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头山
别以为她不知道,这样的人,换个地方,又能改头换面,重新变成衣冠楚楚的老师,过着自己的逍遥日子,甚至再去伤害其他人!
什么爱,那是爱吗?那是馋人家身子,那是下贱!
身为老师,真的分不清什么是下贱,什么是高贵吗?活了这么多年,都活到狗身上了吗?
认为他们之间是爱的,都把眼珠子漏出来洗洗,把脑子拿出来晒晒。
还是说你们认为的爱就是这样,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们是一丘之貉!
就你们也配称为老师啊,那我不愿意当老师了,以后请不要称呼我为稻花老师。
要不是这报纸看的人多,编辑也会审核,李稻花真的会把更脏的话拿出来的。
“稻花老师,这……”
“不要叫我稻花老师了,就叫我稻花,要不喊我全名,李稻花,这群垃圾不处理,我真的害怕他们污染了老师这个词啊~”
“这……这,稻花同志,您放心,这篇文章我们会尽快发表,这件事情确实过分,这群人也应该被绳之以法!”
年轻的编辑还在热血的年龄,代入下自己上学的时候如果遇到这样的老师,可能从此就怀疑人生了。
《白色象牙塔》发表之后,李稻花刻意留下的悲剧结局,果不其然,让读者们瞬间爆炸。
“这算什么!这算什么!”
“我要让他们死!”
“这也配当老师?”
“这样的人,在我们当地,早就被打死了,一群孬种。”
“××××××”也有语言太过优美,不得不被屏蔽的。
也有人质疑,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吗?这种板上钉钉的事,怎么会有人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呢。
等到李稻花的读后感出来之后,很多人更觉得不可思议,也有一部分人表示李稻花说的没错。
之前觉得学校处理迅速的人,这会儿回过味,真要是这样的话,这确实不算是什么处理啊,还不如对学生的处罚严重呢。
毕竟,学生被记大过,没办法包分配的话,一时半会儿是真的没办法找到好工作。
又因为有大过,国营工厂招工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个大过的问题,最后可能只能进私营工厂。
这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很严重的。
至于李稻花提到的一丘之貉的问题,作为一校之
长,他也不是无名无姓,有人知道他是谁。
有他的崇拜者认为,李稻花这么说,对他是一种污蔑,她在小说上含沙射影的写,也是一种抹黑。
想要处罚唐出生可以理解,那也不能牵连无辜的人。
只是很快就有人扒出,这个校长自己就是师生恋的支持者,他的妻子就是小他十几岁的学生。
娶了自己的学生还不算,之后还又出轨学生,扒出来的人还十分严谨,有的是人证物证。
又有匿名人士爆出,他们学校已经准备引进唐出生,还是当大学教授,李稻花说的一点都没错。
重新任命老师也是要走流程的,就是在走流程的过程中,被人发现并且曝光在媒体上。
“××学校的女生注意了,这个老师要去你们学校继续当老师。”
××学校的学生只觉得天塌了,失去所有力气和手段,这该死的学校,他们只是上个大学,不是想上阎王殿啊!
学校学生开始举行游行抗议活动,要求学校取消对唐出生的任命。
女生更是害怕,都准备如果抗议无效,那她们也不会去上唐出生的课。
《白色象牙塔》和读后感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唐出生和那个校长也是越扒越有。
校长在看到《白色象牙塔》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完了。
他作为大学老师,也有不少好朋友,之前也想过找李稻花来学校进行文化交流,这是那段时间的时尚。
就是这样的时尚,让他更清楚的了解李稻花,知道被她盯上,没几个好过的。
他是真的后悔,如果知道李稻花已经从港岛回来了,那这件事在发生的第一时间他就会紧急处理,不让这件事情闹大。
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唐出生也不值得他搭上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个丁丽也真是,有稻花老师这关系为什么不用?如果用上稻花老师,这件事就是另一种结局啊。
所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李稻花身上,李稻花为什么要偷偷的回来。
反正呢,怪了一圈,这个校长就是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委屈得很。
在这种群情激愤的条件下,很快,校长和唐出生都被停职调查,这次调查更加全面,负责调查的人也更厉害和权威,誓要给大家一个说法。
而李稻花还在输出,不仅质问这两个人,还质问起整个教育系统,这两个人狼狈为奸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没有人发现吗?
发现为什么不举报,如果有举报,为什么没人处理?
是没有人负责管这一块,还是负责人也知情不报,参与其中?
除了大学,还有多少学校存在这样的事情,别跟她说没有,那不可能,她不相信。
麻了,教育系统的人都麻了,对不起长官,刚开始没认出是你。
不过她也不是信口胡诌,她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趁着现在严打的热度还没下去,干脆在教育界也来个严打。
李稻花说的有没有人管这一块,照目前的教育系统来说,并不完善,确实存在监管不力,权责不明的问题。
李稻花甚至开始质疑,她之前资助的图书角,是否真的有送到学校,还是被人用其他方式截流,以这个校长和唐出生的道德标准,她是不相信这两人会为学生办好事。
别念了,师傅别念了,已经在做了,人都要忙出火星了。
李稻花的知名度跟以前比起来,那是天差地别,全国上下,不说百分百,百分之七八十的人还是听说过的。
之前她做图书角的事,她没宣传,很多人也就不知道,也就是学校里会悄无声息的出现一个小小的图书角。
这次的质问,很多家长开始问自己孩子,他们学校有没有这样的图书角。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富裕,很多家庭也都是省吃俭用的供自己孩子上学,学校有一个图书角对孩子和家庭都是好事。
“有啊,每天去借书的人可多了,老师让我们要爱护里面的图书,报纸栏也经常会换新的报纸。”
小孩漫不经心的回答,这个图书角在他们学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家都从新奇转向习以为常。
其实图书角刚建成的时候,他们也跟爸爸妈妈说过。
那时候很多家长都不以为意,或者是认为这就是学校应对上级领导检查,过段时间就没了,没想到还真一直开着啊。
那也不是所有的学校执行的都很好,李稻花说的没错,确实有学校,拿到图书后,转手就把它卖出去,或者是拿给老师当顺水人情……
为了减少贪污情况,李稻花已经尽量不给钱,而是直接给东西了,那也挡不住有心人的算计。
知道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没有图书角的家长,也不说别的,跟学校掰扯没用,就给稻花老师,不对,是稻花同志写信。
在这个贫穷的年代,私人慈善还很少,李稻花的这个举动,让很多人又重新认识李稻花。
以前只是觉得,李稻花是大作家,有钱,还喜欢在报纸上骂人,属于瑕不掩瑜。
现在不一样,稻花同志不仅教大家挣钱,有钱她是真办好事啊,那些骂稻花同志的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钱拿出来为大家做好事吗?
没问题的校长和老师自然是兴高采烈,把这些蛀虫踢出去,他们也能更好的进行工作。
有问题的可就开始担惊受怕了,想方设法的送礼,就是想保住自己,哪怕保不住自己的位置,只保住自己的命就行啊。
“一般情况,只是批评教育,谁还没有个犯错的时候,只要诚恳认错,以后不再犯就行,顶多是开除,情节严重,比如说像这次的乱搞男女关系之类的,或者是致人死亡,才有可能有牢狱之灾,甚至枪毙……等会儿,你不会是……”
走关系嘛,那肯定是有关系才能走,没关系你直接拿东西过去,人还以为你钓鱼呢。
这有关系就得提点两句啊,提点就提点到问题上面了,谁也不傻,有些事,可以帮忙走关系,有些事,那有了关系,就得担责任。
担不动,那就不是走关系,是害人。
丁丽和李丰获两人回老家,偏僻的小山村,信息也十分闭塞,等到李丰获准备走的时候,外面的消息才传过来一点。
这消息还是学校传出来的,《白色象牙塔》想要传到他们这边时间还早着呢。
第86章 没受过专业训练“学校图书角?学……
“学校图书角?学校什么时候有图书角了?”
丁丽上学的时候,他们学校可破着呢,要什么没什么,书本都只有一套,老师用,每天上课,都是老师把课文抄在黑板上。
他们这里的学校经费有限,村里也穷,大家课本都买不起,更别说什么课外书之类的。
也是因为这样,山里的孩子们见识要比城里的孩子少很多,她曾经也自卑过。
不过一步步考上大学的过程中,她逐渐接受外界,自卑也逐渐减退。
如果她上学的时候,学校就有图书角,或许她就能更早的知道外面的世界,也会有更多的同学能继续上学。
“学校没有图书角,但是老师听说稻花老师其实一直都在资助各个学校办图书角,老师说,想去试试看咱们学校能不能申请到。”
“这个是不用申请的,只要
是正规的学校,都应该有的,你们学校没有,可能是漏了吧?”
李丰获觉得,丁丽她老家,比他们老家还要偏僻,被他们当地统计的时候漏掉也不是没可能。
“真的吗?老师已经去了,真希望我们学校也能有图书角!”
张春是红星小学的校长兼老师,准确的说,他们学校就他一个老师,他是之前十年的时候来这里的,年纪大了,不折腾了。
这里的村民对他也挺好的,那时候村民们也接济过他不少,在这里当老师,算是发挥余热,回报这片大地。
来县里的时候,他是有些忐忑的,他也算是在大城市呆过的人,不是一无所知。
他兜里还有一封信,如果县里不解决图书角的事,他就准备给稻花同志寄信。
“你们学校没有图书角?”听到张春这么说,接待人员头都大了,这可不是小事。
现在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教育问题,每个地方都在自查自纠,已经有地方有人下马了。
此时,所有人的想法都是,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超负荷运转,把自己负责的事情尽可能的做完美。
这会儿听到有学校没有图书角,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件事,接待人员脑子里已经瞬间想好处理方案。
还准备着揪出背后贪污受贿的人,说不定还能小小的立功。
“你们学校所属的单位、乡镇、具体地址、学校名字、校长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