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姐夫后 第53章

作者:拱白菜的大猫 标签: 宫廷侯爵 正剧 先婚后爱 群像 穿越重生

“秦大人,您看这市井小调可还入耳?不知您还想听点什么?让他们再唱几出热闹的?”官员殷勤地陪着笑。

秦恭终于有了反应,面无表情地扫了他一眼。

第50章

酒楼内依旧人声鼎沸,一楼中央的戏台上还在咿咿呀呀唱着。方才那扮小丫鬟的角儿退场,锣鼓点子一换,戏台上的光影也随之暗下来,竟化作了一条幽深僻静的小巷。

方才那水袖轻扬的小娘子,此刻已换上了一身鲜亮夺目的罗裙,薄粉敷面,胭脂点唇,眼波流转间平添了几分娇俏。

她捻着帕子,身段儿一扭,连那唱腔都变了调,软糯糯,甜丝丝的。

“冤家呀......”尾音儿拖得长长的,含着蜜。

台侧人影一晃,一个作武生打扮的男子踩着锣鼓点上了台,他身形魁梧,小娘子一见,眼底霎时迸出光彩,莲步轻移迎了上去,声音是刻意压低的欢快,“你可算来了!”那语气,三分嗔,七分喜,还带着点生怕被人撞破的紧张。

小巷布景昏暗,一棵老树浓荫,两人隔着几步的距离,男子忽地上前一步,急切地一把握住女子的柔荑,“我的心肝儿!想煞我也!你......你何时才能同你那夫君和离?”

“秦大人?”官员正看到兴起处,秦大人却起身要离开,忙出声。

--

秦恭难得休沐在家,春光正好,正是踏青时节。

温棠倚在窗边,望着庭院里的点点新绿,记起去年在庙里求得的那枚平安符,大师说过,心诚则灵,一年一求方显至诚,如今一年期满,该去求新的了,也给府里的国公爷和国公夫人各求一枚。

清早,夫妻俩一同去正院请安。国公夫人看着儿子高大木讷的身影,再看看儿媳温棠那如画般的眉眼,她接过温棠奉上的茶,抿了一口,对着秦恭道,“今日难得清闲,在家里闷着作甚?你媳妇儿要去庙里进香,你陪着一道去,小两口成日里拘在府中,能有多少自在时候?正好趁着春光好,陪她去散散心,就当踏春了。”

国公夫人心里其实颇有计较,她这大儿子什么都好,偏生性子古板不解风情,若无人提点,是半点也想不起要陪妻子游赏玩乐,花前月下的,哪像他那二弟,心思活络得过了头,不仅知道带着正妻出门,连院子里的姨娘也惦记着捎带上,两个儿子,一个太古板,一个又太花哨,简直走了两个极端。国公夫人每每思及此,便觉头疼,只恨不能将两人的性情揉匀了才好。

她苦口婆心絮叨,“......路上多照应着点你媳妇儿,她身子娇弱,走累了要上前搀着,瞧见什么新鲜吃食玩意儿,她若多看一眼,只管打发小厮去买,莫要只顾着自己闷头走......”末了,她满怀期待地看着儿子。

秦恭垂手听着,看样子很认真,但在母亲说完后,只沉沉地应了一声,“嗯。”

国公夫人一口气噎在胸口,差点没背过去,敢情她说了这大半日,唾沫星子都费干了,就换来一个“嗯”?这孩子,在军营里,在朝堂上,那是何等杀伐决断,出类拔萃。怎么一到了自己媳妇儿跟前,就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别说花言巧语了,就是几句熨帖的人话,从他嘴里蹦出来都难如登天。

她无力地摆摆手,眼不见为净,“去吧去吧,看着儿子转身那挺拔却毫无情趣的背影,国公夫人只觉一阵心累。

温棠去的依旧是上次的寺庙,这回虽是秦恭陪着,两人却并未乘轿,依旧选择徒步登山,只是今日这山路,走得格外漫长,走不上几步就得停下歇息片刻。

温棠起初还耐着性子,渐渐便有些焦急起来,她悄悄抬眼觑了觑身旁气定神闲的男人,分明是他拖慢了脚程!

晨起出门时,天光尚早,山脚下稀稀落落没几辆马车,可经他这般磨蹭,待他们行至山腰,再往下望去,只见蜿蜒山道上已挤满了乌泱泱的人头,前呼后拥,好不热闹。更别提那些比他们晚到的人家,早已步履如飞地超了过去,不少都到了山顶。

“夫君......”温棠忍不住轻唤一声,脚步下意识地加快了些。寺庙门口已是人声鼎沸,寺内浑厚的钟声一声接一声传来,嗡嗡作响,更显此地香火鼎盛。

秦大爷却依旧不紧不慢,步履沉稳,仿佛脚下踩的不是山路,而是自家后花园的石板小径。

守在山门处迎客的,仍是上回见过的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僧,他双手合十,对着每一位入寺的香客躬身行礼,神情庄重而温和。

秦恭此番纯属作陪,待温棠随着人流进去拜佛求符后,他便独自踱步至旁边供香客暂歇的厢房内等候,寺中为早到的香客备有素斋,只待温棠拜完佛,再一同用些清粥小菜,那斋饭倒也简单,素馅儿包子,松软的白面馒头,熬得软糯的米粥,配上几碟腌萝卜,酱黄瓜之类的小咸菜,佐以清茶一盏,倒也清爽宜人。

——

山门外,一顶装饰华丽的软轿稳稳停下,轿帘掀开,走出周家小姐与她的母亲周夫人,二人刚站稳,便见江夫人迎了上来,目光落在周小姐身上,口中称赞,“几日不见,周小姐愈发水灵了。”

周小姐闻言,粉面含羞,螓首低垂,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江夫人笑着扭头,对着还在石阶下慢悠悠往上走的章尧嗔道,“我的儿!你倒是走快些!人家周夫人和周小姐都到了,你还在那儿磨蹭什么?快些上来!”

她这话,是说给正拾级而上的章尧听的,江夫人一双利眼在儿子身上扫了又扫,是看哪儿都觉得不甚满意,额角那道新愈的疤痕太过显眼,手背上也留着一道痕,她早先便叮嘱他寻大夫好生料理,他偏不听,说什么不必在意皮相,如今带着这破相的模样来见未来岳家,实在不成体统。

所幸周小姐性情腼腆,方才匆匆抬头一瞥,尚未看清未来夫婿的容貌便羞得低下了头,倒是周夫人看得真切,关切地问了一句,“章公子这脸和手......”

江夫人忙笑着解释,“嗐,别提了,前些日子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偏生这孩子性子犟,不把这皮外伤当回事,也不肯好生用药,这才留了点印子,亲家母放心,回去我就押着他找大夫,定用最好的祛疤药膏,保管消得干干净净,绝不让他破着相碍眼。”

周夫人亦是通情达理之人,闻言笑道,“您言重了,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前程要紧,这点子小伤算得什么?无碍的,无碍的,”三人说说笑笑,气氛融洽,一同行至山门前。

守门的老僧双手合十,向几位贵客行礼,引着她们入内敬香祈福。

“夫君。”一声清柔婉转的呼唤自斜对面传来。

斜对面的厢房门帘一挑,走出一位穿着水蓝色春衫的少妇,那衣裳颜色清雅,料子却极好,衬得她肌肤胜雪,她通身素净,只绾了个简单的髻,簪一支素簪子,耳垂上缀着两点小小的珍珠,却愈发显得清水出芙蓉。

随着她一声轻唤,厢房内又走出一位身形极其高大的男子,腰束玉带,面容冷峻,气势迫人,他几步便走到妻子身侧,高大的身影瞬间将女子笼罩其中,一刚一柔,一冷一暖。

庙中往来不乏达官显贵,有认得秦国公府大爷秦恭的,连忙上前见礼寒暄,“秦大人安好。”“秦大人也来进香?”

周夫人亦是见过世面的,去年秦府双生子周岁宴她便曾登门,认得秦家大奶奶温棠,此刻也带着女儿上前招呼。

有小沙弥前来引路,请几位贵人移步去用早斋。

温棠正与周夫人,周小姐寒暄着,闻言便侧身回头,语声温柔地对身旁人道,“夫君,这寺里的斋饭清淡,怕是不合你口味,可要吩咐下人下山去买些你惯用的点心?”

“夫君?”

温棠是扭过头来说话的,说了之后没见秦恭回应她,然后抬头,却见站在自己跟前的是章尧,而自己的夫君站在自己的右手边。

章尧虽然是一个书生出身,但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干活的原因,他的身形并不单薄,而且个子几乎跟*秦恭一样高。

温棠面上只微微一怔,旋即恢复如常,若无其事地将目光和身体转向右侧的秦恭,“夫君可要派人下山去买些?”

秦恭垂眸看她,“不必,寺中斋饭即可。”

--

秦府朱漆大门外,立着一个形容颇有些狼狈的身影,正是马大娘的儿子马聪。看情形,他似刚被人从门内驱赶出来。

送他出来的周婆子,此刻已是气得脸色铁青,冷哼一声,转身便砰地一声关上了大门,径直回府去了。

周婆子心里窝着一团火。这马聪,当初进京投奔,元夫人念着旧情,私下里贴补了他们一笔银子,那数目,足够她们安稳一生了,原指望他置办些产业,过个安稳日子,可这才过了多久?那偌大一笔银子竟被他挥霍一空,这还不算,这马聪竟还在背地里嚼大奶奶的舌根,惹出风波,今日竟还有脸上门来讨钱?周婆子没叫人把他耳朵揪下来,已是念着那点子旧情了。

可门外吃了闭门羹的马聪,心里却憋屈得紧,他自觉已是拉下脸面,低声下气,所求不过是“一点”做小生意的本钱,并非狮子大开口,这点子小钱秦府指缝里漏漏就有了,竟也吝啬至此?

马聪心中郁闷难当,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做点小买卖又血本无归,若就此跟着老娘灰溜溜回乡,便只能重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辛苦刨食,所得微薄,勉强糊口,哪还有半分在京城里见识过的富贵逍遥?想到那黯淡无光的前路,马聪只觉得胸口堵得慌。

他垂头丧气地转身,琢磨着明日是不是该让他娘亲自来试试,刚挪动脚步,眼前光线一暗,竟被几个人拦住了去路。

马聪抬头一看,心头咯噔一下,是昨日进他家请他过府的那几个衙差。

完了,银子没要到,祸事倒又缠上身了。

--

寺庙的斋堂内,香客们安静地用着素淡的早膳,晨钟悠扬,回荡在山之间,山间空气清冽,只是偶尔拂过的晨风,仍带着料峭春寒。

山上的贵人们拜完佛,用过早斋,便各自乘上软轿,在轿夫稳健的步伐中,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下,渐渐消失在苍翠林荫深处。

--

章尧并未与母亲江夫人同乘一轿,他的轿子径直回了章府。

江夫人的轿子则顺着城中大道走了一段,缓缓拐入一条僻静的小巷,巷子越往深处走越显宽阔,尽头处矗立着一座外观古朴,不张扬却透着岁月沉淀与庄重气派的大宅,

轿子在门前停稳,江夫人从轿内探身出来,并未立刻进门,反在门口踌躇了片刻,她深吸一口气,才慢慢步入府中,守门的小厮在她进去后,小心翼翼地探头向外张望了几眼,确认无人跟随,这才轻轻将厚重的朱漆大门合拢,落栓。另有两人默不作声地守在了门后。

宅院深深。穿过几重院落,便到了正屋,正屋的门敞开着,里面似乎有人久候,然而,江夫人行至正屋门口,脚步却再次顿住,她脸上神色变幻,犹豫,抗拒,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怯,在门槛外踟蹰不前,竟是不敢或不愿踏入。

“芸娘......”屋内传来一个低沉浑厚的男声,带着中年男子特有的沉稳,语调中竟透出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柔。

可这声呼唤落入江夫人耳中,却让她浑身一僵,非但没有上前,反而不由自主地向后微退了一小步。

她不想进去。

--

章府,

章尧与周家小姐的婚事算是正式定了下来,婚期就选在今年下半年的一个黄道吉日。

正月里选日子,自是挑那宜嫁娶,合八字的良辰吉时。

书房内,章尧斜倚在临窗的软榻上,背靠着引枕,窗户敞开着,窗外几竿翠竹掩映,栏杆环绕,倒显得清幽。

阿福侍立一旁,说着讨喜的话,“今儿个瞧着,那周家小姐着实不错,说话轻声细语,性子瞧着也温婉,尤其难得的是,她对爷您......很是上心呢!”阿福顿了顿,觑着章尧的脸色,继续道,“今早您上山时,她虽羞怯,可也瞧见了您额上和手上的伤痕,下山前,她还特意让她身边的大丫鬟悄悄寻了我,仔仔细细说了京城哪家药堂的祛疤膏最好,里头用的是什么上等药材,叮嘱我定要给您用上。可见周小姐对您是放在心上了。”

“喜欢我?”章尧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竹影上,语气有些飘忽,“喜欢我什么?”

这突如其来的反问倒把阿福问得一愣,在这种门当户对的联姻里,女子对一个男子的喜欢,无非是看中对方的家世,前程,相貌,还能有什么别的缘由吗?

他讷讷道,“这......周小姐看中的,自然是您的品貌才干。”

章尧嗤笑一声,不再言语,他心知肚明,对方满意的正是这些“该满意”的东西。

只是没意思透了。

不过,江夫人如今是做梦都盼着儿子早日成婚,最好媳妇过门便立刻有孕,多子多福,用她自个儿常挂在嘴边的话说,只要看着儿子娶妻生子,娘就是立时闭了眼,也再无遗憾了。

章尧不再接话,只支着下巴,目光投向窗外更远的地方,似在凝望什么,又似空无一物。

“我那病秧子兄长呢?”他忽然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冰冷的玩味。

阿福立刻回道,“那位正变着法子四处钻营,巴结人呢。”他语气带着不屑,又补充道,“不过依我看,他那点盘算,注定是竹篮打水,到头来只怕是死路一条。”

章尧眼底泛起毫不掩饰的的恶意,“你说,若是让那老头子现在就知道,他之所以子嗣艰难,再也生不出儿子来,全是拜他那位贤惠的夫人和好长子所赐,他会是个什么表情?”

阿福想象着那场景,也觉快意,那必定是怒发冲冠,怕是要气得呕血三升,恨不得立时拔刀,劈了那对蛇蝎母子才解恨。

章国公此人,对章夫人表面敬重有加,对嫡长子章明理也看似颇为看重,可骨子里,他最在意的还是章家的香火传承和门楣荣光,若让他知晓自己子嗣断绝的根由,竟出在发妻和嫡长子身上,这奇耻大辱,断根之恨,足以让他头顶冒烟。

章尧似有些感兴趣,然而这丝兴味稍纵即逝。

待到夜深人静,那如附骨之疽般的头痛又如期而至,撕裂着他的神经,他烦躁地一把扯开床榻上垂落的锦帐。

修长的手指用力揉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强行压下的光怪陆离的梦境碎片,此刻在寂静的黑暗中疯狂翻涌,清晰得令人窒息。

方才的梦里,是一片刺目的,铺天盖地的红。

是十里红妆,是迎亲的长街,锣鼓喧天,高头骏马上,新郎一身大红的吉服,身姿挺拔,意气风发,后面跟着一顶华美精致的八抬大轿,长长的迎亲队伍蜿蜒如龙,抬着各色聘礼,唢呐吹得震天响。

洞房里,依旧是满目刺眼的红,红烛高烧,龙凤呈祥,一对新人坐在铺满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的喜床上,饮着合卺酒,喜婆满面堆笑,说着“早生贵子”“百年好合”的吉祥话。

那大红锦被上,赫然放着一方纯白无瑕的喜帕。

新郎拿起秤杆,轻轻挑起了新娘头上的大红盖头,盖头下露出的,是一张含羞带怯的娇颜,尤其那眼尾处一点小小的泪痣,在跳跃的烛光下,平添了几分惊心动魄的媚态。

章尧仰头喝了一盏酒,放下酒盏的时候,想到了白天谈论的婚事。

不,是已经板上钉钉的婚事。

他烦躁地将酒壶抓过来,又满满倒了一杯,低头看着杯中晃动的,映着烛光的琥珀色液体。

在江南官场平步青云的四年里,他见过的美人何其多,清纯的,妩媚的,丰腴的,窈窕的,或为他的皮相,或为他的权势,无不曲意逢迎,他章尧并非柳下惠,也非不能人道的阉人。

他有欲念,炽热而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