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严言进去看了林诚儒的情况,“叔,您觉得怎么样?需要去医院吗?”
“挺好的!别人住棚子,我这还有一个屋子住,算好的了。”
严言:“……”她看了看那一袋子才扛回来的药……心里不是滋味。
林叔啊林叔,其实您可以说您不舒服,然后顺理成章的住到医院。医院有特别安置点,那里的条件很好,关键是药和医疗都能跟的上。
季安看严言带来的东西:“你看……林楠顾不上你,还得叫你为我们操心!我们这里挺好的……”
“看您说的!我又不上班,再把家照顾不好,像话吗?我爸我妈那边挺好的,我妈上个周恢复工作了。今儿我出门的时候她都去开会了,说是要商量给灾区调拨妇女用品和衣物……家里都挺好的。”
里面说着话,桐桐披着塑料布跟四爷在外面转着看,看这屋子还要不要修缮。
四爷看了再看,“没事,上面是草席子,问题不大。”
季安又喊着问:“尹禛呀,你忙你的去吧……”这天气,老尹身体肯定不舒服。
桐桐也说,“这乱的,大姐一个人住地震棚也不行。”
“大姐被冬妮姐接去了!”董父的问题解决了一半,人回来了,安顿的很好,知道自己要顾着疗养院那边,董家叫冬妮接了尹福,晚上跟冬妮一起住。
但疗养院那边是真不能离人,他说桐桐,“要调整什么药,你提前说。”这次抽调走的医护很多,疗养院那边走了八成的。要不然他也不至于脱不了身!
桐桐就给了个方子,“要是实在难受的很,我又过不去,就熬这个药试试……”
知道!也得想办法给这边弄一个帐篷了,住在药房可不行。
严言里里外外的看,这房子是不错,但这是药房呐!
当初为什么把药房盖到外面,想想也能知道,对异味敏感的人老闻这个味道,容易咳嗽。
肺不好的人,咳嗽是好事吗?这怎么可能不影响身体。
过几天,住到地震棚里吗?这雨下的,潮气上升,就这抵抗力,吃不住的。
桐桐低声跟四爷说,“别折腾了,最近余震多……但这余震过去了,房子就能住了。”常年喝药的人,对中药的味道已经习惯了,这么过度月余,问题应该不大!
不行就用药调理着,祛湿寒的药材加上就是了。
而今物资短缺,紧着灾区用。咱先克服克服!
四爷没言语,看情况吧!有旧帆布之类的也可以!运输卡车上带的那种的,应该也能用。从哪里的旧仓库里找找,看看有没有这种的。
这边小炉子小锅,肯定没法做多人的饭。四爷和严言都没有吃饭,直接走了。
四爷还说送严言一程,结果严言说,“我坐公交走,你只管走你的。”
可四爷一走,严言又返回了,直接找单位领导去了:“……我是报社的记者……”其实才有意向,叫去报社做个校对,她还没去报到,“今儿办私事,没带工作证明。我想借您的电话,给单位打个电话。”
门房就有电话,怎么跑到这里来借电话了?
“行吧!用吧。”
严言就拨通了报社的电话,当着人家的面跟那边说,“主任,我今天来是拜访个长辈,是有突出贡献的,身体不好……怕给大家添麻烦,挤在杂物房里,药都自己解决……当然了,长辈没有要麻烦大家的意思,我就是想到了其他还在做贡献的那些英雄,他们的家人是不是被优先照顾了……您看,能不能就这个事做个专访……”
钱一元过来请示地震棚建材后勤采购的事,结果就听了个后半段。
他低声跟领导说:“……这是林楠的对象……”
“……”所以,这是捎话给我听呢?
钱一元:“……”应该是的吧!林家人都挺厚道的,甚少给人添麻烦。但是,不是所有的林家人都很厚道!就像是这个姑娘,还没嫁过来呢,就表现出了迥异于林家人的性格来。她一点也不隐藏她争取待遇的目的。
第353章 花自向阳(70)二更
桐桐还莫名其妙,心说这钱主任终于不那么圆滑了。这次率先安排起了自家,给了一顶大帐篷,里面行军床之类的都有。
林楠回来换岗换衣服的时候,桐桐还跟他说呢,“这次不仅安排了咱们家,其他家里……有人常年在外的,也被优先照顾了。”
“那就安心住着。”林楠没解释,他其实一回来,就碰见钱一元了。这位钱主任还真就是那么一人,做了好事就怕人不知道!当然了,要不是他说,自己也不能知道是严言去找了。
他叮嘱桐桐,“夜里警醒着些。”
嗯!这个你放心,“大院里安排巡夜,单身的轮换着来。强子哥带着人在这一片巡逻,一整晚大广场都亮着灯……”上厕所也有固定的路线,藏不住人,真特别安全。
那就行!胡同里的情况不入大院,刚好遇上雨,四处积水,哪哪都潮湿。
七月的地震,余震持续了一些日子……这么艰苦的对付了一段日子。
灾情的死亡人数陆续上升,据说二十来万。
多少人都有亲戚和朋友在那边呢,而今也不知道人还在不在。
到了九月,天都凉了。这院里过暑假的孩子也都要上学去了,林枫这才回来。
他们属于出发最早,撤出最晚的一拨救灾的。
回来瘦了十来斤,黑瘦黑瘦的。最开始,他们就是下雨天帮着疏通救援道路,后来就开始清理灾区了。
一说起这个,他就不住的摆手,“除了生死无大事!”说着,突然想起来了,“桐桐……你找几身你不穿的衣服,常勇那边从灾区带回来一个姑娘,说是他家的远房亲戚……”
啊?这么巧吗?
“多大了?高安胖瘦呢?我的不一定合适……”
“十六了,跟你身形挺像的。”
是吗?那我先拾掇两身给送去。
然后桐桐收拾了两身旧军装,亲自给送去了。
他们也住地震棚,桐桐却分不清是哪一户,只能喊:“常勇,给你家亲戚送个衣裳,人在吗?”
边上的邻居凑在一块都笑,还给桐桐指了指:就是那一户。
然后帘子一撩开,常勇妈出来了,脸色难看,但见外面那么些人,面色这才好看起来:“是桐桐呀,来!快进来。”
桐桐不进去了,“听我二哥说家里来了亲戚,怪可怜的……暂时没换洗的衣裳。我这个旧的,人家姑娘要是不嫌弃,就给她留着换洗……”
常勇妈才要推辞,常勇从里面窜出来了,“那个……要的!要的!”说着,就从桐桐手里接了衣服,然后朝里面喊:“央央,来!这是林桐,比你大两三岁,在大院里可以找她玩。”
然后桐桐就看见一个挺纤瘦的小姑娘,她抬头朝桐桐笑了一下,“林桐姐!”
“嗳!”桐桐跟她摆摆手,“以后能常见,再聊。”说着,就跟常家母子告辞,“炉子上还熬着药呢,就先回了。叫客人早点休息吧。”
常勇摆摆手,看着桐桐走了,这转身回去,放下了帘子。
桐桐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年月猛不丁的带个远房亲戚回来,还那么大一个姑娘,是不好叫人接受。而且,周围的人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什么,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
她回去还问林枫,“那姑娘像是学跳舞出身的。”
“就是跳芭蕾舞的!高中毕业刚进舞蹈团没几天,地震的那天,是舞蹈团的老师要带她们几个学生,到京城这边参加选拔比赛,早点五点半的过路火车,得他们得四点在火车站广场集合。他爸爸凌晨三点起来,骑着自行车载着她送她。谁知道三点半不到四点,地震了。他爸爸是被倒下的电线杆给砸了,她是侥幸,这是摔了,当时受了惊吓……后来我们碰上她了,她家在一楼,家里还有她妈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全埋在最下面……”
那么多天过去了,绝无生还可能。
一家子五口,就剩下她一个人了。
桐桐就问:“没有亲戚或是……”
“姑姑家、舅舅家……全都遇难了。就剩下她一个人了!”
可怜是可怜,“但其实,都十六了,没必要寄养在亲戚家!她都是能工作的年龄了,那边要重建,百废待兴的,工作马上就能安置……”带回来干什么?
林枫:“……”咋给她说呢?
桐桐一愣,“怎么就那么巧,这都能碰上远房亲戚?常勇怕不是居心不良吧。”
也不是居心不良,就是一个动了恻隐之心,想要怜香惜玉;一个可能是因为突然无依无靠了,有个人出现,毕竟不是坏事。
只是一个二十了,一个才十六,需得等两年人家成年了才能说婚事。
桐桐就觉得,“常勇就是个二百五。”
怪不得他妈那脸色那么难看呢!叫她去资助这个女孩两年,直到她成年,她都能帮!一个月拿出十块钱来,常勇的妈都不会犹豫。但是要说叫儿子娶这姑娘……怎么可能愿意嘛!
林枫:“……”你管人家呢?你情我愿的事,谁也不能胁迫谁。这更不是说想带走一个人就能带走的,没有这个姑娘跟人家沟通各种证明怎么开?
孤儿,带走是需要办手续的。
没有这样的证明材料,你带人去了,你的户口怎么办?没有户口,粮油关系过不去,你吃什么?
桐桐:“……带回来是要以投亲的名义住家里吗?”
那当然了。
“可要是这么着……以后两人结婚,在一个户口本上的亲戚……人家让结婚吗?”
啊?
桐桐看他:“不对吗?你们没想过,户口在一个本上的人,结婚不大容易吧。”
结婚管的那么严吗?不会吧。
那谁知道呢?我也没结过呀。
但是常勇还是找了林楠,帮着给落户。
林楠也提醒他:“……要是真想跟她结婚,其实还是不迁户口最好。”
她家剩她一个人了,怎么生活?
“这个政府会管!”那么多孤儿,她都已经是十六岁的人了,可以独立生活了,“如果真的不放心,可以以亲戚的名义将人接出来暂住!就说突然没了家里人,精神上需要一个缓冲,接过来生活都是可以的。”不是非得落户。
常勇手里捏着证明材料,推着自行车犹豫了一瞬,还是道:“先落户!剩她一个人……怕是她活不下去!落到户口本上,她心里踏实。”
那行吧!只要你的证明符合要求,那就能落户。
因是地震孤儿,手续办的很快,这个叫杨央的女孩,以养女的身份,在常家落户了。
然后桐桐就很多次碰见常勇带着这个姑娘!
四爷不知道从哪弄来的香蕉,用网兜拎过来。桐桐站在外面掰了一个,撕开皮叫四爷咬了一口,自己就举着吃了。
然后四爷走的时候,常勇就跟四爷打听:“兄弟,哪弄来的香蕉?”
四爷:“……我父亲一个朋友送的。”其实是董家夫妻专门去看望老尹的时候带去的,自己要来,万红娥一股脑的塞来了,叫给桐桐带上。
要不然,现在上哪能买到这个?
常勇也弄不到,他买了二斤香蕉酥,晚上偷偷找桐桐,“我拿香蕉酥跟你换一个香蕉,行吗?”
啊?
“央央没吃过香蕉,我想叫她尝尝。”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