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夺权篡位指南 第72章

作者:八扇屏风 标签: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他的计划很简单,先鼓动张子卿找大臣,联名上奏请立吕氏子弟为王,吕后欣然答应,从善如流。接着又劝张子卿为了平衡朝政,应该再封几个刘氏宗亲为王,那个刘泽就不错。吕后考虑之后果然答应,就把齐国的琅琊郡分割出来,作为刘泽的封国。】

  天幕上出现了影像。

  一间宽阔的汉代宅邸里,许多侍女正在忙碌的进进出出。一名宽袍广袖的中年男子站在正堂前仔细端详,不时的跟身边的管家交待着什么,正是筹备宴会的田生。

  身旁,田生的儿子匆匆赶过来,怀里还抱着一匹上好的丝绸。他来到近来,问道:“父亲,您说的可是料子可是这一匹?”

  田生点点头,缕着飘逸的胡须道:“正是这个,让侍女把这匹布裁了,挂在正堂当帷幕。”

  田生的儿子瞬间瞪大的眼睛,寻思请张子卿吃个饭,就算是要摆阔,也不至于这么糟蹋东西吧?

  他刚想规劝,田生却敲了一下他的额头,笑骂道:“你这呆头鹅懂什么,还不快去!”然后又转身对管家嘱咐:“杯盘器皿一律用那套黄金的,筷子一定要用之前买的那双象牙的。”

  折腾了好一阵子,张子卿的车驾终于到了。他进到府中暗暗打量,心里不住的心惊于田家的富庶,心想:这排场,这奢靡程度,怕是要赶上一般的诸侯王了,难道田家是齐国有名的大富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子卿对田生的态度更加亲近起来,田生也正式开始挑起了话题。

  “我这些年游历诸国,就是诸侯王的宅第都参观过一百多座了。可它们的主人大多都是高帝时期的功臣。可高后的外家向来衷心,当初辅佐高帝,定鼎天下,吕氏的功劳可以说是最大的!在高帝的众多亲戚中,作为结发妻子的高后,地位也无疑是最重要。”

  说完,他悄悄观察张子卿的神情。张子卿也立刻严肃起来,跪坐在蒲团上,恭敬的朝空中拱手,回应道:“这是自然。”

  田生哀叹一声:“可惜啊!如今高后渐有春秋,可吕氏子弟的势力却根基不稳,高后心里必然是想立吕家人为王的,只是怕大臣反对,所以不敢说罢了。”

  张子卿是吕后的心腹宦官,如何不清楚,不由得点点头。

  田生声音变得低缓,充满了蛊惑:“您最受高后宠幸,又为大臣们所敬畏,为什么不劝讽大臣们向高后进言,请求立吕氏子弟为王呢?吕氏子弟如果被封为王,万户侯也就是您的囊中之物了。”

  张子卿:嗯?我可以么?我这么厉害的么?

  田生又道:“你身为受宠的内臣,如果不赶快替高后去做她心里想的事情,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张子卿越想越觉得田生说的有道理,于是宴会过后,他四处联络那些功勋大臣,各种游说利诱,终于办成了这件事。

  吕后得知这件事后,对张子卿非常满意,当场赏了他一千斤金。于是张子卿抱着赏金,再次光临了田府。

  张子卿一见到田生便连连作揖:“我能得此功劳,都靠先生的劝告,这些赏赐,定要与先生平分才是!”

  田生又开始大排宴宴,可这次他脸上却不见喜色。

  两人推杯换盏喝了几杯后,张子卿才问道:“先生为何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心事?”

  田生长舒了一口气,才道:“这赏金我不能收,因为我担忧马上会有祸事。”

  他蹙眉半晌,让张子卿紧张的心都到嗓子眼了,才慢悠悠的说:“您虽然串联了大臣请立吕氏子弟,可到底违背了高帝的‘白马之盟’,不是所有大臣都服气的,更何况那些还在长安城里的其他刘氏宗亲呢。”

  张子卿道:“这是自然,若不是为了白马之盟,太后她老人家何至于如此为难,这才有我表忠心的机会。不过既然我已经把这件事做成了,那些人就翻不起什么风浪。”

  田生还是皱着眉,说道:“这样,我想了一个补救的办法。不如再封几个合适的刘氏宗亲为王,以显高后的仁德与公正。比如那营陵侯刘泽,对吕氏封王这件事颇有怨言。觉得自己身为刘氏宗亲、吕氏姻亲,又是大将军,都只是列侯,吕氏外姓如今却封王了,因此心里嫉恨。不如给他一个小封国,远远的打发了,这样吕氏的王位不就更加稳固了么?”

  张子卿有些犹豫,心想刘泽不过远亲宗室而已……但他还是把这番话当做谏言说给吕后。吕后思量再三,觉得刘泽的妻子是自己的外甥女,勉强算半个自家人吧,就答应了下来。

  封刘泽为琅琊王的旨意下来后,刘泽一整个大震惊,他没想到田生给他整了这么个大活,正手足无措时,田生二话不说拉着刘泽就启程就藩,免得夜长梦多。

  一行人匆匆忙忙收拾东西出了长安城,刚到函谷关,身后便出现了追兵。刘泽一边催马过关,一边对田生道:“先生果然神机妙算,太后果然后悔了!”

  不过,吕后的人到底没有追上他们,只能看着刘泽带人一路烟尘滚滚的东出函谷关,带着诏令去当他的琅琊王了。

  ……

  虽然天幕出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那个所谓的“吕后”也跟真实的本人相去甚远,但众人还是看懂了这段剧情,犹如亲身体会过一般。

  刘邦看了一眼吕后,神情有些古怪,眉眼间有讥笑之意,似乎在说:就这?这就被我老刘家骗出去一个封国?

  吕后毫不畏惧回瞪了他一眼,却又马上回到了恭敬的神态,语气淡淡:“反正都是刘氏宗亲。”割的又不是她的肉,而是他儿子刘肥的地盘!

  【就这样,刘泽从一个远房宗室,摇身一变成了有封国的琅琊王,从此海阔天空,再不用在长安战战兢兢的过日子了。

  家人们,这就是日行一善的重要性。】

  刚刚来到长安,被任命为郎中的刘泽目瞪口呆,整个人都傻了。

  什么玩意儿?他刚来就遇见这么刺激的事情?还是关于自己的……琅琊王?

  陛下和皇后,不会一起看他不顺眼吧?

  他,他真的就是个远房亲戚来混口饭啊!

  【这是发生在惠帝去世后第一年,也就是高后元年的事情。这个故事的主角虽然是那位齐国的田生,但故事里也透露出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吕后为了给诸侯王这一方面掺沙子,同时大封了吕氏子弟和刘氏宗室。

  而实际上,吕后的操作远比故事里的更复杂,更精彩。】

  【首先,她抬出了自己的哥哥吕泽。

  之前说过,吕泽是吕家在军队中的代表,当初起义逐鹿天下时,吕泽的功劳非常大,因此开国之后就被封了侯爵,而此时吕泽早已去世多时,功勋集团也已经被安抚住,因此吕后说要给自己功劳极大的哥哥追封王爵,阻力是非常小的。

  吕泽就这样顺利被封为了悼武王。

  哥哥都追封了,追封个老爹也跟正常吧?于是吕后她爹吕太公被追封为吕宣王。】

  萧何长叹一声,这是温水煮青蛙啊!

  同时哀怨的看了一眼曹参和王陵,那意思就是他们为什么就轻易屈服了。

  曹参和王陵也很委屈,那时候他们一个早死了,一个被夺权了,关他们什么事,应该怪陈平好吧!

  对了,陈平呢?两人堂上堂下逡巡了好几圈,才发现陈平这孙子没来。

  以后遇见了,指定没他好果子吃。

  【逝者追封完了,该活人了。

  吕后试探的第一个活人,并不是吕家人,而是自己的外孙,也就是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

  鲁元公主的驸马原本是异姓王张敖,他父亲张耳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老合伙人了,开国之后被封为赵王,张耳死后张敖就继承了这个爵位。但即便是驸马,那也是异姓王,刘老三心里也不舒服。正好当时赵国的丞相因为不满刘邦辱骂张敖打算去刺杀刘邦。

  这就是妥妥的猪队友,那指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反而给刘邦找到了一个好借口。于是刘邦借此机会废了张敖赵王的爵位,改封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刘如意。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女婿嘛,只是把张敖降为宣平侯。

  而张偃,身为前赵王世子、现宣平侯世子、大长鲁元公主的儿子、惠帝遗孀张皇后的嫡亲弟弟、现任小皇帝的表哥兼舅舅、执政太皇太后的外孙,要被封王,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刘邦和吕后:…………

  真是好长的头衔啊!

  刘邦觉得,身边这个老娘们是真滴离谱,表哥兼舅舅是个什么鬼!

  【于是张偃被封为鲁王,封国的地盘是从楚国里划出来的薛郡,外加齐王刘肥早年被讹诈出来、献给鲁元公主当汤沐邑的城阳郡。

  在这之后,吕后先停了停热度,没有再封异姓王,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刘盈的儿子们身上。

  惠帝身后一共留下了六个儿子,除了继位的小皇帝刘恭,还剩下五个,有两个已经断奶了。先帝的儿子封王,正儿八经的刘氏宗亲,还是大宗一脉,总没有人有异议吧。

  于是把刘彊(刘强)封为淮南王,刘不疑封恒山王——不过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后世都叫常山王。】

  !!!

  谁???

  薄姬不可置信的看着怀中乖巧的儿子,甚至想跟身边的侍女确认一下,她儿子是叫刘恒没错吧?

  侍女也愣了很久,才反应过来,大喜过望之下,直接跪拜起来:“恭喜夫人,贺喜夫人!”

  薄姬还是如在梦中一般,不可思议,她从来没想过,皇位居然会落到自己儿子头上!这怎么想都不合理吧,居然是将要发生的事情!

  不过多年的谨慎也让她立刻回过神来,赶紧把侍女拉起来,叮嘱她们不要到处宣扬,在人前沾沾自喜。

  现下她儿子才四岁,母子依旧要在宫里讨生活,那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刘邦皱起眉头,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其实对自己这个四儿子没什么了解,平日里也很少去看望。

  不过汉文帝,这个“文”,可是周文王那样的顶级谥号呀!

  他刘老三的种,就是厉害!

  萧何他们几人也是面面相觑,这刘恒,居然将来也是皇帝么?且看谥号,还是个极好的皇帝!

  你们老刘家咋回事啊……要不老二老三也别争了,直接立这个老四吧。

  甚至堂中已经有人在暗想,要不要让家中子侄去提前结个善缘了。就算自己活不到二十年后,可家族富贵还是在这些人身上呐。

  【到了这个时候,铺垫了一大串,预热也拉满了,各方要平衡的势力也摆平了,吕后才终于图穷匕见。既然吕泽已经被封为悼武王了,那么他的儿子理应继承他这个虚空王位,很合理吧?

  于是吕泽的长子吕台被封为吕王,吕后的其他侄子则是封为列侯。

  以上都是高后元年发生的事情。吕后追封了自己的哥哥和老爹;四个侄子一个封王,三个封侯;刘盈的两个儿子和一个远房宗亲也成了藩王。

  局势渐渐稳定下来,吕后接下来也没有其他动作,大家一时间相安无事。】

  吕后现在的心思已经全然没有在这些所谓布局的手段上了。

  毕竟她不管做了多少筹谋,最后竟然是薄姬那对母子笑到了最后,那她做再多,岂不是给别人做嫁衣?

  简直可笑!

  不对……吕后心里有了一个让她十分惶恐的想法。

  该不会是……刘盈一脉绝嗣了吧……不会的,不会的……

  可……除了已经去就藩的刘肥和被自己弄死的赵如意,在刘盈之后,最年长的就是刘恒了呀!若非刘盈一脉绝嗣,皇位怎么会落到刘恒那里去?薄姬母子断没有别的助力!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齐王刘肥去世,留下了一大堆儿子,长子刘襄继承了齐王的爵位,但吕后把刘襄两个刚成年的弟弟刘章和刘兴居封了列侯招到长安城来,既是拉拢,也是扣留人质。

  但这个刘章不是一般人,他虽然娶了吕后侄子吕禄的女儿为妻,还得到了吕后的器重,但心里一直对朝政现状十分不满意。

  高后六年,有一次宫里举办宴会,刘章作为吕后身边的近臣自然也是要去服侍酒宴的。结果,刘章居然在这场宴会上大出风头,不仅唱歌谣讥讽吕后,还杀了一个吕氏子弟,吕后竟然没法处置他。

  自那之后,刘章开始在朝中聚拢起了威望。】

  天幕上出现了一位英武的青年将军,正站在那里,言笑晏晏。周围皆是软罗纱围起来的帷幕,以及一张张分列摆放的桌案。

  吕后抬起了手里的酒樽,先是祝了一杯,然后对那青年将军道:“刘章,今日的宴会,就由你来担任酒吏,如何?”

  刘章抱拳拱手,昂然称是,接着他心生一计,恭敬的询问吕后:“臣既然是将军,在座诸位也大多是列侯勋贵出身,不如今日,就让臣以军法来监酒,如何?”

  吕后心里带着一丝疑惑,看了他一眼,才答应了下来。

  宴会行进过半,众人都酒兴正浓之时,刘章又站了出来,对上首的吕后道:“这席间的歌舞没什么意思,不如臣给太后献上一曲剑舞,以助太后和各位的酒兴。”

  吕后还没有说话,宴席上的各位听了便鼓噪起来,让他赶忙把绝活亮出来看看。

  刘章心下一阵冷哼,可他面上却不显露丝毫,而是对上首的吕后说:“臣这里还有一首关于耕田的歌谣,和剑舞一起一并进献给太后。”

  吕后虽心下疑惑,可还是笑道:“要说你刘肥,小时候还知道种田的事,可你生下来就是王子,怎么可能知道种田呢。”

  刘章也不反驳,而是抽出了自己随身所带的宝剑,犹如蛟龙一般飞舞起来,众人一时看呆了,赶忙连声叫好。

  刘章看时机到了,稳了稳心神,开口唱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