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120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不用不用!”非不要。

  四爷去外面的牛肉馆买了两张餐券,这个是可以的,对方推辞了两句就收下了。还给四爷指了地方:“餐饮部一露有会客区,去那边等不会错过。”

  四爷就去等着去了,最多一个小时,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停在大门口,里面不让进。然后村上来了七八个人,有一个是村主任,有一个是村上的会计,剩下几个都是村上人事旺的人,都像是才下地回来的样子,穿的下地的衣裳,破破烂烂,满身的尘土。

  然后一边走一边说,说话高声大气像是在跟人争吵一般。

  四爷在里面看见了,就笑着迎出去:“志勇叔,没想到把你给等来了。”然后又跟村里的其他人打招呼。

  张志勇是主任,他堂哥是村长,叫张志强。

  一见四爷,村里的老少爷们就笑骂:“你个坏怂,哄你叔们干啥?!牛都没喂,跑来吃这六百多块钱的宴席来了……”

  “没哄!给老板办点事,正要问咱当地的人。”

  “那你回去问你爸,或是上家里去问,我们能不说?花这钱干啥?回回回!回去!”

  “钱都交了。”

  “退了!退了你收着……”日子难过的跟啥一样,“咱不讲究这些。”

  四爷硬给拉住了:“走吧!就是家里说不方便,才请来了。老板在路上了,叫我先招呼。好歹听我说说是啥事嘛!”

  这些人一副推脱不过的样子,推推搡搡的一群人进了包间。

  688的席面,菜色是精致的。这些可不够,四爷又叫了服务员,在这个基础上点,鸡鸭鱼肉大肘子,都是硬菜的上,这是大家喜欢的。

  张志勇就问:“你给叔个底,你要问啥?”

  “我想打听煤矿的事!那边不是早就承包了嘛,我这个老板呀,在晋省有煤矿,现在还四处承包煤矿,钱是不缺的……”

  问这个呀!嗐!还当多大的事呢。

  知道啥事了,那就吃吧!有啥客气的。该吃吃,该划拳的划拳。

  张志勇就说煤矿上的事,咱村上的谁谁谁在煤矿上,谁谁谁家得亲戚跟矿上的谁谁谁是什么关系。就说这煤矿出煤,又是出过啥事故,杂七杂八的,想到哪里是哪里。边上谁想起个啥,插嘴说一句。

  四爷都认真听着,好像这就是今天的重点。

  他起身给倒酒:“这些我都不知道!小学在村里上,咱村上照看困难家庭,不叫孩子辍学,我把小学念完了。志强叔这村长当的好,知道我家不叫我上学了,供不起,他找到镇上,找了镇上的教育组,叫初中免了我三年学杂费……这些侄儿心里都记着呢。”

  张志勇点头,但又叹气:“娃子,听叔一句话,大学还是要上的。挣上这一年钱,再考一年。可不能不上学。你看……咱市里的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高中,全县一年也特招不去五个人,你就在其中。”

  特招的学生说是啥竞赛生,人家学校免学杂费,免住宿费,考试前十名还给发钱。娃不容易,人家孩子要啥有啥,这娃有啥?开学拉些粮食给食堂,换成粮票,就把高中念完了。

  咱这地方种粮,不缺那几百斤粮食!当时老尹那狗怂不叫娃去上学,村里好些人都去找了,说叫娃去吧,不就是几百斤粮食吗?一家舀几碗,都给娃凑出来了。

  老尹一看,惹了众怒了,这才应承了。供孩子念书?可羞了他先人咧,一学期就那三五百斤粮食而已。娃放假干的那些活儿,不值那点粮食?

  “你要考,肯定能考上。只要考上了,娃子,这以后得日子可就不一样了。”

  四爷虚应着,话题又扯回来:“不懂事的时候在村里镇里,也不听个闲话,煤矿的事一点也不知道;等长大了些了,又去市里上学了,再后来就出门了,真是啥也不知道。只听说那边有煤矿,寒假的时候还想着去捡些煤,可家里非不让去,那边有能干的活……”

  有那村上的’酒串子‘,见了酒就把不住。酒桌上,猜拳输了的喝,这位不是只要有机会,自斟自饮。所以,才这么一会子,人就有了几分醉意,话也不受理智控制。

  他就说:“你爸就是个混球!最没人情的就是他。”

  边上的人拉他:瞎说啥呢!当着人家孩子的面。

  这人一把霍开,声音更高了:“这有啥?他能做,咱还不能说了?”说着,还专门换位置,换到四爷的身边。

  四爷给他倒酒:“没事,都不是外人。你跟我爸都是自小一块长大的!”

  “嗳!对嘛!”’酒串子‘就说:“你爸小时候呀,爱得病。都六七岁了,那脑袋都是耷拉着,像是脖子挺不起脑袋。人家老人就说,这是叫啥给缠上了,得认个干爹,命硬的那种,克着些就好了。

  你爷爷就带着你爸,出门’撞‘去了,刚好碰上从大路上过的煤矿的那些人。当时是冬天,也没有这车那车的坐,去县城都是走着的。

  这一撞,就撞上要去县城的煤矿工人。有个四十七八,快五十岁的独眼光棍,他是临时工,命不好,你爷爷做主叫你爹认了这么个干爹。

  这老头是个实心眼,把干儿子当亲儿子,有点细粮都从煤矿上走来,给你爸送来!后来你爸娶你妈,盖你家那两间厦房,都是老头出的钱,骗老头说,将来给老头养老。

  后来呢?后来老头瘫了,不能动弹了,你爸连去看一眼都不去。现在要是活着,这老头都得有八十多岁了,估计该是早都死了吧。”

  说着,就把酒杯往桌上重重的一放:“你就说,你爸干的这是不是人事!他往煤矿去?他有啥脸去?”

  四爷:“……”所以,尹厚禄跟煤矿那边是有关系的!如果那边能抱养孩子,那他这个干爹或是他干爹周围的人就是那个’中介‘!

  张志勇一眼一眼的偷着剜’酒串子‘,您个狗怂东西,灌了几口猫尿就不知道姓啥叫啥了,你他吗的说的这是啥?

  边上有人赶紧岔开了话题,四爷也就顺着说下去了,并不纠缠这个煤矿和独眼干爹的问题。

  酒席散了,有人喝的醉的不像个样子了,有人还好,张志勇要开车,没喝。

  四爷取了五百块钱给张志勇:“您把这钱捎给我爸妈,叫他们好好过年。我这端着人家的饭碗,不自由,就不回去了。估摸着这两天还得去煤矿,回头得去晋省,机票都买好了。”

  说着,把用过的机票拿出来展示了一下,对方连看清都没有就又收了,但张志勇没见过机票,却看见了’机场‘两个字,也认识那不是车票。

  看人家这孩子:出息!

  “行!你忙,肯定给你捎到。”

  四爷好说好话的把人都给送走了,心说,这里不能住了,换个地方吧。

  从县里又辗转去市里,市里有直达煤矿的火车,先去打听打听再说……

第1216章 归途漫漫(23)三更

  火车奔行于平原上,远处模糊一片的就是山,煤矿就在那里。

  那里原先只是一个镇子,有了煤矿,从七十年代中期,并了周围几个村镇,成了小县!前几年,煤矿开始承包,经济必以前更活跃,便成了一个县级市。

  小城市就分部在山下,一片黑灰色。

  过年回家的人多,四爷也只买到了站票。而后上车后,就去了餐厅,点了茶、饮料才有了落座的地方。其实一个来小时就到了。

  一路上,总有人在抱怨,说是煤矿工人都下岗了,当地没活,都出去打工了云云。说谁家在那里,干的是啥工作,挣了多少钱之类的话。

  又吐槽当地的安置部门,又是吐槽工会有人受礼部办事,种种的不满充斥着车厢。

  四爷安静的听着,听他们背后骂领导。骂了谁,他记住谁。有人肯收钱,那就是门好进,能搭上话。

  于是,下了车,四爷便买了好酒,找那个一骂起来能引起周围人共鸣的老主任。

  他们都说这位老主任日子过的好,有自己的宅基地,盖了自己的院子。那顺着这条线去打听,就能打听过。

  果然,一打听就知道了,建了三层,围墙最高,上面还加高了铁网的那一家,就应该是的。

  摁了门铃,里面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太太开门,上下打量了一下,然后看见了拎着的好酒,便马上扬起笑脸:“哟!找老主任吧,快里面坐。”

  四爷便进去了,一进屋子,里面是自己烧的暖气,很热!四爷脱了外套,随手放下,将袖子撸起来,露出了一看就值点钱的手表。

  这老太太取了洋瓷杯子倒茶的,有又把茶叶折到带盖子的洋瓷杯子里,然后倒了热水,递过来,“你稍等一下,老主任在书房,我去问问……”

  “好!有劳了。”

  老太太走了,瞟见了小伙子脚上真皮的牛皮靴,看见了牛皮的皮带……“像是哪个领导家得孩子……”

  哦?

  老主任出来了,只看了一眼,就客气的不得了。

  四爷也只是作势要起来,并不真的动。伸出手来,跟对方握了一下,对方先说:“坐!坐!别客气。”说着,就试探说,“你是……”

  “我从市里来!听说过老主任,帮朋友打听点事,刚好住的地方离您近,想着许是您知道。”

  市里来的?听过自己?这肯定就是哪个领导家得子侄。

  “你问!这煤矿上哪有我不知道的事,你能登门我就很高兴了。”

  “是这样的,我朋友的祖父,有个本家的堂兄,。那位堂兄吧,如今活着得有个八十多了。当年逃难,我朋友的祖父受过堂兄的恩惠,帮着挡了抢食的,被人打瞎了一只眼睛。后来,兵荒马乱的,走散了。

  这些年,老爷子一直耿耿于怀,想着找人。也一直在找,可这大海捞针,上哪打听去?也就是最近,我朋友家里的后辈,听一个同学说,他干爷爷是独眼,年岁也差不多,就在咱们煤矿上……

  人家打电话问了,又在京城。这事又不能张扬,我想着,找老主任问,应该是能打听出来。这事……得保密。”

  明白!明白!看来来头不小嘛!

  他十分殷勤:“这样,你先坐嘛,我打几个电话。”

  好的!请。

  然后就坐在沙发上,翘起了二郎腿,闲适的喝起了茶来。

  老主任并未怀疑,这事确实不叫事,就是打听一下,又不是求人办事,还非得叫谁给自己打个电话算是打了招呼,没必要嘛!

  再说了,谁没事跑到自己家里,耍自己干嘛?闲的?胆子肥了?没有必要嘛。

  人家这孩子像骗子嘛?就差没把他老子很有来历长在那一张脸上了。

  电话打出去好几个,都是找以前的老车间主任,老队长,他们熟悉工人。结果还真给打听到两个独眼的。

  一个是六十多了,年龄对不上。

  一个年岁对上了,人却死了。

  你看这个事闹的!

  老主任出去把情况一说,四爷马上起身:“那这样,您给我个联络人的电话,谁熟悉这位老人,您把联系方式给我,我亲自上门去。或是老档案室还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和照片,翻拍回去好交差。哪怕是人不在,总得给人个交代。”

  这话很有道理!老主任把一个老队长的电话给了四爷:“他就在矿上住,还看着矿上的老资产,你去矿场办公室找,一准就在。”

  “好的!谢谢!回头给您电话,去了市里,我安排。”

  好的!好的!

  四爷顺利的从里面出来了,拦了车直奔矿上。

  下了车,桐桐的电话来,抽空问进展怎么养,主要是那一家子一听就比较难缠。

  四爷简单的说了几句,把桐桐听的一愣一愣的:这坑蒙拐骗的,你用的也很溜呀。

  “纠缠不清的人懒的去纠缠。”绕开了更好办事!他再难缠,可事不落定,我都不可能叫他知道,察觉出来的可能性都不大。

  所以,“放心吧!我办事都是找’体面‘的人办事的,我们讲文明,不动手。”

  桐桐:“……”这是说谁不文明呢?行吧!那……祝你好运。

  四爷很好运,去的时候不仅这个老队长在,这个人给老主任办事很尽心,把矿上认识这老头的人都给叫来了。

  这些人看起来都七十岁往上,早退休了。现在退休金也发不够,病了也没人给报销,整天反应问题。今天被叫来,还以为解决他们的问题呢,来的可利索了,谁知道是打听独眼的事。

  四爷给一一散烟,坐下跟这些人聊。

  “独眼是临时工,人老实,有些不够数。一辈子打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