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七郎
他此刻心里只觉得激动的不行。要知道, 从去年冬天开始,他就一直给墨瑾公子写信了。
写的信,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四五十封了。除了第一次的时候, 得到了对方简短的感谢回复以外, 就没再收到任何回信。不过想到对方有那么多的读者, 高公子虽然心中失望, 却也能够理解。
到了后来,知道对方是女子之后,他就更不奢望会收到回信了。
谁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世上的事情就是这般巧,当你快要放弃的时候,机会便悄然而至。
一个普通的早晨, 他就这么猝不及防的收到了对方的信。就像是去官扑店压了自家队的蹴鞠赛, 以为一定不会中呢,谁知就突然水灵灵的捡漏中了, 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要知道,这可是墨瑾公子主动给自己写的信哪!
高尧康心里又是激动,又实在好奇期待对方写了什么。按耐住激动的心情, 一路回到自己的院子, 进了书房,拿澡豆洗过了手,小心翼翼的打开了手里的信。
考虑到这个年代的男女大防,杨蔓娘的信内容很简单, 用词也很官方。先是郑重的感谢了对方一直以来, 对自己话本儿的喜欢。
然后,没有闲聊什么,便直入主题。表达了对对方之前送给自己的猫咪图的喜欢, 赞赏了对方的画技出众,末尾,便委婉的问对方,能否帮自己的《梦回大唐》封面作画。
杨蔓娘的信很短,只有一张纸,但高尧康却看了很久。
尤其是那一段儿赞赏自己的画工的话,小衙内更是反复的来来回回读了三遍。
“足下的画作,精湛绝伦,栩栩如生,那只猫咪,仿佛要从纸上跳出来了。”
高尧康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是莫名的觉得开心。他是个性子外向跳脱的人,不爱四书五经。平常瞧着有些纨绔,和一帮子官宦人家的衙内斗鸡走狗,似乎和谁都能称兄道弟,把酒言欢。
但内心深处,却有着艺术家的孤傲,不打瞧得上那些庸碌之人。往常也有很多人夸赞过他的画技出众,甚至,去年画的一副冰雪寒梅图被蔡驸马讨了回去,还被公主赞过。可是,高尧康都不觉得有什么高兴的。
但墨瑾公子的赞赏,却是不同的,莫名让他有种被认同被肯定的自豪感。
想到对方信里拜托的事情,高尧康努力压下快要咧到耳朵根儿的嘴角,抽出笔筒里的紫玉狼毫笔,蘸上浓墨,迫不及待的给对方回信。
于是。
第二日的一大清早。
杨蔓娘带着白绾绾才刚从街上吃了灌肺回来,便收到了高尧康托报房那边送来的回信。
高尧康的回信很厚,里面字迹工整,内容竟然也非常的专业,没有说任何的闲聊的话。先是询问了杨蔓娘对于封面的设想,又提到了自己对于封面设置的想法,写了整整十七页纸。
对方这样郑重的当一回事的样子,倒是让杨蔓娘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之前的态度太随意了。
但不得不说,高尧康作为《梦回大唐》的资深读者,本身对于书中的人物就很了解,加上他又擅长作画。所以,对于封面人物的很多想法,都很接近杨蔓娘的期待。
杨蔓娘也端正姿态,认真的给对方回信。在回信中讲了自己对于封面的设想,她不喜欢类似相书上的千篇一律的人物,对封面上男女主的要求就是足够真实,足够美型,让人一眼就喜欢上。对于绘画,杨蔓娘虽然是个门外汉,但是得益于现代网络的熏陶。还是了解一些肖像画的构图的方法,比如透视,阴影,明暗对比之类的技法。
为了让对方画出的封面更符合自己心目中所想的样子,杨蔓娘将这些了解的技法在信里阐述给对方,高尧康看到后便如获至宝,越发的将杨蔓娘视为知己了。
为了画出让对方满意的互作,高尧康屁股伤好之后,甚至没有和往常一般出门会友,去酒楼宴饮。而是一连十几日,都老老实实的呆在书房里作画。
这番认真向学的模样儿,倒是让高闵和高夫人心中又是欣喜,又纳罕不已。
不过这些事儿,杨蔓娘自然都无从知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和高尧康商定好书的封面细节之后,她便没有再管封面的事儿,而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梦回盛唐》的后续写作之中了。
毕竟,每日的更新还是要更上的。
却说玄武门之变四天之后,秦王李世民正式被李渊册封为太子。两个月之后,李渊正式禅位做太上皇,李世民登基为帝,成为大唐天子。从大业十三年晋阳起兵到如今,整整九年,李世民终于成功掌握了大唐的最高权力。
但是,权力往往伴随着责任和风险,自古亦然。李世民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帝王的权力,危机便悄然而至。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门事变,六月初八,秦王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李世民正式登基成为大唐天子,十天后的八月十九,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突厥大军抵达泾州,八月二十四,突厥大军进逼高陵。高陵距离都城长安只有数十里,突厥大军一日便可抵达。
而此时的长安城,所有守军加在一起不足两万人,人数只有突厥大军的十分之一。在所有人看来,长安城的陷落,似乎已成定局,唐军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长安的。
这种情况下长安城里无论士庶,都人心惶惶,住在东宫的雪梦萧自然也听到了消息。
玄武门之变后,秦王李世民诛杀了太子和齐王的十个儿子,却并没有降罪于其他人,在处理太子旧臣和亲属时,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和理智。太子和齐王的妻妾都送还娘家,她们剩下的女儿全部被封为县主单独教养,还有雪梦萧的姨母尹德妃,这个曾对他构成威胁的庶母,李世民也没有再继续打压,而是将其逐出太极宫,安置在宫外的别苑里。
只有雪梦萧一个人,李世民没有被她送出宫,也没有其他的安排。她似乎被人遗忘了一般,平静的生活在旧东宫里。
“侧妃,怎么办啊,突厥人来了,咱们要逃跑吗?”
东宫里,侍女沁玉一脸担心的道。
自从尹德妃离宫之后,沁玉便一直跟随着她,沁玉和雪梦萧同岁,比她大一个月,但是很多时候她反而像个妹妹一样。尤其是听到突厥大军来袭,就更是六神无主了。
“突厥人是骑马的,你两条腿能跑过四条腿吗?”
“额,那......咱们要怎么办啊?那可是二十万突厥大军啊,咱们若是被突厥人掳走,比死了还不如!”
是啊,要怎么办呢!
如何应对即将兵临城下的二十万突厥大军,这正是此刻太极宫里大唐君臣讨论之事。
“陛下,如今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军南下中原,兵锋直指长安。陛下初登大宝才半个月,长安只有不到两万守军,防御空虚。不如暂时放弃长安往南方撤退。等到各地援军前来增援之后,再和突厥进行决战。”
魏征一脸凝重的提议道。
魏征的提议正是朝中大部分人的想法,刚刚经历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也从秦王成为大唐皇帝不过半个月,此时的他还没有来得及清洗地方上太子和齐王的旧部,对大唐各地的掌控还没有那么强,更重要的是,如今长安的防御力量极为空虚,两万对二十万,根本毫无胜算。
“不能撤退!”
李世民覆手而立,脸色凝重的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帝王,魏征所说的情况他自然再清楚不过,但他依旧否决了魏征的建议,李世民很清楚,自己登基不过十余日,大唐很多偏远的地方,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登基的消息。一旦撤退,长安陷落,那些原本就不服自己的地方势力,一定会乘机蜂拥而起,自立为王。到那个时候,好不容易统一的中原就会瞬间分崩离析。
房玄龄作为李世民最亲近的谋士,一直与李世民并肩作战,为其出谋划策。
自然明白李世民此刻心中所想:
“陛下说的对,从当下的局面来看,这似乎已经是一个无解的局,此刻撤退,大唐分崩离析。如果不撤,则长安危在旦夕。”
房玄龄的话精准的揭开了当下大唐的危局,太极殿里的文武重臣一时间都沉默了。
显然,新生的大唐王朝,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坚守长安!”
最终李世民沉思良久,语气坚定的做了决定。
“侧妃!秦王......不,皇上派尉迟将军去打突厥人先锋了!”
“侧妃!尉迟将军打胜仗了!”
“侧妃!皇上......”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雪梦萧不断地收到沁玉带来的各种前朝消息。
李世民做出了和撤退完全相反的决定,采取防守反击策略,让麾下头号猛将尉迟敬德率领长安城内最精锐的军队,主动出击,和突厥大军的先锋在泾阳大战,击溃了突厥的先锋部队,生擒了突厥将军阿史德乌没啜,沉重打击了突厥军队的士气。
而泾阳一战的胜利,让原本信心十足的颉利可汗不禁开始怀疑,长安或许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空虚。毕竟,如果长安真的兵力空虚的话,李世民怎么可能敢派兵主动出击?
而正是颉利可汗的这种误判,为李世民之后实施空城计奠定了基础。八月二十七,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突厥大军抵达渭水河畔,兵临长安城下。但是因为之前先锋失利,颉利可汗也摸不准此时长安城到底有多少守军,所以抵达长安城下的突厥大军并没有立刻攻城。
而恰恰正是颉利的这一丝迟疑,给了李世民一个天赐良机。八月二十八日清晨,年轻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仅仅率领六名文官,便骑马来到渭水河畔与突厥大军隔河对峙,怒斥颉利可汗背信弃义,违背了双方之前的盟约。
李世民的表现让颉利可汗越发的断定,长安城绝对兵力充足。否则,李世民绝对不敢如此行事。正是在这种心态下,颉利可汗再也不敢进攻长安,只能沿河与李世民谈判,八月三十,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会盟,签订了渭水之盟。
“哈哈,就是这样,侧妃,那突厥的二十万大军,被咱们英明的皇上一出空城计,成功吓退。后来那颉利可汗也察觉到不对,想要通过进贡打探长安城虚实,却被皇上拒绝了。皇上还要求颉利可汗归还突厥之前掳走的咱们大唐的百姓。”
“而且在颉利可汗犹豫的这十几天里,咱们大唐各地的援军也都纷纷赶到了。如今那颉利可汗就算明白上当也没法子啦。如今咱们长安城,已经兵精粮足,再也无惧突厥人的进攻啦!”
显然,这段时间,李世民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保护了长安百姓,带领大唐转危为安,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让他本人在长安人心中的威望,达到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就连原本对于他发动玄武门之变,一直心中颇有微词的侍女沁玉,此刻说起李世民,都是一脸的崇拜和自豪。
“哦,既然你这么喜欢他,不如送你去太极殿做侍女吧?”
看她眉飞色舞的样子,雪梦萧一边练字,一边开玩笑道。
“侧妃~”
沁玉脸皮儿薄,被雪梦萧打趣,顿时小脸通红。
一脸扭捏的跑开了。
但很快。
外面传来沁玉惊慌失措的声音:
“啊!陛下!奴婢一时跑的太急,冲撞了陛下,求陛下恕罪!”
“无妨,你退下吧!”
李世民的声音从外间传来。
沁玉很快便退下了,屋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一身绯袍,头戴垂缨冠,英姿勃发。
他没有说话,安静的靠在门框上,注视着雪梦萧临窗的背影,想起了自己还是秦王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他,也常常这样怀中抱着剑,从远处默默的注视着她的背影。
对于雪梦萧,这个他一直心悦的女人,因为两人之间横亘着死去的大哥建成,他的内心便很矛盾,既想见到她,又不想从那双眼中看到对自己的仇恨。
虽然他以过人的心胸和理智,放太子的所有妻妾出宫。宽恕了曾经冒犯自己的尹德妃,仅仅流放了尹阿鼠。但是唯独对于她,他不想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
所以这么久了,他都一直不自觉地回避着,迟迟下不了决心放她出宫。
“嘻嘻.....你们等等我,我也要放风筝!”
忽然。
不远处的西内苑传来一阵阵宫女们的笑闹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显然突厥人退兵了,太极宫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欢乐。
“你......还好吗?”
沉默良久,李世民率先开口。
“当然。”
雪梦萧放下手里的毛笔,转身道:
“恭喜你。”
“你也为我而高兴吗?”
李世民的眼神瞬间一亮,脸上露出一丝松快的笑意。
“自然,我也是长安百姓的一员。”
想到长安转危为安,雪梦萧也笑了笑。
转而又神色一顿道:
“你什么时候放我出宫?”
上一篇:全修真界都穿来给我打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