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六
许行知眨了眨眼,两人因为凑在一起砍图纸,所以坐的格外近,这姿势也显得稍显暧昧。
“得了得了,赶紧去找人来试试这炕,要是能成可是功德一件。”秦安唉声叹气:“虽然我也惨,但是好歹生在王孙之家,稍微拼一拼,现在日子过的也还不错。”
“要是生在普通百姓家,光是努力活着都要费费尽心思,难啊。”
许行知的行动速度很快,马上就找了几个手艺厉害的师傅来县衙,解释了很久才让人理解,他想做的土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好在他说的虽然含糊,但还记得很多关键的点,许行知也给足了支持,让他们不断的尝试。
县衙里的人约莫知道,自己家的县令估计又在搞什么东西,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还是给予了莫大的期待。
衙役们找来的手艺人,也确实是又几把刷子的,主要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大方向,再往里边试,大伙干活也是需要动脑子的,所以搞着搞着,做出来的成品也像模像样的。
许行知听到他们说成功了的消息后,整个脚步都是飞扬的,到了县衙后,发现屋外已经围满了人,衙役们争先恐后的想要试试这炕。
下面的洞口已经燃起了薪柴,没放很多,坑上铺了一层垫的小铺盖,门窗都给关好后,没一会,屋子里就暖和起来了,这可比需要不断添柴火的炭盆好多了,晚上睡觉,指定能暖上一宿。
大伙看着这炕,和看自己媳妇没啥区别了,充斥着火热二字,连带着盯上了几位师傅,这目光也真的怪瘆人的。
上次这么激动的时候,还是新肥料出现,试验田试出大丰收之时,咱南新县还好来了个许县令啊,这日子瞧着都有盼头了!
几位师傅看着许行知,脸上的笑容更是藏匿不住:“大人,您这炕的想法实在是太棒了,咱们顺着您的思路来,一下就通了。”
“其实前几日就弄得差不多了,但是最后总有些不对,还是老平试了几次发现,弄这炕也是有些技巧的,抹坑洞一定要用黄泥,啥也不能掺,而抹坑面有些不一样,一定要用黄沙掺很少的黄泥。”
“这黄泥一旦用多了,一烧起来就会发现,这面上会出现很多裂纹,这就不得行了,要重新搞。”
师傅完全没有任何藏拙的意味,把自己做这炕得出来的经验给说出来,一般来说,这个年代,自己身上的手艺都是只对自家传授的秘密,毕竟是吃饭的家伙,这个年代,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事并不是在开玩笑。
谁想要学点东西,不得先在师傅家当个两三年的学徒,洗衣打杂各种活都干,才能慢慢的从师傅指头缝里学点东西去。
说实话,这年岁,当了两三年学徒就愿意教你真东西的师傅,都算是很不错的了,很多不想教又想白嫖学徒劳动力的也不是没有,最多被人说一声没品,也没什么其他办法。
这些个师傅愿意这么仔细的说出自己的经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土炕本身就是县令大人出的主意,其中的耗材也是县衙全包,他们只是一起试试,且这几日县衙都是给他们发了薪水的,价钱还不低。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县令大人应允的话,这土炕势必会成为南新县里人人争着建的好东西,他们会建这炕,忙活完这个冬天,绝对能大赚一笔。
几位师傅想到之前那位听县令大人的话,做出曲辕犁的于木匠,人家带徒弟赚大钱买房了,现在甚至直接鱼跃龙门,到京城做官去了,光宗耀祖。
这火炕要是做好了,可不比那曲辕犁差,师傅们相通了这个关节,对许县令的态度更为热切了。
陈玉芝看着这炕,不由得喃喃自语:“要是全天下都能装上这炕,每年这得少死多少人啊。”
“从曲辕犁到新肥,再到这坑,大人,您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王二胡说出了后世的名句,却让所有人都不由得点头认同。
衙役们挤在这个小小的房间,仰头看着这位面冠如玉,瞧着还甚是年轻模样的县令,眼神已经完完全全的变了。
他做出来的这些东西,都已经不能用人这个名词来代称了,所有人心中更是浮现一个不一样的称呼。
陈玉芝紧紧的看着他,这位年轻的县令看起来完全不在乎自己到底做出了什么惊为天人的事迹,依旧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笑起来露出两颗牙齿,看起来格外的纯良,心想,许行知这样的人,他们这个小地方是留不住的。
不过幸好,他是南新县的县令,而这些注定会流传千古的事迹,许行知的名字,也终究会和南新县捆绑在一起,与世长存。
这炕完全达到了他想要的功效,摸着还热乎着的坑面,许行知笑着从怀里掏出银子递给几位师傅:“这几日辛苦各位师傅了,一直在这边做这坑,这是我的一些小小心意,也请诸位收下。”
几位师傅互相对视一眼,一同扑通一声跪下,刚刚开口介绍这炕到底是怎么做的那位王师傅诚恳的开口:“县令大人,能来县衙参与做这土坑已经是我们运气好,跟着大人学了这门好手艺,就更不能要大人您这钱了。”
“只是我们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大人您能允许我们用这门手艺,去给老乡们砌坑。”
其他几位师傅这时也跟着开口:“大人,我们也知道,这门手艺难得,但这冬天就要到了,天寒地冻的,大伙也都想暖和暖和,恳请大人应允。”
“大人,我们知道这要求可能有些无礼,大家也是厚着脸皮求您,只要您应,以后咱们只要用这炕赚的银钱,其中五成都给您送来。”
许行知看着面前几张恳切的面容道:“本官想做出这炕,本就是想让百姓们用起来,免受严寒之苦。”
“大人英明神武,菩萨心肠,南新县有您,真的福气。”
没理会他们的吹捧,许行知严肃着脸道:“但是有几点我得给你们说明白,首先,你们给人做这炕,靠手艺赚钱我是应允的,但是你们不能靠着现在只有你们几个会做,就收百姓高价,你们的五成工钱我不会要,但是这炕到底收多少钱你们自己看着办。”
王师傅立马点头:“这个是肯定的,大人您就放心吧,都是乡里乡亲,咱们也不是什么黑心人。”
许行知应道:“好,还有一点,我打算在初冬来临之际,整个南新县,大部分的百姓家中都要把这坑给弄好,仅靠你们几个肯定是不行的。”
“自己村子你们如果忙得过来就算了,其他村子如果有想来学土坑这门手艺的,收个三五百文,你们也得教给人家,当然,一个村里头有两三个会的就行,不影响你们自己,也能小赚一笔。”
听到这点,几人面面相觑,有点犹豫,最后王师傅问:“大人,我们能不能把手艺交给子侄,让他们去隔壁村子里砌。”
许行知想了想:“一个土坑几人一起,也得弄个一两日才能砌好,如果在冬日来临之前,你们的亲族能够把南新县各村这土坑生意给吃下,倒是也可以。”
“若是不能,最好按照我说的那般去做,不然到时候,我也是要拿你们是问的。”
几位师傅完全不惧,连连点头应道:“是,大人,我们肯定能做好您说的要求。”
许行知应允,最后还是不放心的交代道:“工钱方面,你们商量好跟我说一声,还是不能定的过于高了。”
“是,大人。”
许行知把该说的说完了,最后摸了摸这热炕,把空间留给其他人。
秦安看着他的背影,抬脚跟了过去,在场的衙役倒是热情的拉着几位师傅,请他们空了去自家盘好这炕,先下手为强。
秦安疾步赶上许行知,两人也没什么事,并肩在街道上慢走:“哥,你可真厉害,这炕说做就做成了。”
“也没有,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的总归要高些。”许行知语气平静:“可能上天给了我一些天际遇,就是为了让百姓们少受些苦难吧。”
“毕竟,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已经需要拼尽全力能做的事情了。”
“真好啊。”秦安喃喃自语道,脸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哪怕这可能只是一个平行时空,不管我们如何做,最后可能都只是这样了。”
“但你能这样想,真的就已经很好很好了。”
许行知侧头看着这小子:“脑子又放飞到了哪个时空去了?”
秦安没接话,只是继续笑道:“哥,你说为什么,这土炕一般都用在北方,而南方没有呢。”
许行知想了想,他还真的就知道这回事,随口道:“大周现在各地都还没土炕,所以不存在北方有南方无的情况,北方的冬天更冷,死的人也更多。”
“你明明知道我在问什么,还在哪故意瞎说,该打。”秦安冷哼一声,不吃他这一套。
“哈哈哈哈哈哈。”许行知用力揉了揉他的头发,才开始正经解释道:“一般来说,南方的冬季会比较短,大概也就只有一个多月特别冷,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但是有了这土坑,热的时候会更热,这建好了也不是说拆就能拆的,怪麻烦的。”
“而且南方整体会比较潮湿,不用火坑的时候,上面的涂层容易脱落,也比较容易长虫,所以不太流行。”
“南新县这个地方,不算太北,但也不算南,现在这天气越发的冷,建这土坑利大于弊。”
这个理由说的就比较科学了,还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就知道,原来是这么各原因啊。
秦安又开心起来,语气顿时变得黏黏糊糊:“哥,你怎么什么都会啊。”
许行知一把给他推开:“行了行了,别在这边撒娇,要是没事干,回县衙去打一套八段锦,热乎热乎身子。”
秦安磨了磨牙齿:“许行知,你这人可真没意思。”
【作者有话说】
章节内所有有关土坑的知识全部是来自于百度,如果有哪里写的不对或者其他地方有问题,欢迎指出(挠头)么么么!
74
第74章
几位师傅下午离开县衙,隔日,整个南新县都知道,他们县令大人又有新动作了。
听说是弄出来了可以不用太多薪柴,却能暖暖的度过一个冬日的好东西,前些日子各村的匠工,就是为了这个去的县衙。
如果是以前,谁要是说这话,肯定会被扇一个大嘴巴子然后嘲笑异想天开,但南新县的百姓支起耳朵一听,什么?你说这是县令大人折腾出来的,想都没想,立马脸上堆起了笑:“还是县令大人顾着咱,看来这个冬天,没有那般难熬了。”
“快说说是什么法子,我也好做些准备,马上就入冬了,家里几个娃还穿一套衣服呢。”各村里都响起相同的询问声。
“好像说是在家里建个土坑,下面有个烧火的洞,睡坑上会暖和。”
“什么土坑,能这么搞,还能睡觉?”有人好奇的凑过来问。
“你听我说………”
农忙完了,百姓们闲下来了,更是喜欢凑在一起聊天说话,那消息灵通的,更是成了村里倍受追捧的人物。
陈家村的村民们也凑和在一起,只不过脸上的表情更加志得意满些。
“那御寒的东西咱打听好了,是要匠人在自家建个土坑,主要是有手艺人来弄这事。”
“这……大伙谁知道去哪找这手艺人,明个要不再去县衙一趟问问。”有叔伯急道。
“各位叔叔伯伯阿爷阿奶们别急,咱村长早就走一步看三步,为咱们陈家村尽早做打算了。”
陈二狗脸上带着一抹笑意:“县衙里前些日子说需要找些手脚麻利聪明些的老匠人,村长寻思着里面肯定有点机遇在,咱县令大人不是无故放矢的人,就让三千叔去试了试。”
“没想到县衙直接把人给要了,他跟咱们说,现在还在县里,给那几个衙役大人装,等整好了,就回咱们陈家村。”
“到时候不仅仅给咱们村里人装,还带着大伙一起发财!”
陈家村的村民们激动的眼睛都红了:“这姜还是老的辣。”
现如今,连许行知都不知道,一件件不可能的事,让他的名字,在南新县的百姓心中,早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了,不论是多么离谱让人难以置信的东西,只要说,是县令大人让去做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相信。
只要县令大人想做的,就没有他做不到的。
在事情还未尘埃落定之前,消息灵通的,都跑去那几位师傅家中,想要提前预定那土坑。
许行知不知道大家心里到底是怎么想他的,只是哭笑不得的发现,早上去上值时,县衙门口多了不少东西。
有被捆住脚还在喔喔叫的大公鸡,有一整版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土鸡蛋,还有各式各样根部被处理干净的小菜,甚至葱姜蒜样样齐全,还有自家做的黄豆酱。
“这都是什么。”许行知看着门口满满当当的东西,默然无语。
佟有狗狗祟祟的在后边探头:“大人,这是老百姓给送的东西,说是给您尝尝。”
“小佟啊,咱们之前也说过,不能收百姓一毫一厘吗。”许行知有些头疼:“我像是缺这一口肉的人吗,但这只鸡,他们家估计得养个大半年才能这么肥,留着过年一家人补补多好啊。”
“这我来开门的时候,外边已经堆了不少东西了,后面有人过来,我一直阻止说了不要不要,但是人家把东西丢地上就跑,这我们也追不上,不知道谁送的啊。”佟有委屈,虽然大人说了不能收百姓的东西,但这事也不能赖他啊。
“我没有说你的意思。”许行知看着他一个大老爷们眼泪差点出来,赶紧安抚到:“我就是想到这些东西是老百姓种了很久才收获的,一时心急了些,抱歉。”
佟有扭捏半天,最后还是道:“我当时应该早点来不让他们送的。”
“这和你没关系,这次送了也找不到是谁的,收了就收了,咱们明说,再送我们不管了,之后应该就没人了。”许行知说道,低头看着这一地的吃的用的,那菜一个赛一个的水灵,一看就是精心伺候,养的很好的。
县衙外,看着一派忙碌,实际上都悄悄用余光往这边看的百姓,许行知对着门口的大家伙喊道:“乡亲们,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心意我都是知道的,这次的东西我就收下了,但真的*别再给了。”
“给自己家留着补补身子,吃好点就行,咱县衙也不缺这点东西,家里头桌上多个菜吃多香啊,对吧,下次别再送了,县衙真不收了,你们也不想这菜被留在县衙门口烂掉吧。”
有人听了他的话,大喊:“大人,这些东西都不值什么钱,咱们老百姓也没什么能回报您的,弄了点自己种的小菜,就是想让您尝尝。”
“是啊大人,您为咱们南新县做这么多,我们也想要告诉您,大家伙都记得您的情,不是白眼狼。”
上一篇:重生后绑定购物返现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