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130章

作者:李七郎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市井生活 成长 逆袭 穿越重生

  “你的心意......变了吗?”

  “从没有。”

  “那你......还愿意做我的妻子吗?”

  十七郎,我愿意。

第88章

  不得不说, 十七郎绝对是一个典型的美强惨男主。

  他的容貌毫无疑问是出众的,芝兰玉树,过分俊秀, 让人见之难忘。

  而他的强大, 就更不必说, 他是深沉内敛, 气场强大的摄政王,在文可以连中六元,做到太子太傅, 在武可为太尉,指挥千军万马,扩张大宋的版图。他能做到的, 是一个为人臣者的极限, 让无数人崇拜。

  但他拥有令人羡慕的容貌实力和成就的同时,他的童年也确实很惨, 没爹没娘,还从小生活窘迫,受尽欺负和白眼。

  后来做官之后, 虽然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风光无限,却同时也背负着沉重的托孤命运,一生都在回报先帝的知遇之恩, 一生都在为大宋而鞠躬尽瘁。

  他是位高权重的政治动物, 是守护大宋江山的摄政王。

  但他也是克制的,隐忍的,沉默的, 孤独的。

  千夜便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例外。

  尤其是他在马莲河,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隔着长长的谈判桌,他对千夜伸出右手,带着一丝谨慎和期待的,问她是还愿意做他的妻子的时候,那大抵是他这样克己复礼的君子,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感性时刻。

  所以,当千夜拒绝之后,泪水在他的眼眶里打转,他闭上眼睛,紧紧的抿着嘴唇,用修长的双手捂着眼睛。

  这是这个强大的男人,最脆弱的时刻。但这无损于他的魅力,反而让他更吸引人了。

  那种破碎感,让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摄政王,而是让无数大宋夫人和小娘子们心疼的十七郎。

  最后,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从此娶妻生子,继承自己的事业,他却没有,他对千夜的那份爱,从少年时期开始,深沉炙热且始终如一。他鞠躬尽瘁,将一个强盛的大宋交给了少帝,完成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又英年早逝。

  如同流星划过大宋的夜空, 短暂却璀璨夺目。

  杨蔓娘在全书大结局的时候,附上了这一首仓央嘉措的诗。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啊!这么会这样啊!我好难受啊!我不要十七郎死!”

  曹溪看到大结局,顿时难过了。

  “十七郎太苦了,他从小受了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欺负,可是他还是那么品行高洁,他甚至后来都没有再报复杨家的那个杨瑜和杨璇,他忠于先帝,就一生都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喜欢千夜,就没有娶别人,真的等了她一辈子。”

  不得不说,作为作为大宋的第一个美强惨男主,十七郎的英年早逝,杀伤力是巨大的。

  不光曹溪难过,闺中密友刘妙真也是一样,看着书里最后的那句诗,眼泪也忍不住落了下来: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呜呜呜,这句说的太好了,当年神仙妹妹离开的时候,十七郎大抵就是这样为难吧!”

  “可是他真的两全了!他没有辜负他们任何一个,他的后半生,没有辜负先帝的托孤,也没有辜负千夜。”

  曹溪泪流满面:

  “他只是辜负了他自己!他太孤独了!什么也没有,没有儿女,没有妻子!他明明还那么年轻!怎么会这样啊!我宁愿他不要那么好!我宁愿他变了,像普通男人那样去娶妻生子,也不想他就这么英年早逝!”

  不得不说。

  这个结局,实在是太残酷了,不光后宅的小娘子们接受不了。

  男人们一样。

  “这什么结局啊,打下了这么大的江山,功成名就了,怎么能英年早逝呢!他才三十多岁啊!”

  “就是,太可惜了,十七郎实在是太可惜了!”

  “呔!这结局,真他娘的操蛋!”

  祝老三仰起脖子灌了一大碗酒。

  “祝老三,你是不是哭了啊!”

  “老子没有!是今儿这酒太烈了!”

  “不可能呀!酒还是你平常喝的乌蛇酒啊!”

  “滚蛋!老子说烈了就是烈了!”

  十七郎这个人物,随着杨蔓娘的笔触,早就深深的扎根在汴京人的心中。他们看着他从一文不名受人欺负的庶子,到连中六元,看着他做到中书侍郎,又到后来一步步走上摄政王之位,看着他带领大宋威服四夷,走向强大。

  他就像汴京人的儿子一样,那么的亲切,又那么的争气,那么的让人骄傲自豪。

  所以,当他最后英年早逝的时候,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无数人为之惋惜和流泪。

  甚至。

  《虹桥小报》还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在话本儿完结的第三日,他们在自家小报上刊登了一则《祭十七郎文》。

  这篇祭文,通篇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张扬的言辞。撰稿人的文笔非常的朴实,情真意切,祭文里按着墨瑾公子书中的时间线,整理叙述了杨卿臣的生平和成就,痛惜感叹杨卿臣英年早逝。最后,撰稿之人感慨的道: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呜呼哀哉!尚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无法终止,可以说把对十七郎的怀念和痛惜,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篇特别的祭文一出,整个汴京都轰动了,自古以来只有给死去的人写祭文的,但是给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写祭文,还是从古至今头一回,但却没有人觉得不妥,反倒是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和泪水,后来就连《新闻》和《御街小报》,也转载了这一篇情真意切的祭文。

  “没想到吧!”

  朱雀门报房里,东主朱旭挑了挑眉道。

  “委实没想到。”

  杨蔓娘有些感慨的道:

  “居然会有人为十七郎写这么情真意切的祭文!”

  杨蔓娘看着手里小报上的《祭十七郎文》,有些欣慰,有些感慨,更有一种受宠若惊。

  “呵呵,十七郎对汴京人来说是不同的,就像身边的儿子和兄弟一样。就连我娘她老人家知道十七郎之死,都在家里不自在了好几日呢。”

  朱旭语气感慨的道:

  “生子当如十七郎,可不是说说而已哪!”

  朱旭说的是实话,这个年代不像现代那样资讯发达,娱乐发达,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网络娱乐,人们都是沉下心去看一本书的,会为了书中之人的喜悦而喜悦,悲伤而悲伤。

  所以,杨蔓娘的结局章节发出之后,很多看书之人都难过了好几日,为十七郎惋惜。

  “对了,杨娘子,说到十七郎之死,我受林班主所托替他问一问,这事儿他实在不好意思跟你提,让我先问问你的意思。”

  话赶话儿,朱旭顺便说出了今日请杨蔓娘来报房的缘故。

  “什么?”

  “娘子也知道,因为十七郎的英年早逝,最近许多读者都接受不了,往报房寄信,求你改结局,不是没成么。然后他们知道你授权春月班改编成戏了,便去求林班主,希望把戏的结局改好一点。”

  “唔。”

  确实有这么回事儿,最近完结之后,因为最后千夜为十七郎扶灵,所以很多大宋读者都被刀了,同时也被两人这至真至纯的感情感动了。读者来信几乎都是希望她改结局的,希望给十七郎一个好的结局,让他和千夜在一起,不要天人永隔,甚至还有很多小娘子拉了横幅,来报房门口请求。

  但是这毕竟是正剧,结局里千夜的扶灵,就已经是她私心作祟,为十七郎破格安排的最后一点温情了。

  若是真的让两人在一起,那就彻底成狗血文了,所以,为了话本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杨蔓娘还是咬牙坚持住了,没有同意读者的要求。

  谁想到聪明的读者老爷们,居然消息这么灵通,能另辟蹊径。

  “咳咳,娘子你看,是不是?”

  朱旭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这种话确实不好说出口,毕竟这种改编的时候,想改人家结局的话,实在是说不出口。

  但他私心里也想给十七郎和神仙妹妹一个好的结局。

  “可以啊!我同意了。”

  杨蔓娘如此干脆的答应,倒是让朱旭愣住了。

  “杨娘子不会是恼怒了吧?”

  “怎么会。”

  杨蔓娘倒没有那么敏感肌,他知道这是因为大家都太喜欢十七郎了,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希望他有一个好的结局。

  杨蔓娘自然也喜欢十七郎和神仙妹妹,只是作为话本儿作者,她要为全书的逻辑负责,所以自然不会改变书的结局。

  若是林春月的改编,能让两人在戏里有一个好的结局,给读者一点安慰,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哈哈!太好了!”

  原本愁眉苦脸的朱旭顿时大喜过望,起身连连作揖。

  “多谢多谢,杨娘子!”

  这下子总算对林班主有个交代,也对读者老爷们有个交代了。

  “对了,今儿找娘子过来,一是商量改编的事儿,另外一件,便是那清月散人那边的事儿。”

  朱旭说到后面,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清月散人?他怎么了?”

  杨蔓娘挑了挑眉,朱旭要不提,她都快忘了这个人了。

  不过,她忘了对方,对方可没忘了她啊!

  不得不说,清月散人这段时间,日子过的有些水深火热。

  他的新话本儿比杨蔓娘早半个月完结,然后,这两日杨蔓娘的话本儿也完结了,便有不少人提起之前两人打赌的事儿,毫无疑问,如今的朱雀门小报,在杨蔓娘新话本儿的加持下,每次发刊量都到十五万份了,早就有远远的超过了李氏小报的两万份,所以,墨瑾公子和清月散人,二者打赌谁胜谁负,自是一目了然。

  所以,最近便有不少人来李氏小报,催促他快点儿愿赌服输。

  清月散人自然坐不住了,他一开始根本不觉得自己会输,所以自然没把杨蔓娘提的惩罚当回事儿,可最近几日,越来越多的人提起打赌的事儿,让他想装糊涂都不行,毕竟也在汴京有名有姓的人物,总不能输了不认,那以后还混不混了!

  所以最后,清月散人决定在十月十六,也就是明天,愿赌服输!

  “娘子明日要去看嘛?”

  “哈哈,当然要!”

  清月散人还是非常有人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