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县令的日子 第93章

作者:为六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成长 基建 日常 穿越重生

  吐槽完某人后,沈允才继续问道:“他院子的那些姑娘怎么样了?我记得是在筹备开女学。”

  “按照您所说的,适当的给了一些帮助,毕竟开女学也是一件好事,有钱有闲,还能有这些想法,并且付出行动的人太少了。”姚瓶应道:“现在基本上步入正轨了,秦水和秦花都快混成元老了,还在问是继续帮她们一起筹办女学还是什么时候回来。”

  “先跟着她们吧,这也是一件能够锻炼自己的好事。”

  126

  

第126章

  许行知花了不少时间,走过了四柳州最穷苦的县,也去往了最富裕的县,当然,也去过几次如菏水县那般平平无奇,看起来并不出众的小县城。

  倒是和最开始的行动有点变化,他没有再惊动当地的县令,更是老老实实的换下了华贵的衣物,骑上小毛驴,悠悠然的充当个赤脚大夫,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着这一草一木,一县一民。

  也正是如此,许行知才更能感受到,四柳州的特殊之处,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盐城,整个州几乎有七成的百姓是靠着盐来生存的,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物资,种地的百姓反倒不多。

  当初太祖为了加强四柳州和中央的联系,更是花了大力气建造了沈水湾,凿通了各州关联的大运河,彻底带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显而易见,运河周边的几个县,靠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商业往来发展频繁,各种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来往人口流动更是极大,百姓们依托水运,自然富裕起来了。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越是靠近边地,无论是靠着种地还是盐矿生活的百姓,过的都不算太好,其中以盐民为最。

  四柳州能种的土地少,沃土多被世家大族囊括其中,产量之低,在整个大周都能排在倒数,百姓们一年到头,能靠着种的地养活一家的嚼用,就已经算是阿弥陀佛了。

  若是是在没办法,遇见天灾人祸该怎么办,所有人给出的统一回答是,卖土卖地去投奔世家地主。

  开采煮盐晒盐,这些从小听到大的东西,苦是苦了点,更不用谈什么自由,但那也没办法,至少也算是一条生路。

  许行知惊觉,四柳州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提高产量能够解决的,世家们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靠着盐矿赖以存活的百姓。

  近几年,整个四柳州更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于盐矿和商业贸易之中,根据州衙的记录,宣弘十四年之前,本身自产粮食和对外采买还能达到五五开,但是到十六年开始,粮食进口已经高达整整八成,剩余的,也就是百姓自己种的自留地。

  世家吃的精米精面也是商人从江南这些水乡或者盛产粮食是黑土地里收获后,千里迢迢运过来的,四柳州的地不行,再怎么精心伺候,也没有其他地方的米面来的好吃。

  这个数字已经是非常的触目惊心了,许行知闭眼沉思,或许,周成帝把他派来当这个所谓知州,从来不是相信他,而是知道,如果四柳州真的出了什么事,只要足够狠心,砍断对内的粮食输入,这些世家大族,也就废了八成。

  这也是最坏的打算,若是圣上坚决做绝,百姓饿殍遍野,为了自救,人自然也会拼死反抗,玉石俱焚之下,造成的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现在的世家大族,哪怕有勾结异族之人,但绝对没什么人会想要真正的投靠于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蛮夷终究是蛮夷。

  粮食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一定是根本,世家能够存续多年,怎么可能会不懂其中的重要性,现在的四柳州能形成这种局面,必然是世家和中央相互妥协的最后成果。

  许行知脑海里闪过无数思绪,所有接触过的讯息汇聚起来,下意识的拿笔在书上写写画画,直到最后,看着桌子上不成样式的画本子,摇头笑了笑。

  也罢也罢,许行知*收起胡思乱想的心,把笔一扔,躺在床上,痛痛快快的睡了一觉。

  直到天光乍亮,许行知迷迷糊糊的醒来,身上衣服都没换,睡了一夜后,已经变得皱皱巴巴了。

  “少爷,我们今日去哪。”书画看着他,探头问道。

  许行知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不去哪了,我们回家。”

  “回家?”

  “对,咱这段时间可没少吃苦,我想二胡的手艺了。”许行知摇头晃脑:“今天谁也别想阻止我大吃特吃的决心。”

  确实也没人阻止,车马悄无声息的骑回府邸,面对许行知渴望至极,像是八百年没吃过饭的眼睛,王二胡哭笑不得,而后意气风发的一挥手:“想吃什么,王大厨通通给你们做。”

  往菜场赚了一圈,看着什么都想吃,一整个买买买,差点给堆满了厨房。

  王二胡做为今日份大厨,江湖地位直线上升,话语权更是无人能敌,大手一挥,洗菜的洗菜,剥豆的剥豆,一切准备妥当,烧火开头锅倒油,一气呵成。

  伴随着空气中渐渐漂浮的香味,院里桌子上的菜也是一道道的添上,看起来色香味俱全,最中间更是一整锅咕噜咕噜冒着轻烟的老母鸡,一看就炖的很烂熟。

  秦安今日倒是没在,他手底下的人从应山州赶了过来,最近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反正整个人像是活过来了一样,红红火火的,干劲十足。

  “大人,您这段时间辛苦了,多吃点。”王二胡憨憨的笑道:“咱其他的不行,这手艺可是好的很。”

  “以后年纪大了,找个热闹的地,开个卖吃食的小店,要是有人欺负我,我还能狗仗人势的说,我当初可是跟在您身边做事的。”

  许行知低头吹着热汤,听到这话,不由得笑了起来:“放心,到时候我肯定每天都来支持你的生意,主打一个能不自己动手就来吃你的饭。”

  “再说了,自信一点,什么叫狗仗人势,咱这叫讲事实摆道理,到时候直接门口贴个牌,xxx许行知吃了都说好,倾情力荐,这个前缀嘛,就看你想退休的时候,我能混到什么位置了。”

  “说不定到时候收拾包袱回家,我还得在你手底下讨口饭吃,不过你可放心,我的手艺可不是吹的,保准好吃到你流口水,下次有机会,我来掌厨。”

  “那我可祝您官运亨通,到时候我和木叔跟着一起鸡犬升天。”王二胡喊道,最后升天两个字更是拉长了语调,让人一听就觉得得意极了。

  木深直接一筷子敲头上:“吃吃吃,这么多的菜都堵不住你的嘴,喊个屁。”

  几个人继续埋头苦吃,直到桌子上的菜肴被吃的干干净净,大伙摸着肚子打着饱嗝,享受着这难得的安宁。

  许行知懒洋洋的开口:“我这段时间可是去了不少地方,有的县里面的特色小吃,却是有点意思,我带回来了一点,待会给你们分着吃,尝尝。”

  “谢谢大人,其他的我们可能不爱,但嘴上这口吃的,可是真的稀罕的很。”王二胡嬉皮笑脸的拍了拍肚子:“您这趟的收获如何?”

  “可能还是要你忙上一阵。”许行知想了想:“四柳州的耕种业比南新县还落后,我会派人去推广曲辕犁等器具,但是真正的耕种和制肥,可能还是要你教一教。”

  “要不去人牙子那边买几个听话点的小孩当徒弟,好好教教,以后也不用担心那么劳心劳力。”

  “这可不叫劳心劳力,大人您有能用的上我的地方,这是我之幸。”王二胡摇头道:“您手底下的人还是太少了些。”

  “心腹心腹,你们可都是我最为看重之人,自然是少。”许行知摇头晃脑:“许茹在应山州发展的很好,现在都往外扩展了,贸然让她到四柳州来,也没必要。”

  “至于其他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必要强求人家和我千里迢迢到这边来。”

  王二胡没忍住:“那可是您花了那么多心血栽培出来的,大家受了您的恩,只要您开口,不会有人拒绝的。”

  “他们现在的归属,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南新县发展起来了,百姓变富变好了,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发光发热,难道不好吗?”许行知淡笑道:“说实话,你和木老愿意陪我来四柳州,我就已经很意外了,当然,也很感动。”

  “所以,我会努力的让你不感到后悔。”

  “我从不后悔。”王二胡坚定的重复道:“大人,跟您来四柳州,是我做过最大胆,也是最好的决定,我绝不后悔。”

  “知道了知道了。”许行知移开眼,嘴角微翘:“你现在可是我手底下的得力干将,什么都离不开你。”

  “你那边做的事,进展如何了?”

  “按照您的吩咐,我们以钱老爷的名义,招收五十名家丁,孔武有力的,脑袋聪明灵活的优先考虑。”王二胡斟酌的开口:“因为咱们给出来条件比较优渥,来的人比较多,不太好选择,我就把他们组织起来一起训练,并且和他们说,咱只要前五十名。”

  “半个月的训练期,还不给银钱,他们也愿意?”

  王二胡老实道:“说了不给钱之后,走了六个人,但是还有八十一人。”

  “待了一周后,有人受不了训练的苦,也想走,但是没走成。”

  许行知侧目:“不是不强制留下吗?”

  “是不给银钱,但是咱的伙食很好,有鱼有肉有青菜,训练累是累,但是能吃饱,吃好,他们舍不得走。”

  “您给的军训操练手册,他们都练的很熟了,组织性纪律性也很不错。”王二胡说着:“我今个也是想请您去看看训练成果,感觉如果可以的话,这八十一人都可以留下。”

  “之后可能也要加大训练强度了,里面有两个刺头,在队伍里的号召性也比较强,可以的话,最好找些专业的人来练,最好能打击一下他们的自信心,他们需要一个能起到领袖作用的头,是能够一起训练服众的,我只能在一旁作为辅助作用。”

  许行知拍了拍他的肩:“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等明天,我和你一起去钱府,看看家丁的能耐。”

  话音刚落,看见旁边书白亮晶晶的眼睛,许行知笑道:“说说你最近的成果。”

  当初让他们两选,书画跟着他一同下乡,书白留在四柳州筹划后续之事。

  “大人,我也是按照您说的,去人牙子那边买了些年纪不大的青少年,约莫三十人左右,识得一些字,同样也是让他们先军训。”

  “每个人的性格,包括能力以及他们这段时间做了什么,面对我们突袭的问题是什么反应,我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前半个月是训练,后面他们熟悉了之后,请了一个先生给他们继续讲课,偏向于实际应用方面,针对这一方面,我也有记录。”

  书白从怀里拿出两大本厚厚的书录递过来:“我个人觉得比较合适的,综合下来最好的放在最上面,您可以看看。”

  “等二胡哥那边的事忙完,您可得看看我的成果,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127

  

第127章

  许行知回来的悄无声息,不过总有别有用心之人守株待兔,想要把他这个未解的变量拉入局内。

  他虽然有安排人盯着四柳州的风风雨雨,但在刺探消息方面,终究没有沈允那边给的深入,不过两者相互对照着看,也不怕被蒙蔽。

  他不在的这段时间,整个四柳州可是闹的风风雨雨,各家入各眼,下面的小家族被迫站队,形成了诡异的双足鼎立的局面,张家一出手,直接把黄、白两家给得罪了个狠,与此形成对照组的魏家,态度倒是颇为微妙。

  “他们家吃了新盐的红利,又接受张家的示好,什么都想要,混在对垒中间,态度又摇摆不定,只想拖着时间,现在双方都想要拉拢魏家,所以才猛猛砸资源。”

  “一旦过了那个度,慢慢回味起来,万一恼羞成怒了,可什么都做得出来。现在就看魏家聪不聪明,是被那些权欲迷花了眼,最后玩火自焚,还是能有新计破局,彻底主掌牌桌,手握主动权。”

  许行知吃瓜吃的开心,而后看着桌子上被陆续送来,排成一列的烫金拜帖,无奈的笑笑:“我又不是什么香饽饽,至于这么缠上来吗。”

  “怎么不至于,你好歹是一府知州,京城许家的人。”秦安在院子里住久了,心性也平和了不少:“要不是你聪明,出去躲懒了一个月,你这府邸的大门都要被人给踏破。”

  许行知抬头望天,转移话题:“你那边近况如何?”

  “还可以。”秦安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我的人陆陆续续都搬来了四柳州,刚好这些世家缠斗,乱象频生,是我分一杯羹的好时机。”

  “你可要小心一些,可别最后收不了尾。”许行知提醒道:“你也是清楚的,这些家族世世代代在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圣上早就想解决四柳州的乱像了,京城里一双双的眼睛可还盯着呢。”

  “他们现在的内斗,只是粗浅的消耗几方的势力罢了,想要真正以雷霆之势解决世家的问题,必须出动军队,我的心意,你应该知道的。”

  他没有说的很明了,但秦安怎能不懂,他沉默的笑笑,开口道:“放心好了,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这不是添不添麻烦的事。”许行知皱眉,还想要说些什么,但看他的表情,突然就失去了开口的兴致,只好叹了一口气:“你心里有数就好。”

  “我也找好了府邸,这两天就能搬出去。”秦安脸上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不过就算我搬走了,你也还是欢迎我的吧。”

  “我可舍不得你和二胡的手艺,可就心心念念的来蹭饭呢。”

  “那是当然。”许行知仰头笑道:“咱后院随时给你留个门,喊三声芝麻开门,随机奖励一个英俊的王子接你下来。”

  “为什么没有漂亮的公主,你这个歧视。”秦安不满的举起反抗的大旗。

  “咱们一屋子的大男子,还想要公主,美的你。”许行知不屑的摇头,指指点点:“人心不足蛇吞象,要是不要公主,我养二十只青蛙丢你头上。”

  两人默契的没有提那些不太愉快的话题,一时间,整个院子看起来倒也其乐融融。

  送走了秦安,许行知继续摊开那几本请帖,对比看了半天,措辞倒是都很客气,只是确实,一个都不想去。

  最后决定顺应自己的内心,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继续宅着时,府邸里倒是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看着白轻州年轻俊美的容颜和旁边笑得跟橘子皮一样的黄决,许行知痛苦的移开视线:“你们怎么来了。”

  “许大人关心民生,亲自去田野和百姓共苦,我等自然不好打扰。”白轻州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现在您回来了,我等过来讨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