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刺棠
“不知道是不是吵架闹翻了,尤厂长何书记和王副厂长孙副厂长没有一个好脸色。”秦芳当时正好从会议室门口经过,吓得大气没敢出,“哎呀,他们不会打起来了吧?”
林婉笑她:“你再大点声,就怕领导们听不见你编排他们是吧?”
秦芳忙捂住嘴,频频摇头,声音从指缝间流出:“没有没有。”
——“秦芳同志,这是干嘛呢?”
秦芳话音刚落地,猛地听到身后熟悉的领导声音,转头一看,差点吓得腿软:“王副厂长好!王副厂长辛苦了!”
厂办众人瞧秦芳这样,努力憋着不笑,就听王副厂长也没多说什么,只道:“林婉同志,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林婉不清楚王副厂长突然找自己做什么,顶着秦芳投射来的——自己仿佛要上战场的眼神,跟着去到厂长办公室。
王副厂长坐在皮椅上,定定打量这个小同志数秒,这才开口:“林婉同志,你来服装厂的时间不算久,觉得我们厂怎么样?”
这问题像是陷阱,尤其是领导问普通职工,正常人都会往好的方面答。
林婉笑了笑:“厂子挺好,规模大,各方面都正规,每个月发工资也准时。”
王副厂长自会议室出来的紧绷神色骤然舒缓,差点没忍住笑意:“你关注的东西倒是不一样。”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夸服装厂,是夸发工资准时的。
林婉点头:“王副厂长,我们真会关注这个的,发工资当天翘首以待。”
“那缺点呢?”王副厂长笑了笑,追问。
这个问题更是陷阱中的陷阱,林婉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回答得不好可就容易落人话柄。
就在林婉犹豫几秒之际,王副厂长指节轻点桌面:“照实说,不用担心什么,我要听实话。”
林婉将心里话委婉滚到口边:“就是流程多,经常交个申请报告,要等很久才能批下来。”
“你这话没错!”王副厂长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这套规矩流程运行太多年,动也难动,改也难改,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这小同志年纪轻轻,脑子好使,要不要跟我去试试别的路子。”
林婉惊讶地看向王副厂长,却听到个惊人的提议。
***
傅修怀谈完生意回到家中,抱着闺女逗了逗,又掌着她歪歪扭扭地坐了会儿,却觉得今天妻子有些不同寻常。
“怎么了?”
林婉坐在床头发呆,柳叶眉微拧,显然是陷入沉思。
林婉听到傅修怀的问话,转头看向他:“今天我们厂副厂长问我要不要加入他的试点项目。”
要放在以前,林婉总是习惯了自己思考,自己做决定,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此刻望着傅修怀专注看向自己的脸,却有了倾诉欲望。
“你知道嘛,我上回跟领导汇报了方案,他们来来回回开了一个多星期的会,都没争论出个结果,最后居然是王副厂长说带头搞个试点,就用我的方案。”林婉有种被人认可采纳的欣喜感,却也有几分惊讶忐忑。
“我从小的愿望就很简单,想要个简单稳定的生活,但是总像是奢侈,对亲爸亲妈是,谈个恋爱到结婚也出了岔子,毕业后有着小时候最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怎么还是不安生。”林婉无奈地扯了扯嘴角,全是心声。
傅修怀抱着闺女,将豆豆塞到林婉怀中,坐到她身边:“当年你毕业的时候,我说你不用工作,不用挣钱,或者有兴趣自己做生意,我帮你。知道你是怎么跟我说的吗?”
林婉必然不知道这茬:“怎么说的?”
“你说你小时候就听所有人说有个铁饭碗是最好的,所以你小时候就许愿,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想圆个梦。”傅修怀坚定望着她,“我当时心想,这姑娘和以前一样傻乎乎的。”
几百块的工资对傅家来说没太大意义,对存折丰厚的林婉来说也没太大意义,可这人仍然惦记着一直以来的愿望。
林婉略想了想,确实像是自己的心声。
傅修怀捏了捏豆豆的小手,再捏了捏林婉的手:“局势如此,没人可以改变,以前对各种小买卖都严厉打击,深恶痛绝,定性为投机倒把处罚。现在呢,个体经济处处是,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不可逆,你们服装厂也是。”
林婉心头想法越来越坚定:“确实得顺应发展...不对,应该说得走在前头!”
傅修怀勾唇:“脑瓜子真是灵光。幸好你们厂是卖衣服的,没来干建筑盖楼,不然你不得把我们干倒。”
林婉心知这人在打趣自己,眉眼弯弯,抬手就往他腰上掐了一把报仇:“你倒是会取笑我!”
可惜男人的腰身也硬邦邦的,像是堵墙,似一座山。
***
王副厂长要组建个试点项目班子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
而林婉作为王副厂长找上的第一天,还是方案的发起人,次日便答应下来。寻求安稳的林婉头一回主动拥抱改变,甚至因为感受到认可和重视,头脑有些兴奋。
接下来的几天,王副厂长直接点了数名职工,有人干劲满满想要加入,有人犹豫不决,担心项目失败,回不去自己的原本的岗位,最终放弃。
可王副厂长是个实干派,见有人拒绝也没多说什么,径直再点人补上位置,没多久便组建了个十人班子。
“厂里对各种改变犹豫不决,我想改变,想干出个不一样的天地,大家也愿意跟着我,那接下来就拧成一股绳,好好干。”王副厂长花了大力气说服尤厂长何书记以及孙副厂长,这才拿到部分权利折腾,除了这十人班子,另外有两个车间可供他们安排。
“林婉同志,主要负责这次的试点项目,你来说说上回提的方案。”王副厂长总控大局,林婉从一个入厂不到一年的普通职工,突然担起大责,一时倍感肩头沉重。
“这次主要是针对外面许多小作坊小工厂仿着我们的衣服售卖,我们做一件,他们仿一件,因为价格差距不小,导致我们的销量大受影响。”林婉不急不缓讲解,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此,我们厂最好是做出更明确的定位标准,高档服装做好质量和款式把控,同时提高售价,拉开价格差距,中档服装针对最广阔的接受款式发力,*力求人人都会喜欢,能接受,像最近卖得不错的红色波动长裙,许多老一辈的便不太能接受,低档服装负责和外面的服装打架。”
“本来就被影响,再提价不是更卖不出去了?”会上,有人提出疑虑。
“我们的售价本来就比首都和沪市的服装便宜,同样质量下,我们早被之前的想法束缚,宁愿压缩成本,降低售价也想多卖几件,恰恰坑了自己。”林婉想到找何燕妮这样身家不菲的女性询问,她便是舍得也愿意花大价钱买衣服的,只要体面,能撑场子,质量好,款式好就行。
林婉将方案再详细汇报一遍,王副厂长十分认可:“大家主要听林婉同志安排,我们这次试点就看看效果。”
很快,服装厂单独把控的两个车间开始独立生产,引得工人们纷纷好奇。
“厂里是疯了吧?怎么还搞分裂。”
“听说是王副厂长提出来的,要试点失败,愿意不当这个副厂长了。”
“我滴个乖乖,王副厂长想啥呢!好好的副厂长不当,搞这些名堂!”
“跟着他去干的人也是傻的,完全是瞎胡闹,等试点失败,他们的位置也没了,怕是到时候成了闲散人员,啧啧。”
厂办里,林婉收拾东西要换个办公室,引得众人好奇又不解。
“小林,你想好没有?可别选错道儿了。”
“就是啊,在厂办稳定,那个什么试点项目能有什么好的。”
“婉婉,你疯啦?”秦芳反应最激烈,“你就不怕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林婉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那想法都是我出的,总要去试试嘛。反正...”
林婉想到傅修怀说,要最后马上都没成,让自己回家,他养自己。
林婉当时严词拒绝,这会儿却笑了笑:“难不成还会饿死?”
搬到新办公室的林婉很快进入状态,一方面和港商那边传真联系,商讨高档服装的设计与生产安排,一方面安排人联系采购商,要狠抓质量与款式。
试点小分队的第一批高档服装在大半个月后生产出炉,一应的连衣裙和短袖长裤,质量精良,款式时髦,尤其是做工相当精致,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肉眼可见地与众不同。
林婉亲自盯着衣服装车送货,过去一段时间的一腔激情此刻通通化为紧张与期待,一切反响都在明天了。
下班时,林婉甩掉烦恼,拎着包往外,迎面就遇上林国富和陈秋红两口子。
过去一阵子还很爱和林婉这个优秀职工攀关系的两人,此刻面露鄙夷,对着身旁其他工友道:“也不知道有的人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好好的工作不干,跑去弄什么试点项目,真是又蠢又傻!”
“你们这话说的,那不是你们侄女也去了。”工友们都知道林婉是两人侄女。
“那也是糊涂的,脑子不清醒!”林国富和陈秋红只觉得林婉是疯了,可等走了几步,突然想到什么,一合计,又回头找上林婉。
“林婉,不是我们说你,你这也太任性了,去参加那个试点项目就是和尤厂长何书记孙副厂长对着干,小心项目失败,到时候工作也不保。”林国富这话说得有些心虚,他当然知道,傅修怀的老婆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个工资几百块的工作。
林婉冷冷道:“不牢你们操心,我自己有分寸。”
陈秋红眼珠子一转:“要是到时候你工作真保不住,干脆给成豪吧,厂里肯定不会直接不要你们试点项目的人,但是也重用不了,你直接让给你弟正好!”
林婉真是有些佩服他们的脑子,转得还真是快,不过,现在的林婉再也不是小时候的林婉:“要真那样,我把这工作卖了或者送人,也不会给他,你们还是省省心吧。”
亲口怼了一句,林婉身心舒畅,紧了紧皮包包带,快步离开了。
不知是不是头一回面临这种情况,林婉一晚上都有些兴奋,好奇明天的反馈,试点项目第一次出手,成败至关重要。
林婉抱着豆豆坐在床头,和闺女玩坐起来的游戏,心不在焉地轻戳了戳傅修怀腰腹:“我们的衣服明天就要摆上各大百货商场了,我有点紧张,跟高考前一晚似的。”
“害怕吗?”傅修怀轻声问。
“不怕。”林婉说出来,心头一下又轻松了些,“就是又期待又紧张,还会胡思乱想。不过现在没什么了,一下想开了,就等明天的结果了。”
傅修怀捉着她纤细的手指,倾身靠近:“你现在有什么会告诉我,我很高兴。”
两人距离很近,鼻尖险些擦过,林婉眨了眨眼,心头一动,有些不自然地别过脸:“你退开点,豆豆在。”
豆豆歪倒着坐在妈妈怀里,干净漂亮得宛如黑宝石的眼睛大大的,就这么一动不动地看着爸爸妈妈。
傅修怀低眉看一眼闺女,抬手遮住豆豆的眼睛,俯身吻在林婉唇上:“放心,豆豆看不到了。”
眼前突然袭来一片黑,豆豆呆呆地疑惑,怎么天黑啦,是不是该睡觉啦~
第43章
晨光熹微时,林婉被夏日艳阳叫醒,心情复杂地起床,惦记着今天的售卖情况。
傅修怀看出林婉的异样,穿上西服时笑道:“出门可别走错地方。”
林婉昵他一眼,转头抱着豆豆喂奶。
孩子醒得比要上班的爸妈还早,由着傅修怀抱出门哄着玩儿,这才没吵醒林婉。
这会儿奋力吃着奶,也没看出妈妈那兴奋、期待与紧张交织的情绪,只自顾自嘬嘬嘬,白白胖胖的脸颊一鼓一鼓的。
喂完奶,林婉将孩子交给婆婆,自己下楼吃早饭,今天她给王婶报的面条,大早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壮胆又饱腹。
服装厂一如过去每一个平静的星期二,看不出什么分别,只是内部暗流涌动,面上不显。
试点项目的职工各自忙碌,心中却各有情绪,就等着前方消息传来,看看是胜利还是失败。
其他车间的工人昨天是眼睁睁看着试点项目的衣服装车运走的,这会儿也等着看热闹,大部分都不看好那些个奇奇怪怪的试点,总想着原来才是最好的,改变总是让人怯步的。
平静的一天即将过去,下午,大伙儿开了个会,会上,王副厂长鼓劲加油一番:“这第一批衣服上货架,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不是最后的机会,大家收收心,抓紧第二批。”
王副厂长胸有成算,看手底下的人紧张忐忑,只略微敲打,沉不住气是大忌,就算第一批失败,他们还有机会。
何况,也说不一定。
当天下班前,试点项目部的李邦德急匆匆赶回来,汇报情况:“今天全程十二家百货大楼和商场上了我们的衣服,不过...”
听着这转折和停顿,大伙儿心里咯噔一下,就连林婉也心沉了下。
小李继续道:“百货大楼那边反馈,顾客看得挺多,对我们的衣服感兴趣,就是嫌卖得贵。”
这第一批衣服精心打磨设计,就连每处细节都力求完美,相应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几乎能与港城货和外来货一较高下,顾客嫌贵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