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191章

作者:干卿底事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确然是上天的眷顾,才成全了这一对君臣与知己,他们的名字并排写在史书的这一页。

  后人说:“武帝之委任王俭,宪章攸出,礼乐之盛,咸称永明。宰相得人,斯为美矣。”

  又这般评价他们一起开创的盛世:“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哒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

  可惜,王俭死在了最风华灿烂的年纪。

  他走后的许多年,萧赜是那样深切地思念着他:

  “其契阔艰运,义重常怀,言寻悲切,不能自胜。痛矣奈何!往矣奈何!”

  他这一死,仿佛将萧赜的一部分精气神也给带走了。

  此后,随着豫章王、文惠太子的先后离世,萧赜的身体每况愈下,直到病终,永明这个文华璀璨的盛世也就彻底结束了。

  永明,永明。

  万事浮云,变幻如斯,谁又可真的「长为南山固,永与朝日明」?

  世人总觉得,他们梁朝,是魏晋南北朝文化最锦绣灿烂的年代。

  但王筠觉得,不是这样的,或者说,不完全是这样的。

  梁朝最杰出的一批文学家,都是齐武帝永明年间的旧人,或是他们指点过的门生晚辈。

  永明年间的文坛盟主沈约,成了梁朝的开国宰相。

  但同样杰出的谢脁与王融等人,却都永远埋葬在了永明。

  王筠想起沈约曾对他说过:“自谢朓诸贤零落已后,平生意好,殆将都绝,不谓疲暮,复逢于君。”

  唉。

  真想去沈约少年时、去永明年间看一看啊,他相信,凭借自己的才华,即便在那个时代也能拥有一席之地。

  绝对、绝对——

  不会逊色于谢脁!

  王筠站在那里发呆了太久,众人都收拾好,准备启程了。

  安乐公主嫌他挡路,伸手使劲推了推:“喂,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王筠下意识地说:“在想沈郎他的早死白月光的可替代性。”

  安乐公主不禁肃然起敬,好一项滔天壮志!

  果然,替身梗永不过时!

  “如此说来”,陆云又拿出笔开始刷刷记录,“许多年以后,王俭为君,萧赜为臣,这不也是一种永明君臣吗,王筠你一直活到那个时候等着看就好了。”

  众人神色古怪。

  这是什么君臣换位,倒反天罡啊,还挺有道理的。

  ……

  这一边,弑父组合已经在东阳公主的带领下出发了。

  另一边,杀弟团队却很犹豫。

  “唉”,姚襄叹息道,“不管怎么说,他就算再不好,那也是我的亲弟弟……”

  坐在对面的阳平公苻融,顿时了然于心:“得加钱?”

  姚襄无语,这根本就不是加钱的问题!

  “我与他乃是血脉亲情,难以割舍,汝今朝让我去亲手斩杀他,于心何忍……”

  苻融语气幽幽:“是啊,姚苌日后弑君,都不忘把责任推卸到死了二十年的你身上,确实是情深意重呢。”

  姚襄:“……”

  他无言以对,唯扶额长叹而已。

  话虽如此,苻融心里也清楚,自己说服对方的希望并不大。

  这段时间,苻融留在前秦监国。

  万朝观众都知道,天底下有两个著名的帝王家大冤种,麾下大将日后全部自立,称王称帝。

  他们不是一般的皇帝,而是皇帝培训班的班主任。

  一个是庄宗李存勖。

  另一个,就是他哥苻坚。

  苻融每天上朝,就看见那些天杀的姚氏慕容氏拓跋氏乞伏氏在眼前晃荡,真是闹心得很。

  他唯恐哥哥回来之后,又被这一群人甜言蜜语蒙骗,留下一群天大的祸患。

  于是灵机一动,快刀斩乱麻,把他们逗鲨了。

  甚至还为自己的行动找到了理论依据。

  特意去索要……划掉,去请出了太后诏书。

  万朝观众:“……”

  你这样左手右手地倒一遍,有意思吗!

  还有谁不了解苟太后最疼爱幼子,送孩子出征,居然要三次出宫到灞上相送,依依不舍,灞桥边的烟柳都被你俩烦到了!

  不管怎么说,苻融还是顺利地把造反之人都除去了,唯独留下了两个人。

  这第一个呢,自然就是姚苌。

  姚苌罪大恶极,无耻之至,其罪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处以极刑,就能够解决的。

  苻融打算让姚苌走得很痛苦,不仅要杀人,还必须得诛心。

  所以,特意邀请姚襄去行刑。

  人性是很复杂的。

  姚苌为人癫狂抽象,死前不忘给亡兄扣锅,这是真的。

  但少年时一道在外征战,逢麻田之败,生死关头,姚襄的战马中流矢倒下,姚苌果断下马,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了哥哥。

  姚襄攥着缰绳,惊愕发问:“汝何以自免?”

  姚苌道:“但令兄有济耳。”

  这也是真的。

  姚苌登基后,第一时间追尊亡兄为王,并在一次朝会上,坦然地告诉众臣:

  “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人望而畏之,一也。

  “当十万之众,与天下争衡,望麾而进,前无横阵,二也。”

  “温古知今,讲论道艺,驾驭英雄,收罗隽异,三也。”

  “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四也。”

  这确实也是真的。

  所以,苻融觉得,对于姚苌这种坏得流脓的人来说。

  可能唯有那早死的美强惨红玫瑰亡兄(大雾),才能真正对他造成心灵上的打击吧。

  然而,姚襄并不这么认为。

  他虽然对姚苌未来的所作所为感到很失望,不打算再见这个弟弟。

  但“不闻不问”,和“亲手斩杀”是两码事。

  再说了,这事最大的苦主是苻坚,又不是他。

  他对前秦王朝虽然谈不上什么敌视,却也绝无太多好感,当即就果断回绝了苻融的提议。

  苻融见事情谈崩了,不以为意。

  反正就算姚襄不动手,他也能让姚苌死得很凄惨。

  接下来,才是今日的重中之重。

  “我带来了一个人,想让他见一见殿下,劝服他归顺大秦,为我王廷效命”,他淡淡道,语气带了一丝刻骨的凉意,“不臣服,就死。”

  “此事无论成不成,都当大秦欠殿下一个人情。”

  姚襄有点惊讶。

  他注意到,苻融说的不是“我欠你”,而是“大秦欠你”。

  看来这件事的级别非常高,已经被列入了国家战略。

  “什么人如此重要?”

  苻融缓缓说出了一个名字:“尹纬。”

  这些天以来,万朝不少朝代都根据后世史书,展开了大清算。

  但哪怕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有一类人是万万不能杀的。

  哪怕TA犯了天大的错误,哪怕触犯天条,也会想方设法留下一命。甚至还得百般厚待,让TA尽快归心,予以重用。

  这类人便是SSR。

  历史上罕见的安邦定国之英才,某一个领域天花板。

  留下TA,可以源源不断为国家创造价值,远比杀了的贡献大。

  尹纬就属于这种。

  此人论罪,犹在姚苌之上。

  未来作为姚苌的谋主,后秦开国丞相,可以说,姚苌的起兵、破敌、登基、弑君等一系列大事件,全都是他一手谋划。

  新平佛寺,也正是此人在索要玉玺不得后,转头告诉姚苌,才有了那一条白绫之事。

  然而,尹纬确实是个杰出、不可多得的良相。

  苻坚死前对他有一句评论,认为此人堪比王猛:“卿,王景略之俦,宰相才也,而朕不知卿,宜其亡也。”

  这都是陛下钦定的王景略之才了,能杀吗?

  肯定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