。
莫大海能说出这样的话,周渔看着眼前这十几款皂,是真的挺感兴趣了:“你们怎么决定的?往哪方面深挖?”
“还是您给我的灵感。当时你说,好多女同志用香皂就是为了留香。我买了那么多香皂,却没有一个是往这方面发展的,我觉得这是个市场空白。”
“而留香皂偏偏也是最容易研发的,是我们现在技术能达到的。我们就决定做留香皂,您觉得怎么样?”
莫大海说完,屋子里就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着周渔。
如果有人看到这一幕,这满屋子只有周渔一个外行,但大家却都等着她的认同,肯定会觉得奇怪。
但此时,这一屋子人,包括所有的技术人员,并没有一个人认为周渔不能对他们发出评判,事实上,他们准备了整整半个月,将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这里,放下手头的活,聚在这儿,就是在等周渔。
她的意见太重要了。
周渔自然也发现了这满屋子期待的目光,也看见了他们大多数人眼下的青黑,显然不止是加班,恐怕觉也没怎么睡。
周渔很慎重地说:“避开已经有成功案例的药皂,把脉消费者的需求,找一条小众赛道,我认为是非常聪明且务实的做法。”
这话有点绕,周渔说完反应还不大,她随即加了一句:“我认为可以。”
这句话一落,大家算是都听懂了,立时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连莫大海也有些激动,“那……周经理,是这样的,我们把能够使用的香精都试了试,从中挑选出了这十个味道,但是再往下选,我们分歧很大,所以请了您过来。”
这意思就太明确了,他们想让周渔帮帮忙选一个。
周渔过去看看,果然,很多味道都有。柠檬香,甜橙香,薰衣草香,茉莉香,栀子香,玫瑰香,牛奶香等等都有。
而且她拿着单个的香皂试了试,果然香味虽然闻着有些冲,留香却很好。
应该说这次已经很上道了。
她试用,莫大海就在旁边陪着,殷殷切切等着周渔的回音。
周渔当然可以帮他们选择,这里面如果要保证不出错,打安全牌,那肯定是玫瑰香,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玫瑰香的香皂一直是主流产品。
而现在,周渔目之所及看到的香皂,没有一个是这个味道的。
不过,周渔还是更喜欢那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说的是:“如果让我选,我选玫瑰香,但我觉得你们如果听了我的,就会错过一次大卖的好机会。”
这话说的莫大海都糊涂了:“这哪里来的好机会?”
“你忘了我是怎么发现你们的问题的?既然顾客能够发现你们的问题,为什么不让顾客发现你们哪个产品更好呢?”
莫大海蒙了一下,但很快抓住了周渔的意思:“周经理您是说……让我们把这些拿出去做问卷调查?”
“对,我可不记得全国上下有哪个肥皂厂送过香皂,如果你们做了,一方面可以同时赠送问卷调查,获得一手的资料,做出最符合顾客需求的选择。另一方面,这是一条大新闻,市局和省厅的争论您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多好的宣传啊!”
莫大海恍然大悟:“我懂了!我懂了?这真是好办法,周经理,谢谢您,太谢谢您了!”
于是,在周渔的招聘广告没几天后,南州和南河其他地市的群众突然发现,他们的百货公司居然在送香皂试用装,只要试用三天后填写一份表格,就可以得到一百克香皂一块!
一块香皂三毛三呢!谁不愿意要?!
顿时,百货公司人满为患,而南州肥皂厂这个被人遗忘的厂子,也跟着红火了起来。
第40章
“姐, 南州肥皂厂的香皂也太火爆了吧!”
周朵一进屋,一边摘围巾,一边忍不住问周渔:“我去了新华书店后还有点时间, 寻思给咱妈买双棉鞋, 结果一进百货公司,就瞧见排队的人从二楼都排到一楼了!”
周渔早就料到了, 她上次让人填写调查问卷,一份才送三分钱的铅笔一只,大家都很踊跃,肥皂厂直接送的是正装香皂, 想想都知道会火爆成什么样子!
三毛三分钱啊, 这是白占的便宜, 一传十十传百,但凡有空的, 都要来一趟。一家人里,今天你来了,明天我再来, 反正谁也不知道是一家子!
百货公司早上还没开门, 就已经排满了人。等着一开门,大家都蜂拥而上直奔二楼日化专柜, 点名就要试用。
可以这么说,原先南州肥皂厂的香皂根本没人买, 现在是一皂难求。
周朵说:“我没往前凑, 就听着服装货柜的售货员说, 来的年轻人有,老头老太太也有,昨天还有一位八十多的早上五点就来排队了, 说是睡不着。结果坐在门口睡着了,幸亏有扫大街的碰上了,要不真出事了。”
这个周渔不知道,这有点危险了,出了事可是负面新闻,“今天有措施吗?”
“有,我瞧着百货公司外面立了个大牌子,上面写着不允许早排队,出事不负责。”
周渔问:“这也有五六天了,发出去的试用装应该也不少了,没说什么时候结束吗?”
周朵摇摇头:“没听说。”
她这是进的周渔在市中店的办公室,往外看了看,大家都在忙活着买东西,她就把门关了,犹豫了一下说:“姐,我咋觉得这个促销没我想到这么好。”
周渔挺讶异的,自从肥皂厂弄了这个促销后,大家都觉得这也太敢想敢干了,都是夸赞的,周朵是第一个认为不好的。
她顿时来了兴趣,“你怎么想的?”
周朵跟亲姐姐自然没什么不可说的,“我就是算了一下,觉得不合算。肥皂厂不是发不出工资过年吗?怎么不怎么会过日子!”
“你那会儿弄调查问卷,一份问卷送一根三分钱的铅笔,咱们店里开业促销,也是买五毛送一个鸡蛋,成本价五分钱。就算后面又花大价钱买了彩电,可那个是给别人看的,东西还是咱自己的,比之吸引来的顾客,合算得很。”
“但肥皂厂这个,成本太高了。一块香皂卖三毛三,出厂价是……”
她不知道,周渔给她补充,“两毛六。”
“两毛六,这几天咱们南州就送了不下一万份,省城可比咱们大,恐怕更多。你说,这最少就有五千块的成本了。”
“而且参与的人多,收回来的调查问卷真的比人少更有用吗?我觉得未必。如果送的少,就是来买香皂的试一试,最多是偶尔听说了,过来瞧一瞧。但现在可是甭管平时用不用的,老的少的都来占便宜,收回来的调查问卷真的真实吗?”
周朵的眉头就拧起来了,显然很不理解这个行为。
当然,她也没有解决办法:“可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是觉得心疼得上!五千块啊,这可不是小数。”
从周渔卖蘑菇开始,周朵就帮忙管账,对数字很敏感,显然她是算了一路了,又觉得心疼又不知道怎么办,只能跟周渔聊聊。
反正姐姐是全能的吗!
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有多敏感,事实上这事儿,周渔和莫大海有点分歧。那天周渔给莫大海出了主意后,莫大海立时就兴奋起来,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当然,作为已经有成功营销经验的周渔,莫大海自然要请教她,这个问卷调查怎么弄,毕竟肥皂和吃食等别的东西不一样,你得试用啊,不用没法填写,用了人家未必愿意回来送一张纸。
周瑜就说让他们准备一点试用品,大概一块香皂100克,可以切成10份,这样让大家用一用,等着用完了写上使用感想,送回来,到时候可以半价购买正装产品。
这样的话,一方面节省了成本,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销售量。
莫大海当时觉得挺好,但转回头促销方案出来了,周渔才发现,改了,成了直接赠送。
莫大海还专门打了电话给周渔解释:“我们肥皂厂的香皂名声不好,我就是想,如果力度不够大,怕人家不买账,反正都送了一半了,干脆全送吧。”
周渔试图跟他解释这个促销是前所未有的,只要送就吸引了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