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第27章

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正剧 日常 穿越重生

  之前说好的搬出去,这么拖拖拉拉的想干什么?

  姜广军手指轻扣着桌面,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他心里有些气恼,觉得再这么拖下去,没准就真如了卢美芳的意。

  既然如此他不介意帮个忙。

  李广平点点头,“行,我回去就跟大哥。”肉吃了他就呆不住了,想回去了。

  “嗯,回去吧,别乱跑,直接回家。”姜广军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

  李广平应了一声,走了。

  不说李广成听了广平转述的话心里是如何感想,反正隔天他就在卢美芳的不满中租妥了房子,没用姜广军帮忙。

  下午,姜广军又出去了,曹永年拎着东西过来时,他还没回来。

  运输队今天从南方城市运回来一批水果,已经给职工分了,过年时还有一批海鱼。

  曹永年手上的是他特意带里的,有五六斤苹果和十多个桔子,以及一些干海货,还有给孩子们买的牛肉罐头、饼干,巧克力之类的零食,满满的一手提袋。当姨爷爷的第一次上门,总不好空着手。

  于红霞将人请进屋,让孩子们都过来叫人。

  曹永年一脸温和的挨个看了看半天,广军这三个孩子生的都不错,干干净净的,还很有礼貌,他最喜欢小孩,瞧着就高兴。

  他还问于红霞,“孩子们过完年都要去幼儿园了吧?问妥了吗?”不行就去机械厂的幼儿园,花不了多少钱。

  于红霞回道:“问妥了,我以后在新苗上班,园长说能免一部分托儿费。”

  曹永年点点头,新苗幼儿园环境确实不错,“广军怎么还没回来?”他怕来早了人不在家,一直等到傍晚才过来,结果人还是没回来,“他忙什么呢?”

  “有人找他定了几只鸡,他去北郊了,等天黑就回来了。”

  于红霞说着去给曹永年倒水,家里没有茶叶只能放糖。

  曹永年摆摆手,“不用放糖,我喝不惯,你也别忙乎了,我去对面找徐师傅说会话。”

  广军不在家,他一个老头子在这也不方便,去对面看看。

  徐茂生刚下班,听见他说话声,已经从屋里迎出来。

  “曹队长,你可是稀客,快进屋坐吧。”语气很客套。

  曹永年没进屋,在院子里跟他说话,就很随意的聊些家常。

  “徐师傅,你怎么没去家属院住?”以徐茂生的资历,厂里肯定给分房子了。

  “前几年厂里给我分了一间房子,现在我小儿子住着呢。”

  曹永年恍然,点点头,“徐师傅,你几个儿子?”

  “两个,这个是老大,也在咱们厂上班,小儿子是食品厂的,两个儿子都成家了,孙子也有了,我的任务算完成了。”说着徐茂生呵呵笑起来。

  声音里带着一种没有负担的轻松,也只有日子过得确实好,人才能笑的这样畅快。

  曹永年一脸羡慕,这老伙计是个有福气的,不仅儿女双全,家里还没经济负担,日子够顺心的,不怪他笑得这么肆意。

  冬天天黑的早,院子里已经亮起了灯,昏黄的灯光,光晕浅浅淡淡的,却带着一丝暖意。

  姜广军将弄到的鸡给人送去,在外面转悠了一圈,等胡同里没人了才回来。

  他推开大门,看见院子里的曹永年有些惊讶,不过马上笑了,“二姨父,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曹永年背着手,站在昏黄的灯光下,

  正跟徐茂生说话,听见开大门的动静,立马转过头来。

  “我今天上午回来的,你小子,这是忙完了?”几天不见,怎么感觉人瘦了许多,曹永年心里嘀咕着,家里粮食不够吃了?

  姜广军笑了笑,回道:“忙啥,我又就没什么可忙的。二姨父,您吃饭了吗?”这老爷子大晚上的过来肯定有事。

  “吃完了,你二姨做的手擀面。”上车饺子下车面,姜凤贤每次都是如此,几十年了,就没变过花样。

  曹永年对徐茂生道:“徐师傅,我先过去了,咱俩改天再聊。”他们认识许多年了,就是一直没打过交道。

  也是他经常出差,总在外面,要不就是忙的见不到人,没多少机会接触。

  徐茂生点点头,回屋去了。

  姜广军将车推进院子,停好,然后从车上拿下来两个麻袋,放进了倒座房里。

  曹永年嘴角动了动,心道,这小子是出去进货了?鸡都用麻袋装,买卖搞的挺大嘛。

  其实袋子里没几只鸡,定好的姜广军都送过去了,剩下这几只暂时没人要,他才给带回来了。

  等姜广军忙完进屋,曹永年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来几张纸,递给他。

  “别整天偷偷摸摸的,拿着这个。”他虽然不希望姜广军干投机倒把的事。

  太担风险了,说不定哪天就被逮到,但能帮忙他也会尽量帮。

  没办法这是他养子,在感情上跟亲生儿子的没啥两样,当年要不是执拗不过他老娘跟岳母,他肯定不让广军回去。

  姜广军接过来一看,是几张采购单。有两家单位各要两头生猪,还有三家国营饭店各预定了五十斤猪肉,都是大单子啊。

  这老爷子真厉害,他说破嘴皮子才拿到两家国营饭店的订单,一天也不过要三十斤肉,老爷子一出手就是五十斤。

  他看完后眉开眼笑的,对曹永年竖起大拇指,“二姨父,还得是您老人家,一回来就给外甥这么大惊喜,太谢谢了。”

  “您比那个苏廷奕可敞亮多了。”他现在缺的就是这个。

  这些天一直束手缩脚的,生怕被人发现,有了这几张采购单省了不少事。

  胆子也可以再大一些。

  “行了,别跟我贫嘴,苏厂长能让你去找高主任已经够讲情面了,他那人爱惜羽毛,很少给人开后门,你小子知足吧。”曹永年哼了一声。

  苏廷奕以前还行,一直小心谨慎,做事也认真,从不乱来,不过最近风头越来越盛了,整天前呼后拥,坐着小汽车进进出出。

  他瞧着有些要翘尾巴的趋势,曹永年心里有些担忧。

  苏廷奕刚愎自满不要紧,但别把厂里搞的乌烟瘴气,到时可要乱套了。不过他快要退休了,以后厂里如何跟他没多大关系,反正肯定会有人盯着,苏廷奕也有不少对头。

  “行了,时间不早了,没事我就先回去了。”他过来就是送采购单的,这玩意别看只是一张纸,关键时候比什么都好用。

  他弄来的也不容易,搭了不少人情,要不是怕这小子起早贪黑的再出点什么意外,到时候姜凤贤跟他哭天抹泪的他受不了,他才不管呢。

  叫这小子自己折腾去,年轻人没有点闯劲哪能行。

  当然该护时也得护着,自家儿子嘛。

  姜广军嘿嘿笑着,转身把刚才放在倒座房里的麻袋拎了出来,里面是只大公鸡,上手沉甸甸,估摸着能有六七斤重。

  “二十七,杀公鸡,本来想养两天再给您送去,既然您来了就顺便拿回去吧,过年就不给您买酒了,我二姨不让。”姜广军最后皮皮的笑道。

  这只鸡他花了九块钱,那家人养了两年,有些舍不得卖,他软磨硬泡半天才买下来。

  曹永年瞪了他一眼,这臭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今年过年他不能多喝酒了,姜凤贤不让,其实他身体没什么事,不过有些旧伤而已,但也不好跟媳妇拧着来,那样不利于家庭团结。

  “行,这只鸡我就拿着了,你差不多行了,早点收手,钱不是一时能挣完的,以后日子长着呢,不要把自己逼太紧,弦绷得太紧了容易断。”曹永年不厌其烦的叮嘱着。

  他就差直接说,挣点钱够花就行了,不然夜路走多了,总能遇到几个小鬼。

  他这些年一直给厂子里跑运输,经历的多了,有几次都差点出事,姜广军投机倒把的更让人提心吊胆。

  “嗯,我知道了,您放心,我心里有数。”他上辈子也跑了十几年运输,做事谨慎着呢。

  “二姨父,天黑了,我骑车送您回去吧?”姜广军说着就要去推三轮车。

  曹永年摆摆手,“我还没七老八十呢,不用你送!又没多远。”说完人已经出了院子。

  腿脚那个利索,走路都带着风,姜广军是自愧不如,他要到了六十岁肯定不如这老爷子。这身体杠杠的,太令人羡慕了。

  曹永年拎着大公鸡美滋滋的回到家,姜凤贤正等着他呢。

  “你咋才回来?”等的她这个心急,都想找过去了,还以为出啥事儿了,“广军不在家吗?”

  “刚回来,臭小子胆子可肥了,去北郊给人买鸡。”

  曹永年把麻袋里的大公鸡拿出来了,笑着显摆道:“咋样,这鸡漂亮吧?”

  姜凤贤借着灯光,低头看了一眼,然后惊讶的叫了一声,“哟,哪来的?这鸡看着可不小。”还漂亮,红色的尾羽在灯下闪闪发亮,“肯定不能便宜了。”

  “广军给的,先养两天,腊月二十七再炖。”曹永年摸着下巴,到时也许能喝上两盅。

  “爸,鸡尾巴上的羽毛给我留着。”曹琳琳在旁边盯了半天,跃跃欲试的,就差自己上手去拔了。

  “好,给你留着,快回去睡觉吧。”曹永年心里美,别看广军不是他亲儿子,可比亲儿子还孝顺他。

  这么漂亮的大公鸡一看就是特意给他寻摸的,李昌顺肯定没有,知道后肯定心酸的冒泡。

  曹永年呵呵笑着,他们连襟两个有时候也会明里暗里的较劲,不过李昌顺经常是他手下败将,没办法,谁让广军跟他最亲。

  有了采购单,姜广军就可以放开手脚了,他找运输队的宋辉,也是他二姨父的徒弟,开车又去了一次清水公社。

  这一次比之前那次早,半夜就出发了,不然太晚,回来耽误送肉,都跟人家定好了。

  “哟,阚老师,你回来啦?”

  腊月二十五上午,姜广军从清水公社回来,正在家补觉。

  于红霞看着孩子,不让他们闹出太大声,吵到爸爸睡觉,顺便做几个小书包。

  孩子们过完年要上幼儿园了,小书包得赶紧做起来。

  听见院子里徐大妈的声音,她立马放下针线出去了。

  “阚老师。”于红霞还没见过这位房东,出来打声招呼。

  “你是小姜的爱人小于吧?搬过来了?”阚老师对她点点头,指着身边的女人介绍道。

  “这是我女儿阚心怡,还有外孙女阚箐箐,以后她们会住在我这里。”

  阚老师面上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之前他说过,正房只有他一个人住,女儿和外孙女住进来,总要跟邻居们说一声。

  于红霞笑了笑,觉得没什么,这房子是人家阚老师的,他有权利让自己女儿跟外孙女住进来,跟她说不过是出于礼貌。

  只是阚心怡面色瞧着不太好,甚至有些苍白,人瘦的皮包着骨头,摇摇欲坠的都站不稳,被阚老师扶进来的。

  她应该是遇到什么事了,不然不会跟阚老师回来住。

  那小姑娘也是,看着也就四五岁,身上的衣服虽然是新的,可头发枯黄,眼窝深陷,脸颊上有好几道皲裂的口子,不过已经结痂了,看她这样就是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下,吃不饱穿不暖,营养不良的孩子。

  徐大妈认识阚心怡的,看着她这样,眼圈都红了,嘴里念叨着,“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苦尽甘来了。”

  阚心怡淡淡的笑了笑,没说话,但她眼睛里有光。

  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于红霞觉得她之前应该是心如死灰的,是阚老师及时过去救了她,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想活着就好。于红霞心里感叹了一句,看着人进了正房,转身回屋来。

上一篇:退下,让朕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