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呼风唤雨 第121章

作者:金玉满庭 标签: 强强 历史衍生 爽文 升级流 基建 穿越重生

  “诸葛郡丞初来乍到,可还适应?”陈昭口中虽然应付着诸葛玄,眼神却一直盯在诸葛玄右手侧那张漆案后跪坐的一大一小两个容貌相似的兄弟身上。

  准确来说,是盯着那个一脸严肃的幼童,勉强把余光分给了幼童身侧面容瘦长的青年两眼。

  诸葛玄小心斟酌着言语:“启禀州牧,下官万事适应”

  还得从月前说起。

  诸葛玄正在琅琊郡老家抚养去世兄长子嗣,忽然就得了一封调令,命他速速带着家眷去彭城就任彭城郡丞。

  收到这位刚来徐州不久就杀了不少官员的昭侯任命,诸葛玄不敢耽误,立刻就收拾行囊带着全家往彭城就任。

  沿途想了半月也没想清楚他有什么地方值得陈昭重用。州牧府邸就在彭城,彭城郡丞是重要职位,诸葛玄想不明白这个馅饼为何会掉到他身上。

  而且刚到彭城,陈昭就派人接应他们一家,专门腾了一处离州牧府邸只有三里的宅院给他。又要设宴给他接风洗尘,还专门叮嘱他带上后辈。

  陈昭随便听了两句,注意力还是放在软包子一样的幼年丞相身上。

  “子瑜可报名了此次科举?”陈昭打断诸葛玄,不想听诸葛玄那一番客套话,倒是表现出了对晚辈的兴趣。

  诸葛玄还来不及诧异为何陈昭会知道自己名不经传的侄子表字,诸葛瑾就已恭敬拱手:“瑾已经递了名帖。”

  “此次可有信心拿下榜首?”陈昭饶有兴致询问,眼神落在诸葛瑾脸上。

  她挺好奇“面长似驴”还有孙权口中”子瑜之面,独步江东”到底是个什么长相。

  诸葛瑾丝毫没发觉自家叔父的顶头上官心里在想些什么坏事,只是听到陈昭“榜首”之言,脸颊爆红,羞耻道:“瑾才学疏浅,不敢与各位大才相提并论。”

  却忽然听到一声压抑的笑声,诸葛瑾下意识循着笑声来源去找,却只看到抬袖遮住下半张脸的陈昭。

  他疑惑眨眨眼自己说过什么话了吗?

  陈昭带着笑意:“我对子瑜寄予厚望,倒觉得其他士子都比不上你。”

  毕竟诸葛亮在你面前也只是个弟弟。

  “好好考。”陈昭收敛了笑意,带上了两分郑重,“子瑜德行尤纯,我有重用之心。”

  要不然她也不会特意下诏把诸葛玄调入彭城。诸葛玄才干足以担任郡丞或太守,可却不一定能进入彭城为官,如今能在她眼皮下当郡丞,还是沾了两个侄子的光。

  陈昭漫不经心瞥了诸葛玄一眼,她觉得诸葛玄更适合在昭明书院任职,诸葛家三兄弟在魏蜀吴三个阵营都官位甚高,这家伙教孩子很有本事啊。

  “诸葛亮。”陈昭口齿清晰喊出了另一个名字。

  骤然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名满天下的昭侯点出,时年九岁的诸葛亮眨眨圆滚滚的双眼,学着叔父的模样一板一眼拱手。

  “亮见过使君。”

  陈昭示意侍从将蜜水摆在诸葛亮面前,好整以暇托着腮:“可是饭菜不合口味,亮儿为何兴致缺缺不开口?”

  诸葛玄担心年幼的侄子得罪陈昭,连忙开口:“舍侄年幼,尚不知事。”

  “我喜欢亮儿。”陈昭看着诸葛亮肉鼓鼓的脸颊肉,有些想捏,“把他当做爱臣。”

  郭嘉噗呲吐了一口蜜水,愕然看看自家主公,又看向瞧着约莫十岁的小屁孩诸葛亮。

  不是吧,这么小的孩子也要压榨干活吗?好歹再等三年,等十二三岁开始蹿个头再拎过来干活吧。

  “可惜亮儿年纪不够,若他参加此次科举,想必榜首手到擒来。”陈昭真情实感觉得可惜。

  诸葛玄:“”

  他还是个孩子啊!

  ”非膳食不美,实因在座皆高士,亮学识浅薄,未敢妄言。”诸葛亮清朗的声音不疾不徐地传来。

  尽管诸葛亮瞧着已经是个小大人模样,可陈昭还是抓住了诸葛亮的黑历史。

  她的目力能百步穿杨,自然也能看到

  诸葛亮空空如也的门牙。

  “哈哈哈!”

  在座目力好的神射手不止陈昭一人,是个半大少年的吕玲绮丝毫不顾及小丞相的颜面,捧腹大笑。

  尽管吕玲绮没说为什么忽然发笑,诸葛亮还是扁着脸把嘴巴紧紧合上了,脸鼓的像个包子。

  “她今年十四,才换完乳牙没两年。”陈昭毫不客气揭穿了吕玲绮。

  这是十四岁?诸葛玄诸葛瑾眼皮狠狠一跳,望着坐在那比郭嘉还大上一团的吕玲绮,不敢置信。

  心中护犊子的怒气也消了。若是大人嘲笑孩子自然不行,可十四岁好像正是人嫌狗厌的年纪。

  陈昭诱惑诸葛亮:“亮儿可愿意在我府上读书?”

  养一个吕玲绮也是养,加一个诸葛亮也是养,一文一武,还是自己养大放心。

  诸葛瑾一惊,正欲替弟弟找个借口婉拒,陈昭就出声了。

  “蔡伯喈与荀慈明二位大儒现暂居府上,卢太傅亦将毕生藏书相托于我……府中两三万卷典籍,想来尚可寻得。”

  “亮愿意!”诸葛亮眼神发光,当下一口应下,快的诸葛玄甚至没能反应过来。

  大儒、万卷藏书。

  诸葛亮晕乎乎听着这两个词,肉嘟嘟的脸上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况且还有诸葛亮自以为隐蔽往郭嘉荀彧等谋士方向望了一眼。

  尽管年纪还小,诸葛亮已自比管仲,对这些谋士前辈隐隐生出了挑战之心。

  瑾为人有容貌思度,权常叹曰:子瑜之面,独步江东。《三国志》

  孙权尝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江表传》

  那孙权很坏了!

第106章

  秋晨微寒,薄雾如纱笼着彭城闾巷。

  诸葛玄一手牵着诸葛亮,一手拎着包袱,终是将侄子交给了陈昭。

  “亮儿要好生读书,不可惹祸。”他低声叮嘱,眉间隐现忧色。这孩子虽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可也不过是个寻常稚子,怎就得了昭侯青眼,连拐带骗要去昭侯府邸呢。

  陈昭迅速伸手捏了把诸葛亮的脸颊,毫不客气把贤才留下,把贤才长辈赶走:“已快到当职的时辰了,诸葛郡丞还是快去官署当职吧。汝之侄,吾养之,勿要忧虑。”

  诸葛玄木着一张脸,陈昭这话仿佛他是要托孤一样,他恍惚间都觉得诸葛家的子嗣要变成陈家的后辈了。

  把碍事的别人家叔父赶走之后,陈昭笑眯眯低头去看诸葛亮。

  骤然被在他心中威严的昭侯捏了脸,诸葛亮不受控制睁大双眼,满脸不可置信,下意识觉得方才的触感是错觉。

  昭侯这般威严,岂会、岂会如他族中长辈一样捏他的脸……

  陈昭见幼年版诸葛亮实在可爱,轻咳一声,又顺手揉了一把诸葛亮柔软的细发,在诸葛亮震惊的眼神中掏出一把缩小版羽毛扇,塞入诸葛亮手中。

  后退一步,满意点点头。

  “这是见面礼。”陈昭把吕玲绮交给靠谱的诸葛亮,“我有政务在身,不能长留,你就先随小吕将军上学。”

  吕玲绮对主公交给她的这桩任务兴致颇高,原本她在主公麾下年纪最小,在家中也是独女,如今有个了年纪比她更小的小屁孩,吕玲绮骤然升起当阿姊的成就感。

  “主公放心,我一定能带好诸葛亮!”吕玲绮志满意得。

  陈昭叮嘱诸葛亮:“做功课的时候喊小吕将军一起,去上课也喊她一声。”

  诸葛亮迅速体会到了陈昭的意思,他严肃颔首,作揖:“亮必定不负使君所托。”

  这可是陈州牧交给他的第一桩事务,他一定要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

  凑近了听,缺了一颗门牙还是有些漏风,陈昭强忍着笑意,拍拍诸葛亮的肩膀,放心把吕玲绮交给了他。

  吕玲绮还沉浸在带后辈的兴奋中,丝毫不知道她已经被主公交给了靠谱小谋士。

  吕玲绮带着诸葛亮去昭明书院,“每日要先到书院上一节大课。”

  昭明书院所收学子多在十五岁以上,教学不拘常格。每日辰时,必有大儒轮值讲经于正堂,多为蔡邕、荀爽等当世名士。偶有客居徐州的郑玄应故交之请,亦会临席开讲。

  其余时辰,则由陈昭延聘的各科先生分室授课有诗赋、经注等课程,有数算、天文历等课程,也有治水、农学等可以用于治理地方的课程。诸生可随自己志向择室而学,书院廊庑间常见抱简疾行的士子。

  这堂课是蔡邕讲授,诸葛亮听得如痴如醉,心中不禁暗自比较起叔父和蔡公的学问……嗯,大儒果然是大儒。

  “你还想上什么课?”吕玲绮在书院中俨然与平日模样不同,她冷酷抿着嘴,显得高冷桀骜,不少学子都试图过来搭话,男女都有。

  连带着诸葛亮都得了好几声“令弟俊秀机灵”的夸赞。

  吕玲绮只表达了一下想借用课表的意思,一个女郎就爽快把抄写的课表送了吕玲绮一份。

  诸葛亮看着课表,心潮澎湃,数算想学、治水想学、农学也想学……

  “我想都学。”诸葛亮眼中的神采震得吕玲绮都后退了一步。

  吕玲绮扯扯嘴角,怀疑打量着诸葛亮的小身板:“主公说学百道不如精通一道,贪多嚼不烂,你能都学会吗?”

  她就只学兵法。

  随嘴上怀疑,可吕玲绮还是带着诸葛亮前去听了几节课。毕竟主公帐下那些谋士好似就什么都会些,只是多少也都有擅长与不擅长之事。

  只是听了几节课之后,诸葛亮有些失望。其他老师的水平还不如他叔父。

  “走吧,随我回府。”吕玲绮被迫听了一节农学课,听得直打哈欠,“主公昨日说过,书院课程若你都会,便无需再听了。”

  吕玲绮的情绪很平静,丝毫不觉一个九岁孩童觉得书院课程简单有何奇怪。昭明演武堂她也去过,发现里面的老师本事连她爹麾下那个魏续都不如就没再去了。

  最好的将领都在军营中,最好的谋士也都在诸侯麾下。

  昭明书院和昭明演武堂教出来的学子是县令和都伯,却当不了军师和将军。

  “不过学堂也挺有用。”离开了昭明书院,吕玲绮就放下形象包袱,话又多了起来,“上过演武堂的士卒能听懂我的命令。”

  吕玲绮形容不出来教育到底有什么用,她只是能清楚感受到,同是什长,读过书的什长初入军营便知如何安营布防,如何操练士卒,各类兵械该如何运用。即便遭遇溃散,也能即刻稳住阵脚,收拢残兵,静候将令。而没读过书的什长一遇到强敌就军心涣散,领头当逃兵。

  她曾与太史慈作过演兵推演,结果颇令人心惊。若一军之中,每百人有十人曾入演武堂受训,临阵折损就可锐减三成。

  在战场上,十万本该战死沙场的将士,就能多活下来三万人。

  “上学挺好的。”吕玲绮又重复了一遍。

  她不喜欢读书,可读书的确很有用。吕玲绮希望她一手带出来的士卒能在战场上少死一些。

  吕玲绮领着诸葛亮回到州牧府邸,径直往藏书阁去。她捧着赵云留下的厚厚书单,蹙眉翻检半晌,才勉强挑出几卷书名浅显的简册。

  正欲招呼诸葛亮也选些书册,刚一转身,却见诸葛亮双臂环抱如小山般的竹简,手臂已微微发颤,简册堆得高过了他的鼻尖,只露出一双晶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