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于红霞进来时,大姐以为她是顾客,还问她要买点什么。
程云笑了,“她是咱们永兴卤肉的老板娘,可不是顾客。”
大姐一愣,随后笑起来。
永兴卤肉是自家老板小叔子开的,老板娘不就是弟媳,原来是自己人。
“红霞姐,你怎么这个时间来,店里不忙们?”程云还是习惯叫于红霞姐,她改不了。
这次卖水果和海鲜干货,半个月赚四五千,她非常满足。
“不忙,再说有你香云姐在呢。”
于红霞放下手里的袋子,“这是店里新进的棉大衣,晚上拿回去让爸妈他们试试,不合适好给你们换。””
程云点点头。
“红霞姐,晚上在这儿吃吧,我接了孩子就去买菜。”
“不了,我到街上转一圈就回去了,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于红霞说完就往外走,手腕却被程云攥住了,“别地,你难得来一趟,怎么能不到家里坐坐。”
程云拉着她手,不让她走。
于红霞听了有些犹豫,她有些日子没去铜钱胡同了,去吃个过饭再回去也行。
于是点点头,“好吧,我一会跟你回去。”
程云这才松开她,“今晚尝尝我的厨艺。”
于红霞笑了,知道她是真心挽留,便不在拒绝。
不过她惦记着逛街,在店里略坐了会儿,就出来了。
她慢慢往前溜达着,这条街比城北人多,客流量大,非常热闹,尤其开店做小买卖的更是比比皆是。
一个人随意逛着,见对面有一家服装店,她立马穿过马路,打算进去看看。
这应该就是冯大妈说的那家店了。
店面是单层的门市房,有如衣坊一楼那么大,里面挂着的衣服款式很新颖,一看就是从广城进的货。
不过于红霞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因为她看到有几款衣服是出自如衣坊的,也不知道这家老板找谁拿的货,还怪精的。
“二婶!”见到于红霞,小菊小玲立马扬起小脸笑着喊人。
程云接完孩子,买菜回来了,两个孩子正在试新棉衣。
二婶又给送新衣服来了,还是好看的棉袄,她们可喜欢了。
于红霞挨个摸摸头,这俩孩子被程云照顾的很精心,小脸吃的圆圆的,个子也长高了,衣服鞋袜更是干干净净的。
看程云和两个孩子相处,不知情的谁能想到她是继母。
四点半,卤货卖完,程云把店关了。
“好了,咱们回家吧。”
她一手拉着于红霞,一手领着两个孩子,往南走,出了这条街,往西拐,穿过一条马路就是铜钱胡同。
很多人刚下班,胡同里人来人往的。
遇到认识的她们就打声招呼。
冯大妈则是一脸奇怪,“红霞,你咋过来了?有事儿啊?”
“没事儿,我过来溜达的。”
冯大妈悄悄松了口气,这位可是她老板,冷不丁过来,你说她能不紧张吗,她昨天刚交完一批货。
“溜达啊,那你进来坐会儿吧,你公婆还没下班呢,不过也快了。”
“不了,我去我嫂子家。”
冯大妈这才看见程云,一脸恍然。
又说了两句话,于红霞跟程云回屋了。
程云嫁过来并没有跟公婆一起过,房子还是西厢这间。
一间房子住四口人,分隔成两个小卧室,一个小客厅,所以看着很窄。
不过程云很用心,给屋子收拾得非常干净,瞅着比原来宽敞不少。
而小菊小玲不用督促,到家后就自觉得去写作业了。
程云扎着围裙去做饭,于红霞跟着帮忙,厨房在倒座房里,只有半间,四五平大小,两个人同时进来转不开身。
两人坐在门口,边摘菜洗菜边聊天,看她们这么亲密,不像妯娌倒像是对好姐妹。
后来冯大妈也端着门过来凑热闹。
搬走两家这院子里比原来消停了,不过周家两个儿媳妇不和睦,偶尔还是会吵。
饭菜快做好时,李广成下班回来了,之后是姜凤淑和李昌顺,然后是上高中的李广平。
程云提议把饭菜端到对面一起吃,她一向大方,平时做好吃的都会送过来一份。
姜凤淑对这个大儿媳妇很满意,性格好,能干,对男人孩子都上心,最重要的是心思浅,不爱斤斤计较。
而且从程云嫁过来,大儿子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她总算放心了。
刚开饭,姜广军过来了,这边太远了,他不放心于红霞晚上一个人回去。
第132章 他这牺牲可大了。
姜凤淑先出声问道:“广军,你吃饭了吗?”见他来了,所有人都停下筷子看着,小菊小玲还甜甜地叫着二叔。
于红霞起身,要去给他拿碗筷。
姜广军连忙摆手,“不用了媳妇儿,我吃过了。”他把孩子们接回去就开始做饭,吃完送到乔家,然后到卤肉店把账拢好后就立马骑过来了。
李广成侧着身,朝他笑道:“吃完了也可以再吃点,咱爸刚才开了瓶好酒。”
“不了哥,你跟爸喝吧。”姜广军对酒没兴趣,“大晚上的,少喝点儿。”
李昌顺笑着应了一声,这酒还是广军拿来的,有好几瓶,他平时舍不得,只偶尔累的时候喝上一点解解乏,但从来不贪杯,姜凤淑便不管他。
家里客厅小,人一多就显得特别拥挤,姜广军在门口站着,说了几句话,就转身到院子里去了。
于红霞坐下吃饭,不禁加快了速度,她猜到姜广军会过来,没想到他会来这么早,自己饭还没吃完晚呢。
“你别急,慢慢吃。”程云往她碗里夹着菜,“时间还早呢。”
这是她嫁给李广成后,于红霞第一次来家里吃饭,两人关系好,成了妯娌更加亲密,可惜平时都太忙,没时间多聚。
于红霞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刚六点多,的确不算晚,“你也吃,都忙一天了。”
桌子上的菜很丰盛,味道也不错,都是程云做的,于红霞只帮着打打下手。
给程云夹完菜,她看向对面的小叔子,“广平,你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怎么样?”
李广平抬起头,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考的不是太好,班级排第十六。”
他这个成绩在整个年级是中游水平,以后想考大学希望不大。
“你基础薄,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再说现在高一,离高考还有两年半呢,你好好学,成绩肯定能提上来。”
于红霞鼓励了几句,小叔子脑子不笨,就是以前不爱不学习,加上环境影响,整天瞎混日子,要不是后来大家看的紧,他连高中都考不上。
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缺什么跟二嫂说,不行寒假再找老师补补课。”
“嗯,我知道了,二嫂。”
李广平嘿嘿的笑了笑,他不像从前那么跳脱,整天嚷着要吃肉。
现在条件好,有二哥二嫂供着,他吃穿都是班里拔尖的,早不馋肉了。
营养好,上高中后他又长高许多,快有一米八了,目前是家里除了姜广军以外最高的。
姜凤淑看了看,小儿子变懂事了,是老二两口子的功劳,“广军,你进来,外头多冷。”
门外的姜广军回道:“妈,我穿着大衣呢,不冷。”他拿过马扎,弯身坐下。
好长时间没在这院子里坐坐了。
此时正是晚饭时间,各种饭菜的香气到处飘散着,每家都亮着灯,昏黄的灯光照得院子里影影绰绰的。
“咳咳咳…”
听到这熟悉的咳嗽声,姜广军下意识的朝对面望去。
冯大爷推开门,从屋里出来了。
看见他在屋檐下坐着,立马走过来,笑呵呵的道:“你小子今天咋这么闲着?”
自从搬走后,姜广军一直很忙,不是上班就是做买卖,来大杂院的次数越来越少,能见到他可不容易。
当然也出息了,这铜钱胡同谁不知道他和他媳妇都在开店当老板,兜里鼓鼓的,多少人羡慕嫉妒。
“我也是刚忙完,过来接媳妇,冯大爷,你快退休了吧?”
姜广军摸过一个马扎,让他坐。
老头摆摆手,“快了,明年五月份退。”
冯保拴已经在印刷厂干了三十年,只是气管不好,打算明年办退休,正好他家大孙子十六了,能接班了。
姜广军笑着说道:“早退休早享清福,您干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
他说着,借着昏黄的灯光,细细的打量着“咳咳”咳嗽的冯大爷。
这老头只比他爸大一岁,但面相要老很多,脸上布满褶皱,一道道跟核桃皮似的,腰背也弯了,一身补丁衣裳,明明五十几岁看着却像七十。
“享啥清福。”退休他也想不呆着,打算找点活干。
他虽然只有一个儿子,可有好几个孙子孙女,趁着还能动弹,得给孩子们多攒点钱,留着以后上学娶媳妇。
不然光指望儿子哪行。
以前他一个人上班,老伴没有工作,勉强养家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