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顾砚宽呵呵地笑,“是有点饿了,我过去吃饭了,咱们明天再聊。”人家都下逐客令了,他也不好再厚颜呆下去。
顾砚宽仔细收起摊在沙发上的账本,叫上阚箐箐,开着他的吉普车一块去了隔壁。
姜广军关好大门,回屋。第二天一早,天刚亮,他就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他得去四合院那边看看。
这么多货,虽然有不少人守着,他还是不放心,昨晚担心的没怎么睡好。
“小姜来了,咋来这么早?”
说话的是顾砚宽最信赖的一个兄弟,是这边仓库的负责人。
他也姓顾,叫顾全,是顾家收养的孤儿,比姜广军大一岁,皮肤黝黑,人长得很精壮。
姜广军过来时他正在院子耍拳,耍得虎虎生威的,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全哥,你们吃饭没有,我买了些包子过来。”时间太早,他只买到包子。
这里是座一进的四合院,东西厢房里都放满了货物,上了锁,正房留着住人。
而院子里除了守在大门口的两个,只有眼前这位,其他人应该是在屋里睡觉呢。
姜广军都听见打呼噜声了。
“这帮家伙昨晚守了一宿刚睡下,别叫了。”顾全已经收了拳。
他拿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汗,接过姜广军手里的早餐先给守门的两个兄弟送过去,然后自己再吃,也不近屋里,就在外面。
姜广军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顾砚宽丝毫不担心,昨天安排好就回去了,因为他这些兄弟都值得信任。
一出去十几天,风尘仆仆的回来,没听见一个抱怨喊累的,卸完货就寸步不离的守在这,他看着都辛苦。
身边有这么一帮人帮衬,顾砚宽以后想不成大事都难。
姜广军呆了会儿,见没什么事就回家了,吃完饭送孩子们上学,再去卤肉店。
到点,几个代销店的负责人该来拿货了,给卤肉过完称,结了账后,姜广军问他们想不想卖点别的东西。
尤其是朱老四,他虽然不如顾砚宽人脉广,摊子铺的大,但认识不少二道贩子,出货进货都有自己的渠道,不容小觑。
“老弟,都有啥货?你跟哥说说?”朱老四很感兴趣的样子。
姜广军详细的说了一遍,“这次种类不少,水果多一些,现在正是好卖的季节,朱哥你要感兴趣的话下午过来看看吧,我把货拉到店里一些。”
姜广军没准备带他们去仓库,毕竟人多嘴杂的,万一出点什么事可不好。
“成,我把卤肉送回去,让我媳妇儿守着店,下午过来。”
朱老四以前跟顾砚宽拿过货,合作很多次,比较了解对方底细,他又是个敢干的,所以决定的很快。
董铭扬也没多犹豫,“姜哥,我一会儿也过来。”
自从开店以后见识多了,他现在已经不满足一个小小的代销点,他想做得大些,像姜哥一样挣钱,再说顾砚宽可是他堂舅。
其他人还在犹豫不决,特别是程云跟孟家兄弟,他们底子比较薄,即没有朱老四的胆气,又没有董铭扬的魄力,担心水果啥的太金贵不好卖会赔钱,说要再考虑考虑。
姜广军也不勉强,等这些人走了,他叫魏宏盛看着店,又去了仓库那边。
他刚到,顾砚宽就带人来看货了。
第131章 这谁能顶得住。
这几个人姜广军并不认识,但听他们说话跟逗趣似的,跟顾砚宽肯定很熟,估计经常合作。
姜广军没言语,安静的在一旁陪着。
看货,商谈价钱,说笑间买卖谈成了,很快来了卡车,装走了两车水果和各种干货,然后顾砚宽有事出去了。
不过姜广军已经跟他说好,拉一些货放到卤肉店里。
下午,朱老四如约而至,他不是自己来的,还叫了三个朋友,都是以前混黑市的。
董铭扬也带了个同学,还是他发小,比较知底,等他们看完货,尝过水果,当场就决定要一些回去卖。
等他们走了,姜广军也没闲着,搬了些货到三轮车上,他准备给二姨父送去。
是老爷子早上来时要的,不过那边离副食商店太近,姜广军没指望能卖多少。
他装完货正准备走,远远的就看见他哥来了,也骑着三轮车。
到跟前,李广成气没喘匀就急切的道:“广军,我听你嫂子说你弄了一批水果还有干货,哥想看看,行的话批点回去。”
他不知道有多少货,担心来晚了,紧着往这边赶。
程云胆子有些小,有些事不敢自己做主,得同他商量。
李广成是特别信服自己二弟,觉得他肯定不会坑自己,所以中午去店里,听程云说完就请假过来了。
姜广军笑了笑,“哥,这批货绝对能好卖,你进来看看就知道了。”
他叫个员工出来看着车,他好领他哥去后面。
货在后面仓库里锁着,只有姜广军有钥匙,打开仓库门,瞬间一阵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李广成惊叹了一句。
“这苹果围着真香,肯定好卖。”
“这还不是最好的,但吃着口感也不错。”姜广军如实道。
“批货多少钱一斤?”
姜广军低声说了个数,给自家亲哥的肯定是最低价。
然后他在筐随便拿起一个,用衣襟擦了擦,徒手掰开,“哥你尝尝,又水灵又甜。”
李广成也不介意苹果没洗,接过来咬了一口,随即点点头,“我先拉回去二百斤,卖着看看。”
他做事一向中规中矩,说白了就是过于谨慎,姜广军太了解,并不意外。
“行,卖完再来,零售价定高一点,这苹果可是从产地直接运来的,路上没磕碰,能存放一段时间。”
李广成点点头,他又看了其他水果,都要了一些,结完账姜广军帮他装车。
然后哥俩一个往南,一个往北,各拉着货走了。
李广成看时间不早了,担心货放在店里卖不完被偷,直接拉回家。
一进胡同,就有人问他,车上拉的什么东西。
听说是水果还有海鲜干货,立马过来给他围住了,
李广成好赖做了一年多买卖,卖东西有经验,人多也不紧张,他把车推到大门口,然后拿来称直接开卖。
你家三斤我家五斤的,水果还有上百斤干货不到两个小时就被老邻居们抢光了。
他这个激动啊,次日一早,又拉了一车回去。
董铭扬和朱老四那边也是,货卖得很快。
只有曹永年这边相对慢点,每天也能卖掉二三百斤。
毕竟不管是水果还是海鲜干货,在这年代都是紧俏货,关键不限量,还不要票,就算价钱稍微贵一点也有许多人乐意买。
不过三天,顾砚宽答应弄的包装箱送来了,就是普通的长方形纸盒箱,侧面印了简单的水果图案,不是太大,摆满了能装个七八斤苹果,不多不少送人正合适。
为此顾砚宽专门雇了几个干活仔细的大妈,帮着装箱。
第一批,五百盒精品水果很快运走了,反响很不错。
多了一层包装虽然不算多精美,但走亲戚访友的,绝对比拎着个尼龙网兜有面儿。
受此启发,顾砚宽给别的货也弄了包装,按等级分选。
虽然麻烦了一些,但不说批发拿货,单说零售,就比开始预测的卖得好。
两人分工合作,一起使力,仅用两周时间就将几十吨货物销售一空。
最后算账分钱,姜广军总共到手十三万七千多块钱。
也就是说,抛开成本,他挣了六万多。
姜广军做在自家沙发上,看着手里的几张存折,用力咂了咂舌头根,“这利润是太高了!宽哥,下批火什么时候到?”
一个月六万,这谁能顶得住,必须再接再厉!
顾砚宽笑了笑,这次赚得确实不少,“下批货要等十二月份,可以赶上元旦。”
顺便让他那些兄弟歇一歇。
姜广军点点头,“赶上元旦好啊,过节货走的快,到时候又能狠狠的赚上一笔。”
“对了,你不卖猪肉了?”
“不卖了,天天起早太遭罪,私人大量屠宰牲畜查的又特别严,以前是手里没钱没办法,现在我不想再冒风险。”
顾砚宽理解,姜广军有家有业的,谨慎些比较好,如今除了鸡蛋,卤肉店不再收外面送来的东西,全从肉联厂拿货。
姜广军认真的看着他,“宽哥,小心驶得万年船,有些风险真没必要再冒了。”
“嗯。”顾砚宽垂下眼帘,轻轻应了一声,明白他的意思。
姜广军点到为止,以后的严打,应该跟他们扯不上关系。
送走顾砚宽,把存折收好,桌子上的电话响了,他过去接起来。
是于红霞打来的,说她去城南了,可能得晚点回来,让姜广军接孩子。
姜广军
记下了,为了方便,他们给家里、店里都装了电话。
现在天气冷了,出来逛街的人明显少了,加上昼短夜长,以前五点半下班,现在四点就没什么人了,店里不像之前那么忙。
于红霞今天下午没课,在店里呆了会儿见没什么事,就准备去城南溜达溜达。
正好里了一批棉大衣,质量和款式都不错,她给公婆小叔子还有大伯哥一家四口各留了一件,顺便送过去。
不过这个时间,家里肯定没人,不是上班就是上学。
于红霞直接去店里找程云。
程云的卤肉代销店开在城南最繁华的街道上,于红霞头一次来。
店面不大,二十多个平方,有两组玻璃柜台,这条街上的客流量不错,每天能挣四五十,不过李广成要上班,程云一个人忙不过来,雇了位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