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拾柳
而石栓石婶二人自然知道她的话颇有不实之处,但他们两个如今最信服程嘉束,程嘉束叫他们怎么说,他们便怎么做。故而便是常顺问起来,也就得了这么个说法。
廖先生听了这番解释,方才点头:“唔,难怪以前未曾见过,原来是新出的法子。”
又若有所思道:“这么一套物件装下来,只怕是造价不菲,夫人倒是大方,自己装了一套使用也就罢了。此间下人不过两三个,竟然也给装了一套。”
他还没有说的是,单是水塔,便要建两个,可想而知所耗不菲。只他这两日也见过夫人与少爷,衣着极是寻常,发饰简单,钱财上并不像是多么宽裕的模样。没想到出手这般阔绰。
常顺之前并未往这方面细想,但廖先生这么一说,他又想到侯府这几年都没有给过别院一文月钱,不觉有些尴尬。他是侯府自己人,不像廖先生只是幕僚,此时便觉得脸上有点发烧。
便是内室里的祈瑱,听到他们谈话,也觉得有些不自在。
好在廖先生毕竟是个聪明人,见常顺脸上不自在,想到这位夫人在祈家地位尴尬,也暗悔失言,忙转移了话题,笑道:“我这次带了空山闲人的几本佳作,不知常统领可曾看过?”
常顺也笑道:“空山闲人的话本我也读过一回,确实有些意思,不落俗套。不想先生也喜欢……”
当晚程嘉束回到卧室时,便见祈瑱身边放着一本《青云志》。
《青云志》是程嘉束写的一部常规修仙小说,是系列文中的第二部 。
第一部 叫《紫影传》,讲的是男主身负天灵根之资,又得机缘获得宝剑紫影剑,闯秘境得奇珍,一步步走上修仙飞升大道的故事。
第二部 便是《青云志》,讲的是第一部男主之后万年的故事,这次的男主资质寻常,却靠着自己的坚忍不拔,创立青云宗,引领正道修士先后挫败妖族与魔族阴谋,为人族修士争取修仙资源,终成大道的故事。
第三部 叫《红尘诀》,较之前两部,是一部相对轻松搞笑的群像小说,也是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讲的是第二部主角之后又数万年,此时人族,妖族,魔族,灵族数族共存,天下太平,局面一派和谐,几个不同种族的学生在青云修仙学院读书修仙,结成好友,又顺便挫败几个反派意图破坏三界和平的阴谋的故事。
写这三部书的时候,空山闲人的名头已经打响,每本书皆卖到了二百两的高价。程嘉束可以骄傲地说,在大魏话本界,没有人能比她的稿酬更高!
但骄傲归骄傲,看到认识的人读自己写的书,还是有那么几分羞耻感的。程嘉束只能装作看不到,洗漱安歇不提。
次日清早,廖先生便又要替祈瑱诊脉并调整药方。作为名义上的妻子,程嘉束也不好完全无动于衷,抽身走开,只得陪在一旁,礼貌性地表示一下关切。
廖先生把
过脉,不住点头,道:“脉向稳健,气息平和,侯爷伤势恢复得不错。”
又验看了伤口,见伤口已经愈合结痂,颔首道:“嗯,今日便可以换个方子了。侯爷伤口已经愈合,平日里天气若好,不妨也出来晒晒太阳,也可以稍微走动一下,对伤口也有好处。”
祈瑱听了也是面有霁色,他在内室躺了五六天,早就不耐烦了,能出来走动自然是好。
廖先生又去了堂屋,片刻之后便拿了写好的药方进来,将药方交给祈瑱,祈瑱只扫了一眼便交给了程嘉束,道:“就按先生开的方子,使人抓药吧。”
程嘉束接过药方,随即瞪大眼睛。
药方上的字体遒劲有力骨架俊秀,又带着几分飘逸之气,谁见了都得赞是一笔好字。
程嘉束自己虽不会写字,可是也是识货的。加上这些年在书局没有少买一些书生自己抄的书,却没有几本书上的字体能跟这个药方上的字体比的。
她端详着药方不禁又问:“这是廖先生刚写的方子?”
廖先生拈须颔首道:“正是。”
程嘉束看了眼手中的药方,又看了眼廖先生,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彦哥儿正缺一个教他写字的先生。眼前这位,不正正好是合适的人选吗?
虽然这位先生在别院住不了几天,可趁着这几日的功夫,也能学下起笔运笔的基础功夫,再叫彦哥儿多写几张字,叫他指点下,便是他走了,彦哥儿也能自己练习。待到以后寻到先生了,便可以继续学。
所以,要怎么样才能让廖先生答应给彦哥儿当几天老师,指导一下彦哥儿的字呢?
程嘉束心不在焉地给彦哥儿上了课,脑中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束脩定是要给的。虽然自己的全部身家未必能有廖先生多,但是礼不可废。只也不可过份,送礼便讲究个适度。让收的人既不觉得简薄,却又不会因过份厚重而觉心存疑虑。
只是自己身边并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便是偶而买些精致可爱的小玩意儿,也都不贵,自己把玩可以,送礼是拿不出手的。
至于投读书人所好的文玩古董,字画墨宝什么的,更是没有。别说她的嫁妆里没有这类东西,便是有,程嘉束又怎么会留这些不好变卖又不好携带的物件?
想来想去,也只有之前祈瑱给的几匹料子中一匹青灰色的缎面料子不错,能拿得出手,也适合廖先生的年龄。
自己嫁妆里还有一匹蓝色的绸子布料,本来是打算彦哥儿大点给他用的,如今送人倒也合适。此外,还有自己囤的几壶好酒可以拿出来两壶。
至于珠宝钱财,抱歉,她只有银锭子金叶子,却是不好拿出来送礼的。其余的,怕也只有用诚意弥补了。
因程嘉束心中有事掂记着,中午便提前给彦哥儿下了课。随即她就去了灶房,这时石婶已宰好鸡鸭准备做饭。
见程嘉束过来,还颇为稀奇:“这离吃饭的时辰还早着哪,夫人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程嘉束眨眨眼睛:“有点儿事想请廖先生帮忙,我今儿个做两道菜。”
石婶笑道:“那廖先生有口福了。”
程嘉束在别院,偶尔兴致上来了,也会下厨做一两道菜,石婶知道程嘉束的手艺还是不错的。至于是什么事,夫人既然不说,她也不会去问。
程嘉束看了看食材。别院里材料并不多。腊肉早就吃完了,肉食也不过就是鸡肉和鸭肉,还是石婶自己养的。至于猪肉羊肉是没有的。
别院这里离最近的村子也有十多里远,想吃羊肉得买活羊,让村里人现杀。至于猪肉,也是得到冬天,集上有人杀猪了,天冷不易坏,才能买上些。不然就只能买村人们自己做的腊肉。
要不石婶石叔要养鸡鸭呢,不养一些备用的话,遇上不方便出去采买的天气,便就见不着荤腥了。
自打祈瑱一行人过来,程嘉束见伤员众多,便叫石婶每日不能断了肉,因着人多,每日里都得杀上两只鸡两只鸭,可把石婶心疼坏了。
自家人吃也就罢了,自己养的鸡鸭,让这些个吃起饭来肚子跟无底洞似的大肚汉们吃了,石婶实在是舍不得。再说平时他们别院吃鸡,也多是向附近的庄户人家买,自家养的这些,就是应个急罢了。
石婶昨天还在抱怨,公鸡都快杀完了,眼看就要杀母鸡了。如果是杀下蛋的母鸡,那简直是要石婶的命。
石婶一边咚咚响地剁鸭子一边絮叨抱怨道:“平日里那些个货郎打鱼的,来得可勤了,怎的这都多长时间了还不见人来?明儿个得去庄子里买些个鸡鸭了,不然咱们养的这些,可经不起他们吃。”
石婶这话说得没错,程嘉束也点头道:“明日便叫常顺叫个人跟石叔一起去柳树湾,买两只羊,再买些活鸡活鸭来。咱们自家养的,还是留着罢!”
孰料石婶听了这话却还是抱怨:“两只羊!那得多少钱啊,府里一文钱都不给咱们,夫人凭什么给他们买羊吃!”
程嘉束笑道:“侯爷给了一百两银子,也足够他们吃了。”
两个人说话间,程嘉束已是做好了四个菜,一个口水鸡,一个萝卜炖鸭,又炒了两样青菜。
第53章 程嘉束以诚动人
程嘉束倒是想将菜色做的精致些,叫廖先生眼前一亮,吃完欲罢不能,只呼此等珍馐做法新颖,口味独特,生平仅见。只可惜自己虽然手艺尚可,可是别院并没有多少食材可以让她发挥。
况且她前世是普通工薪家庭出身,今生穿越此间,虽然说先是官家千金,后又是侯府夫人,奈何做千金时被苛待,做夫人时被冷落,并没有过过几天锦衣玉食的生活。
要说她此世吃过的山珍海味,不要说跟自小钟鸣鼎食的侯府世子祈瑱比,只怕连廖先生这个在富贵人家里混饭吃的幕僚都不如。
但在程家,过年时,也还是见过一些过年时上桌的年饭,其中并不乏刀工精致,味道鲜美的菜肴,那手艺绝非她这个业余爱好者可以相比。不要低估专业厨师的能力,亦不能低估这个年代里顶层权贵们的奢靡。
所以还是那一句话,只能以诚动人了。
几个菜装盘,又取了自已买的一壶酒。别院无甚消遣,程嘉束便买些酒屯着,逢年过节,算是跟石婶几个助个兴,此时却正好用上。
杏姑端着托盘,两人便往程嘉束住的院子走去。
常顺刚给祈瑱送饭过来,正跟廖先生两人在正厅闲聊。见这位平时极少在他们跟前露面的夫人过来,两个人都不禁有些诧异,赶紧起身相迎。
程嘉束满脸堆笑:“廖先生辛苦了,我亲自下厨做了几样小菜,寒舍偏僻简陋,也没有什么好菜色,还望先生不要嫌弃!”
廖先生与常顺连称不敢。二人互视一眼。虽然不知道这夫人为何忽然来这一出,但人家一番好意,此时也只能接下,连连道谢。
廖先生倒还好。他年过半百,资历亦深,不过一顿饭而已,以他的身份资历,也不是受用不起,拿起筷子便坦然用餐。
只是常顺蹭了这一顿饭,心里却是有些惴惴。侯爷今日的午膳都还是石婶做的呢。他在这里吃夫人亲手做的饭菜,这算怎么回事?
便是过后去收祈瑱的餐具时,常顺都不太敢抬头看瑱的脸色。程嘉束送饭来的时候,祈瑱便在内室,门又开着,正厅里说话声音,内室里都可听得清清楚楚。
常顺简直不敢想侯爷此时的心情。偷偷觑了眼祈瑱,只见他却还面色如常,看不出任何异样。
程嘉束这头送过了午饭,却是犯愁,应付过了午餐,晚饭还能做什么?
幸好人都经不起念叨。上午石婶还说着这几日见不着货郎渔夫的人影,下午别院便热闹起来。
先是送鸡蛋的农夫过来。程嘉束在吃的上头是从不可惜钱的,自家鸡下的蛋不够吃,程嘉束便跟附近柳湾的农户订了,每半个月送一次鸡蛋。可巧那农户下午便来送鸡蛋了。
石婶点着数,道:
“两百个鸡蛋没错。啧啧,这次鸡蛋怎么么这么晚才送来?”
那农户陪笑道:“天冷了,鸡下的蛋少了。收鸡蛋便多花了几天功夫,耽误了婶子用。下回定然多跑几家,早些给婶子送来!”
程嘉束便道:“我这里来了些人,要多些蛋。你这次回去,多跑些地方,再收些鸡蛋给我送来罢。”
那农户喜道:“不知道奶奶这回要多少?”
程嘉束想想道:“三五百个,你但凡能收得来,我这边便都要了。另外再送些活鸡活鸭过来。对了,羊若是有的话,也送两只过来。”
祈瑱在这里想来也不过住十几天的样子,两只羊,再加活鸡活鸭各二十只,估计也是尽够吃了。再说又快要过年了,自家也得屯些鸡鸭留着过年吃。
那人见是大生意来了,高兴不已:“奶奶这里要,小的跑断腿也给您送来!不知道您什么时候要?”
程嘉束道:“你明天先送些鸡鸭羊过来。有多少送多少,剩下的鸡蛋跟鸡鸭便晚个几天也无妨。”
石婶便给他拿了定金,将人送走。只刚送走卖鸡蛋的,又来了打鱼的,推着个车子,上面放了两只大桶,里面全是活蹦乱跳的大活鱼。
程嘉束自然是全包了。叫人称了,足有七十多斤,便算好账,取了两吊钱给渔夫,又跟他约了,这些日子若是再打了渔,先送别院来。
有了食材,晚饭做什么自然就好说了。
一道三杯鸡,一道糖醋鱼,再加两道素菜。只是多了一个鱼丸汤。将那大鱼刮了鱼肉,捶成肉茸,加上淀粉,蛋精,香油,盐,挤成丸子,下成汤。便是鲜香滑嫩的鱼丸汤了。
便是廖先生,晚上又得了夫人亲自下厨的饭菜,也是坐不住了,起身拱手苦笑道:“夫人不必如此客气,但有吩咐,直说便是,老朽但凡能做到的,自当竭力!”
程嘉束本来也没有打算搞三顾茅庐那一套。廖先生在别院顶多也就呆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并不长,搞那些形式主义浪费时间作甚。
见廖先生知趣,也不客气,笑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先生知道的,我膝下有个孩儿,叫祈彦,如今已经九岁了,正是读书识字的年纪。孩子倒不算笨,只是这别院里地处偏僻,寻不到先生。我呢,也就是能给孩子启蒙的水平,就教他认些字,但是写字却实在教不了。早上看先生写得一笔好字,便想劳烦先生,有空的时候,指点一下我那孩子写字,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廖先生心中早有诸般猜测,见程嘉束如此说,便笑道:“老朽来此处,主要便是照料侯爷病情的。蒙夫人不弃,老朽自然无碍,只是还需看侯爷这边可否方便。”
啊,大意了。
程嘉束忽然意识到自己把这其间的重要角色,祈瑱,给忘记了。
她早上出门,晚上回来,白天并不跟祈瑱打交道,晚上同他也没有几句话说,是以并没有将这人放心上。只想着如何讨好廖先生,却将祈瑱这个大活人给忽视了。
廖先生虽然是一把年纪的长者,可毕竟是祈瑱请来的。自己要请他做事,当然需经过祈瑱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