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95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但是,这玩意我不认证你好,那你就好不了。

  这次跟韩国,谈的不顺。原因嘛,就是对方卡水果蔬菜卡的很严格,就是不让你的这一类产品进他们国家的市场。要进也行,各种的限制条件。

  那可以呀,我也不跟你再谈了,像是你们自以为傲,包装的很好的红参之类的,也不能进我的高档柜台,我也不认证你的价值。其实,朝鲜产的红参跟他们产的只是出产地不同,没啥区别。

  那东西就是人参蒸制后,整个呈红棕色,这才叫红参。其实就是产在他们国家的人参而已。

  长白山缺人参吗?咱们自己的辽参不好吗?很好啊!

  东北有基地呢,仿野生状态下做出来的,不比你更高档?不能成为奢侈品?包装而已嘛,你还当真?你们的资本包装你,我也可以用资本包装我的产品。

  既然你们国家的最好,那搁在你们国家自己卖吧,自产自销。

  要不了两年,我就得挤得你打上长白山的牌子!

  咱们老祖宗最早发现红参的药用价值,从黄帝时期就开始了。用了四千多年了,不比你们会用?

  桐桐转身跟韩弘道打电话:“跟日本谈的也不顺利,他们非常想让咱们采买它的海产品,但却不对应开放他们的市场……

  再加上他们的核污染,你记住,凡是从他们国家来的入口的东西,不许进入念华!与价格无关。像是一些饮料,产地虽然是咱们本地,但原浆如果是日本来的,拒绝!这是与安全相关的,没有条件可讲。”

  好的!

  “另外,产品进来之前,得清楚它的状态。如果出厂即是入市场的包装,那没问题。如果大厂出来需要分销商另外包装,这一类的,不进市场。”

  明白!

  “检测送往咱们自己的检测中心,不管他们是不是拿到相关部门的检测,一切以咱们的标准为标准。

  如果抽检出现问题,除了咱们的检测中心出具的报告以外,在其他检测中心再检测,一定得保留多份证据。一旦证据拿到,就立马清退他们的货品,且要求他们赔偿,这必须列在合同里面。”

  还就不信了,你能找关系在有关部门拿到证书,你还能过得了我这一关?

  只要有人认真的去做,严格执行,大家都得紧着点皮!

  安全做的好,附加值高,这就是市场导向。

  导向对了,安全就能做到基本的保障。

  韩弘道就说:“那就要做好打舆论战的准备了。”

  桐桐嗤笑:“先下手为强,你忙吧!这件事总部做。”

  随后,桐桐开会,安排吉龙:“做个宣传片……介绍一下咱自己!比如,咱的货源地没有核污染!比如,咱的货源地不受农业集团控制价格……”

  吉龙:“……”你这是说谁呢?

  “没有呀!”桐桐就看吉龙:“我说谁了?我谁也没说!我就是实事求是的介绍咱自己嘛!哪句话不是实话?”

  吉龙:“……”您说的都对:“我这就去通知宣传部门……”

  麦瑞看着吉龙出去,问这位大小姐:“印度,跟那边谈的极其不好,您打算怎么办?”那边人口数量摆在那里,就是个极大的市场。

  桐桐一言难尽:“……”人口基数很大,但念华其实只开在城市的富人区,价格很昂贵,是国内价格的七八倍这个样子,赚的是富人的钱。

  出了富人区,可能念华得换个样子存在。

  得像个批发商一样,将小商品给批发出去。而且,这种模式适合很多情况类似的国家。

  就像是非州的一些国家,大的城市里开着超市呢,但是他们的城市化水平不高的话,也是无法做到大超市盈利的。

  那就只能做个批发商,然后商品可能出现在某个贫困村落的小卖部里。只能是薄利多销,要不然,没戏!

  但这得在当地找靠谱的合伙人。

  麦瑞:“……其实要是条件不成熟,可以放弃这个市场。”

  桐桐摇头,每个产品背后都是实体企业,多一个市场,就多养活很多人!咱们的利润可能很薄,但这不是钱能衡量的。

  实体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实体才能对抗风险!

第1039章 豪门风云(142)二更

  秋意渐浓,枫叶又红了,柿子又黄了。

  基地的空地上,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用小铲子把泥土挖出来,挖出一个坑来。然后扔下铲子,跑去捡了一堆硬柿子,用衣服兜着到坑边,把柿子放进去。又到处扒拉干草,拉到炕边上。

  然后从兜里掏啊掏的,掏出个火柴盒来,也放到边上。

  坑边掏洞,掏出来之后把干草塞进去,然后点火。火一起来,又用土把火洞封上,然后把柿子用土埋起来。

  一会子,缝隙里就有烟冒了出来。

  桐桐正听着人家研究团队说这个鸭梨怎么挑选的精品,这中间在什么阶段用的什么药,又是怎么掌握鸭梨的大小……正听着呢,听见谁喊了一嗓子,扭脸去看,有一股烟冒了起来。

  自家带来的时候还白白净净的孩子,这会子又滚的跟个泥蛋蛋似得。

  小原一直跟着的,但是只要不具有危险性质的玩耍项目,她从来都不干涉。

  孩子说抱着他摘几个柿子,她就:行!抱着你,你摘。

  孩子说想挖个坑,她说:我给你找基地的后厨,看有没有厨房不用的小铲子。

  玩呗!玩的冒烟了:“你又干嘛?”

  “烟熏柿子。”满满颠颠的跑来了,一手的土,抱着妈妈的腿,于是,黑裤子上两个明显的脏手印。

  他却一脸的兴奋:“我太爷爷说,把生涩的柿子埋进去,用烟熏七天七夜,柿子又软又甜。妈,我给熏柿子!”

  我谢谢你!熊孩子,就不该带你出来。

  周围的人跟着笑,这小孩又乖又皮的,一看就是耐摔打的孩子。

  满满四岁了,第一次这么远距离的走出来,接触真实可触的大自然。本来三岁也能带出来的,但去年情况特殊,非典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几乎有大半年都是居家隔离,不能出门的。

  去年,念华也是担负起了保障大家物资供应的那么一个重担,在特殊时期,尽可能的运转起来,进行社区配货。

  运输车直接送达各个社区,手忙脚乱,各种状况之后,也算是经受住了考验。

  线下超市不能营业,但货品是以配货的方式送到大家的手中。这也使得线上商城在去年迈出实际意义上的一大步。

  而对桐桐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她投资控股的中医药集团,与念华达成了合作。凡是念华超市一楼,一定有属于保华医药的专卖区!

  去年,像是一些祛瘟的熏香、消毒类物品,也会跟着社区的下单,到大家的手中。所耗费用极低。

  而这一年,受到影响的市场重新活跃了起来,营业额稳中有升。

  随之而来的是子公司延展性的发展,从仓储到运输,包括快递业务,而线上也是一系列的,软件的开发和实际的应用,专业性越高,就意味着各自都可以独立运行。

  而围绕念华的上下游,从农业以点带面,带动的整个产业的标准化。原材料没有大问题,那么加工方呢?食品厂商,凡是不合规的,一律不卖。

  时间长了以后,消费者就知道了:哦!里面不卖,很可能不那么健康。不那么健康,你能卖的贵吗?贵了更不买你的东西了。

  也在超市里面的电子屏上做很多科普,比如,为什么熟食柜台卖的葱油饼第二天就发硬,而别的地方买的都是软的?

  这不是我们的不好,而是我们没有给里面加东西。加了东西的,吃了对人并没有好处。

  怕放到第二天硬了,但就买适量的,不要过量。

  如此一来,虽然熟食柜台的生意没有更好,但凡是外面店的卖的面食,再不敢轻易加东西了,因为你糊弄不了了。

  就像是油条,为什么你们的油条贵一点呢?那是因为外面很多油条店用洗衣粉泡发油条,我们不会用。

  如果不安全的东西成了巨大的产业,小人物来捅破这层窗户纸,那是很危险的。

  可如果一个庞然大物站出来说这个话,而这个庞然大物又不靠这个东西吃饭挣钱,那它的话就是可信的。

  当然了,假冒伪劣之类的会冒出来,这就属于日常需要应对的,是韩弘道的主要工作。

  今年过去大半年了,三个季度过去了,念华的营业利润已经超过早前林氏零售的最高峰值。

  林鼎山放在手里的报告:念华可不只是零售,它背靠大陆所发展起来的产业链,早就不是一个零售能比拟的了,这个庞然大物,已经有了雏形了。

  再有三年,不敢想象,它得裂变出几个林氏零售来。

  还有不太起眼的保华医药,一直很低调的恒通,这得是什么样的规模?

  这两年平康就没有回来过,也是去年情况特殊吧,但今年前半年,她去念华超市看情况,也还见了郑玉龙,但就是没回家。

  他说黄献:“明年又是大选,最近闹的有些过了。这件事你该给平康说一声,该回来转转,还是要回来转转的。”

  黄献:“我这就打电话。”

  “叫阿镇和满满都回来一次吧,孩子也大了,也该回来了。”

  “是!我这就打电话。”

  四爷是得去,他有别的任务,需要以私人的身份先跟陈九先生接触。

  林鼎山就是不打电话,他也会找个借口过去一趟的。

  至于说带孩子……那就带着吧!去见见世面也行,迟早都要面对的人,躲着不见人也没有必要。

  桐桐和四爷商量着事呢,满满在一边跟爷爷奶奶说话,说幼儿园的小朋友:“……他每天都能有两块钱……”说着,伸出两根手指来,强调这个两块钱贼多贼多了:“他可以买到六根棒棒糖给我们分。”

  尹章一脸很吃惊的样子:“两块呢?那么多?没事,爷爷给你三块。”

  “我不要三块!”满满伸出手来:“爷爷你给我五毛,我买一包跳跳糖……一包里面有八个,我可以分给八个小朋友。他有两块钱,他才能分给六个人。”说完,扬起下巴来,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爷爷,我聪明吧?”

  “聪明!咱家这日子肯定能富下去的……”你这算计的太精了!

  满满摇头:“咱家才不富嘞!”

  “谁说的?咱家的日子其实还可以。”

  “我们班小胖家可有钱了……”他伸出胳膊,抡圆了比划:“那么多……那么多的钱,但是小胖说,他爸都不叫他跟别人说他们家有钱。有钱的人从来不说家里有钱。”

  尹章:“……”还挺有道理,“但……”就算没你妈的钱,“咱家也不穷呀!”咱家这条件,说实话,除开巨无霸,剩下我们这几个小虾米加起来,也还……还可以吧?

  真不能叫孩子觉得咱穷!咱就这一个宝贝蛋,没打算叫孩子吃苦,也没必要没苦硬吃。

  满满说:“我们班嘟嘟家,他们一家三口住两百平的房子!两百平嗳。”

  韩蓉看看这么大的四合院:“那咱家这不小吧。”

  “咱家住很多很多人……”满满啧啧啧的:“我们班的同学都知道,一个院子里住很多很多人,那都是大杂院!咱家住的大杂院。”

  韩蓉:“……”谁都没说错,可就是结果不对!

  她看儿子和媳妇这两口子:“你们真应该带着孩子见见世面了。”听听孩子说的,多可怜呐。

  见!见世面!谁不让见了?这不是去年他才三岁,情况特殊吗?

  今年去哪都带着,咱满世界飞去,你还能觉得你是穷光蛋。买个糖还是计较买两块的还是五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