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许愿墙,开局拿昏君祭天 第48章

作者:干卿底事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穿越重生

  “我知道”,谁还没看过《宋书》的王镇恶列传呢,他又道,“我小时候身体不好,这个名字寄托了长辈的一片心意。”

  王镇恶沉吟了一会:“我倒没有身体不好,但我命不好。”

  他出生在五月初五,星象上的恶月恶日,被亲生父母厌弃,认为是一个不详的孩子,准备将他送走。

  幸好他的爷爷将他留了下来,带在身边,亲自开蒙,教导读书和兵法。

  并取名为「镇恶」。

  既指镇压他所出生的恶月恶日,也指荡平世间的一切恶念与恶敌。

  王镇恶的爷爷,就是同为武庙名将的前秦丞相王猛。

  众所周知,王猛文武双绝,出将入相,算无遗策,战无不胜……等等一大串赞美词。

  人送雅号「功盖诸葛」,在整个历史上都属于天花板一级的超级牛人。

  前秦帝国天下十州,已据其七,只差最后一步就是真正的大一统。

  可惜天不假年,他就倒在了这最后一步上。

  死后,偌大帝国便分崩离析,烽火四起。

  长安陷落时,王镇恶尚且年幼,被家中老仆带走,从此流落江南,几经辗转,后来就投奔了刘裕。

  “像我这样的南渡者”,王镇恶皱眉道,“用你们赵宋的话说,应该叫——归正人?哼,谁发明的这个破词汇,我等会就去把他打到脑袋开瓢。”

  这话一出,辛弃疾便知道,有些人注定要死,而且会死得很凄惨。

  按照王镇恶的一贯作风,没准还得来个扒皮剔骨。

  想体面上路,那是不可能了。

  他顺口问了一句:“北府兵中,有多少你的同乡?”

  “如果你问的是秦人,数千到万余吧”,王镇恶说,“主公收留了我们,厉兵秣马,筹备北伐,人人都枕戈泣血,击楫中流,誓要攻占长安扫灭姚秦,为天王复仇。”

  他一顿,又道:“但如果说「归正人」的话,整个北府都算是归正人,或者归正人的后裔。”

  京口是南渡流民最多的地方,有的来得早,有的来得晚。

  最后都世世代代扎根于此,怅望北方故国。

  刘裕创建的北府兵,正是募集这批流民,加以训练,在一次次北伐作战中,淬炼成一支百战雄师。

  “所以说,大家都一样,你不再是一个人了”,王镇恶笑容灿烂,拍了拍他的肩。

  辛弃疾颇为感动,正要说什么。

  忽见他头一歪,拉长声音道:“当然,赵宋许多官员的黄泉路上,也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呢。”

  ……你的语气中为何还带着一丝跃跃欲试?

  辛弃疾想了想,委婉地火上浇油道:“提出「归正人」三个字的,是前朝宰相史浩。”

  “竟然还是前任宰相,杀一个,效果顶一群!”

  王镇恶大喜,“不用怕事情闹大,穆之先生有令,让我们先折腾一通立威,他自会帮忙善后。”

  辛弃疾见他满脸都写着搞事,不禁为刘穆之捏了把汗:“看来,他要做的事还挺多的。”

  “可不”,王镇恶对此深以为然。

  他比划了一个「那么长」的手势,“穆之先生之前看你传记的时候,给你列了好长一串要清算的名单,有那么长,那么长,那么长,涉案人士及其家人一个都跑不掉。”

  辛弃疾感动了一会,然后懵逼道:“但是,有些事情根本还没发生,不必提前算账吧?”

  而且。

  看他手中「那么长」的长度,总觉得把大半个临安城的官员都犁一遍,数目也不一定够!

  王镇恶不以为然:“反正是给你出气,顺带整治一下朝廷的不正之风,不死几百几千个人,还真以为我们是好声好气来做慈善的——再说,赵宋朝廷的原官员,有几个没问题的?”

  辛弃疾凝眉不语。

  王镇恶见他还想说什么,当即伸手一扯:“行了,这种政治上的事自然有主公和穆之先生操心,我们就不要管了。走走走,我给你介绍新朋友去。”

  “羊规,这边这边!”

  小羊将军原本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但因为之前得知了羊侃的故事,现在看起来蔫蔫的。

  他走到面前,认真端详了辛弃疾一会,忽然语气严肃地说:“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看到你,就感觉无比亲切,好像看见了我未来的孙子羊侃。”

  辛弃疾嗯了一声,静待下文。

  羊规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又仿佛特别理直气壮地说:“你要不介意的话,咱俩各论各的,我还叫你幼安,你可以叫我……小爷爷?”

  辛弃疾:“……”

  不,他非常介意!

  “这是什么涨辈分的新方式吗”,王镇恶冷笑一声,挽起袖口,“来,咱俩比划比划!”

  ……

  另一边,文天祥被人叫住。

  那人握住他的手,语气温柔地说:“你既生得如此貌美,又姓谢,想来一定是我们家的后人吧。”

  文天祥:???

  不是,你谁啊,这么荒谬的话怎么说得出口的?

  那是个眉眼清丽的年轻谋士,乌衣如画,霁月明朗。

  清风吹动剑佩,与他腕底的玉坠清脆相击,泠泠而鸣,也吹得衣袂翩然飞舞,仿佛江南深秋的涳濛烟水一般,缥缈无定。

  他一眼望过来,眸光清亮,笑语粲然。

  仿佛璀璨的天光穿云破雾而来,自有一种蓬勃明媚的意气。

  文天祥忽然心念一动,脱口而出道:“我知道你,你是陈郡谢——”

  “陈郡谢宣明”,谢晦眉眼微弯,漾开了一池碎星。

  文天祥眼前一黑。

  完了,他真的是谢枋得家中的先祖。

  谢枋得是谢安的直系子孙,自然也是陈郡谢氏的后裔。

  没想到继小师祖之后,自己还要再多认一个祖宗(?)

  这一位,是未来的丞相、开国元勋,托孤大臣之首,分分钟废立皇帝的绝世狠人,一个恃美行凶的大权臣。

  《宋书》给谢晦单开了一个章节,也是全书唯一的一个单人列传,一开头,就用长长一段话记叙了他的美貌。

  说他,“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

  又说从前他入朝拜见刘裕的时候,刘裕见了他,笑说“如见玉人在前。”

  “陛下的形容果然很贴切”,文天祥由衷说。

  谢晦微笑,忽而快速伸手捏了捏小晚辈的脸,但觉触手温凉,细腻如玉,心满意足道:“你也一样。”

  众所周知,陈郡谢氏的高颜值和颜控属性,都是祖传的。

  作为江左乌衣门第,他们风华清贵,向来最盛产美人,满门男女老少皆是容貌出众,各有各的风仪神采。

  而且也绝非靠脸吃饭,都是文武双绝。

  有的挽弓跃马,决胜千里,有的诗画流芳,名垂青史。

  代表人物,比如擅弹琵琶、被桓温称作*世外仙人的镇西将军谢尚,从容弈棋、江左风流的宰相谢安,芝兰玉树、决战淝水的冠军将军谢玄,才华冠绝乌衣巷、有林下之风的才女谢道韫……

  在谢晦看来,文天祥就像用尺子量过一遍似的,处处都符合陈郡谢氏的标准。

  “叫我宣明就好”,他满意极了,挽住少年的手,笑吟吟地说:“你以后跟着我,我来保护你。”

  “多谢宣明”,文天祥神色无奈。

  谢晦虽然作为谋士算无遗策,但又不擅长亲征。

  按照他的武力值,真上了战场,指不定是谁保护谁呢。

  谢晦笑道:“走,我带你去见主公。”

  此刻,沈林子等人终于将陆游家被挤掉的门重新安装好,可以出发了。

  刘裕在传送门的另一头清点军队,等待他们过来,一同前往临安帝宫。

  陆游和猫猫们告别。

  於菟忽然三两下飞奔过来,咬住了他的衣袂,似乎不想让主人离开。

  陆游俯身将它抱起,轻轻抚摸了两下:“好啦,我真的要走了,你留下好好看家,待我光复山河之日,功成卸甲归来。”

  猫咪呜了一声,抬起爪子,搭在他的手心,像是让他记住自己的诺言。

  陆游唤来僮仆,交付锁钥,嘱咐他们看顾好家中的一切:

  “照顾好所有的猫,猫草要勤打理,后院的酒窖不可荒废,还有多加注意新种植的粮食……”

  他一振衣衫,提剑出门,微阳将离去之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辛弃疾望着眼前这一幕,忽然想到了一件全然不相干之事。

  当年诸葛亮草堂春睡罢,离开隆中,也曾对诸葛均说:

  “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然而。

  那是他在草堂度过的最后一次春日,往后半生,再也不曾归来。

  ——这种近似于谶言的联想,无端让人感到不安。

  “幼安。”

  一只手轻轻按在他肩上,辛弃疾讶然回眸,见刘裕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传送门,来到了身边。

  西风如烈焰般摧折在天地间,他负剑孑然高立,巍然似青山,身后一片长天浩阔,江海烈烈,仿佛有无垠的烽烟燃烧升起,白刃寒旌倒悬。

  那把剑,是刘裕的天子之剑。

  仍敛于鞘中,却仿佛有寒芒如水般渗出。

  一旦进攻,必将是云霆击电、见血封喉的致命一击,为了守护家国人间、横扫虏廷而出鞘,至为凌厉,也至为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