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184章

作者:干卿底事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卓吾先生李贽:燕京一战,完颜承晖救了百万生民。倘若谁不膺服,不如送到李隆基逃跑之后的长安城,或者被蒙古攻陷的汴京城,生不如死地煎熬几天。】

  【大周女官上官婉儿:完颜承晖除了身世不好,是金国女真皇族的嫡系成员之外。其余,无论功绩、人品、性情,都堪称粹然无疵,放在历朝历代都很罕见。】

  【女帝褚蒜子:若不是宋祖动作快,朕都想挖墙脚。此等品行过硬、能力够强、而且还出身有污点、绝不会造反作乱的贤臣,哪个君王不青眼有加。】

  【明穆太后庾文君:女帝此言甚是,完颜承晖父母双亡,孑然一身,救他一人等于救他全家。】

  【至于血统问题也很好解决,等长大了,安排入赘皇室,生出来的孩子随母姓,也就是用天子姓氏。三代一过,就能把女真血脉稀释掉。】

  观众不禁绝倒。

  庾文君不愧是历史上第一位称“朕”的执政太后,思路就是新颖。

  这么一看,完颜承晖确实是当驸马的绝佳人选。

  本身是个孤臣,身后没有任何势力,能力还很卓越,只需把他绑顶上帝国战车,未来保底也能获得一名治世良相。

  尤其是中古时代的各位观众,更是频频点头。

  我大魏/晋/宋/北魏/南齐/北齐/北周/梁/陈的皇室与门阀,自有传承法,主打一个分散风险。

  向来是女婿在外边冲锋陷阵,我们只需要在后边坐收渔利,美美隐身就好了!

  也有人质疑,庾文君是不是太功利了,考虑过孩子自己的想法吗?

  对此,庾文君颇为不屑一顾。

  皇室哪来的婚姻自由,谁家不搞政治联姻?

  感情好就长厢厮守,感情一般就相敬如冰,各玩各的啊,朕的女儿怎么就不能养几十个面首了?

  蒋琬看到这里,嘴角微微抽搐,心中涌起了一股同情之意。

  这些政治家,实在是太冰冷太无情了!

  对面,东阳公主也看到了评论区。

  她拍了拍少年完颜承晖,安慰说:“放心,爷爷不会这样安排你的,本朝没有与你同龄的公主。”

  他年纪太小了一点,刘裕的女儿明显不符合。

  东阳公主这一辈的人也大多都成家了,只有幼妹长城公主,还待字闺中。

  但长城公主未来的夫君是谢纬,孩子更是千古大诗人谢脁。

  虽说完颜承晖是SSR,下一代也有机率生出SSR。

  但谢脁却是更大的超级SSR,因此,长城公主和谢纬这一对显然不能拆。

  【陈留郡王葛从周:完颜承晖的父亲是女真郡王,母亲王妃李氏是汉家女子,所以,他也可以算作汉人。】

  观众有的赞同,觉得没毛病。

  完颜承晖的身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位汉人和女真的混血儿。

  那就是许多年后的金哀宗,完颜守绪。

  万朝观众,对这位一生悲苦、为抗击侵略外敌、守护社稷和天下苍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的亡国之君,都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完颜承晖也是如此。

  二人都凭借自己的努力,保护了许多汉家百姓,那么,被认定是汉人也未尝不可。

  也有观众反对,或曰,一个人的民族构成,不应该看是不是混血,而是看父系种族。

  或曰,还是更应该看母系血统。

  比如,晋明帝司马绍的父亲牛睿是汉人,母亲荀氏是鲜卑人,司马绍被王敦唤作“黄须鲜卑儿”。

  北齐文襄帝高澄的父亲高欢是渤海高氏的汉人,母亲娄昭君是鲜卑人,高澄被侯景称为“鲜卑小儿。”

  更有人认为,民族这种事,只存在有和没有的区别,但凡体内有一滴本族的血,就可以被认定是本族人。

  甚至,还有一些观众觉得,具不具备汉人血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思想上怎么想的,有没有精神上的民族身份认同。

  李存勖也不是汉人,照样可以气吞万里,中兴大唐,成为天下之主。

  反面案例比如石敬瑭。

  虽然他是个纯纯的沙陀胡人,但既然在中原称帝,损害中原利益,出卖了燕云十六州,那他就是「汉奸」。

  并不会因为他没有汉人血统,就能逃脱道德谴责和千秋法网了。

  总而言之。

  吃瓜观众在评论区吵成一团,话题早就不知道歪到哪里去了。

  ……

  蒋琬看了半天,发现众人吵归吵,但对完颜承晖的态度却很一致。

  那就是赞美,以及推崇备至!

  通篇刷到底,竟然没有一个人骂他。

  哪怕就是最激进的、成天对异族胡虏骂骂咧咧的船山先生王夫之,都捏着鼻子,当众承认了一句此人不错。

  蒋琬满心疑惑:真这么玄乎?

  快让我看看!

  这一次,东阳公主和王僧绰,还带来了一位名叫萧赜的少年。

  乃是夫妇俩,特意给小王俭选择的玩伴。

  蒋琬给萧赜做了登记,虽觉得这名字有几分耳熟,但想了好一会,也没反应过来到底是谁。

  挥挥手,叫了个下属过来,便送他们进去了。

  现在的年轻人感情真好啊,走路还一直牵着手、十指相扣呢。

  蒋琬看着二人的背影,神色冷漠,觉得自己又猛猛干了一顿狗粮。

  一看名单,老师学生基本都到全了。

  最后,他给来自大明洪武位面的太子朱标、燕王朱棣二人,完成了登记,便圆满结束了这次接待任务。

  点开天幕文件,开始阅读脱脱的《金史.完颜承晖传》。

  ……

  完颜承晖出生于金海陵王天德元年。

  这一年,放在南宋,是绍兴十九年。

  和他同时代的各个名人里边,宋孝宗赵昚二十二,陆游二十五,辛弃疾刚满九岁,还在跟着爷爷辛赞,在北方燕赵之地到处观光溜达。

  完颜承晖的家世很不一般。

  爷爷郓王,是完颜阿骨打的幼弟兼宗室宰相,父亲亦是当世名将,走了技术流路线,负责在中都造船,收编降将徐文的水师,日夜操练。

  所以,他生而贵富,可谓什么都有了。

  虽然得到了很多,但同时也失去了烦恼.jpg

  不过呢,完颜承晖从小就表现得和别的金国宗室子弟不一样。

  也许是因为生母早逝的缘故,他懂事得很早,生性安然恬静,不爱动弹,更不喜欢习武。

  当别的宗室在外边校场上骑马练箭、奔逐撒欢的时候,他在家里闭门读书。

  当别的宗室开始到了打猎的年纪,忙于呼鹰嗾犬、野游畋猎的时候,他在家里专心练琴。

  当别的宗室从军厮杀,跃跃欲试,想要南下侵宋、西征平夏大赚一笔岁币和战争财的时候,他在家里……挂上了苏轼的画像。

  “此人真是我的隔世之友啊”,小完颜承晖信誓旦旦地说,“我以后定要成为东坡先生这样博学多才、什么都懂的人!”

  迎接他的,是亲爹的马鞭。

  他爹完颜郑家,属于典型的女真好战武人,王朝的强硬派,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一点都不肖己,会是这副模样。

  亲爹暴跳如雷,觉得孩子长歪了,要把他拎出去狠狠收拾一番,强行掰回正途。

  不过,还没等他正式开始摧残小完颜承晖,他就死了。

  十岁的完颜承晖,作为独生子,含泪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亿万贯家财,一跃成为了燕京最炙手可热的新星。

  然后……

  继续闭关读书。

  吃瓜观众无从得知,他究竟读了什么书。

  不过,从他后来的事迹来看,他明显不是那种一心只读经史的迂腐之人。

  民生农术类的书籍他看,音乐书画类的他也翻阅,各类宗教典籍,他同样可以倒背如流。

  此外,他还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可以和从中西亚来的使者,熟练交谈。

  海陵王之后,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年代。

  金世宗作为一个坚定的女真主义者,一向反对汉化,提倡回归女真的血气尚武之风,自然不可能欣赏爱读书、爱汉学的完颜承晖。

  终金世宗一朝,完颜承晖始终没有一个正式的官职。

  不过,他和皇太孙完颜璟的关系却很好,是东宫座上宾,交谊甚笃。

  这大约是因为二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

  完颜璟博览群书,酷爱汉文诗词与书画,写得一手优雅绝伦的瘦金体。

  然而,治国能力实在是令人皱眉,乃是天生的祸国小能手,一度被野史杂谈认定是李煜转世。

  无端被cue的李煜:???

  有意思吗,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

  当世宗驾崩,完颜璟登基,完颜承晖作为东宫旧友,立刻成为了天子近臣,一时春风得意。

  他走的是文官路线,所以去了御史台。

  不过,很快,完颜璟就对这位旧友不满了起来。

  因为完颜承晖实在是太能“惹事”了!

  盖因他心性正直,总有一种慨然以天下事为己任,见不得百姓受苦,所以遇见不平,什么都要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