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未绿
“如今也不过是行李那些要准备,其余的也没什么了。”丽娘道。
沈妈妈也不好说什么了,只是很着急的样子,丽娘则道:“你放心,我都问过翠兰要做些什么了,我等会儿直接吩咐就好了。”
见丽娘胸有成竹,沈妈妈才放心。
次日,裴霁回来了,他给两位妹妹都带了礼物,见丽娘在忙的时候,他先过来舍娘这里,舍娘见着哥哥,很是高兴。
但裴霁一靠近,舍娘就捏着鼻子:“哥哥身上怎么一股酸臭味?”
“小家伙,还嫌弃你哥哥来了。”裴霁皱了皱鼻子。
舍娘嘿嘿直笑:“哥哥,你还是赶紧让你的丫头们去收拾行李吧,咱们家马上就要去杭州了,总算是能换个地方了。”
裴霁却不太愿意走:“我刚和同窗们混熟了,现在又要走,还真是舍不得。”
“这事儿我就帮不了你了,让你一个人留在泉州读书,爹娘恐怕不肯。或许你在杭州混好了,将来你的同窗还能投奔你呢,你们还可以一起啊。”
妹妹这般安慰,裴霁才接受。
裴以清那边很快就把船联系好了,告身文书也都拿到手里了,要走的时候,才发现行李吃食冰全部都没有准备好。
庾氏揉着腰看着丽娘:“这些不是交代你了吗?”
丽娘也着急了:“我也不知道这么快就要走啊,不是说还有几天吗?”
“我都说让你提前就都备好,保不齐何时走。”庾氏没想到丽娘如此不中用。
舍娘见庾氏着急上火,遂道:“娘,您别着急。”
“舍娘,你帮忙四处看看哪些没准备好,让他们现去准备。”庾氏求助小女儿。
舍娘叹道:“我也没学过管家啊,那我做的不好,你们可别介意。”
她拿了对牌,就先让人把船家喊过来,大齐的普通民众是无法买到地图的,便是做官的人家也不是轻易就有的。
船家喊来之后,花半个时辰先把船要停泊补给的地方全部做了记号,又把大管事喊来道:“我方才问了,他们的船要从外海走,才到福州,无风只二十里,有风七十里,按照无风日算,也要二十天。从福州到杭州,如果不换船,约莫要一千多里。之后的再说,现下咱们已经有五日的,还要备半个月的就行,若是提前到了福州,到时候在福州补给少一些就成。”
大管事觉得之前和四姑娘说话太累了,和五姑娘说话就非常明白,就看现在她也不和你抱怨,反正大概多少东西,全部算的清清楚楚。下人多少人米面多少,主子们吃什么,全部一通算,甚至还多雇了一条船,预算也能很快批下来。
不到两个时辰,大管事让采买出去很快就备好了。
然后,舍娘又立马要大管事提前去车马行把车马备好,因为从府衙到乘船那里还有一定的距离,仅仅依靠家里这几辆马车是驮不过去的。
舍娘在忙的时候,丽娘已经陪着庾氏说笑了,舍娘身边伺候的夏妈妈等人都看不过去,私下道:“四姑娘也真是的,自己的烂摊子让五姑娘收拾,立马跟没事人似的,又去太太那里讨好了。”
这些话舍娘向来是不大理会的,她现在也不会主动去告诉丽娘什么,因为在家里,爹娘可以不管你怎么样都会原谅你。但是将来出去,一件事情做的不好,很难再有机会重来,她现在是力挽狂澜的那一个,也算是重新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唉,若是将来出去,多碰到几个让自己能够展现能力的,她还得感谢呢。
有时候舍娘觉得自己很难做到那种大爱无私的人,她做了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忍气吞声被埋没,所以事情安排好,她先去了庾氏那里汇报。
庾氏见她过来,一项项说着,听了安心不已,连忙拉着舍娘坐下:“累坏了吧?都怪你姐姐,不省事儿。”
“累倒是不累,就是繁琐一些,日后还是您和我姐商量来吧。”舍娘小小的抱怨一下。
庾氏当然说了许多好话,还让丽娘亲自对舍娘道谢,丽娘说不出口,只烹了一杯茶给舍娘。
舍娘心想就不说庾氏是她的娘,就是普通人,也会觉得和她相处很舒服。这丽娘还沾沾自喜,心道果然那句话说的没错,天塌了还有大个子顶着。
却不知道外头的下人们背地里都是说她不中用,都夸舍娘才干超群。
这些话也在舍娘意料之中,她早就发现了,所有人都是慕强的,你若是个有地位的人,再奇葩的癖好,人家都能夸成是与众不同的嗜好,你若混的不好,你生的再美人再和蔼,人家反而觉得你软弱可欺。
等晚上,舍娘再次向管事确认一遍,到了次日,果然是正常上船,她也松了一口气。
现在租的这艘船很宽敞,舍娘的屋子在二楼东边的舱里,她凭窗看着水流湍急,此时还有风,故而船行的很快。
到了晚上,夏妈妈点起了驱蚊的香,舍娘觉得有些刺鼻,但她知道若是不薰,早上起来怕是身上都是包,也就允许了。
她出来便去庾氏那里坐了坐,听说丽娘有些不舒服,又去探望了一二。丽娘倒是想让舍娘一直在这里陪她照顾她,舍娘笑道:“你这里这么多下人,床又窄,我睡哪里啊?”
丽娘往那边一指:“你就睡榻上呗,她们那些下人哪里有你妥帖。”
舍娘当然是——
脚底抹油直接跑了。
她没有做人奴隶的爱好,上次自己初次来月事,丽娘除了表现一惊一乍,嘴上说要不要什么,说完就走了。
等丽娘的风寒好的差不多的时候,已经到了福州,福州又转了官船到杭州,一路上倒是顺风顺水。
杭州府的同知的待遇就不错了,分的是近三进的官宅,裴霁住在外院,丽娘住东厢房,舍娘住西厢房,这次姐妹二人都有了自己的屋子,再也不必挤在一起。
姐妹二人收拾好了,都先到庾氏这里来,庾氏桌上正放着一张帖子。
“娘,咱们才刚来,是谁这么快就下了帖子啊?”舍娘好奇的看。
庾氏抬了抬下巴:“你拿起来看。”
舍娘拿到手,才发现落款是临安梅家,她不解道:“这是很有名的家族吗?”
“我也不认识。”庾氏也奇怪,不知道是谁这么快送了帖子来。
等裴以清回来后,才道:“这是杭州本地最大的丝绸商,帖子你收下即可,不必过去。我现在才刚来,河南褚大人比我早来半个月,他长女已经作配晋王为正妃,他兄长原本是本朝首辅,如今虽然致仕,但官场上人面很广,如今他在此任按察使,方才还同我说过话,你们可以走动一二。”
褚家?舍娘记得,褚家长女嫁晋王,后来被追封为皇后,次女则嫁庆王世子,哦,对了,庆王王府就在杭州城内。
当年晋王妃嫁给晋王时,其父还只是一府知府,但因为有做首辅的大伯,故而才被皇上选中。
而庆王这一脉也十分特殊,先庆王是当今圣上的兄长,亦是嫡长子,原本被立为太子,但他本人好礼佛,自觉不堪为帝王之位,推举之前还只是普通皇子的当今圣上任皇帝,并唯他马首是瞻,故而当今圣上登基后,不仅任命庆王为宗室宗正令,还允许其爵位世袭罔替。
褚家姑娘也是出了名的忠贞不二,家里贞洁牌坊就有四座。
庾氏听了裴以清的话,自然忙不迭应下,又道:“只是我身子开始笨重起来,还得把家里的事情料理好了再说。”
裴以清看向两个女儿:“你们平日也多帮衬你娘。”
丽娘和舍娘连忙道是。
庾氏当然觉得把事情交代给舍娘最放心,因为丽娘不顶事,但是舍娘也不是随便被人分派事情的,还会觉得你不公平,凭什么事情不交给姐姐而交给自己?
如此,她也不好交给女儿们,只好自己来安排了。
这个时候丽娘连忙道:“娘,您身子这么操劳,不如就交给女儿们吧。”
“是啊,娘,您就让四姐姐管家吧,我看林姐姐这还有好几年出阁,林夫人都教她开始管起来了。”舍娘看了丽娘一眼笑道。
丽娘不过嘴上客气几句,她根本没想管这么琐碎的事情,在她看来,王磐是小儿子,那侯府肯定是不会让她管的。之所以这么说也就卖个好,反正舍娘一贯爱出风头,到时候让她帮帮娘也好,这个嘴也只能自己开。
没想到舍娘一开口就把她架在火上了。
庾氏听舍娘的话,倒也着实觉得是这样,又见丽娘踊跃,不免把沈妈妈喊来,又让翠兰帮忙,一定要让丽娘不说多么高明,但起码办个小宴,礼尚往来是要会的。
丽娘出门后,瞪了舍娘一眼,舍娘心道,我这是预判了你的预判。
这丽娘也是倒霉,头一日管家,月事却来了,还得庾氏亲自来。
舍娘则在家里收拾,秋天的衣裳她得拿出来,有味道的要重新浆洗,放在箱子里的要重新熨烫,还有书本也要重新摆上书架。
外面却说知府千金陶姑娘过来了,舍娘连忙出去相迎,这陶姑娘身上纤细,脸却有点胖,人一点架子都没有,见舍娘在拾掇房间,还特地送了几巾过来。
几巾差不多就是防尘罩,能够把衣裳罩住,不受打扫的影响。
她还听说丽娘月事来了不舒服,专门送了止疼的黑片汤来,丽娘大为感动,忍不住和春兰抱怨道:“你看外面的人比她对我更好。”
这个她说的当然是舍娘了。
春兰心想五姑娘在老爷太太那里地位颇高,什么事情他们都找她商量,她管家也是一呼百应,自家姑娘却是处处被人骂,不就是没什么心机吗?
故而,她也只能勉励:“姑娘若是好好地把家管起来,在这里交一些朋友,比什么都强。”
丽娘想来也是,她也有自己的招数,比方她未来夫家是定北侯府,身份不凡,当然在陶雅面前一番炫耀,自以为陶雅和孙璧清一样,会因为这些和她做朋友。因为她是很喜欢陶雅这样的热情、大方的朋友,就和以前宋仙蕙差不多。
当然,现在她的身体不大舒服,只能暂时终止自己的计划。
这些事情舍娘不知道,因为她知道丽娘不是内耗的人,她在饭桌上听裴以清说锦衣卫的上差都来了,还要裴以清和褚大人一起会同新来的巡抚大人审案。
“爹,让你们新来的人陪审,是怕已经扎根在这里做官的人徇私吗?”舍娘问道。
裴以清点头:“是啊,我如今上任后,既要帮知府大人分管事务,还要配合审案,所以,我又带了两位习武的随从过来,平日也可以保护我的安全。”
庾氏不以为意:“知道了。”
但庾氏身子真的笨重,她想丽娘也太不中用了,要不然就管不好家,要不然一管事就生病,不如舍娘远甚,因此,管家的事情她就直接交给舍娘。
舍娘不喜欢的是丽娘每次打着一起的幌子事情要她做,但真正做事的自己,说漂亮话的是她,所以她和丽娘一起做事就不愿意。但如果指名道姓,完全交给她管,她自然也愿意。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
等用完饭,裴以清单独把舍娘拉到一边:“这两位随从是我请的高手,不是一般人,你娘身子不便,你要好茶好饭招待,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扈从。”
“嗯,女儿知晓。”舍娘点头。
夏妈妈是她的乳母,二人好说话,舍娘自然一番吩咐:“她二人用饭,四菜一汤不可少,鸡鸭鱼肉轮着来,你老人家不可怠慢。”
“是,都听姑娘的。姑娘年纪小就掌家,真真是才干出众……”夏妈妈说着蹩脚的奉承话。
舍娘伸手阻止:“好了,别说了,快去准备吧。”
又说这裴以清新请来的两位扈从都是少年人,打扮虽然不起眼,但是气度看起来不一般。
这两人等裴家的下人送了饭菜来,让他们出去之后,方才直笑。原来这两人一人是襄王府的世孙,一人是庆王世子,作为锦衣卫暗哨过来协助裴以清办案。
当然,他们是以锦衣卫身份来的,裴以清也不知道他们真实身份。
襄王世孙李玦正道:“裴同知是原南怀公之子,河东裴氏出身,名门之后,与他交往如饮美酒一般。听闻他长女说亲给定北侯府,王磐和我倒是有些来往,都说裴家家风很好,便是分家,亦是你谦我让。”
李玦去年被召入京中读书,对京中勋贵也颇了解。
闻言,庆王世子李琚不以为然,“明面上的,谁都会做样子。”
李琚今年虚岁十三,但他个头高,又是皇太孙伴读,这次是代表皇太孙过来勘察浙江情况的。但他可不是真的十三岁少年,他亦是重生回来的,前世建昌帝七十岁去世之后,皇位终究还是传给了嫡子四皇子,一贯克己复礼的裴皇后却因四皇子软弱,行吕雉武曌之事,垂帘听政后数年,还和皇后不和,直接毒死了皇后,皇帝是个仁善人,被气死了。
接着她扶持自己的孙儿上位,是为太皇太后。
到她八十八岁之时,因为她孙儿死了,朝臣要立关淑妃的儿孙为帝,她不仅不依,还对史官道:“岂以本宫为懿安郭皇后耶?”
最后是她侄儿裴绍德篡了大齐朝,裴氏代齐,作为大齐宗室,李琚简直恨死裴氏了,更何况,他意欲扶持八皇子上位时,裴太后把手直接放在他头上,冷笑道:“艳阳高照又如何,只要本宫遮住你的头,你就永远不见天日。”
有这段记忆,李琚对裴家只有恨,怎么可能会欣赏起来。
第33章 第33章双章合一
“五香豆吃么?”舍娘拿了一包五香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