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鸷暴君他人很好呀! 第67章

作者:女王不在家 标签: 宫廷侯爵 青梅竹马 甜文 穿越重生

  穆清公主狐疑:“可别骗我呢?”

  阿柠:“没有骗你,你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我恨不得现在就去。”

  穆清公主便激动地扑过来,一把搂住阿柠,笑道:“好!”

  *********

  这赤扈山位于皇都以北,出皇都行约莫两日便是了。

  据说前朝时皇家便在此修建了温泉汤池和行宫,待到本朝初建时,因北部军户患有寒湿疾者多达三成,便有惠民局提议在赤扈山修建疗养营房,于是便重新修缮了汤池和行宫。

  之后经过多年陆续增建,这里设有帝王行宫,军户汤池,也有一部分惠及当地百姓。

  不过如今帝王即将莅临赤扈山,自然早早派了军士开路喝探,并有先头军尉在赤扈山一带组成防护,排查可疑人等,寻常军户和百姓便不得上山了。

  太医院经过商议,派了先头人马前往帝王汤池,在汤池中适当添加当归、何首乌、百合和芦荟等,以备帝用。

  阿柠是随着元熙帝的御驾前往的,或许是考虑到穆清公主年幼体弱,怕她受不住道路崎岖,两日的路程分了三次,其间帝王驻跸之处,都早有安排,一路顺遂。

  这日晌午过后,终于抵达赤扈山,却见烟霞掩映,松柏青翠,比起沉闷肃穆的紫禁城,这山川间的灵秀自然让人心旷神怡。

  阿柠上辈子来过两三次,是跟随母亲前来的,如今旧地重游,不免有些感慨。

  如今重活一世,细想上一世的种种,其实安国公府已经没什么可让她留恋的了,那个府邸中属于她的温馨早已不复见。

  这一次,她只想好好陪着李秉璋,陪着孩子,把他们陇地的遗憾弥补起来。

  这么想着间,一行人上了山,入了行宫,这行宫掩映在草木之间,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很是雅致。

  阿柠记得,晚间睡在这里,可以听到山中猿啼之声,那声音阵阵凄切,倒是引人遐想,以至于少时的她总是会怕,非要嬷嬷陪着才好。

  她想起穆清公主,不知道她可会怕这个?

  阿柠也格外留意了穆清公主身边的人,并没有聂姑姑,显然经过她那么提醒后,穆清公主对聂姑姑起了忌惮,彻底疏远了。

  其实对于聂姑姑,阿柠更担心的是,李君劢似乎对聂姑姑有些倚重,甚至仿佛要拿聂姑姑对付自己的意思。

  阿柠不理解李君劢,她下意识觉得穆清是她的孩子,能和当年那个两岁的软糯小娃联系在一起,可李君劢——

  她只觉得陌生。

  她轻叹了一声,感觉也有些茫然,想着这些只能慢慢来。

  当日她和众御医在行宫安置下来,盥洗过,便预备着听从安排,不过让阿柠没想到的是,李秉璋并没传唤御医,她也就没有见到他的机会。

  这让阿柠有些意外,她以为经过三日的行程后,他会迫不及待见到自己。

  他……应该是惦记着自己的吧。

  她便想着去见李穆清,好打探下李秉璋那边的动静,谁知一问女官才知道,李穆清被安置在东行宫。

  东行宫距离这里倒也不算远,坐马车的话估计也就半个时辰,不过傍晚时候了,又是在山里,外面护卫森严,阿柠显然不可能随意所欲地去见李穆清。

  她有些无奈,不过想想也正常,女儿已经十二岁,不算小孩子了,估计是要她单独一处行宫的。

  当夜便闷闷地睡下,半夜醒来一次,被外面猿啼之声吵醒的,她恍惚间忘记自己是谁,又是什么年月,愣了会醒来,便继续睡去了。

  第二日,第三日,她都闲得发慌发闷,元熙帝没见到,李穆清也没来,倒是见到李君劢。

  太子看到她,那眼神很是冷漠疏远。

  她见此,自然也不愿意贴上去。

  对儿女她当然喜欢,可这个儿子感觉养歪了,焐不热的样子,她也就不急着焐。

  一直到了第四日,傍晚时分,赵朝恩突然来了,说是元熙帝今日于温泉中突感晕眩,要御医尽快前往,可这会儿恰好几位御医竟都不在。

  赵朝恩:“不在?怎么都不在呢?”

  说着这话,他殷切地看着阿柠。

  阿柠听到“晕眩”,心已经揪起来了。

  温汤自然是好的,泡温泉可以筋骨舒泰,百病皆消,可是万事过犹不及,阳热亢盛者,或者阴虚内热者,甚至心气不足的,久泡温泉反而有害无益。

  李秉璋已经来了行宫三日,都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突然晕眩,也不知到底怎么了。

  她担心之余,不敢耽误,匆忙赶过去。

  一路上便听水流咕咕之声,又有雾气袅袅犹如仙境,阿柠不及细看,跟随赵朝恩前往帝王行宫,待踏入其中,却是微诧。

  水汽氤氲中,乌漆矮榻上,大块雪白的白裘皮大毯很松散地铺展开。

  李秉璋便斜倚在白狐裘中。

  他微阖着眼,略带着湿润的乌发逶迤在肩头,一身玄色软绸寝衣,腰间丝绦松松垮垮地系着,雪白而紧实的肌肤若隐若现。

  那肌肤冷白,仿佛透明一般。

  阿柠拎着针灸盒,愣愣地站在那里,不错眼地看着眼前的李秉璋。

  这一刻她几乎有种错觉,也许这并不是人,而是山间的妖,冶艳魅惑,是来勾她心的。

  一时又觉得,这仿佛是年少时的李秉璋,十五六岁的李秉璋,冰冷脆弱,无助地躺在那里,等着她走上前,抱住他。

  阿柠怔怔地看了一会,终于迈步,提着裙摆,缓缓走上前,走到了水汽氤氲中。

  有一盏橘黄色的宫灯透过朦胧雾气洒下来,洒在他净白如玉的面颊上,阿柠看到,他精致的眉骨旁泛起一抹潮红。

  是被温汤蒸出的吗?

  阿柠半跪在矮榻前,低垂着眼:“陛下。”

  这一声后,仿佛晨间的草木被惊醒,男人修长的睫颤了颤,睁开,望向她。

第48章 亲热

  元熙帝的视线一寸寸巡过阿柠的面容, 薄唇轻动,开口:“莫先生呢?”

  清冽的龙涎香伴随着硫磺的气息萦绕在鼻翼,阿柠依然低垂着眼睛, 用很轻的声音道:“陛下, 莫先生不在行宫,由属下为陛下过脉和针灸吧。”

  她自然不曾意识到, 这话已经超过了寻常女医的本份。

  李秉璋仿佛也没意识到, 他有些倦怠地阖上眼,道:“好。”

  一旁有数位宫人微弓着身子,快速而无声地上前,厚实挺括的暗花锦缎帐幔放下来, 一直垂在地上的双龙戏珠地衣上,并有几个年纪小的太监搬了罗锅枨花梨木小方桌, 并铺上明黄锦巾,下面垫了绣折枝花卉小软枕, 又有宫人低着头,为阿柠搬来一张包裹了软缎的小杌。

  一切就绪, 在宫人的侍奉下, 李秉璋的手这才伸出来。

  那双手修长如竹,冷白如玉, 腕骨很精致,但上面有淡青色经脉微微贲发, 充满力道感。

  阿柠的视线扫过这双手,视线却很快停留在一枚玉戒子上。

  是佩戴在中指上的玉戒子,白玉的,油润柔腻。

  阿柠记得这枚戒子,难得的上等好玉, 原本是她的玉镯子,不过无意中磕到,有了裂纹,她便不喜欢,扔了也可惜,她便让人将玉镯子平挖了,挖出一对玉戒子。

  上辈子的她也是公府贵女,手边各样稀奇物件多的是,也未必多稀罕这么一对玉戒子,不过因恰好一人一个,戴着倒是有些趣味。

  后来她怀了身子,嫌带着累赘,便随手放起来了,他也没便不再戴了,不曾想今日竟看到了。

  阿柠正看着间,上方传来清冷的声音:“哦?”

  这声音似乎裹挟着丝丝沁凉,阿柠顿时回过神,躬身一拜,坐在那小杌上,因是帝前,并不好坐实了,只虚虚地挨着杌边,待坐定后,她抬起手,指尖轻轻搭在李秉璋腕后桡动脉搏动之处。

  其实在肌肤相触间,她心底滑过一丝异样的感觉。

  这是她的无隅,重活一世,她再次触碰到他了。

  难言的情愫在胸口萦绕,她强自压下来,缓缓闭上双眸,用心去感受他脉搏的跳动。

  清晰而鲜明的跳动带来冰寒的凉意,一下下地自指尖传来,那感觉仿佛一个人奔走在冬日的风雪中,凛冽寒风吹着脸庞,雪花肆意飘飞。

  好冷的脉象。

  阿柠第一次知道,原来一个人的脉象可以用冷来形容。

  寝殿内温泉汩汩流淌,散发出氤氲热气,熏炉中的银炭烧得旺盛,这是和外面寒冬不一样的所在,是温暖如春的,可是他却这么冷。

  阿柠咬着唇,屏住呼吸,专注地感受着。

  所有的宫人全都无声地退下了,沙漏缓慢地流淌,不知不觉间,帐幔落下,门也被掩上了。

  在一个气息起伏间,阿柠缓慢地翘起指尖,松开了他的手腕。

  柔嫩的肌肤因为长久的相贴竟有了些许湿润的黏连,分开的那一刻,阿柠略犹豫了下,到底撤回。

  可就在这时,男人的指尖仿佛动了动,沁凉的指尖似有若无地滑过她的手心。

  仿佛被什么电了一下,酥麻感瞬间窜起,自手心掠过。

  阿柠的心轻轻一顿,她忙抬眼看过去,却只看到他略显寡淡的面容。

  瑰丽绝伦的男人微阖着修长的眼睑,乌发自鬓边垂落,他看上去清冷疏离,如同远山白云,遥远而难以接近。

  她有些疑惑,也感到些许陌生,一瞬的怔愣后,她让自己低下头。

  她跟随莫先洲学医,莫先洲总说要心无旁骛,可是面对李秉璋,她确实没办法专注,她总是会有私心杂念,会揣测,会琢磨,也会有一些多余的情绪。

  比如此时的自己,其实是期待的,可期待仿佛落空,她看不懂他,便有些委屈,也有些莫名。

  这时,耳边传来李秉璋低低的声音:“顾女医,朕的脉象如何?”

  阿柠沉默了须臾,便听到自己用过于冷静的声音道:“陛下的脉象,烽火连天,恐有腑脏热症,这几日若是龙体抱恙,有所不适,可减少温汤沐浴,并在汤池中添加清热解毒的方剂。”

  这话说出后,上方安静了一会,之后半晌,终于落下一个淡淡的“哦”字。

  阿柠心中便泛起浓浓的失落,更多是难受。

  她是被无隅捧在手心的,她没有受过这样的冷落,一时也有些徘徊,甚至自我怀疑起来。

  所以,是她错了吗?

  她轻咬唇,低声道:“陛下以为如何?”

  她便听到他淡漠的声音:“朕还有几个问题,女医可否为朕解惑?”

  阿柠很轻地道:“陛下请讲。”

  李秉璋:“朕在温汤之中,偶感心跳加速,该当如何?”

  阿柠沉吟了下:“若是频发,那陛下需暂停温汤,略作歇息,并开具滋阴润燥的方剂调养,若是偶发,陛下可依照昔日王太医所授吐纳之法,调养气息,若陛下需要协助,可由太医院派出御医,专门侍奉在侧,引导陛下吐纳之道。”

  李秉璋却继续问道:“若朕时常口干舌燥,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