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呼风唤雨 第72章

作者:金玉满庭 标签: 强强 历史衍生 爽文 升级流 基建 穿越重生

  面前这张地图上多了几条炭笔画上的线。

  “这是洛阳的舆图,这是皇宫内的甘泉宫,也是当今天子的寝宫。”陈昭声音平静。

  太史慈猛然抬头,瞳孔略微扩张。

  “这条地道直通甘泉宫寝殿,开口处在天子床榻之下。如今还未挖开,时机成熟之时你略微用力就能挖通。”

  陈昭道:“我要你先去洛阳潜伏,时机成熟之时从此地道潜入,为我偷一个人。”

  太史慈嘴巴微微长大,神情呆滞。

  什么!

  去天子寝宫偷人?

  “如今的陈留王、日后的天子,刘协。”陈昭一字一顿,确保太史慈能够听清她的要求。

  太史慈觉得自己头皮要炸开了。

  一时之间,他不知道到底是“陈留王日后会成为天子”还是“他要替主公偷未来的天子”哪条更让他震惊。

  陈昭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将何进被杀的那份密信递给了太史慈。

  太史慈看后,猛地抬头,他不是只有武艺的莽夫,结合陈昭一番说法,太史慈尽管猜不出全部,心中却也有了一点不妙预感。

  莫非是袁隗和董卓胆大妄为到要废帝另立陈留王为新帝,自家主公看不惯挟持天子的权臣,所以要派他去把天子抢回来?

  “敢问主公,何时为时机成熟?”事关重大,太史慈深吸一口气,问道。

  陈昭的声音低沉:“城中混乱之时。”

  “迁都,亦或者董卓大败,欲挟持天子威胁群臣。”

  太史慈狠狠一抱拳:“末将领命!”

  太史慈的瞳孔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这个任务虽凶险万分,但若能成功,便是大功一件,足以弥补他投奔时机不当的过失。

  要是立下功劳他的官职是不是就比他娘高了?太史慈精神一振。

  夜色深沉,鸦振翅掠过残月,在城墙上投下斑驳光影,十余道身影悄无声息离开了临淄,伪装成游侠一路行路,在看到洛阳城门的时候还十分没见识热情惊叹了几声,惹得守门士卒一阵鄙夷。

  为首者,太史慈。

  在太史慈带着精锐特种部队进入洛阳之时,朝堂局势也悄无声息发生着变化。

  董卓带着天子的旨意,宣称自己是奉天子之命剿贼,太后则是被宦官挟持,宦官见走投无路,便凶残与太后同归于尽。

  不知这番说辞到底有多少人信,反正是糊弄过了一时。

  只是董卓依然不安稳。

  “文优,老夫的心里还是不安稳啊。”

  原本有丁原还与他有龌龊,也被董卓用计鼓动了那丁原麾下的猛将吕布,将其杀了。收拢了丁原部下的董卓,在京中再无忌惮之人。

  董卓前日还找了个借口把前三公之一的司空刘弘罢免,自己取而代之,如今已经住入司空府,可谓是春风得意。

  “袁隗老实了,天子也老实了,可不知为何,老夫心里就是不安稳。”

  董卓唉声叹气,“那日众目睽睽之下,太后撞在我剑之上身亡,能瞒得了天子一时,想必瞒不了天子一世,天子长大之后,若向老夫寻仇该如何是好?”

  李儒笑道:“司空何不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为帝?”

  “陈留王由董太皇太后抚养长大,封王之前又名’董侯‘,董太皇太后与司空同姓,自当更亲近些。”李儒献策。

  董卓没有回话,李儒笑着抚须,他了解董卓,自家这位主公兼岳父,已经心动了。

  李儒微微眯眼,看向一望无尽的天。

  高高在上的天子又如何呢?

  还有这些自诩高贵的士族。

  “主公可设宴请诸位大臣赴宴,先在宴上商议此事。”李儒恭敬道,嘴角带着毫不掩饰的笑容。

  阿昭不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天子“偷”出来是为了立功卖个好价挟天子令诸侯好处多坏处也大,阿昭走纯反贼路线(大汉忠臣纯粹嘴上说着好听啦)

第60章 卢植,来了就别走了

  洛阳城,董卓府邸灯火通明。董卓身披蟒袍,腰悬宝剑,大剌剌坐于主位,西凉铁骑环伺左右,杀气腾腾。

  酒过三巡,他猛然掷樽于案,虎目扫视群臣:“陛下暗弱,吾欲效霍光故事,废帝立陈留王!”

  话音落下,宴中一片死寂。

  袁绍怒目而视,看向叔父袁隗。众世家朝臣亦齐刷刷望向这位太傅。

  袁隗低头饮酒,神色如常,心中却暗自叫苦。董卓的野心远超他的预料,本以为是条听话的犬,谁知竟是弑主的豺狼!

  旁的不说,那条“太后是被宦官所杀”的圣旨是怎么来的,旁人不知道他当日可在场,看得清清楚楚。

  是董卓找到天子,一刀把天子的御案劈成两半,胁迫天子所下的诏书!

  袁隗可不想试试自己的头颅是否比御案更硬。况且,废帝之名又不归他背,刘辩、刘协谁登基,他都仍是三公,何必与董卓撕破脸?

  “有不从者,斩!”董卓厉声喝道,再次砸樽。

  他身侧走出一个男子,生得器宇轩昂,头戴束发金冠,剑眉插额入鬟,手执一柄方天画戟,站在董卓身后,手中长戟狠狠往地上一敲,仿佛虓虎要择人而噬。

  一片鸦雀无声。

  董卓面上浮现笑容:“奉先,速速退下,莫要惊吓了诸位公卿。”

  怕死好啊,怕死才能听话。

  “陛下德行未失!如何轮得到你妄议废立之事?”一道饱含怒气的声音响起。

  董卓猛地抬头,却见是那袁家小儿袁绍,当下脸便沉了下去:“汝想死吗?”

  袁绍拔剑对峙:“十步之内,未必谁先死!”

  袁隗急忙拦在二人中间:“本初,速向司空认错!”

  袁绍恨声道:“叔父老矣!”

  随即收剑转身,拂袖而去,一点脸都不给董卓留。

  “还有何人敢行反对老夫?”董卓怒道。

  一道苍老的身形缓缓站起:“我!”

  董卓定睛一看,却是卢植。

  卢植并未配剑,他身形挺直,孤零零站在堂中,目光扫视一圈,看向宴中百官。

  “太甲暴虐,伊尹放逐;昌邑王昏庸,霍光废帝。陛下年幼,并无过失,明公亦非伊尹、霍光那等托孤重臣,安可废帝?”卢植站在堂中。

  “诸位公卿亦不会赞同明公之言。”卢植目光如炬,一个个看向群臣。

  董卓就算再胆大包天,可若是百官人人都不赞同,难道董卓还敢将百官全杀了吗?只要能撑住这几日,待到他们与外地掌握兵权的将领州牧联系上,董卓之祸便可解。

  卢植用目光鼓励群臣随他一并反对董卓,可他目光看去,却无一人敢与他对上目光,目光过处,人人避之不及。

  卢植不要命,他们要命啊。

  忠于天子,这都是嘴上说说的套话,谁还真信啊?

  董卓哈哈大笑:“卢植,安有人愿意随汝反对老夫?汝且退下,老夫不与汝计较。”

  在剿灭黄巾之时,卢植和皇甫嵩才是朝廷主帅,他只是个副帅,打心底里,董卓对卢植还有些忌惮。

  卢植看向群臣的眼神渐渐带上了失望,却依旧顽固站在原地,不肯退下。

  “来人,杀”董卓见卢植不识好歹,也怒了,当即便不再顾及昔日那丁点情谊,就要杀卢植以示朝臣。

  “主公,不可。”李儒及时出声,他依附在董卓耳边低语几句。

  “卢植乃是名士,名满天下,当众杀了他,会引起天下人愤怒。不如先放他一马,将他罢官逐出洛阳,主公再派人半路截杀他。”

  董卓眯眯眼,勉强按耐住杀心,采纳了李儒的意见,只命人将卢植压下。

  被士卒压住的卢植没有挣扎,只是长叹一口气:“堂上诸位公卿,皆是董仲颖的帮凶。今天子受辱,尔等默不作声,来日董仲颖杀尔等,难道还会有人为尔等挺身而出吗?”

  凡是对上卢植眼神的人皆低头,就连官职高过卢植的太傅袁隗也低头。

  他心中对卢植所言不以为然,可他这个假“忠于汉室”的汉臣,对上卢植这个真忠于汉室的忠臣时,还是不自然羞愧万分。

  若是人人都贪生怕死便罢了,可偏偏有人不贪生怕,便衬得他们这些人是小人了。

  宴会散后,众人三三两两离去,皆唉声叹气。

  曹操独自一人,望着袁绍离去的方向,眼中异彩连连。

  思忖片刻,摇了摇头。

  本初乃袁家子,董卓身为袁氏门生,到底和袁家还留有几分情面。若是换了他那吕奉先一柄方天画戟,估计一戟就能把他头砍下来。

  他无袁绍的家世,又无卢植的名望。

  还要从长计议。

  翌日朝堂之上。

  “臣有一事。”董卓前迈一步,大大咧咧拱手。

  少帝刘辩突然又看到自己的杀母凶手,被吓得脸色青白,心中暗恨,却又无可奈何。

  “司空有何事?”

  董卓十分无礼地抬头直视刘辩,自然也没错过刘辩脸上掩饰得十分不好的恨意,冷笑一声。

  果然他就该早日除掉这个幼主,如今年幼便如此恨他,若让其长成,他安有活路?

  “陛下暗弱,何不效仿尧舜,退位让贤,将皇位让给陈留王?”

  董卓不等刘辩反应,立刻道:“李儒,速来宣读策文!”

  【孝灵皇帝废皇帝为弘农王】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李儒念读策文的声音。

  初平元年,董卓废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卢植得知天子被废为弘农王的消息之后,仿佛一夜之间变苍老了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