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江流
这让周渔一方面觉得自己幸运,另一方面也觉得夏国日化行业幸运。
有这样的人,即便差一点,又怕什么。
周渔坦诚道:“那就要从根本来说,黄芪皂可以说是你们的明星产品,从南到北广受欢迎,我来之前,仿照上次对南州肥皂厂改进的方法,用调查问卷问了问,大家为何选择黄芪皂。
第一点是味道,味道浓郁但不刺鼻,留香时间长,而且具有美白功效。第二点是这是他们见到的第一款宣传美白的药物皂,他们有期望,可以使用这个改善自己的皮肤。第三点,你们是海市来的,时髦洋气。”
“所以您看,顾客买黄芪皂其实有两个层面,一是实用性,必须有用处,二是期待性。加入了自己在使用后的想象,我用了以后会变白,我用了海市的东西会跟海市一样变得时髦。”
“其实洁白牙膏和芙蓉面面霜也是这样。洁白牙膏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刷了牙可以让牙齿洁白,芙蓉面更是如此,哪个女孩不想要一个芙蓉面?您也说了,大家富裕起来,终于可以打扮打扮自己了,这样的产品符合大家的期待。”
“当然,柔顺洗发膏和美丽口红都是这样命名的,为什么不行?“周渔就将江云说的原因告诉了,”柔顺洗发膏你们没有考虑到大家的消费目的——很多人洗头只是为了干净,柔顺是女孩子们的期待目标,你们没有针对性。而美丽口红是社会环境不允许,你们推出的太早了。”
李晓明听着都兴奋起来,“接着说。”
周渔接着说:“为什么外国货来了,我们的名牌卖不过人家,那也是我们的产品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了。黄芪皂卖得好,但国外洗脸用洗面奶,洗身上用沐浴乳,谁更先进?谁更能提供期望值?大家自然会选择国外品牌。”
“他们有这样的技术,那样的历史,只要随便吹吹,我们就很难抵挡。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怯懦了,因为也不知道,如何跟他们抗争?”
李晓明点头,不用去核实,他就知道这是真的。他也是参观过国外工厂的,当时的震撼和自愧不如,他还记忆犹新,更何况顾客呢。
他问:“你有办法吗?”
周渔点头:“我有,您知道我的门市部是怎么开起来的吗?”
周渔突然说起了自己的门市部,若是平时,李晓明哪里有时间听这个,但今天,他饶有兴趣。
“我们的门市部是经营副食的,可供销社和百货公司也经营,我们如何让大家来选我们,一是我在南州市东西南北中开了五家,同时开业,只要你想逛,不远处就有一家,就近购买。二是我们的东西种类多,只要是能上的,我们都有。也就是说,来了我这里,只要你想买就不会空手。三是我的经营策略,我每满五毛钱送一个鸡蛋,相当于打九折,把人都引来了,同时,店里服务员要求微笑服务抹零服务,比之国营店,我们服务态度好,还能便宜。一开业就火爆了。”
“当然,随后我又每个店买了一台彩电免费看,彻底将人流固定住了。现在大家都形成了一种印象,买副食来我们店,没事干来我们店看电视。”
“其实我们真的比供销社要方便吗?不是的,我们只有副食,好多人从我们这里买了东西,还要去供销社买粮食,买毛巾等。”
“人们的特定印象而已。大家就是觉得我们这里便宜,又能看电视,即便不那么全,也要从我这里先买,再去别的店里补充。”
“你看,特定印象就是这么厉害!”
李晓明真的听上瘾了,他就知道周渔不会随便讲。“那一号店呢?”
“我害怕竞争者。门市部挣钱是个人都知道。我们后来开店再租房子,人家就要自己干不要租给我们了。只是他们都是单位经营,大锅饭没有搞起来而已,所以暂时没有竞争者。但聪明人太多了,可能一两个月,可能三五个月,就会出现,我就想,我到时候该怎么办?”
“所以在拿到了全省可经营的批条后,我就着手了一号店。我的目标就是,它是南河最大的,最全的,最好玩的,最时髦的门市部,好东西都在一号店。我要让它成为南河的标志,打造成全国知名,但凡来了省会都要去逛逛。”
周渔说着,就把包里的徐一骏画好的情景再现图拿了出来,将它递给了李晓明。
李晓明讶异地拿了过来,他还是第一次看这样的东西,居然还能这样展现给别人。不过真的太吸引人了,光听周渔说,他是想不出来,一号店为什么能成为标志,但现在他知道了。
外立面就很不一样,居然贴了瓷砖,看起来很高档的样子,里面的更是吓人,地面是大理石,灯光是垂下的巨大水晶灯,最重要的是,就三层楼,居然按了扶手电梯。
这年头海市京市也没几部手扶梯?!
这如果不能引起轰动,哪里能引起轰动?
“一号店就是我的金字招牌,我想将全国最好的东西放进去,所以我才跑来海市,毕竟你们海市日化代表着日化行业的最高水准。有了你们的产品,大家才会相信,一号店名不虚传,而不是徒有其表。”
“以后我会开很多门市部,因为一号店,大家看到梅树村门市部,就会想到,那是南河甚至全国最出名的门市部,它的东西多全好,想买东西也好,好奇也好,他们总归会进店的。“
“而我占了第一的优势,后面的竞争者想要追赶,即便他们很厉害,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更何况,我也在进步中,想追上可不这么容易。”
“李处长,道理是相通的。外资品牌原材料好,设备先进,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外加资金充裕,还是外来的和尚,说真的,优势很大,但这些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我们不是在工业领域,没有不可更改的标准,配方好就一定适合我们吗。我们的渠道更广,或者说我们有着他们进入不了的渠道,譬如我的一号店。我们研究透了夏国人皮肤牙齿头发以及生活习惯,我们的产品比他们更适合夏国人。他们怎么可能将我们一击即溃呢?”
“而一旦僵持,我们不是没有胜算,毕竟,原材料和设备可以进口,研发团队现在就可以建立,而我们也可以近距离的学习他们,超过他们!师以夷技以制夷,老祖宗说的。”
“所以,李处长,现在的动起来一切都来得及。您要不要迈出这一步,成为我们一号店的供应商?”
第46章
周渔将话说完, 就没再吭声。
李处长也没说话,他低头看着手下记下的笔记,或许也没看那些, 但他肯定在思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
周渔转头瞥向窗外, 这里是一楼,窗户外面就是一个小花园, 四月底的海市,春天早就到了,花草萌发,鸟儿欢叫, 已是新天地。
不知道过了多久, 也许没过多久, 周渔没有去看手上的腕表,只是在等待。
她并不觉得李处长的沉默, 是不够激昂,事实上,哪里有那么多一拍即合, 生意场上每个决定, 都是反复思量考虑的结果。
周渔的话是出自肺腑,但不同人的角度看问题则不同, 自然要多想。好在,终于, 在树上的鸟儿叫了第二遍的时候, 李处长有了反应:“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周渔突然间觉得大量的空气冲入了肺腑, 她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憋气了。
这一仗实在是太重要了,是这次进货之旅的第一关, 如果成功通关,士气必定高昂,再说有了海市日化加入在先,很多厂子也会更加慎重的考虑。
周渔都忍不住苦笑,即便思想上放松,但身体还是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好在,虽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但她运气不错。
周渔露出了笑容:“那我很荣幸。”
李晓明作为业务处处长,货怎么销售是他说了算,但他也直言:“你们是特殊的存在,全国从来没有一家个体户门市部要做这么大,我们也从未固定向某个个体户供货,我需要汇报一下。”
但是,他也直接告知:“问题应该不大,等我消息吧。”
这句话就说明,李晓明不只是将周渔看作是一个合作伙伴,而是将她当做朋友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周渔,他如今依旧是身处危险而不自知,一旦外资来临,他们只能在迷茫中摸索,也许很快就找到了方向,也许需要很长时间。
但周渔的点破,是超越时间的,是面向未来的,周渔的话不可能是真理,但却让李晓明茅塞顿开,让他有了新的思考方向,这是最为可贵的。
这样的朋友,他怎么能不交?
周渔也听出来了:“那李处长,我就等消息了。我就住在家属院3号楼,我每天也会过来问问。”她还留了一张名片。
外面的宋雪梅已经等了很久了,她不停地往厂里看,只是没碰到周渔,倒是瞧见了江云大姐和住在同一屋子的徐磊他们。
他们这会儿正兴高采烈地往外走,自然也看见了宋雪梅,大家立时窃窃私语起来,不停地打量宋雪梅。
宋雪梅觉得这目光不太好,大家好像有什么误会。
果不其然,隐隐约约就听见有人说:“这是被赶出来了吧,早上我还说呢,怎么李处长别人都不问,就问他们那个经理。”
“他们是不是不知道规矩,你说等这么多天,这不白等了,这么多住宿,一天几块钱,这得赔了。徐磊,你不是跟他们住一起吗?没告诉他们啊?”
徐磊这人就不爱说话,就一句:“我告诉他们了!”
这都知道还犯错,真没别的好说了。大家摇摇头,只能道:“那就没办法了。”
倒是江云大姐人挺好,出了工厂的大门就走了过来,冲着宋雪梅说:“小梅啊,你等着没用的,李处长这个人很严格的,从来不讲情面。你这次肯定是没戏了。你要是非想要这边的货,要不这样。”
她压低了声音,“我这次拿了不少,我每样就加一成分给你一部分,你们也别空手回去。等着下次,你们换个人过来,再批发。怎么样?”
江云大姐生怕宋雪梅不答应,还说呢:“我就是这几天跟你聊得好,咱们经历相似,投缘!我也是瞧着你好不容易熬出来了,怕你订不到货回去让老板说才愿意的,我这货好卖着呢。听见没有?”
宋雪梅都想哭,这两天她和江大姐排在一起,等着也没事干,就开始聊天呗,其实语言还是有点不通,好在一个尽量说,一个尽量听,总算是聊起来了。
才发现她俩真的相似,江大姐嫁了个没本事的男人,就知道喝酒打老婆,她是自己跑出来的,开始东躲西藏地卖东西,后来胆子大了,就开始找厂家做批发,一步步闯了出来。
两个女人虽然岁数不同,地域不一样,但精气神都是一样的,江大姐听到她从娘家逃了出来,也点头:“做得好,别回去了。”
原本以为,就是无聊时候聊得好,就跟火车上打牌一样,大哥大姐的玩了一宿,第二天下车,拍拍身上的灰尘,谁也不会认识谁,也不会再想起谁。
哪里想到,江大姐居然愿意舍了自己的利润帮助她,宋雪梅连忙说:“不用,江大姐,我们不是被赶出来了,我们经理是给李处长出了主意。”
周渔说的啥,她知道但是其实也不太懂,那些以后啊,外资啊,她还不明白,但她能听懂的是周渔的主意对柔顺洗发膏什么的都管用,她就说:“就是他们卖不好的柔顺洗发膏和美丽口红怎么卖,李处长这是找我们经理问呢。”
江云直接笑了:“你说啥呢,人家是日化厂的处长,什么不懂,怎么会问你们,你们南州有这么大的日化厂吗?你们南州有海市发达吗?你们南州都不如海市,怎么能帮人家?”
“算了!”自己因为爬出来不容易,瞧见宋雪梅就瞧见了当初的自己,才想帮一帮的,哪里想到人家不领情,她也挺灰心的,“不想要就算了,那我走了!”
宋雪梅都急了,她是从小被亲妈哄骗了多年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谁好谁坏,可是她说的是真话啊,咋不信啊。
她连忙解释:“江大姐,真的!”
江大姐疑惑地看着她,宋雪梅急迫地样子可不像是说假话,可她这几天也知道了,这第一天跟她聊天的那位周经理,是个农民,蘑菇养殖户,开了门市部,她咋知道日化的事儿。
她第一反应就是:“你被骗了吧。”
周渔老远就瞧见江云大姐和宋雪梅在说话,两个人似乎说急眼了,周渔就赶紧走了两步,结果听见了这个。
她哭笑不得,而且瞧着这会儿其他人都走了,也不怕说出来,直接说:“江大姐,你心里我就是这样的人啊。”
江云哪里想到,周渔居然从厂里出来了,要知道,她们都以为,他们被挡在厂门口进不去了,这可跟想的不一样。
再说,背后说人又被抓了个正着,江云就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这意思,我就是……”
“您就是担心她,您是个坚强又富有同情心的女性,自己受过的苦不想别人再受,所以才帮忙的。”
江云都愣在那儿了,周渔的话可没人对她说过,她真那么好吗?她不就是个普通女人吗?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半天来了句:“你要这么说话,那李处长有可能信你。”
这不就是说周渔会说吗?周渔都乐了,“我是真的提了建议,李处长也真的听了,您放心好了。而且,就算货没拿到,我也不可能怪宋雪梅。”
两个人都这么说,而且不知道怎的,周渔明明比宋雪梅年轻,江云就是觉得她说话很算数的样子,她点点头,“那就好,那我就不担心了。我得赶紧赶火车去。我先走了。”
周渔就叫了一声:“江云大姐,留个联系方式吧。”这么好的人,可以常联系的。
江云看了一眼宋雪梅,点点头:“也行。”她就从本上写了写自己的地址,递给了周渔,“你们有空来苏省,到我家来做客。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我们苏省也有好多好厂子呢。”
周渔笑着说,“说不定我们很快就见面了。”顺便,递出了自己的名片。
这张名片可是惊到了江云,那是手掌大的半张纸,硬壳做的,还是彩印,说真的,孩子们的语文书封面也就是这种印刷了。
上面最大的图是个非常漂亮的白色三层楼,上面写着梅树村门市部一号店。下面是几张小图,是里面的复原图,大水晶灯,扶手电梯,江云这会儿可不觉得周渔瞎说了:“哎呦,你们南州发展这么快吗?你这可不是门市部,这是友谊商店啊。”
她扭头就冲着宋雪梅说:“那我就不担心了。这还有什么担心的 ,这得多大本事,怪不得你能给李处长出主意,真是太厉害了。”
同时,作为一个二手贩子,她也动起心来,“那你们一定来苏省啊,这么大地方肯定要货吧,我给你介绍厂子。”
等着江云走了,宋雪梅已经抑制不住了,她其实刚刚就想问,可是江云在,她真怕有什么不好的结果,毕竟周渔这人特别镇静,从她脸上根本看不出什么。
“怎么样了?”
周渔点了头:“应该没问题了,咱们可以攻克下一家了。”
宋雪梅简直想哭,她原先觉得,扩店人家不租给他们,已经是很难办的事情了,那几个月,她简直愁的不行。结果到了海市,她才知道什么叫难办,她天天着急的要死,她知道周渔有办法,可没想到,真办成了。
她这会儿眼泪都要下来了。
周渔可没想到,宋雪梅还是个泪人。她不是个爱哭的人,她从小泪腺就不怎么发达,小时候他们家里做生意,父母都忙没人管她,就给她钱让她买着吃,就被大孩子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