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09章

作者:李七郎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市井生活 成长 逆袭 穿越重生

  “大姐,你今儿该出门瞧瞧的,哎,你是没看见李氏小报的事儿,简直太热闹了!”

  杨士林抱起白绾绾,一边撸毛,一边眉飞色舞语气兴奋的道。

  “哦,李氏小报怎么了?”

  杨蔓娘俯下身,闻了闻石竹花的味道,语气不在意的道。

  “嘿嘿,就是大姐你之前写的那个《告清月散人书》啊,不是在市面上火了么,然后都三天了,那个清月散人不是一直不回应嘛,你猜怎么着!嘿!今儿个一早,我才到报房的时候,就听见李氏小报那边闹哄哄的,竟然有好些小娘子在报房下面喊,要那清月散人别当缩头乌龟,让他应战呢。哈哈,还拉了横幅哩!”

  杨士林说罢便忍不住哈哈大笑。

  前几日自家大姐被清月散人骂的时候,他就气的不行,这会子看清月散人遭殃,可算是解气了。

  “额......”

  杨蔓娘委实没想到会这样,她原本还想着就跟擂台pk似的,先跟清月散人打一段时间的嘴炮,有来有回的互喷垃圾话什么的呢!

  没想到,事情居然有这种诡异的转折,战场居然转移了。

  惹不住有些懵:

  “那然后呢?”

  “然后啊,哈哈,那些小娘子一直喊清月散人是缩头乌龟嘛!因为太热闹了所以好多人都跑了来围观,御街都被看热闹的人给堵住了,后来街道司的人来了,然后李氏小报的大管事就出来了,说让大家先散了,明天一定会让清月散人在李氏小报上回应的。”

  说到这里,杨士林越发的兴致勃勃:

  “大姐,你说明儿那清月散人会应战吗?”

  “当然会。”

  杨蔓娘语气笃定的道。

  “为什么啊?”

  杨士林不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清月散人不是自家大姐的对手,为什么还要应战呢?

  杨蔓娘没有解释,而是笑了笑反问道:

  “若你是清月散人,你会怎么做?”

  “额,我?”

  杨士林扒拉着白绾绾的毛,想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家大姐说的是对的。

  毕竟都折腾了一圈儿了,这个时候,总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骂了缩头乌龟还直接认怂吧,那岂不是真成了缩头乌龟了,也太丢面子了,似乎也只能应战了。不过,为了保证取胜,应该也还是会提一些要求吧?

  不错。

  清月散人也正是这个意思。

  此刻的他正在李氏小报,和报房东主李邱合,还有大掌柜李渡一起商量对策,原本按着东主李邱合的意思是让他别固执了,索性直接认输得了。

  但清月散人这会子却死活不愿意了,毕竟被骂缩头乌龟的人不是李邱合。

  他据理力争,试图说服对方:

  “我并不觉得我会输!那墨瑾公子不过仗着自己是女人,懂女人的心思,所以才写出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引得汴京的小娘子都去看,我这次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我明儿就应战,然后规定主角必须是个男的才行,我就不信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写男人话本儿还能胜得过我!我赢了她,那以后咱们李氏小报比朱雀门小报还火!”

  清月散人的话非常的有煽动性,东主李邱合眼神闪了闪,对于清月散人的话,一时间有些心动。

  不过虽然心动,却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那她若是不同意呢?”

  “她若不同意,那咱们就直接也发个《告墨瑾公子书》,让汴京人瞧瞧到底谁才是缩头乌龟,不敢应战!哼!若她当真不敢应战,以后就封笔休想再写话本儿!”

  不得不说,清月散人这一招确实够狠的。

  第二日看到清月散人在李氏小报上的回应,许多墨瑾公子的忠实读者都急了,一边痛骂清月散人不要脸,一边又都担心起来,怕墨瑾公子不擅长写男子为主角的话本儿,怕她会输给清月散人,就此封笔。

  朱雀门报房,二楼。

  朱旭一脸忧心忡忡,对来商量买房事宜的杨蔓娘道:

  “娘子打算怎么办?咱们还要跟他比吗?其实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他的奸计,他就是不想娘子继续写话本儿!咱们干脆不要理会他,直接写书就好了,反正咱们绝对不能封笔的。”

  杨蔓娘可是他最宝贝的摇钱树,朱旭自然不想杨蔓娘为了什么狗屁劳什子打赌,最后封笔。

  “男女无所谓,就随他的意好了!”

  杨蔓娘把玩着桌子上小瓷兔子,笑眯眯的道:

  “员外明日帮我发一个回应吧,就说我同意他提的条件,不过输了的惩罚要变一下。我若是输了,那我可以封笔,从此不再写话本儿。那清月散人若是输了的话,我也不用他封笔。只要他双手叉腰,脚后跟踢屁股,围着皇城跑一圈儿就可以了!”

  “脚后跟......踢屁股,跑一圈儿?”

  朱旭愣了一下。

  有些懵逼的在脑中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顿时脸色变得一言难尽。

  额,杨娘子真是太善了!以后还是不要惹她的好!

第71章

  二人正说着话儿, 楼下传来了厅堂管事的招呼声儿。

  “金掌柜,您来了啊!东主就在楼上等着您呢!我带您上去吧!”

  “不用,你忙你的, 我和你们东主老熟人了!”

  却说金三万上了报房二楼, 和朱旭寒暄着, 却根本没认出来杨蔓娘。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 毕竟虽然只是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杨蔓娘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她长个儿了,也长肉了。原本瘦干的身材变得修长匀称, 枯黄的浅色头发变得乌黑。身上的二手羊皮裘,也变成了浅紫色的镶银边儿的交领襦裙,头上还带着精致的莲花冠。金三万虽然觉得眼前模样儿秀美的小娘子有几分眼熟, 却也没有联想到冬天见过的杨蔓娘, 只以为是朱旭家里的子侄辈。

  直到朱旭笑呵呵的做了介绍,金三万才恍然大悟。

  “哎呀, 您竟然是杨娘子,实在是......实在是了不得啊。”

  由于太过于震惊,金三万都结巴了一下, 想了半天, 才勉强找出一个合适的词儿。

  金三万虽然没有一开始认出杨蔓娘,但并不是说他对于杨蔓娘这个名字没有印象。相反,他对于杨蔓娘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毕竟, 当初杨蔓娘和朱旭的契约, 就是他负责做居中的,所以朱旭自然也知道杨蔓娘就是墨瑾公子本人。

  当时金三万只是觉得这小娘子不简单,有魄力有胆量, 居然能说的动朱旭这个老狐狸签约话本儿,当时心里还赞了一句,但也仅仅是赞了一句而已。

  当时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杨蔓娘的书这么快就火遍了汴京城,而且墨瑾公子这个名字也在汴京家喻户晓了,不过后来知道了,震惊之下,但是处于职业道德和牙行信誉的考虑,自然不能到处说,但私下里还是忍不住和自家娘子炫耀过这件事儿。

  谁承想,巧的很,今日居然又和对方见面了。

  “杨娘子,有礼了!”

  金三万笑着拱手作揖道。

  “金掌柜客气了。”

  杨蔓娘也起身还礼。

  “哈哈哈,老金快坐吧,今儿个可不是我找你来,而是杨娘子要买宅。”

  朱旭招呼店里的杂役上了茶,笑着说明了请对方过来的缘故。

  “娘子当真是有才,这才多久就能在汴京买宅了,恭喜啊!”

  金三万顿时眼睛一亮,赞道。

  在汴京买宅可不容易的,要知道金三万自己在汴京虽然开着牙行,但家里还是租房子住的。他还记得杨蔓娘当穿着旧羊皮裘窘迫的样子,再看看如今光鲜亮丽,举止优雅的杨蔓娘。心中不由的暗暗感慨,当真是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这位小娘子还真是厉害哪!

  不过,心里感慨归感慨,金三万到底是专业的牙人,很快便调整好了情绪。

  道喜罢,便笑着问杨蔓娘:

  “不知娘子需要什么样的宅子,几进的?预算如何?”

  在《梦回盛唐》写完之后,杨蔓娘就特意了解过汴京的房价。金三万的这些问题,杨蔓娘心里早就有所考虑了。

  喝了一口茶水,不紧不慢的道:

  “宅子的话,两进和三进都可以,但宅子不能太旧,最好院子里有单独的水井,树木花草多一些,预算的话,八千两银子以下吧。”

  杨蔓娘手头满打满算,还有八千九百多两银子,还要付牙人的佣金。没有开新书之前,还是要留下几百两银子做家用的。

  “那宅子的位置,娘子有要求吗?”

  金三万思量了片刻,问道。

  “宅子位置的话,不用太靠近大内,只要在内城就可以。”

  相比于唐朝的长安布局像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小麻将块儿。汴京的的房宅布局,则类似于一个洋葱。最中心处,是皇城,之后一圈儿是内城,然后是外城。

  几乎所有的宅子和建筑,都是以街道为单位。围着皇城,一圈一圈的绕着来,就像是卷起来的洋葱一样。而且汴京城不光布局像洋葱,房价也是跟洋葱一样感人,拨开的层数越多,房子的位置越靠近皇城和大内,价格就越让你想流泪。

  杨蔓娘最开始穿来的时候,住的南熏门的房子,就刚好是在南熏门城门口,那就是外城了。后来租的保康门的房子,和现在住的这个西水门房子房子,位置都是正儿八经的内城。

  “八千两左右的内城两三进宅子,我这里倒是有三座要卖的,其中两座都有水井,一座没有。有水井的一座是在曲院街,旁边就是武学,是个三亩的三进宅子,价格是九千一百两。另外一处宅子是在观音桥附近的春明坊,那是个一亩半的二进小宅,附近是寺庙和道观比较多,上清宫,铁佛寺,观音院都在那一片儿,那边靠近是内城靠里的位置了,虽然宅子小,但主人要价是七千二百两。”

  金三万介绍罢房子的情况,喝了一口茶,笑着道:

  “不知娘子中意哪一处?”

  “曲院街那边有点远了,都快到外城了。”

  曲院街离杨蔓娘之前住的南熏门,就隔了两条街。

  虽然也在内城,但是在外圈儿,无论是离朱雀门报房,还是文绣院,距离都有些远了,杨蔓娘不是很中意。

  “我觉得观音桥的那座宅子不错,一亩半的宅子虽然小一些,但娘子家里人口简单,两进的宅子尽够住了。还离报房也不远,就隔着三条街,而且春明坊离延宁宫近,那一片儿经常有衙役巡逻,地痞流氓也不敢乱来,安全上也有保障。”

  朱旭虽然佩服杨蔓娘的本事,但又因为杨蔓娘年纪小,平时生活上不免将其当作子侄一般,总觉得杨蔓娘家只有几个半大孩子,所以,买宅子不免先从安全上考虑。

  “观音桥离这边儿也不算远,若是娘子愿意,不如咱们坐车实地去瞧一瞧。”

  见杨蔓娘没说话,金三万连忙语气殷勤的道。

  房宅牙人的佣金都是买方来付,通常为宅子成交额的百分之十以内,当然这有点虚高,客人不可能给这么多,一般最后都是对半给。可即使如此,若是七千二百的宅子成交了,也可以拿到三百多两银子,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

  要知道,汴京上百家牙行,虽然每天都有房屋交易,但是大多是租赁,即使是买卖也是外城的小屋子居多,只能算屋或者院,连宅都称不上。像这样内城的位置,一亩以上的宅子交易,整个汴京的成交量,一个月都不会超过一个巴掌。

  牙行虽然没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么夸张,但是每一个有实力的客户都是极为宝贵的,尤其是杨蔓娘这样的,绝对算是优质的客户。

  金三万之前给杨蔓娘和朱旭订过契约,自然知道杨蔓娘是家里的老大,家里的一切都能做的了主。而且杨蔓娘本身又有钱,他们这种做牙人的,最喜欢的就是杨蔓娘这样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