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29章

作者:干卿底事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都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因不满《亨利四世》福斯塔夫的结局,出钱命令作者莎士比亚重写HE番外!莎士比亚:我也不想的,但她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梁朝著名美男子宰相沈约,携徒弟太子萧统长居乌镇,不愿回朝,空巢老父亲梁武帝对此深感无奈!】

  【某开国之君喜好清奇,四次正式娶亲均为再嫁寡妇!注:此人不是曹操。】

  【诗仙李白带着美人前往爱豆谢安的坟头蹦迪,并说出虎狼之词: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谢安的棺材板快要按不住了!】

  【警惕「棋怒症」!棋圣刘启与一名不便透露姓名的棋友发生争斗,竟失手将人打死!】

  【千古名将榜单最新出炉,「十七朝元老」韦孝宽因历经北魏、西魏、北周共计十七帝,获评最能苟的武庙将星!】

  ……

  如此种种,一连数十条。

  虽然有的地方遣词造句比较奇怪,但大家也几乎都能看懂,各位被点名的八卦主人公更是纷纷变色。

  然而,吃瓜群众完全不在乎。

  牺牲你们几个,成全的可是千千万万人的快乐源泉啊。

  怎么能不笑呢,都给我笑!

  贞观位面,百官喜上眉梢,我们陛下一人独占三条,顶流帝王的牌面直接拉满!

  什么,你问哪来的第三条?

  其中有一条「某千古一帝私下竟是爱哭鬼」,万朝到底哪个千古一帝最爱哭,我们能不知道?

  肯定说的就是我们陛下!

  李世民:“……”

  臣子们在这种时候都惦念着自己,一时不知该悲该喜。

  过一小会,李存勖手中被吃掉的那口瓜,又重新长回去了。

  看来这「八卦接收器」还可以循环使用。

  有人好奇地问:“庄宗陛下,这个「千古名将榜单」是何物,能进一步查看相关八卦吗?”

  李存勖也很想知道,于是又拍了拍瓜脑袋:“打开「千古名将榜单」。”

  下一刻,一张通天彻地的榜单悬挂在许愿墙最上空。

  很快,上面就出现了许多流光*溢彩的名字,分为数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写着“武庙名将”,按年代顺序,以太公姜尚开头,以戚继光押尾。

  该名单综合了四个版本的武庙,各路将星应有尽有。

  吃瓜观众赶紧一目十行地阅读,看见自己和熟识之人上榜的,纷纷大喜;发现不幸落选的,尽皆长吁短叹。

  也有人好奇最后一个上榜的戚继光是什么人,询问后得知:

  哦,原来是戚金的大伯、戚家军的创建者啊,那没事了!

  他军阵兵法皆通神,比谁都更有资格上这个榜呢!

  武庙里面,也有不少醒目的「关系户」,有血缘关系的那种,全家一起上了榜单。

  比如,之前已经被评论区扒过一遍的陆逊&陆抗父子,谢安&谢玄叔侄,卫青&霍去病、韩擒虎&李靖舅甥。

  还有,王猛和他的孙子王镇恶,慕容恪和他的玄孙慕容绍宗。

  观众们阅读完毕,纷纷开始质疑:为什么本朝的薛仁贵/兰陵王/温峤/于谦/王守仁/高敖曹/韦睿/邓羌/萧摩诃,等名将,竟然没有上榜?!

  更有人对武庙人选提出质疑:

  “这个张齐丘,平生一场战绩都没有,就当过两年节度使,《新唐书》、《旧唐书》甚至没给他列传,怎么混进去的?”

  “张齐丘你都不知道,大唐第一关系户,郭子仪的老上司!武庙排名还在郭子仪前面!”

  “吴明彻晚年被俘也能进庙?上榜这么多人,就他一个受辱于敌国,郁郁而终。”

  “谁把李广排进去的,年纪轻轻就瞎了眼!”

  “北齐三杰只有兰陵王没进,难道是宗室名将不许上榜?但燕国的太原王慕容恪、北周的齐王宇文宪也进了,奇哉。”

  “慕容绍宗也进了,彼其娘兮,绍宗你悔改罢!”

  “十七朝元老韦孝宽居然也成功入选,不知高欢看到之后什么感受,是不是想当场唱一首《敕勒歌》助兴?”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莫过于这个伊儿汗国的国主旭烈兀,蛮夷君王怎配入我华夏武庙!”

  “应该将武庙的截止年限往后拓一拓,让秦良玉将军和延平王都能进去。”

  ……

  观众吵闹不休。

  却见榜单光芒一闪,又露出了下面几个不同板块,皆为未进武庙的沧海遗珠。

  第二个板块,以宋武帝刘裕开头,记载了一些因为身为皇帝未入武庙的名将。

  观众:意料之中,实至名归,刘裕果然是战神帝王。

  该板块也包括了一些诸侯王,比如吴侯孙策。

  以及一些很能打的追尊皇帝,曹操、桓温、高欢、宇文泰,等等。

  令人震惊的是,一直备受抨击的拓跋焘,居然也因为一统北方而榜上有名,牢牢占据一个席位。

  吃瓜群众:你别看拓跋焘面对刘裕的时候,被「却月阵」一通暴击,打成死狗,但人家擅长虐菜啊。

  拓跋焘和刘义隆对决,上来就是碾压局,一路挥师南下,饮马长江,这武力值杠杠的。

  第三个板块,以延平王郑成功开头,是一些因年代太晚或身份敏感未入武庙的名将;

  第四个板块,以梨花女枪神杨妙真开头,是一些虽个人武力值奇高,但缺乏大战成绩未入武庙的猛将与悍将;

  第五个板块,以辛弃疾开头,是一些虽已经具备武庙实力的名将,但因时运不济、英年早逝、或为昏君所误,未能充分发挥才能,故遗憾落选武庙。

  这个标准卡得非常严格。

  首先能力要达标,足够武庙名将的标准,其次,必须一生充满了遗憾。

  名单上一共仅有十个人。

  除了辛弃疾,还有羊侃,陈玉成,姜维,文天祥,平阳公主,兰陵王,祖逖,姚襄,萧摩诃。

  榜上有名的众人:“……”

  吃瓜吃到自己头上,就很懵。

  时运不济!英年早逝!为昏君所误!

  这三条排出来可太吓人了。

  更有观众测算得出,上榜所有人的平均寿命,仅有1.09嘉。

  就这,还是因为姜维赴难时六十多岁,萧摩诃惨死时七十多岁,极大地拉高了平均数。

  也就是说,这里边至少有4个上榜者,根本就没活到「一嘉之岁」。

  北齐后主位面。

  段韶丰雅如玉,神色凝重,斛律光清肃衣冠,端然正坐,很快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目光灼灼地看向少年高长恭。

  “孝瓘,关于为什么登榜,你自己有什么头绪吗。”

  高长恭神色茫然,垂眸沉思,松风吹起一点温柔的烟霞曦光,映照在他眉睫上,又如飞霜流焰,倏然飘落。

  他抬眸道:“往好处想想,说不定我只是英年早逝呢。”

  段韶一下被气笑了,伸手捏捏少年的脸:“……这说的是什么胡话。”

  他作为高长恭的表伯,向来操着一颗老父亲的心,拉人坐下,温言细语宽慰了一阵,确认不会留什么阴影。

  这才放下心来,让他自己出门骑马散散心。

  等人走后,斛律光缓慢擦拭着弓刀:“孝先,咱们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孝瓘出事,总要做些准备。”

  自打高纬登基以来,祖珽等人贿赂公行,窃弄威福,搅得朝野乌烟瘴气。

  他对局势并不乐观,只觉一片山雨欲来。

  “我知”,段韶愈觉事情棘手,“但是,历史上的我们也会一直保护他的,孝瓘却还是登了这个榜,这说明……”

  斛律光:“说明什么?”

  段韶告诉他:“说明他出事的时候,我们已经死了。”

  斛律光认真思索半晌,眉头一皱道:“竟有此事!难道我们两人也不幸英年早逝,只是因为已经入选了武庙,所以才没上这个榜?”

  段韶无语,不至于不至于。

  “明月,快醒醒”,他微笑着伸出手,在对方肩上一拍,“你十年前就过完了「一嘉之岁」的生日,就算现在死了,也谈不上英年早逝。”

  斛律光:“……”

  倒也不必如此拆台。

  ......

  东晋康献太后位面,寿阳城。

  这里是东晋与北方胡人政权对峙的前线,一场大战方歇,艰难夺回了传国玉玺。

  姚襄新近归附,即大杀四方,是此战首功,主将谢尚笑问他想要什么样的封赏,等会一并写入信中,寄给朝中垂帘听政的外甥女褚蒜子。

  “什么都可以吗?”

  红衣少年怀抱长剑,沉吟了一会。

  他今年才十八岁,就已神明武略,名冠天下,眉眼高傲明艳如骄阳,又像是一团灿烂席卷的烈火,张扬浩荡,那般意气风发,锐不可当。

  谢尚很欣赏这位和自己一见如故的小朋友,于是含笑道:“当然了,什么都可以。”

  “那我要听你弹琵琶”,姚襄粲然笑道,明眸中甚至还带了些狡黠,“桓温说过,你以前坐在窗前弹琵琶,美丽得好似世外仙人,我远在北方都听过名声。”

  谢尚:“......”

  桓元子怎么嘴巴叭叭的,什么事都往外说?

  天幕上,那个大司马版本的桓温整日吵吵闹闹,好在不属于他们位面的,比他们晚了足足二十年,也不知道哪个君主这么倒霉。

  谢尚微微一笑,倒也没有推辞,让下人取来琵琶,在树下席地而坐,弹了一曲《陇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