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医妻驾到,冷面硬汉宠上天 第202章

作者:逍遥的妖 标签: 强强 年代文 爽文 穿越重生

  “不过,你还别说,这张义天捐的都是好东西,其中有一味药材是秦队拜托我找的,说是只有西南边境才有,我找了好久都没找着,结果在张义天捐的这一批东西里面找着了!你说巧不巧!”

  “哦!”苏桐很惊讶,“秦熠还拜托你找草药了?”

  “是啊!说是五六片叶,开白花,花瓣五片,叫、叫什么五裂黄连。”

  五裂黄连?!

  苏桐猛地站住了。

  她的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

  ……

  “小桐,你安心学习,我这次出任务要去西南边境,可能时间有点长,如果联系不上你也不要着急。”

  “呀!西南边境?那里的气温最适合生长五裂黄连了,如果见到野生的哥记得一定带些回来。”

  “哎!在小桐心里,哥哥始终比不上草药重要啊!”

  “哪有?当然是哥最重要了!等哥这次回来我给你做‘七巧汤’,可不是中医里的‘七巧汤’,是我自己发明的‘七巧牛尾汤’。”

  “好!就冲你这道‘七巧牛尾汤’,哥也要早些回来。”

  ……

  彭志往前走了好几米,才发现苏桐没有跟上,回头看见苏桐愣在原地,脸色苍白。

  “怎、怎么了?苏同志!”

  彭志回想了一下,刚才自己没说错什么啊!

  “苏同志?!”

  苏桐花了几分钟才反应过来,心里却是依然抑制不住的心潮起伏。

  刚才那一瞬间,她、她竟然想到哥哥了!

  她竟然有一种,哥哥也在这里的错觉……

  她晃了晃脑袋,晃掉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哦!对不起彭同志!刚刚我有些走神,你刚才说的……是五裂黄连?”

  “是啊!是这么个名字!”

  “这味草药好像很少见!秦熠……有没有说过他找这草药做什么?”

  “哦!那倒没说,只说是有人拜托他找来着。”

  彭志抓了抓脑袋,不解地问:

  “等秦队回来问问他不就知道了!”

  苏桐深深吸了口气,近乎喃喃地道:

  “对!等他回来!问问就知道了!问问就知道了!”

  下午两点,苏桐坐上了达县政府去往甘省的车,离开了达县。

  那个写满了疑问的笔记本,她终究还是留给了林力,让林力转交给秦熠。

  有疑问,就应该有答案。

  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

  可思念的人,会重逢吗?

  (第二卷完)

第299章找寻

  甘省海拔高,多黄土。

  从川省达县出发,到甘省定县,有近七八百公里的路程。

  达县县政府派的是辆双排座的解放牌卡车,车上的四名同志要去甘省参加一个种植技术方面的经验交流活动。

  后车厢拉着军绿色的篷布,里面还带了一些作物种子以及改良工具之类的,都是交流时要用到的。

  途经另外两个县城时又上了两拨人,多搬上来一些东西,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相互打招呼,后上的人都坐在后车厢,在行驶途中还常常传来一阵阵歌声。

  虽然路途颠簸,但好在人多热闹,走走停停,也不急着赶路。

  卡车晃晃悠悠地开到第三天中午时,才到达甘省定县。

  苏桐坐在车上摇摇晃晃地差不多睡了一路。

  定县和会宁县相邻,只隔几十公里。

  卡车要拉参加交流的同志以及种子工具去指定地点集合。

  路过汽车站时,苏桐和他们告别,提着行李下了车,并谢谢他们一路的照顾。

  达县的那位负责人热情地邀请苏桐跟他们一起去会场,他可以帮她打听打听有没有去会宁的便车,苏桐婉言谢绝了。

  大部分路程都走完了,没必要再麻烦人家了。

  她在汽车站等了半个小时后,便上了一辆开往会宁县的长途汽车。

  车很挤,主要是人不坐满司机不发车。

  还好苏桐上车早,在角落里找了个座位,一路上鸡鸭鹅叫,孩子哭闹,妇人对骂,很是热闹。

  苏桐似乎并未受到干扰,只静静地看着车窗外苍茫的浑黄。

  天快黑时,汽车才摇摇晃晃驶进了会宁县汽车站,喷出一口长气,停了下来。

  苏桐一路找到会宁县政府招待所,才进去住下。

  她的介绍信是达县公安局出具的,工作人员看了都很客气。

  这年头,基本上只有政府招待所才配有电话。

  苏桐给达县公安局打了个电话,让公安同志帮忙传话给林力——“已安全抵达会宁县”。

  这是林力对她提的“最基本要求”。

  他要随时了解她的情况,否则老大回来后,他没办法面对老大的“狂风暴雨”。

  第二天一早,苏桐上了去往横山镇的班车,然后又坐了驴车,从横山镇到达吴老太的娘家双沟子村。

  入目是满目的黄土,和一排排高高低低的窑洞。

  苏桐手里提着县城里买的一兜子饼干和水果糖,她抓了把水果糖上前,跟村口打闹的小孩子套近乎,很容易就俘获了一帮孩子的信任。

  当她问到有谁的爷爷奶奶在家,想去讨口水喝时,有一个叫刚子的男孩立刻举起了手喊道:

  “去我家!我家最近!我奶奶在家!”

  说着,连同妹妹桃子“先下手为强”,一左一右地拉着苏桐的手,在一众羡慕的眼神中,将她拉到了自家的窑洞门口。

  苏桐没有进去,等刚子叫出了他的奶奶,她才上前打招呼。

  刚子奶奶看见苏桐,倒是愣了愣。

  会宁县是有名的贫困县,横山镇又是会宁县里最不起眼的镇子,这双沟子村一年上头都没几个外人来。

  苏桐这一身出众的气质打扮出现在这里,便显得格外惹眼。

  “大娘您好!我到村子里来办点事儿,路过您家,想讨口水喝,您看方不方便?”

  刚子奶奶似乎有些拘谨,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忙把苏桐往屋里请。

  “哎呀!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快、快到里面来。”

  苏桐随着刚子奶奶进了窑洞,看见在进门的窗户边就生的有火盆。

  等苏桐在火盆边坐下,刚子奶奶拿了个大碗擦了又擦,才取下火盆上挂着的水壶,给苏桐倒了一大碗水。

  苏桐道过谢,才接过大碗,小口小口地喝起来。

  刚子和桃子抓着苏桐的胳膊舍不得放,苏桐给他们一人又拿了盒点心。

  刚子奶奶一看这点心包装就不便宜,连声道:

  “哎呀哎呀!这都是贵重东西,别给这碎怂们弄糟蹋了!”

  说着就要去俩孩子手里夺,刚子生怕奶奶给夺回去,拔腿就往外跑。

  桃子见了,也一矮身从奶奶胳膊底下钻出去了。

  刚子奶奶一拍大腿,“哎呀!这下可追不回来了!”

  “没事!大娘!本来就是买给孩子吃的!他俩很懂事也很有礼貌,我很喜欢!”

  刚子奶奶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就是来喝口白水,哪犯得着贴上这些东西。

  刚子奶奶这才主动问道:“姑娘啊!这大冷天的,你一个人到这来办啥事啊?”

  苏桐道:“大娘,我是想去公社,还不知道路呢?一会儿您给指指。”

  “去公社啊!那路还远着呢!还有十几里地,你先歇歇!这眼看晌午了,就在大娘家吃碗饹瘩子吧!咱乡下没啥好东西,别嫌弃就成!”

  “哎呀!那就谢谢大娘了!我还就想着吃口原汁原味的饹瘩子呢!”

  刚子奶奶见苏桐性格敞亮,顿时也乐开了花。

  起身就往灶台边走,“我这就做!”

  苏桐也起身道:“大娘,我帮您烧火。”

  “哎!”刚子奶奶越看苏桐越喜欢。

  等炕洞里的火燃起来了。

  苏桐才开始问道:“大娘,听说咱这村里有个大仙庙,送子特别灵验,是吗?”

  刚子奶奶顿了顿,才道:“姑娘,你这年龄也知道大仙庙啊?”

  说着,摇了摇头道:“没喽!早就拆喽!早些年‘破四旧’的时候,连推带砸,连土砖都被砸碎了,平了地。现在岁数小些的都不记得这大仙庙了!早些年可红火咧!”

  “哦!不在了啊!”

  苏桐倒也没有太失望,一二十年过去了,大仙庙在不在也留不下什么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