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头山
“我们学校是村办小学,所属乡镇是桥头镇,红星小学,校长名字张春,就是我。”
按照张春提供的详细信息,接待人员带着他到档案室一通找,结果发现,桥头镇下面根本就没有叫红星小学的学校。
打电话到桥头镇,桥头镇也表示不知道这个学校。
几经周折才知道,他们这个学校成立的时候就不规范,所以桥头镇根本就没有档案。
没有档案,在整理图书角名额的时候,也就没有把他们学校算在内。
现在需要去实地考察他们学校,确定这是个正在使用,确实存在的学校,确认之后,会给他们也安排上图书角。
“麻烦你们了,学校的孩子们也盼着这个图书角呢。”
“不麻烦不麻烦,学生们有你这样的好校长,好老师,是他们的福气啊!”
张春回来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们,所有的学生都激动的跳起来。
丁丽也从张春这里知道,李稻花在报纸上发的读后感。
“太好了,是稻花同志,我们有救了!没想到稻花同志也关注着这件事呢。”
李丰获心想,她不仅关注着这件事,这件事闹出来还是她出的主意呢。
管杀不管埋算什么,稻花主打一个丧葬一条龙。
“稻花同志知道的可真多,没想到,唐老师……不对,唐出生真的还能到别的学校当老师啊……”
丁丽惊出一身冷汗,气的浑身发抖,她真的以为,举报成功,唐出生以后就再也不能祸害人了。
“没事,稻花只要出手,对方就算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李丰获可是知道自己这个妹妹,长得乖乖巧巧的,看起来又是个拿笔杆子的,可她那笔杆子真能戳死人。
更别说,她可不是什么善茬,惹到她头上,那算是完了。
丁丽不乐意,撇李丰获一眼:“你对稻花同志尊重点,稻花同志现在不让别人叫她老师,那也不能直呼其名啊。”
李丰获无语,他在家都是这么叫的,习惯了,李稻花作为他堂妹,他总不能在家还叫她稻花老师,稻花同志吧……
他要是真敢这么叫,别说他三叔,就是他爸,都得打他一顿。
他已经见过丁丽的外婆,丁丽外婆对他也很满意,没有因为他没上过大学,只是个开大车的工人就觉得配不上丁丽。
只是让他一定要对丁丽好,说丁丽太苦了,从小没了爸妈,别的亲戚又把她当成累赘,现在丁丽有出息了,又想沾上来。
“小丽啊,你就跟着丰获走吧,不然等过年,那些人来,又要说你不孝顺,你们以后啊,也少回来……”
外婆叮嘱着,她觉得李丰获是个好小伙,比丁丽的那些亲戚好。
“外婆……”丁丽想留下来过年,她要是不在家过年,外婆一个人孤苦伶仃的。
前几年她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每到过年,那些亲戚就过来,还有给她说亲的,非要让她嫁给有钱人家的傻儿子,还说自己过去就是享福的。
她还要护着外婆,就算是想打他们,也放不开手脚。
“要不,让外婆跟咱们一起去北平吧,我在北平还有套小房子,你们先住那。”
丁丽犹豫,李丰获说:“你还犹豫什么啊,怎么,你不愿意嫁给我当媳妇啊。”
“说什么呢,越说越离谱,我要是不愿意,能把你带回来见外婆啊。”丁丽羞恼地锤了李丰获一拳。
“就这么决定了,我去再买张火车票,咱们收拾收拾就走。”
外婆不愿意,丁丽就哭着说自己害怕过去被人欺负,让外婆跟她一起,她才不害怕。
两人去买车票,李丰获踌躇半天,直到买好票,回来路上才下定决心。
“小丽,我跟你说件事,这事也不是故意瞒着你的,主要是家里人不让说,但是现在咱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过年我也准备带你去见我父母,你迟早要知道的。”
李丰获在这铺垫半天,他越是铺垫,丁丽的心越是往下沉。
众所周知,铺垫越多,事越大。
结合着之前唐出生的事,丁丽都开始怀疑李丰获是不是已经结婚,也把她当做消遣。
丁丽的眼睛已经开始积蓄泪水,毕竟,李丰获的年龄确实不算小,他这个年龄,还有正经工作,按理说很好找对象的。
找不到特别优秀的,还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吗。
“其实,李稻花,你口中的稻花同志就是我那个给咱们出主意的堂妹。”
李丰获刚开口,丁丽就开始锤他,锤半天,脑子才消化完他说的那句话的意思。
“你是说……稻花同志,就是那个茅盾文学奖,星云奖获得者,李稻花,是你堂妹?”
“对。”
丁丽愣住,很久之后才问他:“那你怎么不早跟我说?”
“家里不让说,就害怕我们打着稻花的旗号出去为非作歹,我这不是看你去过年就能看到稻花,提前给你打个招呼。”
李麦花他们学校也不知道她跟李稻花有什么关系,麦花,稻花也是农村很常见的名字,没有人会联想到一起。
以这个年代文青的数量和程度,李丰获只要敢打着李稻花的旗号找女朋友,分分钟就有女大学生陷入盲目崇拜。
知道不是李丰获早就结过婚,丁丽放下心,兴奋地说:“那到时候能不能让稻花同志给我签个名。
我可喜欢稻花同志了,但是稻花同志没有在我们学校演讲过,我也没机会见到稻花同志。”
丁丽在这边兴奋地说着自己见到李稻花之后要做什么,李丰获就笑着看着她,时不时的提点两句。
两人甚至差点错过大巴车。
北平,根据严打的口号,从重,从快,这次教务系统同样是从重从快。
再加上唐出生这次的事情比较大,牵扯较广,不少人都恨死唐出生了,就是因为唐出生,快过年了,他们也不得安生。
李丰获他们还在火车上的时候,校长和唐出生地的处理结果出来了。
开除党籍,枪毙,立即执行。
两人都不是第一次犯事,随着检查组的深入调查,两人从很早之前就开始这么做,甚至不仅是他们自己。
这个年代,枪毙之前还有游行,就那种大卡车,枪毙的人站在车上,士兵就站在两边看管,通过这种方式押送到刑场枪毙。
李稻花以前都不看这个的,觉得晦气,这次不一样。
可惜,不能扔烂菜叶子之类的,车上可不是只有他们这些人渣。
那没关系,还有另一种方式。
卡车缓缓开过来,四周都是看热闹的人,就在这时候,卡车前面传来咚咚锵的声音。
两侧的胡同里走出来舞龙舞狮的队伍,热闹的样子仿佛今天过年。
队伍最后面还有横幅,热烈庆祝唐出生等人喜迎枪毙。
本来已经内心毫无波澜的唐出生和校长,看到这里,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旁边负责押
送他们的士兵赶紧低头,没见过这场面啊,笑出来又显得不尊重,他们也没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只能低头不看。
第87章 他在阳光里舞龙舞狮出现的时候,……
舞龙舞狮出现的时候,在场的人都蒙了,这离过年还有几天呢。
而且,这阵仗还不小,挺多地方的舞龙舞狮都比不过这场。
事后也让当天没到场的报刊悔恨不已,到场的报刊,光靠着这张照片都能提高报纸销售量。
广大人民群众最大的爱好,一直都没变,这种喜剧,总是能让大家津津乐道。
“要不怎么说稻花老师会写小说呢,看看人家这个脑子,咱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有读者拿着报纸感慨,还有些跃跃欲试,脑海里盘算着自己有没有要枪毙的仇人,自己也去弄这么一下。
思来想去,好像没有,不自觉的就有些遗憾。
李丰获他们回到家,就听说了这件事,李丰获把丁丽她们安排在他又买的一套房子里。
这套房子本来就是买来当婚房的,这还是李稻花跟他说的。
他结婚,李麦花还要上学,还要在家里住很长时间的,不如他们分开住,没那么多烦心事,只要住的不算远,有什么事情也能互相照应。
李丰获觉得李稻花说的对,他们车队就有不少一家几口人住在一起,天天就没个安生。
关键是,他们挣到钱要搬出来住,家里老人还不愿意,说什么不能分家,分家不孝顺……
后来干脆就住在公司的宿舍不回家,说起来也算是没分家。
公司宿舍的小家庭越来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公司要办幼儿园。
李丰获安置好他们,就来找李稻花。
李稻花正在吃猪蹄呢,在滇省那段时间吃的可清淡了,外面的食材不好运进去,老乡家里的还得养着到过年呢。
他们也加价买过些,可那地方本来有条件养猪养鸡的人家就不多,剧组这么多人,一头猪分下来,根本就没多少。
鸡,尤其是母鸡,老乡们是怎么也不愿意卖掉杀来吃的,母鸡可以一直下蛋,比直接卖掉要挣钱的多。
李稻花吃猪蹄,欧阳远在旁边拆信,大致看一下,如果是写信举报自己当地学校没有图书角的,欧阳远会拿给李稻花看。
这些举报信也会被收集起来,调查组现在都要杀疯啦,正愁没举报材料呢。
在别的地方举报材料可能会被拦截,给李稻花的信这个途径,暂时还没被发现。
李稻花说的没错,确实有不少学校到现在还没有图书角,这中间有很多问题,也不是只有贪污腐败这一个问题。
像红星小学那样的,在建校初期就不正规,导致上级单位没有统计到位,没有发放图书的情况也有。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国家财政有限,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都是村集体的民办学校,由村集体出资。
学校里的老师通常也是由村里,或者是附近村里上过学,有一定学历的人担任。
但是学历往往不太高,高中毕业,甚至是初中毕业,就当小学老师是很常见的事情。
这样的学校,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哪怕是这次很多报纸都转载了李稻花的文章,许多地区的教育届也开展自查自纠,这样的漏网之鱼也一样会存在。
比如他们之前在的滇省,那里是比豫省山区更偏僻的存在。
好在,这些举报信大多都是举报自己知道的学校没有图书角的,而不是举报性侵。
李稻花不知道的是,她这里的举报信都是举报图书角,不是不存在性侵,而是大家认为,图书角这个事归李稻花管,别的她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