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73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宅斗 重生 爽文 逆袭 穿越重生

  连丽娘都知道了。

  舍娘和庆王一样,其实都在观望,所以也嘱咐她:“你也别跟着四处说,到底是天潢贵胄,若是皇上真的要动晋王,也不会如此。”

  “知道了,知道了,说完我就走了。方才出来的时候,我是偷偷让人套车过来的。”丽娘赶紧准备出去。

  舍娘还怕她出事,连忙用王府的马车把她送回去,丽娘上了舍娘平日坐的马车,笑的摇头晃脑:“且让我今日受用一日。”

  马夫安全把她送到了,舍娘听说才松了一口气。

  何碧云的事情她没怎么放在心上,她不知道又在哪里改头换面来的,恐怕自己都不愿意声张,怎么可能现在就出手?

  再者如今她们也不好进宫,自然鞭长莫及。

  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她还是跟爹娘都商量过,爹娘的想法也是一样的,裴以清甚至道:“难道她还敢牝鸡司晨不是?如今一个小小的选诏,还算不得什么。”

  “爹,此人撒谎都不眨眼睛,最后都那般了,还能置之死地而后,也多少算是个人物。咱们家可以装作不认得她,但是也不能坐以待毙。过些时日,老太后寿辰,到时候我们会进宫,我看她是怎样,若她装作不认识我们,我也装不认得。但她若不知死活,我们再一起商量。”舍娘如是道。

  裴以清和裴霁都觉得这样很妥当,几人又合计一番,最后裴以清又对舍娘道:“世子不在家中,你也不能离王府太久,回去好生照看世孙才是。”

  “女儿明白。”舍娘也不矫情,立马告辞回去。

  儿子放在婆婆这里,她还得先过来庆王妃这里领回去,不曾想庆王妃正教他看小人书呢,阿衡看的都不愿意走了,舍娘笑道:“那娘等会儿你,你和祖母看吧。”

  她对儿子也有护犊子的心态,但是没那么独,如果所有人都爱自己儿子,她还巴不得呢。

  坐在这里等了一会儿,阿衡跑了过来,舍娘谢过婆母,方才回去。

  路上却遇到了白氏和杨茉一起,舍娘心道这两人怎么混在一起了,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笑着上前。杨茉对舍娘之前恨的牙痒痒,现下倒是藏起了之前的恶意,面上一派正常,只想着天降大祸,自己反过来超过她,她和白氏也算是一丘之貉。

  舍娘与她们寒暄几句,又听夏妈妈道:“这姓杨的不知怎么总过来?”

  “无非是说些人长人短的闲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两个都不是什么真厉害的,倒是白氏那里有两个丫头年岁大了,到时候拉出去配人,再送两个过去。”舍娘漫不经心的摇着团扇道。

  夏妈妈心想这便是塞人做眼线了,这招倒是很好,把人塞进去,至少知道白氏动向。这白氏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但是引狼入室就不好了。

  到了院子里后,舍娘让人帮儿子擦汗,又重新换衣裳,才道:“今儿你祖母说你听话,娘等会儿就让厨下给你添一道樱桃肉,如何?”

  “好。娘,您怎么不带儿子回去呢?”阿衡嘟嘴。

  舍娘笑道:“也不是回去吃酒的,自然就不带你去,若是过节能多待一会儿,肯定带你去。”

  阿衡乖乖应了。

  这边阿衡很乖,舍娘很满足,另一边舜娘看着自己儿子乖巧,丈夫也喜欢,但嘴里却又提起继子:“他的武学师傅得换一个了,之前那个师傅也太松了些。”

  “应当的。”舜娘面上笑着,心中却不以为然。

  这些苦恼她其实也说给祖母听,祖母也只能说:“你是懋哥儿的小姨,现在也是他的娘,你对人家好,人家必定孝敬你的。何必如此生分?至少你在姑爷面前,可不能表现出来。”

  舜娘感叹:“这我何尝不知道。您看五姐姐生的阿衡,因为是头一个孩子,全府上下都爱她,五姐姐也是母凭子贵,管着整个王府。我这个继母哪里比得上?”

  祖母也没法子,只能让她宽心,可她现在哪里宽心。

  自己的儿子生下来就只能恩荫一些七八品不入流的武官,就跟四姐姐的丈夫似的,一辈子也没什么出息。

  甚至还不如四姐夫呢,四姐姐好歹亲妹妹是庆王世子妃,在军中颇有威望,就连大堂兄中了武举都是靠着庆王府的关系任职,将来若走武职,四姐夫还能凭着庆王府的关系呢。

  “疼。”

  舜娘见自己不自觉把儿子捏疼了,连忙恢复心神。

  萧棠忙道:“你这是怎么了?有些神思不属的。”

  “也没什么,就是天干物燥心里烦。”舜娘也不会说实话。

  萧棠笑道:“这倒也是,衣裳刚穿上,人就汗如雨下了。”

  见她心里不大舒服,萧棠便去了妾侍处过夜,那个妾侍虽做小伏低的,萧棠虽然受用,但又看不上。似裴家这样士族出身的姑娘,虽然好性儿,可不会这般,但他也愿意娶裴家的姑娘。

  唉,说来若是娶的裴家五姑娘倒是好了,他过年的时候见过她一面,看起来真真是相貌出众,气度高华,巧笑倩兮的很。

  罢了,已然成婚了,这些念头就不要想。

  若是这位五姑娘,恐怕也未必会对懋哥儿茜姐儿好,因为他曾经风闻说裴五娘子在庆王府颇有手段,都惧她的势头,就连庆王世子都有些惧内。

  舜娘晚上孤枕难眠,她身边的洪妈妈劝她:“您现下是世子夫人了,老侯爷眼见身子不好,将来等世子袭爵,那就是侯爷了,您就是侯夫人了,将来的事情谁说的准呢。您何必现在就泄气……”

  有乳母的安慰,舜娘心情才好些。

  又说李琚走了个把月,到了宫里太后的寿辰,舍娘陪着老太妃和庆王妃一起进宫拜寿。她们这样的身份,一进去就坐到最前排了,这位太后是当今陛下的亲生母亲,也是先帝的正宫,她一旁坐着舍娘前世的婆婆贵太妃,还有几位先帝的妃子。

  皇后虽然去世了,徐妃也只是封了贵妃,徐妃身后还有几位年轻的妃子,很可惜,完全没见到何碧云。

  原本舍娘还想了解一下何碧云到底如何的?

  她从宫里回来,想了想,让人写了一封信给晋王府的宜娘,但是送出去的时候,又被她追回烧了。

  这个时候,她也不能联系宜娘。

  晋王府还在风口浪尖上呢!这出大戏最终在年底落幕,晋王被圈禁起来了,舍娘听说后,悄悄让人送了些衣裳药材给宜娘。

  除了舍娘,裴家其余人自然就不会往前凑了,圈禁可是大罪。

  宜娘也没想到自己这么惨,本来跟着晋王虽然也算不得多好,好歹衣食无忧,王府的生活可非一般人能够享受的,没想到如今干脆被圈禁了。

  难道自己的命真的就这么不好呢?

  如此想着两行清泪落下。

  又见外头说庆王世子妃派人送东西过来了,宜娘忙请人进来,没想到是舍娘身边的桂芳。桂芳先行了礼,方道:“奴婢是趁其不备进来的,我们世子妃差我送了些东西来,这个盒子里还夹了十张五贯的银票,您打赏人也是用得到的。”

  宜娘感激不已:“平日我和五妹妹没什么往来,没想到她还待我这般好。”

  “三姑娘说哪里话,我们家姑娘说大家都不容易,我也不便多说了,还有句话吩咐您,何碧云如今在宫为妃。”桂芳道。

  桂芳说完匆匆离开,宜娘看舍娘送了一件皮袄,两顶毡帽,袄裙两套,还有一匣子上等药丸,这匣子底下还扣着一包碎银子。

  想当年也是六叔把假的宜娘赶走,把她迎回来的,从此她便成了裴家小姐,后来又遇到了晋王。

  固然晋王不喜欢她,可是她这辈子能够

  配得上这样的人中龙凤就已然是最大的幸运了。

  她在水月庵的时候,有很多尼姑并非天生就做尼姑,多半都是家中缘故,有的是被男人打的受不了出家了,有的守寡了,有的则是自己在家伺候公婆,丈夫在外却是花天酒地……

  比起那些人来,她已经很幸运了,扣上匣子,她想自己不知道有没有出去的一日,若有这一日,定然报答五妹妹。

第67章 第67章第67章

  从外赈灾回来的李琚感想颇多,他整个人看起来瘦了一些,嘴唇还起了皮,舍娘拿了茶水给他润唇,又道:“怪不得说人是两脚羊的。每次发生这样的灾荒,百姓们卖儿卖女不说甚至还有易子而食的。还好有你在,至少遏制了一部分贪官污吏,这些人真是不积德,连灾民的口粮都贪。”

  “是啊,以前我总觉得这些做官的,不至于太过了,到底还要些脸面,可如今看来,真的是硕鼠啊。”李琚即便重活一世,也总是满腔赤诚,满腔热血。

  舍娘则道:“京里的事情你也知道了吧?晋王被圈禁起来了。赵家的女儿哭的那样惨,但照样明年还要嫁过去。”

  她没想过晋王竟然被圈禁了,可是牵一发动全身,这辈子皇帝一直活着,晋王要上位,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李琚放下茶盏,他和庆王想的其实不一样,父王觉得晋王可能来一场玄武门事变,殊不知本朝不同于唐朝,晋王也不同于秦王。

  当年李世民是跟着打天下的,晋王哪里能指挥三军?

  可是,皇上只是圈禁却没有斩草除根,怕将来有春风吹又生的嫌疑啊。

  想到这里,他便觉得其实以自己世袭罔替的庆王府而言,这样的事情考虑站好队就行了,怎么站在皇帝的位置去考虑这些问题呢?

  倒是崇宁郡王因为倒晋王有功,皇帝特地夸奖了他一番,甚至给他的幼子多赐了一个爵位。皇上甚至还过问了庆王府过继崇宁郡王孙儿的事情,逼的庆王把李兴上了族谱。

  促成这件事情,最高兴的人莫过于白氏了。

  白氏脸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连素来体恤她的老太妃都不待见她了,说白了,庆王府也不是不让你过继,如此拖着,只是不想过继崇宁郡王府的人,等将来寻摸到更合适的人选,给了财物那孩子,肯定让白氏有后的。

  然而白氏只顾自己,并不顾王府当权人的心意和死活,自此,老太妃对她的态度也慢慢淡下来。

  甚至过年时,还当众给了她没脸。

  白氏跑回去就哭了,这次杨茉就没安慰她,对她而言,看王府笑话是真,哪里真心对白氏一个寡妇,真得罪王府的人。

  舍娘安插的眼线紫藤就在白氏面前挑拨:“这杨大奶奶也真是的,平日跟您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今儿在席间也没说帮您说几句。”

  白氏道:“老太妃那里,哪里有她说话的份儿啊。”

  杨氏是她在这里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人,她也不能把站在她这边的人全部推走,否则到时候就孤立无援了。

  可紫藤继续道:“只怕老太妃这样子对您后,底下的人跟红顶白的,咱们的日子怎么过啊?”

  “我到底是王府的长媳,谁还能真的把我如何?不过是老太妃训斥一二,长辈教导晚辈罢了。”白氏心里慌,但嘴硬。

  她觉得自己没错,她是个寡妇,丈夫有爵位,过继的儿子早就应该上族谱了,反而是庆王府的部分人见不得她好,之前连书都不让人读,实在是狠毒至极。

  庆王妃素日虽然不喜欢她,但是见她守寡,份例月例都和自己是一样的,没想到那白氏愈发猖狂了,见郡主回来,还和女儿说了白氏一顿。

  郡主在两个嫂嫂中反而更同情白氏,白氏守寡可怜,也不过是多谢份例,但日子肯定不好过,而裴氏有儿子有丈夫还管着家,对比起来,她反而劝庆王妃:“母妃,您和她较真什么,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大嫂好容易得了个儿子,只有上了族谱,才是实真的。”

  “她要过继,的确人之常情,但是过继的是崇宁郡王府的人。当年老王爷在世的时候,崇宁郡王就说你祖父把爵位给你父王了,不知道借此要了多少好处,现如今又把他们府上的人弄过来,这不就是引狼入室吗?原本这府里的东西都该是你哥哥的。”庆王妃可不傻,庆王也不傻,知道里面的关窍。

  这些话在郡主听了也不太在意,反正她是出嫁的姑娘,这些和她也没什么相干。

  况且,她隐约有种感觉,哥哥便是得了大头,将来便宜的也是她嫂子以及阿衡。

  郡主和舍娘其实并没有私仇,甚至她在娘家的时候,和舍娘关系还算不错。可是嫁出去之后,心境变了,尤其是每次回来自己家,嫂嫂反而更比自己像王府的人,管着一切事物,阿衡又讨人喜欢,这个家逐渐就没有了她的位置。

  从前,庆王妃嘴里心里都是惦记着她,到现在却都是别人,变成了她的侄儿。

  索性,她就转移了话题:“母妃,我听说吴挺说起,嫂子通过他的关系给晋王府的人送过东西?”

  晋王被看管起来,当时负责的人是吴挺,郡主总觉得吴挺这个人太热心肠了,别到时候惹出什么祸事来。

  “哦,是这事儿啊,你嫂嫂跟我说过。那是她的堂姐,听说从小也很可怜在庵堂里长大的,就送了些药材衣裳过去,还没一盏茶的功夫就出来了。”庆王妃知道这事儿。

  她也不认为这事儿给吴挺造成什么困难,晋王有问题,后院妇人又知道什么?也正因为她儿媳妇怜贫惜弱,庆王妃还高看她一眼,至少不是什么落井下石的人。

  郡主却道:“晋王现下在风口浪尖上,嫂嫂也不等以后平息些了再送,这也太顾前不顾后了。以前怎么没有听说她到晋王府那边去走动,现下晋王出事了,却走动起来。”

  在庆王妃身后的宫嬷嬷想世子妃的堂姐就是晋王府的一个小妾,往来反而要被人家说不尊重,你的身份在那里,就得受到这些限制,如今人家落难了,有能力的情况下当然不能袖手旁观。郡主以前在家里的时候,虽然不太操心,倒也是个热心人,怎么这一出嫁,变了这么些?

  宫嬷嬷可以腹诽,庆王妃素来宠爱女儿,也不愿意一直跟她争论此事,只是说起她身子的事情:“说起来,你也出嫁一年多了,子嗣上尤其要紧。”

  “他总不来,我也没法子。”郡主提起这个心中不悦。

  其实庆王妃对吴挺这个女婿还挺喜欢的,四时八节都亲自送节礼来,和世子的关系也不错,真真是年轻心热的人,更别提人家也是一表人才,带兵打仗的人物。

  她也只好道:“你也不能总端着架子,俗话说以柔克刚,我知道你是郡主,可不管怎么说,夫妻在一起过日子,可不是谁的身份高,谁的身份低,都得互相体谅。”

  这说的是夫妻之道,其实是很实在的,汪氏本也是上嫁,庆王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特别温柔体贴的人,这其中多少心酸,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