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0章

作者:李七郎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市井生活 成长 逆袭 穿越重生

  这都是要用钱买的啊。

  昨晚住在家里,已经又冻了一夜的杨蔓娘,心底不由的涌出一丝羡慕之意。

  “这么冷的天儿,快先进来烤烤火。”

  一掀开堂屋的篾席门帘儿。

  便感觉到屋里的温暖之意。

  整个屋里,最显眼的便是屋里烧的红彤彤的火盆儿。

  上面支着一圈儿细细的铁架子。

  铁架子上面是一只黑亮的大茶壶,盖着盖子,咕嘟嘟的冒着热气儿。

  瞧着就热乎乎的。

  “既然过来了,咋不带你妹子一块儿过来玩儿?”

  刘婆子坐在绣墩儿上,顺手给对面的蔓娘倒了一碗热茶,笑眯眯的寒暄了一句。

  “我刚下工,还没家去呢,婆婆您也知道我家的情况,这天气冷,家里也没有多余的厚衣裳,家去了也没法子带她出来,若是冻着了,连买药的钱都不够的。”

  杨蔓娘一边烤火,一边笑着说起了家里的情况。

  她也犯不上藏着掖着。

  毕竟自家什么情况,也不是什么秘密,这一片儿明眼人都瞧得出来。

  “是啊,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

  刘婆子眼神闪了闪,瞥了一眼杨蔓娘那秀气的小脸儿。

  虚应着道。

  心里暗自嘀咕,今儿个的杨蔓娘瞧着倒是跟往常不大一样。

  虽然杨家是什么光景她心里有数儿。

  但着杨蔓娘到底是个十四岁的小娘,还是个脸皮儿薄的,最是不肯叫人看出自家的穷困。

  哪怕要接浆洗衣裳的活计,也找个体面的由头的。

  要是往日里,自己这么说,她定会编个由头儿,说什么家里有事,或是外面冷怕着凉,改天就带盼娘过来玩儿的之类的。

  绝不会这样大剌剌的,说出家里没有多余的厚衣裳的话儿。

  不过。

  既然话都说到这儿了,刘婆子倒也不好不提浆洗钱的事儿。

  不过。

  在这之前,该问的话还是要问的。

  毕竟,她迟迟没有送去浆洗钱,也就是等着蔓娘自己上门呢。

  “按理呢,这话婆婆我原不该跟你一个小娘子说,但你家的情况,确实没有别的合适的人。”

  “不打紧,婆婆您有话便直说吧。”

  杨蔓娘笑了笑,她也不是个喜欢寒暄的,都这个点儿了,累了一天就想回去躺着。

  还是直来直去的最好。

  “那婆婆我就直说了,蔓娘你如今也十四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有想过相看个合适的人家?”

  刘婆子打量着蔓娘秀气的小脸儿,笑眯眯的道。

  “没有。”

  没想到对方说的是这个事儿。

  杨蔓娘摇了摇头。

  嫁人的事儿,才满打满算穿来一天的她,自然是没考虑的。

  不提她现在的年纪这么小,根本没有嫁人的想法。

  况且,饱暖才会思淫.欲。

  现在这家徒四壁的样子,显然不合适。

  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之前,她是不打算考虑终生大事的。

  不过她这般干脆利落的拒绝。

  倒是让刘婆子愣了一下。

  心里有些不高兴,但还是耐心性子劝道:

  “你听婆婆说,这小娘子啊到了年纪都是要嫁人的,女人的青春短,不趁着年轻嫁个好人家,将来老了怎么办?况且,你嫁了人,有了男人疼,这日子不比你每日里又去酒楼上工,又浆洗衣裳要来的松快?那李家也是不错的人家,家里殷实,家里婆婆脾气也好,有三个兄弟,还有辆牛车每日出去拉客,你去了就是长媳,直接就能支撑门户的。不然,你先别回绝,见一见人,若是相不中的话就算了,你也能白得两匹缎子,让家里宽裕些。”

  刘婆子倒也不是专业保媒拉纤的媒婆儿,她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拼缝儿,比方说给人介绍街浆洗衣裳的活计,从里面拿点抽成。

  这次说媒,就是因着一个老主顾的缘故,又对杨蔓娘这个小娘知根知底儿,打算从中赚点谢媒钱。

  她倒也没什么坏心肠,也没有虚报条件。

  这户人家的条,件相比于杨蔓娘家,确实是不错的。

  “不必了,多谢婆婆想着我,不过我如今确实没有成亲的心思。”

  虽然这话会得罪人,但是杨蔓娘没有含糊其辞。

  相亲这种事情,最忌讳模棱两可,她既然不打算结婚,自然不能去相看耽误旁人。

  毕竟这年头相亲,可不是简单吃顿饭,不合适就各奔东西。

  而是要准备一桌席面和果子。

  准备说亲钱,而且若是成了,男方要送女方一根金簪子。

  不成的话,也要送女方两匹缎子压惊。

  都是普通人家,日子不宽裕的。

  若是人家辛苦准备了茶水点心,席面儿,还有媒人的花销,最后不成,岂不是都成了冤枉钱。

  自己就算拿了两匹缎子,也过意不去。

  刘婆子又苦口婆心的劝了一会儿,说起那李大郎的好处,什么为人老实,一定不会打老婆,干活麻利之类的。

  但杨蔓娘的嘴巴就像蚌壳似的,任她说的天花乱坠,就是不吐口。

  眼看嘴巴都说干了就是说不通。

  刘婆子的脸不由的耷拉了下来,仿佛杨蔓娘欠了她一百贯钱似的。

  也没了之前的热情劲儿。

  对此。

  杨蔓娘倒是没什么害怕的。

  人都有拒绝的权力。

  她从来都不怕别人不高兴。

  毕竟,总不能为了这老太太的一个笑脸,就去勉强自己嫁人。

  杨蔓娘一边喝了一大口热茶。

  一边笑眯眯的催促道:

  “婆婆,我的浆洗钱呢,家里快断炊了,就等着这钱买米买盐呢!”

  看她这幅油盐不进的样子,刘婆子心里暗暗骂了一句。

  遭瘟的玩意儿。

  不识抬举的死丫头。

  看不上老娘给你保的媒,莫不是想嫁给那高门大户的郎君呢!

  痴心妄想。

  这辈子就是个嫁小脚夫吃糙米水饭的命!

  不过,腹诽归腹诽。

  该给的钱还是得给的。

  到底是街里街坊的,虽然保媒没成,也不会立刻便翻了脸。

  这显得自己一把年纪没肚量。

  说出去倒是叫人笑话。

  刘婆子勉强扯了扯嘴角道:

  “放心吧,你这丫头,我还能昧了你的几个钱去。早都给你包好了,这就给你拿来。”

  心里想的却是。

  你个不是抬举的臭丫头。

  以后再想从老婆子这里接到浆洗的活计,没门儿!

  杨蔓娘自然不傻,一瞧对方的神色。

  心里就有数了。

  毕竟。

  前街新搬来了一大家子租户,家里又两个年轻的小媳妇儿,最近也跟刘婆子走的很近,想来这拆洗的活计有人争抢了。

  这冬日里的拆洗的活计,虽然有些辛苦,但却也是实实在在的来钱路子,没了杨蔓娘姐妹俩,也总有人不嫌手冷愿意干的。

  不过。

  她也不可惜,她只想拿回自己应得的钱。

  经过这一天的时间的沉淀。

  杨蔓娘心里,对未来的生活已经有了一些成算,倒也不是很担心没了这个浆洗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