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干卿底事
杨慎眼眸微闭,指尖仍停留在弦上,缓缓压下最后一丝颤音。
“可惜了”,李存勖眉峰微蹙,“你其他都很好,唯独腕力欠缺了些。这一句「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本该是高.潮,可你的音上不去。”
杨慎神色无奈:“这没办法,我只是个文人。”
虽然是文人中的变异品种,擅长骑射,身手还不错,但毕竟没亲自去过沙场。
倘若把镇西将军谢尚换过来,大约会更好。
琵琶有很多激烈的曲子,如《十面埋伏》,再如今日这首《百年歌》,确实要耗费好一番气骨与心力,更适合真正的将军弹奏。
李存勖点点头,若有所思:“你再来一次,朕听着。”
杨慎依言照做。
到那一句「力可扛鼎志干云」的时候,李存勖忽然伸出两根手指,从下方托住了他手腕,极其精细地使力,恰到好处地滑过了这个音。
又在下一句来临前,及时松开。
进入第五音「荷旄仗节镇邦家」,直接从身后握住了他的手,带动拂过整个音部,直到最后一声,弦音落定。
“此曲的技法已然尽善尽美”,李存勖叹道,“即便在朕请人复奏的所有《百年歌》中,也可名列第一。”
唯一有所欠缺的,便是感情。
杨慎毕竟只是个少年人,阅历还不够,李存勖自己也还风华正茂。
他们两人凑在一起,哪能体会到当年李克用征战半生,白发苍苍,听曲落泪的悲恸?
杨慎微微抿唇,面容上掠过了一丝笑意,好似霁月明霞一般,愈发显得眉眼温朗明媚:“陛下谬赞。”
李存勖有些好奇地问:“你既然弹得这么好,为什么后来不弹了?”
杨慎沉默许久,神色有些低落:“世人喜欢,我也喜欢,但朝中人不喜欢。”
李存勖挑眉:“愿闻其详。”
杨慎便讲了一个故事。
那时候,他刚状元及第。
常在清风明月夜,绾两角髻,着单纱半臂,背负琵琶,共二三友人清客,携尊酒,席地坐西长安街上,酒酣和唱,撮拨到晓【1】。
天天弹,洒脱率性至极。
后来有一次,首辅李东阳上朝,路过此地,很为琵琶声惊异,就停车问,弹者是谁。
杨慎抱着琵琶起身,斟给他一杯酒,灿然笑道:“朝期尚早,愿为先生更弹。”
一曲弹罢,不知东方之既白。
李东阳明显欣赏不来他这种狂生作风,耐心听完一曲,就对他说:“公子韵度,自足千古,何必躬亲丝竹乃擅风华。”
杨廷和听闻这个传言,很不高兴。
他本想让儿子拜入李东*阳门下来着,结果忽然闹出这一茬,回去就将人训了一顿。
杨慎从此就不再抚弦了。
自是长安一片月,绝不闻琵琶声矣。
李存勖听完这个「街头歌手被迫回归家庭(?)」的故事,不由眉梢一抬,沾上了恚怒之色:“这老登好没道理!你好心给他弹曲子,他竟然反过来向你家长告状!”
杨慎委婉地说:“……庄宗陛下,他毕竟是我的老师。”
太惨了,李存勖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你以后什么时候想弹琵琶了,就到朕的营帐中来,没人敢拦你。”
杨慎的眼眸亮了亮,轻声说:“好。”
……
数日后,朱厚照兴冲冲地完成了逃跑计划,成功开溜。
最高端的逃跑,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计划。
是这样的:
李亚子以排练军阵的名义,邀请他带着一队亲兵出城三十里。
杨廷和虽然有些怀疑,但转念一想,郭崇韬还在呢,李亚子向来都和郭崇韬一起出征的,肯定不会单独跑掉。
于是挥挥手,放心!
朱厚照得意洋洋,觉得一切都尽在掌控,然而飞驰一阵,却在道路尽头看到了等待已久的杨慎。
朱厚照大惊:“你如何在此?”
杨慎行了一礼,又转头看向一旁的李存勖:“那日听庄宗陛下的琵琶声,似有澎湃的征伐之意,果不出我所料。”
李存勖:“……”
呵呵,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杨慎微笑道:“所以二位陛下还是请回……”
“赶紧上来吧!”
话音未落,李存勖故技重施,直接将他拽到马背上,长啸一声,迎风一挥鞭,头也不回地往前方飞奔。
走你!
虽然杨慎很聪明,但李亚子从来不和人讲道理,都是直接动手的!
杨慎毫无防备,落在他身前,满脸茫然,长发被风吹得一掀一掀,许久都没反应过来。
朱厚照有点嫌弃地扭头看了一眼:“怎么感觉是个傻的,要不还是把他直接丢在路边,发个信号通知人来捡吧。”
他很不情愿,出来玩耍的时候旁边还有一个小眼线。
而且杨慎是文人,又不能打仗,带出来还得分心保护着。
李存勖却道:“他擅弹琵琶,等我们大破敌军的时候,可以让他来奏破阵乐。”
朱厚照:!!!
听李亚子这么一说,他顿时就不嫌弃杨慎了,反而眼神炽热,如获至宝:“你放心,朕会保护你的,你也别闲着,从现在就开始构思吧。”
“朕要求不高,曲子达到《秦王破阵乐》那个标准就行。”
杨慎:???
这要求还不高,你是真不把属下大臣的命当命啊?!
他当即开始奋力挣扎,又被李亚子牢牢按了回去。
忍了又忍,最终长叹一声:“庄宗陛下,我们商量商量,要不你还是把我丢下吧。”
“不能呢”,李存勖握住他的肩,另一只手挥袖一扬鞭,走马迎烈风,心情愉快地说,“坐稳了,今天落日之前要抵达卡尔坦!”
……
众人按照计划行军。
天黑之时,已抵达第聂伯河畔,准备趁夜渡河,突袭卡尔坦。
李存勖治军相当严明,一声令下,将士们鱼贯而进,飞快地搭建浮桥,有条不紊地迅速向对岸推进。
本来一切都进行得很好。
然而,轮到朱厚照过桥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一块木板忽然咔吧松动了一下。
紧接着,整个人都往下方重重一落,被卷进了湍急的河水之中。
李存勖:?
他震惊地看着一整座浮桥,别的地方都稳如磐石,只有朱厚照刚才站的地方,竟然莫名其妙塌陷了一块。
啊这,你和水这么有缘分的吗?
“快救人啊——”
眼看朱厚照即将被水吞没,李存勖赶紧去捞他。
没想到,塌方也是会传染的,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他整个人也掉了下去。
【作者有话说】
朱厚照:是时候给大家证明我的易溶于水了!
无辜被迫害的亚子:???
***
杨慎,他真的是好厉害好有才华的一个人!
他会武,身手挺不错的,晚年甚至还打过一点小仗,明史:“(杨慎)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
大家都知道的滚滚长久东逝水,其实是他写的琵琶弹词,最初应该是边弹边唱的。
关于他弹琵琶的这段描写,我觉得就特别好,是陈继儒(小窗幽记的作者)写的:
“予得之蜀人士,传先生(杨慎)少时善琵琶,每自为新声度之。及第后,犹于暑月夜,绾两角髻,着单纱半臂,背负琵琶,共二三骚人,携尊酒,席地坐西长安街上,酒酣和唱,撮拨到晓。
适李阁老(李东阳)早朝过之,听其声异常流,令人往讯,则云杨公子修撰也。
李因下车,杨举卮饮李曰:“朝期尚早,愿为先生更弹。”
弹罢而城火将熄,李先入朝,杨亦随着朝衣而行。
朝退进阁,揖李先生,及其尊人,李笑谓先生曰:“公子韵度,自足千古,何必躬亲丝竹乃擅风华。”
自是长安一片月,绝不闻先生琵琶声矣。
——感觉这段小杨月下清歌弹琵琶,旁若无人,就很风流意气,潇洒清狂,真是翩翩如雪少年郎。
其实,也颇有魏晋遗风?
想想谢尚,史书说他位列三公之后,也是这样旁若无人,在闹市高楼上弹琵琶。
“谢尚为镇西将军,尝著紫罗襦,据胡床,在市中佛国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市人不知是三公也。”
二位弹唱的街头艺人(bushi),用桓温的话来评价,就是天仙!(桓温:(谢尚)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
45
上一篇:穿越兽世:绑定生子系统后逆袭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