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461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早上一起来,外面的雪光都刺眼,雪还下着呢。

  棉袄被奶奶暖在炕头,热乎的很。起来撸了早饭,一家三口走着去隔壁村。两村之间也就那点路,走着半个来小时也就到了。

  拎着点糖,又有奶奶准备的自家酿的粮食酒,五斤的量!王娥给拎了三只扒皮的冻兔子,“叔婶家没养这个,带过去跟鸡一块炖,好吃。”

  这就行了,足够了。

  雪不大了,零星的飘着。双脚踩在雪上咯吱咯吱的响,两口子心情都不错。

  林守道指着不远处的水渠,“修那个水渠的时候,我不到十五!整天跟着人家一块,就为了混一顿一斤的馒头。”

  田易阳就笑,“你姨妈那时候是铁娘子小队的队长,跟小伙子比,看谁更能干!非要证明什么妇女能顶半边天。我可受不了那个苦,到处躲!你姨妈天天逮住我教训……她觉得我懒,思想觉悟不高!我觉得她八成是脑子有些问题。”

  然后呢?

  “然后铁娘子小队的姑娘全都被农场要走了,吃上了公家饭!你姨妈又对我恨铁不成钢!谁知道没过几年,钢铁厂就招工了!招男工二百人,招女工十个人。”

  这么小的概率,咋被招上去的?

  “招工的是女领导,拉着脸,说话特别刻薄,早几年得癌症死了。当时去应召的都是读到高中的姑娘,姑娘能读到高中,那基本都是家里的宝贝蛋蛋!家里谁大声哈一声都不行,能受那个刻薄话?”

  桐桐就笑,“结果你被我姨妈刻薄惯了,反而留下了。”

  “是啊!你姨妈再骂,我都能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挨骂的事为啥要认真听?其他的要么哭了,要么脸上带出来了……我最乖,我第一个被留下的。”

  “那不得感谢我姨妈?”

  “谁感谢你姨妈?我那是从小被骂到大换来的机会,并不是你姨妈骂人埋汰人就有理。”

  这话也对:“可见你还是欺软怕硬的!我姨妈骂的再凶,你都能面不改色;可换成我爸呢?我爸又不骂你,你还总给我爸脸色瞧。”

  林守道就笑出声了,“可这真是亲闺女!知道你爸被欺压,算是说了句公道话!等会子到你姥爷家,你就跟你姥姥姥爷这么告状,学学你爸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

  田易阳也笑,嗔了丈夫一眼,才跟自家这姑娘说里面的道理:“你姨妈骂我,但她肯定是我姐,这辈子改不了了;你这半年少顶撞我了?我不也受了吗?你也是亲的,这辈子也改不了;可你爸却不是,这是能改的。”

  哦!这么论的呀:还别说,真有点道理!

  桐桐觉得挺好的,良好的大家庭氛围,绝对对小家庭有良性的引导。至少大伯身上的很多东西就值得林守道学习。

  真的!单就夸老婆这一条,学会了那真是事半功倍。

  大伯娘高兴了,恬恬住在外家就很舒服,舅妈不给脸色瞧;自己假期回来也很自在,伯娘不嫌弃侄女回来麻烦人。

  吃喝不了多少是事实,但是支应孩子吃吃喝喝,特麻烦!

  她一高兴,对夫家高度的认同感和融入度,连带的大伯的所有亲人都受益。

  这不,田易阳这个不爱操心别人的人,都跟林守道商量呢,“燕子都十六了,初中上完都半年了,高中也不读,真就留在家里种地了?”

  “城里……能干啥?十六岁打工,太小了。”

  “咱厂里的技校办不下去了,对外要招生!我听我主任提了一嘴!现在不都是要自负盈亏吗?说是咱厂的子弟,学费半价,比外面的技校便宜。但就是不知道到底教的好不好!姑娘家,才十六,要是真招生,我跟我主任提一句,应该也能按照子弟算,学费能省下不少!叫学个手艺。土里刨食,太辛苦了。这事回头你跟大哥提一句,看他们是不是有别的安排。”

  田易阳说着就又道,“学出来十八九,在城里找个工作,再谈个城里的对象,总比留在家里下地强。”

  成!回头问问。

  然后到了老丈人家,林守道这次特别的殷勤。

  进了门就看见老丈人抱着一大捆子粗木头,他连屋都不进了,直接把大衣一脱,“爸,你这柴火劈的太大了,这咋烧?”

  一边说着,一边接了柴火直接去了柴房,三下五除二的把这一捆先给劈出来,然后又看其他的粗木柴,“爸,你先回屋去,我把这都给劈出来。”

  田易阳斜了丈夫一眼,也说:“回屋,叫他劈吧。”

  姥爷拉着桐桐,“大冷天的,你就不跟着跑了。”

  “想你跟我姥姥了……”说着话,一掀帘子,正好碰见要出来的大姨夫。

  大姨夫一边戴手套一边笑,“小姑爷把老姑爷比下去了!”自己在炕头坐着,老丈人去抱柴火去了。

  结果来了个马屁精,一进门就干活,真是太讨厌了!

第515章 人生向暖(24)一更

  大姨夫叫毛斌,长的……很斯文。

  就是那种戴着眼镜,清瘦挺拔的形象。而今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可只要一瞧,就知道二十来年前,他该是怎么一种白面书生。

  一如现在他要出去干活,戴手套的时候把手套搁在墙上甩啊甩的,要把上面的灰尘甩掉。

  其实农家干农活的手套,哪有干净的。戴着它从来不是为了手不脏,而是为了尽量手不伤。

  人都进来了,她叫了姨夫,田易阳也喊了一声‘姐夫’,结果人家戴了一半的手套发现脏的不能忍受,又取下来甩:“来了?赶紧暖着去吧。”

  田易阳就搭话:“没想到你和我姐回来了,还想着这一落雪,今年你们许是不能来了。”

  其实也没那么远,想来总能来的。

  农场的位置距离城里更近,但距离老家也没那么远。

  “昨儿回来的!就是听着天气预报要下雪,你姐催着,说今年回来过年。”

  桐桐绕进去了,也不知道自家这姨夫那手套能甩到啥时候去,进去的时候姥姥正下炕,她叫了一声!

  然后又喊姨妈和两个表姐。

  姨妈在炕上坐着,炕桌上又是案板又是面盘的,正在包饺子。两个表姐正在擀皮,招呼她:“上来暖着。”又喊田易阳,“小姨,走着来的呀?”

  姥姥拉桐桐的手,“大雪天的,就不该跟着你爸妈跑。”

  桐桐直笑,坐上去了。

  姨妈扭脸看了一眼,“上了炕记得把鞋往一边挪挪。”

  桐桐:“……”就是得上来之后弯腰下去,把脱下的鞋给放在炕头边的小矮凳上。

  她才要去拾掇,姥姥自己帮着给她给拎起来放好了。

  田易阳正给爹妈放东西呢,结果自家闺女被说了。

  这个当姨妈的,真的是……她转过身来,就不软不硬的说了一句:“我家也不睡炕,她没那习惯。”

  姨妈才要说话,姥姥转身就瞪眼:“你要教训孩子,回你家教训去。”一年就见孩子一回,烦不烦呀!要当家回去当你的家去,少回娘家耍威风。

  桐桐赶紧打岔,凑到姨妈身后,手伸过去给她揉肩膀,“姨妈,您想我妈了吧?”

  “谁想她了?!”田新阳斜眼看了妹妹一眼,“杵着干什么?显摆你回娘家带东西了?”

  田易阳没搭理她,只问俩外甥女:“这一年都没进城,忙什么呢?还是进城了没去家里呀?怕你们小姨管不起饭还是怎么着?”

  毛晶就笑,“哪呀?这不是实习嘛,回我们农场的医疗所。这一实习,就没自由了。”

  毛晶初中学的挺好的,出类拔萃的那种,考上了中专,学的是医护!这不是实习嘛,回去实习,怕是还是想回农场。

  毛淼也学的很好,初中毕业考上中专师范,学校不在市里,在郊县的县城里,“路不顺,得倒几次车,就没顾得上过去。”

  才读了一年半,而今十七了,过了年就十八了。

  田易阳洗了手,坐在边上包饺子去了,就说毛晶:“为啥回去实习?农场跟农村有啥不一样?农不农,工不工的。”

  毛晶一脸的苦笑,“小姨呀,现在医院哪有那么好进的?”

  可去农场的医疗所,真不是什么好前途。

  田易阳手上不停,突然问了一句:“谈对象了没有?”

  “医护学校,哪有男生?还没谈。”毛晶说着就红了脸,“工作不稳定,谈了也白谈。”

  田易阳就说,“过了年,小姨给你介绍个对象。”

  啊?

  “我们厂的职工医院,规模挺大的!我们那一片人多,医疗资源肯定是不能浪费。市里肯定会规划接手的,以前靠厂吃饭,以后医院、学校,这都得吃财政饭。”

  意思是现在看着职工医院不吃香,但其实以后前途是不差的。

  “我跟财务处一个大姐处的挺好的……她家的亲戚都在我们单位,她侄儿去年中医学校毕业,大专学历,学的是骨科,在医院上班。小伙子上面有个姐姐,嫁人了,对象在区财政局,跳出厂里的圈子了。他妈买断工龄,被女婿给想办法安排到环卫局再就业了。他爸还没退休,在档案室。”

  姥姥听着都靠谱,“这不挺好的吗?”

  “也不是没缺点。”谁家都有点不足的地方,“他家住着七十平的房子,肯定是要跟父母一块住的。”自然没有单过舒服,“小伙子很活道,很机灵。年前听说他姐夫走了关系,把这小伙子送去进修去了……”

  有学历,再有人给想门路一直往上进修,她是想着,这就是换个医院,人家这样的肯定是很稳当,“但就是一点……长的有点配不上晶晶。”

  说的这么详细,桐桐就知道说的是谁了,“开着小卖部的那家,是他大伯家?”

  对对对!就是那一家。

  桐桐点头,“那一家人都很活泛,为人很和气。”当然了,长的也不是说丑,“就是很普通。”中不溜的身材,中不溜的五官,属于见过就能忘了的长相。

  反观大表姐,说是五大三粗吧,那是自谦词。其实人家得有一米七五的身高,高挑丰腴,身材像是大姨妈,但是脸蛋像田易阳多些。

  尤其是过了年都二十的大姑娘,可以说是彻底长开了。要是再打扮的好看些,真就是特别受男人偏爱的那种姑娘。

  田易阳的意思是,两个孩子若是愿意,男方就会想办法把毛晶安排去医院实习,实习了就留下了。将来医院移交市里,两口子都在医院,吃的财政饭。

  有稳当的工作,有住房,家里没拖累,反而男方还有人拉拔,这一步踩出去,能保证一辈子安安稳稳的。

  姥姥就看才进来的老头子,“听见了?我咋听着挺好的……”

  结果姨妈说,“好什么?哪里好了?”

  田易阳把饺子往边上一放,说姐姐:“哪不好了?”

  “冲着人家的条件去,你觉得这好?”

  “那也得是晶晶的自身条件过关,就这个长相,男方不也冲着孩子这一点?”

  田新阳伸手抽了闺女手里的擀面杖,“少听你小姨的!她自己都过的糊涂,听她的你这日子也就剩下两个字——能过。”

  田易阳能气死:“我咋了?我咋就过的糊涂了?”

  “你这一辈子,就一个字——靠!”田新阳毫不客气,“老是想靠这个靠那个,一旦靠不上了,你就不满了!靠这个靠那个的,从没想着过靠自己。你自己不觉得有问题,反而撺掇孩子。现在她靠长相有了工作,看似安稳了一辈子,可要看上的不是人家那个人,时间长了,你觉得不会出问题?”

  田易阳:“……”她反唇相讥,“您倒是谁也不靠,就靠自己,可结果呢?我姐夫保养的红光满面,你呢?比我姐夫老相十岁都不止!”

  在农场那地方,竟然选了一个文弱的白面书生,你这一辈子不吃苦,谁吃苦?你觉得你能撑起一个家,养育孩子,供养孩子念书很了不起!但反问一句:你这半辈子过的,舒服吗?

  人总得现实一点吧!

  才见面的姐俩,呛呛了起来。

  桐桐:“……”其实人家姐妹关系挺好的吧!就是那种我各种看不上你,但是还总爱替你操心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