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玉满庭
“熙宁!”
将此幕收入眼底的蔡琰匆匆走过来,主动站在陈昭和曹操之间,把陈昭护在身后。
“曹公可是来寻家父?家父今日不在府中,还请曹公择日再来。”
蔡琰看向曹操的眼神满是警惕,像母刺猬护崽子一样紧紧护住陈昭,把身上的刺对着曹操。
曹操这才意识到他在别人府上贸然对一个小女郎搭话有些不妥。
“熙宁与我是多年故友,与家父无关,还请曹公勿要再提起熙宁伤心事。”蔡琰听到了曹操方才的话。
她面带愠怒。
蔡琰知道自家好友无父无母,只能在宦官奸佞手中苟活,本就十分不易,这姓曹的家伙还来戳熙宁伤心事。
陈昭眨眨眼,在蔡琰看过来的时候适时露出了可怜柔弱的无辜表情。
蔡琰保护欲顿时更强,看向曹操的眼神也更加警惕。
一个大男人欺负可怜孤女,实在可恶。
曹操目瞪口呆,他看看无助躲在蔡琰身后的陈昭,又望望对他怒目而视的蔡琰。
觉得自己实在太冤枉了!
他看向陈昭,试图用眼神示意让她解释一下自己和她上次还一起讨论诗赋,他不是坏人。
陈昭接收到曹操求助的眼神之后心里邪恶一笑。
“文姬姐姐,或许曹公并非有意为之”陈昭温声细语劝说,身体还又往蔡琰身后躲了躲。
曹操也立刻点头:“是极,操并非有意冒犯。”
蔡琰却只觉得是陈昭被曹操吓到了,先前那么活泼的小女郎现在却如此胆怯!她冷哼一声,护着陈昭往后院走,竟是理都不理曹操。
曹操无奈摇头,心中却也打消了疑惑,既然这位陈氏女和蔡公之女是故交,那身份应当的确没有问题,应当只是他多疑了。
“咦!”
曹操一抬头,不禁赞叹出声,“好一位青年才俊。”
剑眉星目,身长肩宽,让他看着就心生好感。
已经走出数步远的陈昭回头就看到曹操垂涎望着一直跟在她身后的赵云。
顿时像是炸了毛的小老虎,腾一下窜到赵云身前。
“你看我家子龙干什么?”陈昭怒视曹操。
险些忘了这个姓曹的本性邪恶了,不仅喜欢别人的妻子,还喜欢别人的武将!
曹操也有些尴尬,毕竟这个俊朗儿郎一看就是跟着陈昭的护卫,他前脚刚怀疑人家小姑娘,后脚又盯着人家的护卫看
真是奇怪,他为何看到这个少年就下意识觉得此人必定是人中之龙呢。
“操只是见俊杰而心喜。”曹操咳嗽一声,拱手,“我家中还有要事,操先告辞了。”
看着曹操狼狈逃离的背影陈昭还不放心,又拉着赵云说了半天曹操的黑料,也不管是正史野史还是无中生有,反正都往曹操头上扣。
听的一旁蔡琰也一愣一愣。
随后三人一同前往后院,在看到陈昭掏出玉笛的时候,蔡琰已经心道不好。
“我刚新学了一首曲子。”陈昭自信把乐谱往身前一拍。
于是后院里又响起了大珠小珠砸瓦片的笛声。
赵云听得眼皮直跳,蔡琰听得双目紧闭。
“如何?”陈昭严格按照乐谱吹完一曲,期盼看向二人。
赵云立刻露出微笑:“主熙宁的笛声天下无双。”
这浓眉大眼的家伙竟然会睁着眼说瞎话?指望赵云实话实说能让陈昭知道真相的蔡琰有些绝望。
只是她就更心软了,对上陈昭渴望的眼神,蔡琰昧着良心道:“熙宁的笛声比上一次更好些。”
看到陈昭跃跃欲试似乎想再来一曲,蔡琰连忙柔声阻止:“我父亲书房中有许多孤本,咱们去看书如何?”
好歹让陈昭放弃了谈论音律的想法。
赵云对孤本不感兴趣,对蔡琰所说的兵书颇感兴趣,蔡琰便让婢女带着赵云去另一处小书房寻兵书,她和陈昭二人则在书房中看书聊天。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天下大势。
陈昭浅浅说了几句她从青州至洛阳沿途看到的景象。
“乱世之中,生民最苦。”
蔡琰目中含泪:“只恨文姬生不逢时,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胡笳十八拍》蔡文姬(节选)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
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所以我觉得蔡文姬应当是很有家国抱负和仁慈之心的女孩子,很好!拐走给阿昭当丞相
第41章 天子死
蔡琰的眼泪落在竹简上。
面对陈昭,她难得把心中的不忿一吐为快。
“庶民水深火热,流民肆虐。三年遭旱灾,民生维艰。贼匪如猬毛而起,肆行劫掠。诸公却置百姓疾苦于不顾,既不兴兵剿匪以安地方,又不设法分田以解民困,更对欺压百姓的纨绔子弟姑息纵容,不加惩治。”
“他们喊着匡扶汉室,实则不过是争权夺利。今天比一比官位,明天论一论权势,有谁真想救天下?”
蔡琰目中有深沉的哀恸,她字字泣血一般:“我只恨自己被困深宅,连府门都出不去。但凡我能做个小吏,我都必去济世救民,以安天下。”
她父亲的藏书,她全都读遍了。可偏偏她读过这么多书,却什么都做不了。
陈昭靠近蔡琰,慢慢伸出双臂,将她稳稳抱入怀中,手臂微微用力,传递着无声的安抚。
肩膀处传来了湿润的触感。
蔡琰把头抵在陈昭肩膀上,闷声道:“我和卫仲道定亲了。”
“河东卫氏的子弟,我与他前些年见过一面,父亲说他也喜好舞文弄墨,颇有才学,会是我的良人。”
蔡琰抬起头,擦干净眼泪:“熙宁见谅,我只是有些不甘心罢了。”
她又变成了那个温柔端庄的蔡邕之女,刚才的愤怒和不甘从未存在过一般。
“文姬不喜欢卫仲道?”
蔡琰惆怅叹息:“我和他都未见过几面,何来的不喜欢?父亲只有我一个女儿,对我自幼疼爱有加,他为我选择的夫婿,必定人品上佳,能与我志趣相投,已经是良人了。”
蔡琰自嘲:“好歹河东卫氏也是诗书传家的世家,也算一个好归宿。只是,日后能和熙宁再这般边读书边谈论天下大势的日子,怕是再也不会有了。”
她只是有些遗憾而已,遗憾自己一事无成就要为人妻为人母。
陈昭轻咳一声:“文姬觉得我如何?”
“于情,文姬与我是多年故交总归咱们最近经常见面。”
“于理,文姬和我都志在天下,有巨柱撑天之志,都喜好诗赋,这才是你亲自验证过的志趣相投。”
陈昭补充了一句:“甚至你我还都喜好音律。”
“所以,文姬跟我走吧,我带你私奔,咱们一起匡扶天下!”陈昭一手叉腰,豪气干云道。
蔡文姬扑哧一笑,笑语晏晏,拖着下巴假装深思:“这倒是个好主意,不知小娘子家中田地从者几何,可聘得起我这大家之女?”
“我家中有田地数十万亩,侍从二十万,应当聘得起蔡家贵女。”陈昭严肃扒拉手指,点点头。
“文姬有倾城之才,我以一郡聘之如何?”
这话吹嘘的实在过分,蔡琰丝毫没有当真。
她咯咯笑了几声,艰难收了笑:“那我便和陈家的小女郎私定终身了,只是此事勿要让我父亲知道。”
陈昭笑道:“蔡公若是知道了,那我正好连蔡公一起带走。”
“好贪心的小女郎。”蔡琰嗔道,“我这就把你这三心二意的浪荡子打出门去。”
话罢就一手握着竹简,追在陈昭身后佯装要打。
陈昭一边躲避一边嬉皮笑脸求饶:“这位泼辣的小娘子,饶了我吧我一定送上多多的聘礼请蔡家女郎辅佐我匡扶天下”
不远处书房里抱着兵书读得正起劲的赵云听见传来的嬉笑声无奈摇头。
那蔡家女手无缚鸡之力,也难为自家主公能和她“打”得有来有回了。
离开之前,陈昭饶有其事挥笔写了一份试卷给蔡文姬。
“这是投名状。”陈昭把试卷递给蔡琰,“写好了投名状才能在我这出仕。”
这张试卷只有三道题,分别涉及民生、问策和律法。
“有一县,县中有士卒五百人,庶民三千户,田地去岁收粮有流民约五千人流窜至此,该如何应对?”蔡琰读出了声音。
她粗略浏览一遍,后面两道题果然也都是这种类型。
“我只听闻过举孝廉做官,熙宁倒是稀奇,在你手下出仕还要写文章。”蔡琰打趣道。
她到现在依然只把这当做陈昭对她的安慰。
既然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抱负,那能在纸上一展宏图也不错。
蔡琰把试卷珍惜卷成卷轴小心收入袖中。
本是小女儿之间的玩笑,蔡琰却忽得生出紧张,她口中说的信誓旦旦,可她先前连小吏都没做过,万一漏了怯,她其实不行怎么办?
蔡琰用开玩笑的语气道:“要是我连纸上谈兵的能耐都没有,那便只能恳请熙宁担待一二了。”
上一篇:豪门老公假死后我不演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