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 第144章

作者:乌珑白桃 标签: 天之骄子 仙侠修真 爽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得到一个大宗门的峰主之位,对一个百岁左右的修士而言,无异于一步登天。这样,即使没有师父的照顾,她也能很好的活下去。

  而收徒的结果,对于谢酌而言,就是在这偷来的数百年光阴里,他终究拥有了一样是独属于自己、而与东宸道君无关的东西——

  那就是荀妙菱。

  不过,常言道,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荀妙菱的修为并未如他预料的那般提升——

  她破境太快了。

  怕是连飞升都用不了一百年。

  这也就意味着,在她飞升之前,谢酌还得负责帮她找出路,给她操一辈子的心。这下真成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了。

  ……不过,这都是活着的人才能有的烦恼,相当奢侈。

  这么想着,谢酌又莫名有了一丝莫名的欣慰。

  此时,宋识檐捧着几个匣子从库房里出来。

  他用簪子将头发盘成一个利落的团发,接着戴上手套,伸手探入一旁的工具箱,从中取出一枚金色单片眼镜,细致调整一番后,稳稳固定在左眼之上。

  荀妙菱:“……”别说,这造型可真是太专业了。

  “我先得修补旗面、重绘它的阵纹,然后再把这个法宝重新炼制一遍——你们一起来帮忙。这聚魂旗上的阵法很精细,错一点都不行,我修复的时候你们就在边上看着,有什么不对的及时叫我。”

  宋识檐又另外拿了两副眼镜给他们。

  荀妙菱戴好眼镜,坐在一边看宋识檐修复那个聚魂旗。

  最高档的法宝,只需采用最朴素的修补方式——宋识檐调动神识,引出匣子里纤细的灵丝。青色的灵光牵引着它,一点点织补着旗面,所过之处,如春蚕吐丝,绵绵密密,天衣无缝。

  宋识檐的技艺高超,既干脆利落,又游刃有余。只要他是修补过的地方,就看不出任何破损的痕迹。

  看着宋师伯在灯下穿针引线的样子,荀妙菱忽然恍然大悟:难怪魏师姐会那么喜欢做衣服,而且还自己成立了仙衣坊,原来还真是从师尊那里学到的本事啊!

  只不过,与魏师姐这种专精于一道的器修相比,宋师伯更像是什么都会的六边形战士。

  转瞬之间,宋识檐便将那破损的黑色旗面修补完好。紧接着,他伸手取出数块黑色矿石,这些矿石上灵气浓郁,纹理粗糙,色泽暗淡。宋识檐拿起一旁的石锤,“砰砰”几声,将矿石敲碎。随后,他架起火炉,把碎矿石投入其中。

  “哗”的一声,炉中灵火跳动了一下。

  熊熊燃烧的火光中,杂质迅速被炼出,原本黯淡的矿石中渐渐露出灿金色的内里。待冷却后,他就将之放入石臼,加入清水,细细研磨。随着石杵的不断捣动,石臼中渐渐泛起流金般耀眼的色泽。

  这时,宋识檐从一旁的桌面上拿起一根笔,在那金色的颜料里蘸了两下,然后和那面旗子上保存最完好的颜色做了个对比。

  荀妙菱问谢酌:“师伯这是在……?”

  谢酌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师伯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是个极致追求细节的人,但凡修复灵器,就要修到和原来一模一样——形状,尺寸,颜色,都不能有丝毫差别,不然他自个儿心里头就过不去。”

  果然,宋识檐在那边对比了半天,觉得有些不满意,于是微微皱起眉,又把那颜料回炉重造,开始了新一轮的调色。

  荀妙菱:“……”这还不行吗?她反复打量,左看右看,实在瞧不出还有什么不同。在她眼里,眼前这颜色和原本的样子起码有百分之九十的相似度,完全可以了呀。

  过了大约两刻钟。

  宋识檐终于调好色,他一手持着颜料走到桌案前,一手把补好的旗子铺开,坐下来,持灵笔蘸取颜料,开始仔细修补阵纹。

  一笔一划,手下的动作轻柔又沉稳。

  不过,宋师伯的修补方式不是“画”,而是一点点的“描”。

  毕竟他又不是阵修,只以修复地“一模一样”为成功的标准而已。

  许是宋识檐下笔太过小心翼翼,谢酌在一旁瞧得百无聊赖,忍不住轻轻打了个哈欠,开口道:“宋师兄,你这么画到天黑都画不完……不如你先歇歇,这阵纹就由我来补?”

  宋识檐眼神都不给他一个,手中动作不停,冷淡地丢出一句:“想歇就自个儿去,少来沾边。”

  说着,他微微抬眼,视线在全神贯注盯着聚魂旗的荀妙菱脸上掠过,又道:“你徒弟都比你靠谱些。”

  谢酌:“……”

  “师伯,其实我也有点想试试。”荀妙菱双眼微亮,脸上写着跃跃欲试,“我可以吗?”

  宋识檐沉默了片刻。

  然后把手中的笔递给她。

  “来吧,要是累了就停下。”

  之前刚刚被嫌弃了的谢酌:“…………”

  为什么?这聚魂阵明明是他修复的哇!

  三人在宋识檐的洞府里熬了一天一夜,总算是把这面旗子给修好了。

  修完之后,宋识檐没有第一时间催动这个法宝,而是盯着它沉思了片刻,淡青色的眼眸里流露出一丝警惕。

  “你们确定,在拿到它的时候,这是个无主的法宝,对吧?”

  荀妙菱像是突然想起什么,眼睛眨了眨,一脸无奈道:“这我还真说不准……”都破成这副模样了,换谁也没法确定啊!

  宋识檐:“我只怕一打开这个法器,就从里面跑出来个什么上古的魂魄。”

  是妖魔也就罢了,是仙神就更加棘手。

  而且,荀妙菱他们想把这个聚魂旗修好,自然是别有用处。那这么一来,里面万一储存着谁的魂魄,岂不是还得把人家的魂给倒出来、腾出位置才能用?不管怎么说,这种事也得讲究个先来后到吧。把人家从自己的法器里赶出去是不是有点缺德了?

  谢酌:“……管他呢,先开了试试。”

  宋识檐点头:“那你们做好准备,我要开禁制了。”

  刹那间,黑色旗子凭空升起,无风自动。旗面上金色的符文升入空中,融化为金色的光带,慢慢旋转。紧接着,空间的波动,一股红光霎时从里面窜了出来——

  三人都有些惊讶:还真有啊!

  谢酌疾退两步,“唰”地展开扇子,单手猛地一扬。刹那间,空中金光大盛。一面金色屏障顿时立在他们身前。

  可那道魂识却没有攻击他们的意思。反倒是在刻意绕着他们走。在谢酌展开防御阵之前,它便朝着相反的方向逃去了。

  宋识檐眉心一跳,低声呵道:“捉住它!”

  说着,他一挥手,整个洞府的出口在刹那间就“轰隆隆”地关闭了。地面、墙壁之上都亮起了重重光纹。

  谢酌急忙道:“你这禁锢阵可困不住魂体!”想困住魂魄,得用特殊的阵法才行。可那红光飞逝的速度实在是快,而且看起来有种超常的警惕,该说不愧是上古时期残存下来的大能魂魄吗?

  当谢酌决定孤注一掷,准备就地绘制一个阵法来将它困住之时,那魂识却跟长了眼睛似的,对准离外部最近的那扇门就冲了过去。

  千钧一发之际,只见荀妙菱从储物袋里掏出了无色经幡,单膝跪下,往地上拍了一掌。

  “嗡嘛呢叭咪吽——”

  一道男女声混合、神秘悠远的吟唱声在空中炸响,甚至引起了周围空间的轻轻震动。

  五色莲华在她膝下荡漾开,随后又快速化作流光,缠绕着变为一个倒扣的透明结界。金色梵文如同游鱼,在结界上流转不停。

  宋识檐有些惊讶地抬头。

  ……这是佛门法器?她什么时候学会驱使佛门的东西了?

  然而,事实证明荀妙菱的判断非常及时。她布下的透明结界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顿时将那道红光给阻拦住,任它如何挣扎都逃脱不出去。

  荀妙菱缓缓松了口气,站起来:“真是吓我一跳。”

  三人看着那如困兽般冲撞着的红光,面面相觑。

  宋识檐神色凝重地看向荀妙菱,沉声道:“你可清楚这究竟是何物?若实在不知,那退一步说,这聚魂旗你是从何人手中所得?”

  荀妙菱坦言道:“这是我用一些材料和林师弟换来的。”

  “林尧?”

  宋识檐对林尧的印象不深,谈不上喜欢或讨厌,只模糊记得这弟子的心思转得快,背景十分神秘。

  那道红色的魂识上只有灵气,没有妖气或是魔气,大概率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邪物,也可能是林尧的祖先什么的……

  “我先联系一下林尧,看他知不知道内情吧。”荀妙菱掏出了自己的玉简。

  然而,玉简通讯拨了过去,却半天没有人回应。

  荀妙菱:“……”

  “师父,宋师伯,先劳烦你们在这里看一会儿,我这就去陶然峰找人。”

  说着,她转身,身影一闪就不见了。

  只剩下宋识檐和谢酌相对无言。

  过了一会儿,宋识檐抬头,看了看那泛着淡淡华光的结界,扭头对谢酌疑惑道:“你徒弟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一手?”

  谢酌:“哈哈,哈哈哈。”反正不是他教的。

  宋识檐看他那副无知无觉的样子,忍不住叹了口气:“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我瞧着像是禅宗至宝,无色经幡。由它设下的结界,凡修为低于持经幡者的,皆不能破——我倒是无所谓,但你徒弟的修为很快就要赶上你了吧?你作为师尊,就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吗?”

  谢酌:“……?”

  宋识檐深吸一口气,侧过脸。

  “算了,我就多余问这一句话。”

  想来,荀妙菱也是个尊师重道的晚辈,应当不会做出囚禁师尊这样的荒唐事吧。

  另一头,荀妙菱御剑在陶然峰上转悠了一圈,别说林尧了,连钟姣的身影都没找到。

  她随手拉住几个内门弟子,一番打听后得知,两天前,林尧和钟姣一同接下前往幽梦沼清除魔蛙的任务,已经下山了。

  荀妙菱:“?”

  她不信邪,又用玉简分别联系两人。可玉简通讯没接通,发出的消息也没得到任何回应。

  荀妙菱:“……”

  她下意识觉得有些不对。

  思虑片刻后,转身就去了秦太初的竹屋。

  ……

  与此同时。

  幽梦沼中。

  暗绿色的雾瘴肆意弥漫,遮天蔽日。

  林尧单膝跪地,拄着剑,连呼吸都带上了一股甜腥味。剑刃没入地下,虎口的伤痕还在流着血,沿着剑身蜿蜒而下,滴滴答答。

  隔着迷糊的雾气,他隐约能看见一只魔蛙巨大的身形。它深青色的腮帮子一鼓,发出咕噜噜的声响,随后张开血盆大口,滑腻的长舌一卷,拖着一个昏迷的修士就往它嘴里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