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大娘,我是市里来的,家里的鸡换吗?”姜广军忽略掉老太太眼底的探究,直接说明来意。
老太太眼神浑浊,打量了他半天,才低声道:“家里有两只鸡,还留着下蛋呢,不换。”
市里常有人来村里换东西,她知道,不过一般都去村头那几家换,很少有来她家的。
老太太觉得姜广军有问题,不想跟他换。
“大娘,我表弟媳妇生孩子,托我换两只鸡,咱家不换,你帮我打听打听,村里谁家换,我保证不让你白帮忙。”
姜广军说的情真意切,转眼功夫就给自己杜撰出个表弟来。
“你进来说吧。”不等老太太答应,又打屋里出来个少了半只手臂的男人,看年纪是这老太太的儿子。其实姜广军认识他,这人是魏宏盛,原来在大队开拖拉机的。
可惜断了一只胳膊,大队赔了一笔钱全被媳妇卷跑了,孩子也不要了。
前世他们打过几回交道,姜广军知道他的一些底细,不然哪敢这么贸然找上门来。
魏宏盛打量姜广军几眼后,对身边的老太太道:“妈,咱家鸡都不爱下蛋了,你就别浪费粮食了,换给这位同志吧,明年咱们再养就是。”
他少了一只手,上工挣不了几个工分,家里条件不好,他妈偷摸养了几只鸡,卖钱给他买药,买粮食。
他们村离市区近,常有人来村子里换鸡的,尤其快过年了,来的人越发多起来。
他妈在后院偷养了五只鸡,上次赶集卖了两只,剩下的三只他原本打算年前最后一个集再卖,到年根儿了能多卖几毛钱。
这人直接找过来,肯定事先打听好了,价钱合适就卖给他。
老太太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问姜广军,“小伙子,你要公鸡还是要母鸡?”
“公鸡母鸡都行,就两只吗?要过年了,我想多买几只送礼。”姜广军说的委婉。
“我家一共就三只。”
“那都换给我吧,一会我再去别家问问,还差个五六只。”
魏家住在村尾,周围邻居少,鸡养在后院,不去鸡窝里数根本发现不了,老太太多养了几只。
当然就是有人知道也不会嘴欠出去瞎说,这魏家太难了,孤儿寡母的还要养两个孩子,村里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也有几家跟着养的,也不多养,就多一两只,要是不幸被村干部发现了,就马上宰了吃肉,反正吃到肚子里,你总不能让他吐出来。村干部也没办法。
其实这两年已经不像前些年管得那么严了,后面政策会一点点放开。
老太太还是很谨慎,“谁家能养那么多只鸡?”
“麻烦大娘帮我去村里问问谁家有,我来一趟挺不容易的。”姜广军开始卖惨。
当年的小母鸡六块,公鸡要便宜些,只要四块钱,就这价比副食商店里的白条鸡还要贵一块呢。
“行吧,我去给你问问。”
魏老太太拄着棍子出去了。
魏宏盛留在家,他招呼姜广军进屋,还给姜广军倒水。
不过一会功夫,老太太就回来了,不是她一个人回来的,身后跟着个中年妇人。
她们没走前门,走的后门,手上拎着好几只鸡,加上魏家的,姜广军一共买了九只鸡,全用麻绳绑了腿,缠住翅膀,装进麻袋里放到车上。
魏宏盛见状心里有了计较,看姜广军手法这么熟练,八成是个常年混迹黑市的二道贩子。
他根本就没相信姜广军刚才的话,什么表弟媳妇生孩子过年送礼的,全是鬼扯。
谁家生孩子买这么多只鸡?送礼也没这么送的,不过无所谓,这人给的价钱合适,他家鸡卖谁不是卖。
鸡分装在三个破麻袋里,用草帘子盖着,姜广军又把魏家的两个鸡笼子花一块钱买走了。
老太太收了钱,乐颠颠的送他出门,看着他离开村子。
姜广军从村里出来时天还没黑,他没急着赶路,慢慢悠悠的骑着车,直到街上没什么人了才加快速度。
天黑透时回到了双梧胡同。
胡同里没人,这个时间,百事通郑大妈肯定下班了,姜广军放心的把车推进院子。
对门徐家大儿子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了,“广军,你这是才回来?”他皱了下眉,怎么闻到一股鸡屎味?
“嗯,才回来,我表弟媳妇生了,我买了两只鸡明天给他送去。”姜广军指了指麻袋。
对方闻言默默看了他一眼,转身把大门插上回屋去了。
他瞧着麻袋里可不止一只鸡,不过人家有本事,胆子也大,一个院儿里住着,他没必要多管闲事。
姜广军笑了笑,同时也松了口气,徐家人不多事就好。
他把鸡拿到倒座房里,锁上门。
回屋于红霞就问起来,“你怎么想着去乡下买鸡?”
姜广军解释道:“黑市的鸡太贵了,我今天花了八块钱买了一只老母鸡,乡下六块就能买。我就想着去北郊转转,正好碰上就多买了几只。”
于红霞听完嘴角抽了抽,她才不信呢,她可太了解这男人了,每次都是无利不起早。
不过她也没多问,姜广军以前也倒卖过鸡,她一点不担心。
还想着晚上勤起来看看,鸡放在麻袋里别给闷死了……
夜色朦胧,冬日的夜晚有些寒冷,京市妇产医院。
在产房外焦急地等了几个小时的男人,终于成功当爹了,他高兴的看着怀里的孩子,还是个儿子。
“表哥,表嫂生了?男孩女孩?”姜广军笑呵呵的走过来。
男人一愣,“男孩。”不是这人谁啊?认错了吧?他可没这么大的表弟。
“恭喜啊,表哥。”姜广军很自然的凑到男人面前,“要鸡吗?”
男人愣愣的,随后反应过来,他左右看了看,点下头,“要,怎么换?”他媳妇刚生完孩子,是得买只鸡补补。
“当年的小母鸡,八块钱,还有最后两只算你十五。”
“成,都给我吧。”男人穿着九成新的蓝呢子大衣,腕子上带着高档手表,脚上穿着黑色皮鞋,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主。
他连价都没还,也是姜广军报的价不是太离谱,跟黑市没差多少。
两人说话间就将买卖谈成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俩真是表兄弟呢。
男人把钱悄悄塞给姜广军,然后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麻袋,看着迅速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背影,脑子里一片凌乱。
他没被忽悠吧?不过算了,十五块钱两只鸡也不贵。
等回了病房,他妻子醒了,还怪他乱花钱,不过那嘴角上扬着,明显口是心非,家里条件好,男人疼她,一次买了两只鸡,虽然这次生的有些艰难,但女人不都是这样?每次生孩子要走趟鬼门关,她有什么好抱怨的。
姜广军拿着钱,匆匆离开医院。
他用围脖遮着脸,男人刚才根本没看清他长什么样子。
九只鸡他给家里留下一只,连夜送走了六只,是小张的两个朋友托他买的,剩下两只他拿医院来打算碰碰运气。
没想到赶上刚才那男人喜得贵子,就把两只鸡给卖出去了。
可别以为他在忽悠对方,一只鸡他也就挣一块钱,再说这大半夜的,他连麻袋都给送出去了,还不够成意吗?
第24章 别看只是几张纸,关键时候比……
次日凌晨,在姜广军走之前,于红霞用肥皂水仔细将三轮车洗刷了一遍。
她担心鸡粪味太重,被人察觉出来,再说也不卫生。
至于家里留的那只鸡,中午就会变成小鸡炖蘑菇吃进肚子。
自从搬过来,他们家就经常飘着肉香味,于红霞听徐大妈说,隔壁院儿的邻居都问了。
新搬来的这家什么情况?肉不要钱了?怎么天天买来吃?
不过有熬中药的气味遮掩,借口是现成的。徐大妈就说她身体不好,为了补身子才吃的好一些,她前天还去医院看大夫,抓了好多药回来。
邻居们这才不问了。
今天倒不用担心。
过小年了,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都会做顿好吃的。
徐大妈炖了肉还包了饺子,于红霞在屋里都闻到香味了。
那她炖只鸡不算过分吧?
她也是个女汉子,没等姜广军回来,自己把鸡宰了。虽然过程有些惨不忍睹,徐大妈实在看不下去,还搭了把手。
不过结果是好的。
中午吃完饭,李广平靠在椅子上揉肚子,二嫂炖的鸡太香了,他吃撑了。
“二哥,昨天回家大嫂问我了。”是小玲跟卢美芳说,小叔中午从外面回来,房间里没人,早上吃饭时就不在家。
卢美芳自然好奇,问他起那么早干什么去了?
姜广平笑嘻嘻的,“我说帮二哥送蜂窝煤去了。”
当时卢美芳撇了撇嘴,嘟囔了一句,“姜广军只会干出力气的活。”意思没别的本事。
姜广军嗤之以鼻,不在意的道:“就这么说,不用搭理她。大哥还没找妥房子吗?这都好几天了。”也太拖拉了。
“没有,看了几处房子大嫂都说不好,各种理由一大堆,我看她就是不想搬。”
李广平接着又嘲讽道:“还把她娘家弟弟找来劝大哥。”
可惜没劝通,他大哥是铁了心要搬,卢美芳根本没辙。
姜广军听完没吱声,视线落在欣欣身上,小丫头穿着妈妈给做的软底布鞋,推着学步车,在屋里到处走,媛媛不放心,老母鸡似的在后面护着。
学步车是广平早上拿来的,他爸特意给欣欣做的,还给皓皓做了只陀螺。
家里缺的几样家具也叫人送来了,除了孩子睡的上下铺,床头柜跟椅子都是新的。
皓皓有了新玩具高兴得像小马驹,在屋里撒欢儿,差点把妹妹给绊摔了。
姜广军嫌他太吵,给他戴上帽子,让他去院子里玩。
正好徐家小孙子今天没去幼儿园,两个小家伙在院子里玩陀螺,叽叽喳喳的,还挺热闹。大门被关上了,不怕他们跑出去。
姜广军沉默了一会,才对李广平道:“你回去跟大哥说,不行的话,我帮他找房子。”
只要用心找,肯定能找到合适的房子,并没有想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