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县令的日子 第19章

作者:为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成长 基建 日常 穿越重生

  许行知看到这里都能猜到,后续是圣上让这位周大人前往应山州宣旨,特许他的家人同传旨的队伍一同回京城。

  虽然说糟点有些多,但也能说一声好一出君臣相惜的戏码,许行知扫过后面的内容,和猜测的所差无几,章知州的消息是真的灵通,还如此‘大方’的跟他分享,这里面是什么意味,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虽然没有明示,但是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出来,章知州和这位周大人应当是相识的,就算关系不算特别好,但也绝对不会差。

  想想也知道,一个是圣上跟前的红人,一个是自己家乡的知州,除非说真的涉及到了后边队伍层面的较量,不然也很难交恶。

  度过了风平浪静的几天,应山州那边又来了消息,甚至更为详尽的说了传旨的一行人约莫哪天哪个时辰会到南新县,许行知看着这封信,沉思良久。

  如果说刚开始传递消息,是想要示好,互相友好交往,但传信到了这个地步,他都觉得有点奇怪,不过是一把曲辕犁,在圣上面前露了露脸,不至于让一个知州这般行事,许行知想了想自家的关系网,还是没想出来,干脆就不管了。

  不过传旨官要来的消息还是要说说,让周围的人做个准备的,在几人下班汇报工作的时候,许行知随口一提,然后见到的就是陈县丞和孙主簿惊恐的小眼神。

  “怎么了?”

  还怎么了,两人对视一眼,看见双方眼里如出一辙的无语,他们这位大人的心可真大,来的可是传旨官!还是圣上御前的红人!!

  人家都快来了,县衙还没有大扫除搞卫生,依旧是乱七八糟的样子,南新县城门口,前些日子他还见着很多百姓把赃污的垃圾往那边倒,不知道角落里是不是已经臭气轰天了。

  这还只是眼睛上能见到的,那位大人过来后,顺口和圣上说一声,南新县又偏又穷还臭,给圣上留下坏印象怎么办。

  果然,县令大人之前的靠谱都是错觉,两位话事人非常委婉的表示:“您不觉得,南新县现在还是有些杂乱,需要休整一番,更好的迎接传旨官吗。”

  “只是传个旨而已。”

  两人已经不想和他这个呆头鹅说话了,干净利落的开始组织全县开始大扫除,看见哪里有脏乱和垃圾,通通的清理干净,那些县里边胡乱摆放的小摊子,都给画了个线,只能在线里面摆放。

  南新县百姓处理垃圾的方法非常简单的,焚烧和掩埋两种,焚烧带来的烟灰太大,一时间还很难消散,所以统一在种不了地的荒山上挖好多个大洞进行掩埋。

  大家勤勤恳恳的把村子和县里边都弄得干干净净,许行知倒是发现这边有个好习惯,他没看见有人把垃圾往河水里面倒。

  “其实只要不是自己喝的那条河,谁管会不会流通,该倒还是倒。”老张头摇摇头:“我们是吃了亏,才长记性的。”

  王二胡迟疑着说:“其他地方我不清楚,但是我是从小被我爷奶叮嘱,绝对不能往水里面瞎丢东西,说很多年前,南新县这边有过一场特别大的瘟疫,就是喝了脏水得的。”

  “我也是。”佟有凑过来:“我也听家里人说过,好像就几十年前的事,刚开始还不知道是水的缘故,后来来这边治的医师说,所有的河流都是相通的,你在这边倒垃圾,可能流向的就是其他村子进口喝的水,最后转一圈脏水又回来了,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吃。”

  “那医师说,虽然表面上没有大块垃圾,但掩藏在水里面的脏东西那可是一点不带少的,所以水最好还是烧开了喝比较好,不过烧水比较费柴火,反正后面就没人往河里面丢垃圾了,被人看到会被骂死的。”

  许行知点点头:“那医师说的对,水还是要烧开了喝,不然人也容易染上不干净的病,病从口入也是有道理的。”

  “吃一堑长一智,都有先辈们发生的事了,还见着你们喝生水。”

  几人嘿嘿一笑,左顾右盼不说话,许行知笑道:“后面怎么样了,要是传染性瘟疫,那可不好治。”

  “所以干脆不治了。”木先生是仵作世家,听到过的东西自然也更多:“不过是几个县而已,只要是染病的,全部杀了就地焚烧。”

  “没有把没染病的一起杀了,而是隔离起来,谁发烧杀谁,已经很仁慈了。”

  许行知静默,他倒是没想到,就这块小小的土地上,却承载着那么多的经历。

  大扫除完,原本不算脏的街道变得干干净净,百姓们走在路上都不好意思乱丢,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许行知都感觉最近出门路上的空气都清新很多。

  随着时间的拉近,比起两位木匠,陈县丞显得更为着急,许行知不用看都知道,案桌上的书页已经一个时辰没翻动了,光如厕他就跑了五六趟。

  “您就别再念叨着了,二胡和老张头已经在注意了,一有钦差的动静就会回来通传的。”许行知叹气:“整个南新县都里里外外清扫干净了,进县的那条路更是派玉芝和小贺去检查过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边说着,许行知起身捞起案桌上的一叠折子放到陈县丞的怀里:“我看您就是事情还不够多想的太多了,看点折子冷静一下。”

  见陈县丞都没抱怨说他又在偷懒,而是魂不守舍的接过折子开始看,许行知更不得劲了:“今个怎么这么好说话,钦差大臣也是人,再说了又不是抄家流放,天大的喜事有什么可想的。”

  “呸呸呸,抄家流放这种事情怎么能够乱说!”陈县丞稍稍拉回一点状态,瞪着许行知:“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我老人家,在南新县这么多年,第一次要见到圣旨和钦差大臣,紧张一点怎么了。”

  话还没说完,陈县丞便眼尖的看见王二胡气喘吁吁的出现在门口,两人交汇一个眼神,见他重重点了下头,陈县丞赶紧起身拍了拍自己的官服,视线落在身后的许行知身上,示意他先请。

  陈县丞是个能人,虽然在县衙里表现的格外焦躁,但一出门,整个人的气质却在一瞬间定了下来,看着格外的从容不迫,只有特别熟悉的人才能从他紧崩的脸上看出一点端倪。

  官道上一群人来的浩浩汤汤,身上穿着官服,虽然有极力理顺压平,但还是能看出一些折叠的褶皱痕,周乐山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明显也是在这破路上吃了点苦头,在门口休整了好一会才进的县城。

  许行知微微抬眼,这位周大人的容貌甚为出众,身上有一股自成的属于读书人的写意风流,一举一动皆有一番独特的韵律,在人群里面也是非常耀眼的存在。

  “你就是许县令吧。”

  许行知应是:“在下是南新县县令许行知。”

  周乐山微微点头回应,背挺直如松柏:“接旨人在何处?”

  没有过多的寒暄,一行人来到县衙门口,众人早就候着了,开正门迎传旨人进门。

  堂前的香案是早已备好了的,于木匠和许行知居前位,其余后在后位几步,正襟双腿下跪,周围的百姓也意识到了什么,乌压压的跪倒了一片,热闹的街道上已然是鸦雀无声,几人目视传旨官,等待他宣读圣旨。

  从前些日子南新县开始全县大扫除的时候,百姓们其实也知道,估摸着是有什么大人物要过来视察了,不然也不会这么搞,只不过大家最多也就猜测,可能知州会来县里面看看,没想到来的竟然是个带圣旨的,这可是圣旨。

  众人皆跪,周乐山洋洋洒洒的念着圣旨,开头并不是许行知熟知的影视剧常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内容倒是和之前章知州说的无差别,许行知还有点闲心的想,圣旨上的文字并不花团锦簇,正相反,行文简练,听着就觉得很舒服,糅合在一起,有一种无可增删的感觉。

  所有人磕头跪谢皇恩,于木匠接旨,把圣旨*进行交接之后,周乐山道:“大周犁已经在京城周围进行推广运用了,这次农具的革新,让圣上龙颜大悦,虽然接旨的是于木匠,但圣上对你们参与的所有人都是挂念在心的。”

  “圣上让我给许公子带句口谕,为大周做事,为百姓谋福祉,做个好官。”周乐山面色含笑,目含期待,仿佛在说,你们可都是大周的栋梁之材。

  “定不负圣上所望。”许行知眼神诚恳坚定。

  这次的传旨几方都挺满意的,许行知余光一瞥,刚好瞧见了陈玉芝黑色眼眸中闪烁的亮光,是连本人都未曾察觉的孺慕和振奋。

  街道上开始响起了劈里啪啦的爆竹声,没有提前准备,四周的百姓却都自发的从家中掏出过年用的爆竹在屋檐上挂上,乐呵的好像过年一般:“这可是圣旨!以后老子跟儿子吹牛的时候都能说,老子跪过传旨官。”

  “那必须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4-07-1420:07:28~2024-07-1517:39: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93905572瓶;微笑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7

  

第27章

  周乐山原本没想多待,只是南新县的百姓太过于热情,对面又一口一个:“来都来了,吃个中饭再走,一样来得及的。”

  “都赶了那么久的路,您能坚持的住,后面这些兄弟总归要歇歇吧。”

  话糙理不糙,他总不能因为自己归家心切,让一起来的兄弟们吃不上一口热乎饭吧,半推半就之下,一群人欢呼着来到县衙。

  只是让周乐山有些惊讶的是,许行知并未带着他们去哪家酒楼,一群衙役在县衙里面杀鸡拔毛,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没在做饭的衙役也很快和他带来的人打成一团,没一会就开始在桌子上兄弟兄弟的喊起来,开始聊天吹水。

  许行知笑了笑:“这边偏僻,本身就没什么酒楼,稍微好一点的那家我去吃过,外面看着体面但也是真难吃,绝对不如在县衙里面好好的吃一顿。”

  “我们家这群衙役,其他的不好说,这张嘴可是真会吃。”

  “你倒是自信。”周乐山挑眉,原本身上生人勿进的气势也在慢慢消融,更近人了:“要是不好吃,我可得质疑你的品味了。”

  “那您可就没这机会了。”许行知得意洋洋:“其他的我这边可能不太行,但就论吃的这一块,绝对是这个。”

  看着他微微翘起的大拇指,周乐山轻笑,想起这位也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纨绔子弟,擅长吃喝玩乐,好像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性格,倒是和传闻中的有些不太一样。

  佟有见他们聊完,非常有眼色的在这个间隙里面插近来,放下手里装满瓜子的碗碟就跑。

  瓜子这玩意,不在眼前一般也不会想起来,但在面前的桌上,总是会不由自主的顺两粒来嗑嗑。

  许行知也随性,直接抓了一把放在自己桌上,开始嗑了起来:“周大人您也尝尝,这瓜子炒的不错,又香又脆,我就爱嗑这种吃起来有味道,还有点声响的。”

  周乐山看着自己桌上堆叠的小山包,这瓜子的品色确实不错,看了看完全不在乎形象,玩的不亦乐乎的许行知,也顺手拿起瓜子放进嘴里。

  “这味道,确实不赖。”

  只有在和衙役在一起凑着玩的随行者注意到了这一幕,眼神里露出了讶异之色,要知道,不管是在京城还在这一路上,周大人的言行举止这一方面,都是格外的严苛的。

  并不是说他装或者怎么样,而是有些人就是习惯性用一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要他不强制要求其他人都要按照他这样做,大家也不会多说什么。

  还没多想,就又被其余人喊住,忙活去了,没花多久时间,两大桌菜新鲜出炉,就最中间那两道烧肉,一看就让人胃口大开,食欲满满。

  这一顿饭吃的很是尽兴,客主皆欢,许行知也没说错,在吃食这一方面,衙役们的手艺确实不赖,虽然说比不上一些大酒楼的精细,但却别有一番地方风味。

  王二胡可是今天的掌勺大厨,听见别人夸他,嘴上说当不得,实际上笑起来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他原本就对吃食这一方面感兴趣,干衙役之前,在酒楼里面当过两年的学徒。

  只不过后来酒楼倒闭了,因缘际会之下才能进到县衙里,之前是没有机会,但新县令是个爱吃的,甚至几头猪往县衙里搬,不用担心价格,各种盐油调味品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做出来的东西怎么会不好吃!

  好厨艺=县令经常在县衙里吃饭=有人花钱给大伙加餐。

  这个恒等式在大伙心里成立的时候,衙门里的大伙都跑去和二胡勾肩搭背:“王哥啊,你说,咱县令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你是不是该努力一下了。”

  一直被叫二胡的小弟,竟然有一天在衙门里成了王哥,王二胡双目含泪,面目狰狞扭曲:“好兄弟,我一定努力,就是你他爹的把手给我拿开,手劲这么大是想要把我给废掉吗!”

  在南新县这种地方,周乐山做为皇上的代表前来传旨,本身还是几年前的新科状元,当今圣上眼前的大红人,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架子,仿佛自己真的只是个普普通通,来县衙做客的普通人。

  陈玉芝一直安静的没多说话,只是目光却是不自觉的追随着他的身影,却是没想到,就算是已经很遮掩了,还是被注意到了。

  看着周乐山朝着他挥手,陈玉芝意识到是在唤他,犹豫半响,恭恭敬敬的行礼:“周大人。”

  “不必客气,坐。”周乐山看着他,温声道:“你是这边的衙役吗,在县衙里呆多久了?”

  陈玉芝定了定心神,压抑住心底的情绪:“玉芝不是县衙里的衙役,只是有幸得县令大人赏识,有机会来这边学习。”

  “许大人是个好县令吧,也没来多久,就已经让南新县做出这样的改变了。”周乐山小小的抱怨:“我在来这边的时候,进来的那条路可不怎么样,还在想,这地方也太偏僻了。”

  “只是没想到,进了县城,发现这边百姓的精神面貌都很不错,看来许大人来了之后,给南新县注入了不少新活力。”

  听见他的语气从抱怨到惊讶,陈玉芝也不由得有与荣焉,毕竟这段时间,南新县的改变确实是翻天覆地,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在许行知来了之后带来的。

  “能有许大人这样的父母官,是南新之幸事。”陈玉芝心神稍稍放松,腰背却是不自觉的挺起,从最开始的曲辕犁开始讲起,说到去村子里面,和人赌约试犁,再说起他们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碌的肥料一事。

  说如果周大人能回去禀告圣上,说上两句好话,对许大人来说,也是难得的好机运。

  陈玉芝心想,周大人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听众,认真又诚恳的目光落在他身上,随着他讲述的深入,还会表现出各种惊叹,夸赞的表情附和着,更让人精神振奋。

  “真想留在这里,看看南新县这肥料,到底多与其有利。”

  周乐山依旧是君子如玉般模样:“只是可惜,时不待我,在下得尽快回去复命,不能久留。”

  没有歇息太久,周乐山便提出要走的讯息,许行知也没再留人,为其送行,一直到驿站门口,瞧见那位的目光一直久久留在他身上,走过去问道:“周大人,一路顺风,有机会等我回京城了再聚。”

  “好。”周乐山微微一笑:“我会如是和圣上禀告南新县的状况,也希望下一次见面,你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许行知和他微弯的眼眸对视,周乐山的低头侧身过去,意有所指:“看着此行还算愉快的份上,在下也给许大人一个小小的提醒吧。”

  “有的时候,藏拙不好,太过于出类拔萃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