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写小说养家 第72章

作者:李七郎 标签: 天作之合 爽文 市井生活 成长 逆袭 穿越重生

  杨蔓娘客气的道。

  朱旭的牛车送的确实非常实用体贴,这段时间,无论是出行,还是置办年货都派上了用场。

  哎哟,姑奶奶,你要是真想报答我,就赶紧跟我签长契约,然后多多的写话本儿,让我赚的盆满钵满就好了。

  朱旭轻咳了一声,心里暗搓搓的催促道。

  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话当然不能就这么说出来。

  朱旭这点子城府还是有的,他笑着在堂屋的椅子上坐了。

  端起杨士林送来的茶水,喝了一口。

  笑道:

  “杨娘子,我今儿个来主要是送新年馈礼,也是顺便有事儿想要跟娘子商量商量的。”

  “员外请讲。”

  “是这样的,之前,杨娘子你在咱们小报做的那个访谈传开之后,那孙家荣店不是生意极火爆么,很多京城的小娘子都愿意去他家吃饭,如今,他家的店子在几千家脚店里脱颖而出,已然是汴京脚店之中炙手可热的了,正在准备扩大店面呢。所以,他家少东家孙长安特别感谢你,便特意准备了一份谢礼,送来咱们报房,想要送给你表达谢意。”

  “额,这就不用了吧!”

  杨蔓娘摆了摆手,拒绝道:

  “我不过是随口一句话,那孙家荣店能火爆,更多的还是他家的东西味道本来就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是缺乏宣传罢了。”

  “说的就是啊,酒香也怕巷子深,可您一句话就能点石成金啊。”

  说到这里,朱旭忍不住用了您字。

  在他看来,这杨蔓娘虽然年纪小,却真的聪慧至极。

  广告,小说,访谈。什么点子从她那里出来,都能点石成金,变废为宝。

  要不是怕杨小娘子不高兴,他都有了收对方做义女的想法了。

  “孙家的礼,娘子收下并不妨事,他们只是表示感谢,并没有别的意思,这也是约定成俗,情理之中的事情。”

  见杨蔓娘有些犹豫,朱旭笑着劝道:

  “说起来,娘子还是不了解自己如今的价值啊,其实不光孙家荣店,这些日子,好些商家都来咱们报房,想让你再做一次那样的访谈,也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需在访谈中说一句娘子光顾过他们的店即可。”

  说到这儿,朱旭神秘兮兮的伸出两根手指:

  “一次访谈,他们开价二十两银子。”

  “啊,这么多!”

  一旁的老三杨盼娘闻言,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大姐,一个访谈就二十两银子,你以后不用写话本儿,直接做访谈就可以发财了啊!”

  老二杨士林也不由的瞪大了眼睛。

  原来,大姐赚银子这么容易的吗?

  “二十两?”

  杨蔓娘挑了挑眉。

  这确实是个高价,自己现在全部连载的小说章节加起来赚的银子,也比这多不了多少。

  “对,二十两,童叟无欺。”

  “孙家的谢礼我可以收下,但是其他店访谈的事情就算了。”

  二十两确实很多,但杨蔓娘想了想。

  还是摇头拒绝了。

  她当然想赚钱,可是这是在不伤害自己声誉的前提下。

  作为一个穿越之人,她很清楚为什么之前孙家荣店会火爆。

  那是因为网红效应,因为读者一直见不到自己,便把对自己的喜爱和信任投入了进去,才想要去自己去过的店。

  这种事情就是因为偶尔为之,才会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了这样的效果。

  若是自己为了赚银子刻意的去做,每天都给各家店铺做宣传,恐怕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读者喜欢的是写小说的墨瑾公子,可不是带货的墨瑾公子。

  若是自己不好好写话本儿,光靠着墨瑾公子的名头去给店铺带货,那用不了多久,就消耗完了读者的喜爱,消耗完了自己的信誉,再带什么货也不会有人买账的!

  “额......好吧!”

  朱旭虽然觉得可惜。

  最后,还是尊重她的意见。

  遗憾的道:

  “那我明日便回绝了他们。”

  “对了,差点儿忘了,还有这个要给你。”

  朱旭临出门。

  才想起了什么似的。

  掏出一沓子厚厚的信件递了过来。

  “这是什么?”

  杨蔓娘有些诧异。

  “这些信件,都是喜欢《霸道王爷心悦我》的读者送到报房里的,让转交给你,我顺便过来就拿来了,娘子看看要怎么处理吧!”

  “啊......”

  杨蔓娘愣了一下,想不到这个年代,居然会有读者给她写信。

  这,不就是古代版的笔友么?

第44章

  孙家送来的谢礼很丰厚。

  一坛忻乐楼的仙醪酒, 一套上等的文房四宝,一匣子和乐斋的点心,还有一个红封, 里面是一张面额五十两的银票。

  “大姐, 别的东西倒也罢了, 这仙醪酒我听说可是很贵的!”

  东主朱旭走后, 老三杨盼娘便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孙家送来的礼盒。

  语气赞叹的道。

  “丰乐楼的眉寿酒,忻乐楼的仙醪酒,和乐楼的琼浆酒;遇仙楼的玉液酒, 还有会仙楼的玉醑酒。这汴京五大名酒,是除了皇宫里的贵戚家酒以外,最好的酒了。”

  杨士林这段日子, 每日跟着大掌柜朱贵整天迎来送往的。

  见了不少市面, 自然也学了不少眉眼儿高低出入上下,对于这些东西的价格, 自然门儿清。

  端起酒坛子看了看,笑吟吟的道:

  “这仙醪酒一坛得二十两银子了,这孙家少东家, 还真是出手大方啊!”

  “哎呀, 只可惜就是一锤子买卖!”

  一旁的老三杨盼娘语气有些可惜的道。

  显然,对于杨蔓娘刚才推了其他店家的访谈还有些惋惜。

  杨蔓娘闻言笑了笑没说什么。

  而是打开了之前朱旭留下的那一沓子读者信件。这一沓子有二十多封信,几乎每一份都鼓鼓囊囊的很厚。

  她拆开第一封信之后,杨盼娘和杨士林也凑过来一道看。

  看了两眼后, 老三杨盼娘便笑着说:

  “大姐, 你看这人可真有意思呢,她说你每次有新章节刊登,她都要打发家里的小丫鬟早早去买, 还送到学堂里,背着先生偷偷的读,还说希望你不要那么残忍,不要让那个渤海公主留下来,一定要让白绾绾和豫王爷在一起,她说她为了这个事儿她之前还过打架,如今都被家里的大人罚抄经了,让你一定要看在她这么可怜的份儿上满足这个要求哩。”

  “哎呀,还真是......可爱。”

  杨蔓娘也忍不住笑了。

  不用说,写这封信的小娘子,肯定是之前在朱雀门小报打架事件的一员。

  她看了看落款,名字是曹溪,不知道是真名还是跟自己一样的化名。

  “大姐,你会满足的吧?这个要求?你最后一定会让白绾绾和王爷在一起的吧?”

  老三杨盼娘之前,就一直央求自家大姐这个事情,不过杨蔓娘的嘴很严,对她也从不剧透。

  此刻,杨盼娘忍不住又再次旧话儿重提。

  一双小骷髅似的大眼睛直溜溜的瞪着她,杨蔓娘捏了捏老三那长了不少肉的小圆脸儿。

  勾唇一笑,一字一句的道:

  “高度机密,严禁外泄。”

  读罢了第一封信,随手拆开第二封信,这第二封信也是个小娘子写的,署名是秋雨山人,这显然是个化名。不过小娘子显然读书不过关,很多字都是白字。杨蔓娘连蒙带猜,倒也能读懂。在信里面小娘子详细的描述自己看书时候的心情,花了大量的篇幅赞扬了豫王爷的出色,语气非常的憧憬,末了,还问杨蔓娘,现实中的豫往爷是谁?是不是有原型人物?是官家的哪个皇子吗?

  额,这显然是一个豫王的忠实拥趸,渴望在现实中遇到霸道王爷的小娘子,不过,霸总豫王这当然没有原型了,也不可能是皇子,毕竟来汴京这么久了,杨蔓娘可是连一个官家的皇子都没见过呢。

  第三封来信,是一个叫人间惊鸿客的读者写的,用的是簪花小楷,字迹很是秀气工整,信里面没有说杨蔓娘小说有关的内容,而是用很平淡的语气,描述了一个名门闺秀的大半生的生活,从出生少女时期,再到嫁人,到管家生子。用词典雅,不急不徐,娓娓道来。杨蔓娘读信的时候,几乎可以想象,写这封信的女子,一定非常的温柔非常的有教养。

  在信的最后,这位读者问了一个很有哲理的问题。我所得到的一切,尊贵的地位,富贵的生活,聪明的儿女,在外人看来明明已经很好很圆满了,可是为什么偶尔午夜梦回,我的内心还是会隐隐有种不甘心。若是我当初做其他的选择,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这个问题,虽然有些唯心,但杨蔓娘倒是正好可以回答。她在现代去图书馆读书的时候,曾读到过释迦摩尼的一句话,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杨蔓娘用毛笔沾上浓墨,想了想,缓缓在便筏上写下自己的回信。

  “无论你遇见了谁,他都是你生命中应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所以,不要总是回望过去,从容的享受现在的生活,去经历该经历的事,遇见该遇见的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继续拆信,这第四封信,显然是一个男子的笔迹,用的是上好的价值千金的澄心堂纸。在信里的开头先是着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公主和白绾绾都要,一大一小,一个做妻,一个做妾,那公主和白绾绾都对王爷有情,作为堂堂男儿,怎么能让女人如此伤心,自然要拯救她们于水火,两个都纳了,从此大家都和和美美才好。末了,还很自信的说,这样的想法,想来大家同为男子,墨瑾公子应该可以理解的吧?

  杨蔓娘翻了个白眼儿。

  不好意思,她是女的,她不理解。

  这封信的后面,还附了一张华丽的请柬。特别的邀约了墨瑾公子,说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他和好兄弟们会包下矾楼的清竹轩,邀请墨瑾公子赏光一起欣赏矾楼歌舞,饮酒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