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七郎
南熏门那边儿的离内城远,交通不便,环境不怎么样,而且鱼龙混杂,街面儿上还有很多市井小混混的。
他们兄妹三个人丁单薄,身边也没个大人护着。
若是一个不注意,再让人伤着了碰着了,那就麻烦了。
更重要的是。
如今,汴京的其他十几家小报,都在见缝插针的打听墨瑾公子的消息。
若是他还这般放任她们姐弟几个自己住在外面,那万一一个不注意,让人打听到了,再截胡把自己的摇钱树给连根挖了,那才是真的让朱旭后悔莫及。
不过,还没等朱旭打发人租房子。
今儿个早上,就听大掌柜朱贵说,杨蔓娘一家,如今已经搬了新家。
而且,位置离自家报房不远。
如此,他倒是不必再专门租院子了。
不过。
乔迁新居,正好要送礼的。
索性,便准备了一份厚礼。
朱旭能做东主,管着手下的几百号人,当然不是个婆婆妈妈扣扣嗖嗖的人。
既然已经决定给杨蔓娘更好的待遇,自然不会拖拖拉拉。
当天下午。
便打发了大掌柜朱贵,专门给杨蔓娘送来了一辆代步的牛车。
拉车的黄牛很健壮很年轻,也很温顺。
牛车也是用上等的青布蒙好了车架子的。
里面还贴心的挂上了马车帘子,放上了坐人的蒲团和绣墩儿。
都是直接就能用的。
可把老三杨盼娘开心坏了。
“啊啊啊,大姐,真是太好啦!天哪天哪,咱们竟然有牛车啦!”
朱旭才刚一走。
就兴奋的叫了起来。
她也不怕冷。
就在院子里。
笑眯眯的围着新得的牛车,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
爱惜的摸了又摸拉车的黄牛。
嘴里还不时的碎碎念着:
“你这么黄,就叫大黄吧!嘿嘿,你以后就是我们家的牛啦,可要好好拉车呀!”
不要觉得小娘子这样的表现很夸张。
他们原来住的南熏门那一片儿,就只有三户人家有牛车,而且,还不是自己用,那牛车还是专门用来拉客赚钱的。
这年头儿,买一辆牛车可不便宜的。
光一头普通的牛的价格,就在五两银子到七两银子之间了。
可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
再加上牛车的钱和车上用的东西,怎么也得有个八到九两了,几乎就是杨蔓娘一个月的稿费。
这年头儿,出门可没有什么汽车。
有一辆这样的青布牛车,就极为体面。
相当于现代买了一辆普通汽车了。
杨蔓娘看着老三兴高采烈的模样儿。
摸了摸大黄牛毛茸茸的脑袋。
也不禁莞尔一笑。
嘿嘿。
如今她也算是初步脱贫,跻身大宋有车一族了呢!
第31章
就和现代的公司一样。
年节前后, 走走留留,人事方面的变动,总是最多的。
矾楼这边儿, 自然也不例外。
西楼这边, 这两日走了两个人。
一个是负责茶水间烧水的廖娘子, 一个是原本在三楼侍候的侍女苗翠儿。
廖娘子离开, 是因为家里的小儿媳妇儿生了个双胞胎孙子,夜里孩子哭的厉害,儿媳妇儿一个人照应不过来。
她要回家伺候月子, 照看双胞胎孙子。
还没生的时候,便跟大管事曹顺心说好的。
原本,刘西施想接替她的位置, 不过大管事没同意。
如今在西楼负责茶水间的是蓝娘子, 她原是在中楼那边儿伺候的。
是大管事曹顺心专门给调过来的,听说还会分茶点茶的手艺。
杨蔓娘跟其接触的不多, 也就接水的时候搭过两句话,不过倒是能感觉得到,这是个性子极为温婉的妇人。
而苗翠儿则不同, 她原本是因为病了才请的假。
之后, 病养好了,也没来。
大掌柜曹顺心打发人去问,她却又突然说不来了。
杨蔓娘听吕小娘说,似乎是病好之后, 家里给安排了相亲, 还相成了。
倒是暂时不方便再出来做活儿了。
之后辞工拿东西的时候,苗翠儿本人也没来,而是她娘来随意说了一声儿, 还要提前把工钱给支走,大管事曹顺心不同意,说月底一起结账,她娘不依,还闹腾了一会子。
可把大管事曹顺心给气的不轻。
所以,原本只是暂时兼职三楼活计的杨蔓娘。
倒是成了正式的。
工钱也提升了一倍,一个月能拿五百文钱。
这可把原本就看她不顺眼的王巧娘,给嫉妒的不轻。
每每看到杨蔓娘,都忍不住要撇一撇嘴儿。
反正,怎么说呢。
就。
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
杨蔓娘想,若是她当初刚穿来大宋的时候,一个月能赚到五百文的薪水,怕是做梦都能笑醒了。
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嘛也挺不错的。
活计很清闲。
三楼的两个雅间,西域苑长期都空置着的。
望舒阁那边儿是皇城司的长包房,也并不难伺候。
那位傅劲光指挥使,一个月里能住个十日就不错了。
而三楼,一般人又都不能上来。
所以很多时候,三楼都只有她一个人。
是矾楼最清净的所在。
干完了手头的活计,她甚至能够站在三楼的飞廊上,乘着没人的时候眺望眺望皇宫内院的景致。
颇有一种凿壁偷光的感觉。
照旧开窗通风,用蘸了芙蓉清露的水,将书桌和书架上的浮尘都擦了一遍。
又将烛台上前一天燃了一半的秉烛取下,准备换上新的。
杨蔓娘打开灯烛匣子,才发现昨儿个领的秉烛竟用完了。
倒是乘着还不忙,得去一楼的物资坊再领上几支。
收拾好打扫用过的工具,关上望舒阁的门和窗户走了出来。
杨蔓娘一路顺着楼梯,从三楼走到二楼,就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耳边的声音,也渐渐开始嘈杂了起来。
小二和侍女们,忙着招呼客人。
两边的雅间里,吟歌赋,行酒令。
不时的,传来乐舞丝竹的声音和客人的高谈阔论声儿。
杨蔓娘将用过的水盆儿放回杂物间,又去茶水间,从蓝娘子那里接了一竹杯子温开水。
三两口喝完,便顺着楼梯,下到一楼的通堂。
相比于二楼,西楼一楼的通堂完全称得是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杨蔓娘一路走来。
上一篇:全修真界都穿来给我打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