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拾柳
石婶跟程嘉束初相处时,言谈间还很是小心,尽量不在她跟前提起侯府的事情,生怕惹她难过。
只时日渐久,便知道她根本不在意被打发到这别院住。虽然这样的态度叫人奇怪,可是相处起来却容易得多了。平日里说话时不必忌讳会不会戳到她痛处,想到什么就可以说什么。
如今提起熙宁侯府,说实话,石婶心中还是有几分自豪之意的:是,旁人用不起,侯府自然能用得起。可用得起又怎样?你们可是连见都没见过这稀罕玩意吧?呸,把我们都赶到这鸟不拉屎的别院里,以为我们过的多凄惶呢,可老娘的日子比在府里时候强多了!
程嘉束忙活近一年,终于成功,心里也是极为高兴。只是她早已习惯收敛克制自己的情绪,面上也只是微笑,道:“这个自来水管子,安装不容易,且还得建个高水塔,从水井里取水到高处,才能给水龙头供水。也就咱们这儿院子大、人又少,还能自己做主,才能装着用,别人家装这个,着实不大方便,自己用着就行了,倒也不必对外声张。”
平常几个人说话时,石叔碍着身份,向来是闷头不吭的,只是今天大开了眼界,实在忍不住,也插嘴道:“这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用得起的,瞧着这个拧水的,叫水龙头是吧,个个是铜做的,这得多少钱?还有这管子,一根又一根地接着,这许多管子得花多少钱啊,一般人哪用得起这个?”
大户人家倒是能用,只是大户人家宅院多,各处都铺上管子,那花费着实是不小。且还要到处挖坑埋管子,房子多的人家,装这个管子还有水塔,也极是不便。所以别说平民了,便是寻常的富户也是用不起这个什么自来水的。
他们别院就这么几个人,便能用上这么方便的东西,全赖夫人舍得花钱。便是不知道具体花用多少,只看这些个精细物件,也能猜到所耗不菲。
石栓两口子人虽老实,却还不糊涂。知道这是夫人心善,体谅大家做活不容易呢。不然她自己又不需提水,根本用不着花这个钱去装这所谓的自来水管子。
晚上两口子因为是头回见这稀罕玩意,格外兴奋,睡前还忍不住闲聊。
石婶子便不免感慨:“夫人人长得这么齐整,人又能干,知道这许多稀罕东西,真真是再好不过的人了,怎么偏就不得侯爷的喜欢?”
石栓懒洋洋叹口气:“不还是为着侯爷外祖家的事情么。”
石婶人便道:“哎,按说,嫁了人,便是婆家的人。哪有拿娘家的事,算到出嫁女身上的。再说了,那是裴家的事,咱们熙宁侯府是姓祈的,老夫人也是,太偏向娘家了。”
石栓便说她:“你少说两句吧。你一个做下人的,还编排起老夫人的不是了。”
石婶拍了他一下:“就你晓得事理。荒山野岭的,我说两句怎么了?还有人听到怎的?当着外人,你瞧我还说不说。”
想了想,又说:“说是荒山野岭,可是这日子吧,比起在侯府也是一点不差。日子过久了,竟然也不想着回京城了。唉,人呢,咋就这么不争混呢。”
石栓笑道:“现在叫你回京,还过以前的日子,你愿意不?”
虽是夜里,没人看得见,石婶还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傻了不成。我在府里一个月拿多少钱?现在拿多少钱?活还轻省,日子还舒服。谁乐意回去!”
程嘉束是没有听到石婶这话,不然肯定要说一句,这才到哪儿啊。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她最近很开心。穿过来这么久,终于可以过上一点点现代的生活了。既然卫浴设施都试验成功,那么自家的房子改造计划终于可以动工了!
虽说她将来是必要离开祈家的,但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她还得在这里住上十年左右。这么长的时间,又没有人管她,她才不会委屈自己。
程嘉束在心中盘算了又盘算,觉得还是得麻烦石叔再去给自己当几件首饰。不过只靠当首饰也不是办法,没有收入来源是不行的。这阵子自己也忙,小说没有怎么动笔。现在看来,话本子也要加紧写了,得赶紧添些进项。
过了几日,杏姑收拾好了旁边的小院,程嘉束与祈彦搬过去暂住,她的主屋改造终于可以开始了。至于旁的房间,没有人住,程嘉束也没有那么多钱,就不必管了。
现代房屋装修先做的便是水电,程嘉束决定也是先修建卫生间,再做其他。
这个院子本就不是正院,建的也常见的规格。坐北朝南是正房三间,东西两侧各带个厢房。
三间正房里,还各自带了一个小套间。程嘉束与祈彦本就是住在东边最两侧房子,西边两间正房空着,放了一些嫁妆。
院门两边是左右两间倒座房,从前是冬雪住,现在则是杏姑住。
如
今改起来也简单,只需把东厢房改成个大书房,西厢房暂时做成储物间,将正房的嫁妆挪到这里,又放些杂物等等。西厢房与倒座之间,做了个小小的卫生间,给杏姑用。
正中的堂屋依旧是客厅起居室不变。只是堂屋的格局做了改动,被隔成前后两部分。前面依旧做为正堂用。后面则隔出来一个窄窄一条的小隔间,做成个茶水房。这里装个茶水房,主要为了装个锅炉烧热水,以便淋浴时有热水用罢了。
左右两间大屋则分别改成程嘉束和彦哥儿的卧室。
而正屋后面的三个小套间,就改成了三个洗浴室。她跟彦哥儿各自一个洗手间,中间多出来的那个小套间,干脆就改成公用的浴室,在里面装了个铁制的大浴缸,专门用来泡澡用。
东西两边的浴室都是洗手间加淋浴房。程嘉束是完全按照她现代的生活习惯来设计的。有淋浴间,有洗手池,有马桶。只可惜马桶是蹲式的而不是坐便。
程嘉束到现在还没有把抽水马桶研究出来,只能暂用蹲式马桶了。只是她自从将自来水系统复刻出来之后,对自己颇有信心,以后一定也能把抽水马桶研制出来。到那时便可以把蹲式马桶替换掉了。
卧室与书房则没有怎么动,不过是重新盘了火炕,加装了天花板等等。
主屋的改造足足用了半年多时间才做好。程嘉束站在淋浴喷头下,感受着喷头里洒出的热水浇在头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多少年以前就梦想着洗个淋浴热水澡,如今终于实现了。
所以事在人为,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如今她便过上了她期望的日子。相信以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第42章 第一笔收入
薄雾微晞,东边天空隐隐泛白。
程嘉束坐在车里,对着杏姑举着的铜镜,拿着粉刷往脸上刷着香粉。
她把白粉往眉毛上刷了几道,用手轻轻揉匀,浓黑的眉毛立刻显得疏淡了许多。又往嘴唇上刷了些,把红润的唇色也遮住。又从随身带的小包里取出个小盒子,打开盒子,里面装的是又黑又黄的细粉。
这粉是程嘉束用细细的高梁面、豆面掺了香粉制成的。把这黑粉搽在脸上,白晳的面庞立时就显得焦黄黯淡起来。
一通操作下来,原本五官立体、明艳动人的面庞,便变成唇色暗淡,相貌平庸的妇人。程嘉束头上又包着头巾,穿着粗绸外衫,整个人看上去便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妇人。
她对镜左右环视,对这化妆效果很是满意,这才叫杏姑收了镜子。
杏姑目瞪口呆。
她原以为夫人在车里梳妆是为了妆扮好看些,毕竟这是要去京城逛,按常理来讲,出门在外,总要收拾得光鲜亮丽些。可没想到程嘉束把自己弄成这副鬼样子,几乎认不出来是她。若不是身上的衣着还有几分体面,这简直便是个乡间村妇的模样。
程嘉束心情却很好,笑咪咪对她解释:“等下去京城逛街,石叔自有东西要买,不与咱们两个一处。咱们两个妇人在外头,恐怕招惹是非,打扮得不起眼些也省事。”
这话就是哄杏姑的。实情则是程嘉束的话本子写好了,预备拿到书肆去卖。
她这本书,写得磕磕巴巴,比她预想的多花了不少时间。主要还是写字上。她因着不会写繁体字,不得已从头开始练,开始写书时极其费力。但她又想借这个机会把字练会,所以不愿用简体字写,硬逼着自己一开始便全用繁体字。如此一来,进展就很慢了。所幸字体是越练越熟的,到得后来,进度便快了许多。
也是因为没有钱了,前阵子程嘉束的精力几乎就全用在写话本子上了。写完之后,修修改改,觉得差不多了,就赶紧进京城找个合适的书肆卖掉。
要以程嘉束自己来说,最好是不与京城里的人打交道。可这是第一次卖书,还要与人谈价钱,必须得她亲自过来。前面开好头,后面若是再有话本,提前把价钱谈好,直接让杏姑交书拿钱即可。但是现在,她不得不亲自出头露面。
稍稍化个妆,也是为了不叫人记住她的长相。
别院离京八十多里,石叔驾车小心,马跑得不快。饶是程嘉束三人天不亮就出发了,也是过了中午才到。
下了马车,石叔见程嘉束那副样子,明显是吃了一惊。不过他本就是个不多话的性子,看过就罢,也不说什么。
三个人随便找了家小馆子吃过午饭,程嘉束叫石叔把她与杏姑送到了专卖书本文具的街上,约好碰面地点,便各自去了。
难得来一回京城,石婶给众人交待了一堆东西要买。几个人下午就得赶回去,时间紧张,自然是分头行动为好。
这条街上的铺子大都是书肆、字画文具类的。程嘉束来回走了两趟,这才选了一家店面不大不小,客源也适中的铺子,她抬头看了眼招牌:“翰祥记书墨斋”。
她让杏姑在外头等她,自己深吸了口气,踏进门去。
毕竟是京城,虽然这家店的规模在这条街上只算中等,可比起刘家驿的书肆还是大了许多。
铺子左边全是各类书籍。经史子集,诗词文赋,游记方志,各自分类陈列。右边则是纸纸与文具。里面顾客大都是男性,不过也有几个女子。程嘉束进来也并不打眼。
她直接走到掌柜案前,问道:“掌柜的,请问您这里可收话本?”
掌柜瞧了她一眼,料想是哪家的仆妇。
写话本这事毕竟不登大雅之堂,有些人自恃身份,不愿出面,叫家里头下人出头也是有的。只是奇怪的是,这家主人怎么叫了个妇人卖书。想必也不是什么大家写的。
念及此,掌柜便懒懒应道:“收。你且拿来与我看看。”
程嘉束便解开包袱,把手稿递了过去。
掌柜接过来一看,封皮上便写着《瀛洲修仙志》。
哦,修仙?竟是讲寻仙问道之事?
这个题材倒是少见。掌柜来了兴致,站直了身子,揭开封面便看内容。
这字也不知道是怎么写的,又细又小,瞧着竟不像是毛笔,似是用硬木棍写得一样。掌柜的瞧着极不习惯,不过是出于好奇,耐着性子看罢了。
只是看了几页,掌柜的就顾不得嫌弃这字费眼睛,完完全全被这故事吸引住了。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瀛洲的修真大陆。此界之人,凡有灵根者,便可修练术法。
此间也有诸多大小不一的修真宗门,每年都会到各地遴选有灵根的弟子,以补充新鲜血液,壮大宗门实力。而凡间百姓对此趋之若鹜。
此文男主自幼便查出有灵根,且资质还不错,本待要到七岁时候,等宗门统一选拔弟子时拜入宗门。孰料一个修真之人路过,误杀了他的父母,而那人并不将凡人的性命放在心上,抛下一袋银子便飘然而去。
男主父母俱亡,再无依靠。同村一大户,便将男主推下山崖,将他自己资质差的儿子顶替男主的名额入了宗门。
理所当然地,男主坠崖之后,落入一个山涧,最后得了奇遇,既有灵宝,又有秘藉。然后便是一系死的成长,历练,打脸等过程。
最后男主手刃仇人,成为修真界第一人。
这本书只是程嘉束的试水之做,所以情节设定中规中矩,就是寻常升级打怪的爽文套路。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书肆掌柜本是只想翻一翻,却不想一看根本就停不下来。
虽然字体细小,看得人眼疼,且其中颇多错字,但毕竟无伤大雅,这故事写得也实在是好。掌柜直看了十几页,才猛然意识到人还在跟前等着呢。
他恋恋不舍放下书,致歉道:“实在是不好意思,竟然看得一时忘记了时间。”
毕竟是个生意人,掌柜这话刚出口,便意识到这话有些不妥,等下怕是不好再压价了,
他便尴尬笑笑,问道:“请问这位娘子,这书是何人所作?”
眼前妇人这打扮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仆妇,话本子定然不会是她写的。
程嘉束微微一笑,道:“书是我家主人所作。但是我家主人做这些只为了消遣,并不想透露姓名。还请掌柜的勿怪。”
掌柜很是遗憾,道:“尊主人实在是过于谦逊了。能写出此等妙文,想必也非常人。不知此书尊主人欲售价几何?”
程嘉束张口便道:“二百两银子。”
掌柜的便苦笑道:“虽说话本确实不错,可这价格也太高了。大娘子可知道一本话本才卖多少钱?”
他指指自己货架上摆的一些话本,道:“这些话本,卖到我家,不过几十两银子一部罢了。娘子报的这个价格,实在超过行价太多。”
程嘉束笑道:“可掌柜的您看,我家主人这一本书,这字数可是抵得上别人的两本还多了。”
这倒是不错。时下的话本子字数都不算多,十几万字便是厚厚一本子了。程嘉束这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字数足是别的书两三倍了。字数多,要价自然也高。
两个人有来有往讲了一番,最终以一百八十两的价格成交。
只是那掌柜的殷殷嘱咐道:“敝店此前可从未花如此高的价钱买过话本,足可见本店的诚意。尊主人日后若是再有其他大作,可务必得光顾本店啊!”
程嘉束第一本书能卖出如此高价,也是欣喜。这个时候本就没有什么版权一说,书肆买了话本,全是买断,以后无论再翻录刻印多少,都由人家做主。既是一锤子买卖,自然越高越好。便道:“掌柜的为人爽快,敝主人若日后再有新书,自然还要过来劳烦掌柜的!”
如此皆大欢喜而去。
程嘉束捏着手中的银票,感觉心中分外踏实。这可是她来到此处后,靠着自己的能力赚的第一笔钱。
她早就打听过行情,知道那掌柜所言不虚,通常一部小说的卖价,不过几十两银子而已。有些名气大的,才能卖上一百两银子的高价。自己虽然写的字数多,但自己是新人,没有什么名气,第一部 书,预期也不过是卖个一百两银子。如今价格比自己预想的几乎翻倍,真是感觉格外幸福喜悦。
程嘉束见天色还早,先是叫上石栓,一起去了钱庄,要把银票兑成银子。只除了八十两银锭外,她拿出四十两换成散碎银子和铜钱,又拿出六十两银子换成了薄薄的金叶子。
她早就做好了计划:每次挣的银子,大部分作为日常家用,只是还得留一部分出来,作为将来的盘缠。为了携带方便,自然是换成金叶子最好不过,可以缝进衣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