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姐夫后 第6章

作者:拱白菜的大猫 标签: 宫廷侯爵 正剧 先婚后爱 群像 穿越重生

她顺势往他怀里靠了靠,脸颊轻贴上他滚烫的胸膛,又说了几句体贴关怀的场面话,诸如“就知道爷最通情达理了”,“爷也当心身子”,“公务再忙也要顾惜”之类。

气氛似乎因她这乖顺的依偎松泛了些许,温棠抬眸,眼波在昏暗中流转,“对了爷,这次回去,说不定能见到嫡姐呢。前些日子隐约听人提起,说是姐姐同姐夫要从江南返京了。”

自从上次秦若月话里话外透出点风声,她便留了心,着人打听过,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爷,可知道这个消息?”

她仰着脸,目光盈盈。

回应她的,是窗外骤然急促的雨点敲打声,秦恭阖着眼,那只带着薄茧,骨节分明的大手在她柔软的腰间不轻不重地摩挲着。

温棠静静看了他半晌,那张俊脸隐在晦暗光线里,唇线似乎比方才更紧抿了些。想从他脸上窥探端倪,难。

嫁进国公府前,关于嫡姐温知意与秦恭那段过往,她并非一无所知。京城谁人不知,温家嫡女与秦国公府的嫡长子,是青梅竹马,情分非比寻常。甚至那桩婚事,都是秦恭少年意气时,亲口向温家提的。秦若月也不止一次提及过,嫡姐与秦恭是如何的情意相投。

所以温知意,究竟为什么要逃婚呢。

如今时隔四年突然返京,真的只是,回家看看吗?

温棠心念百转。她如今有什么?国公爷重诺守信,重情重义,给足了体面。国公夫人温和慈善,待她不错。老太太虽然眼睛长在额头上,却也看在龙凤双生的份儿上给了几分薄面。

她的处境,不算太坏。

“还不睡?”

头顶上方再次传来男子低沉沙哑的声音,那沙哑并非困倦,反而透着一股清醒的锐利。

夜是真的深了,估摸着已过了子时。

温棠眼皮有点打架,强撑着点清醒,岔开话题,转而调节气氛,微嗔道,“爷这些日子公务繁重,常是夤夜方归,人都清减了些。今日倒是回来得早了些,我这心里也安稳些,爷明日可能也回来的这般早。”

这话说得有些亏心,他分明精壮得很,臂膀硬得硌人。她本不指望他细答,只想将方才那微妙的凝滞揭过去。

谁知秦恭今夜似乎格外好说话,并未显出不耐,竟顺着她的话解释,“案子有了进展。大理寺今日也介入协查,人手多了,进展自然快些。”他顿了顿,难得地多说了几句,“前朝皇子余孽一案,牵连甚广,搜证,提审人犯,追查党羽,地域横跨数省,人员盘根错节,单靠锦衣卫耗时费力,多方协力方是正道。大理寺此番也抽调了人手,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不日也要到任。”

温棠对朝堂政务一知半解,那些复杂的盘根错节听得她云里雾里,只模糊地捕捉到他话尾特意提及的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

接连的话语,加上之前强撑的精神,此刻如潮水般涌上的,无法抗拒的困倦终于将她彻底淹没,她眼皮沉得几乎抬不起来,浓密的睫毛像小扇子般扑闪着,强撑着最后一点清醒,含糊地咕哝,“新官上任?”

“谁呀?”

秦恭垂眸,见她眼睫已合上大半,小巧的鼻尖微微翕动,便也歇了再谈的心思。

“嗯,”他低沉应道,声音在雷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一位调任回京的状元。”

窗外雷声滚滚,雨势磅礴到了极点,哗啦啦的声响如同天河倾泻,彻底盖过了一切低语。

温棠只觉得耳边嗡嗡作响,秦恭后面似乎还说了什么,具体字眼却再也听不真切了。她意识沉沉坠入了混沌的梦乡。

第7章

天光未透,雨后的黎明,

石板路映着雾蒙蒙的天色,积洼处闪着微光,廊下绿叶承不住一夜的雨水,沉甸甸地,不时,坠下一颗冰凉水珠。

秦恭照旧天不亮,赤着背上抓痕起身,温棠迷蒙的睡意还笼在眼底,身体却已本能地随之坐起,赤足踩在微凉的地砖上,走向衣架。

她为他取来官服,然后手穿过他腰身,系好衣襟,束紧革带。

周婆子悄声领着丫鬟端水进来,秦恭净面漱口,只用了碟子里两三块小巧的芸豆卷,便大步向外走去。

门轴转动,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天色灰蒙蒙的,

温棠依着惯例送他到院门口,时辰尚早,府中一片沉寂。

他本该径直离去,却在几步开外忽地顿住,侧过脸目光沉沉扫来。

温棠依旧立在原地。

“那些闲书,莫看。”

原来是这么一句吩咐,温棠轻咳一声,旋即点头。

终于把一尊大神给送走了,她按部就班地去给老太太和国公夫人请安,回到自己院子时,天色已然亮堂。

报春端上了冰镇过的藕粉桂花糖糕,清透的藕色糕体里嵌着点点金桂,清甜香气丝丝缕缕沁入鼻端。

温棠捻起一块,冰凉软糯的触感在指尖化开,入口即化,恰到好处的甜滑入喉间,稍稍驱散了晨起的滞闷。

她只用了两块,便搁下银箸,屏退了报春,“下去吧。”

须臾,周婆子推门而入,谨慎地四下扫视一圈,才回身将门闩轻轻落下。

她捧着一个白瓷小碗走近,碗中照旧是温热的褐色汤药。温棠神色如常地接过,仰头一饮而尽,随后捻起一枚蜜渍梅子含入口中。

周婆子熟练地为她揉捏紧绷的肩颈,“奶奶,可要再备水擦洗一番?”

温棠闭目摇头,她还有事儿要办,再睁眼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不必,四姑娘那边,消息如何了?”

说到这儿,周婆子还是觉得温棠有先见之明,也难怪人家这也挑不中,那也嫌弃,原来是自个心里有打算。

周婆子如实地把从四姑娘院子里打听到的零星情况说出来,“几个丫鬟在院子里打趣,说是位状元。”

今年的殿视在农历三月举行,四月初的时候就公布了新科进士的名字。

周婆子想了想,道,“今年的新科状元姓张,名张极,书香门第出身,相貌中看,在外头也颇有几分清名。”

温棠,“品性如何?”

周婆子,“在外头的名声自然好,不过奶奶明鉴,这头顶上状元的光环罩着,谁不夸他两句?内里品性究竟如何,隔着肚皮,难说得很。老奴想着,既然四姑娘有了这心思,不如直接回了老太太。”

温棠没有先急着打发人去回老太太,反而问,“她既有心思,为何不自己去求老太□□典?反倒藏着掖着,难道还有别的打算?”

周婆子一愣,“这不是她自个儿要去瞧吧?”

私自去见外男,岂是大家闺秀所为。

可想到四姑娘那被宠得无法无天的性子,实在不好说。

温棠眸光沉静,“盯着,别闹出什么笑话来。”

这新科状元家世门第都不错,理应出现在老太太为四姑娘挑选的夫婿名册中,为何独独漏了他,这人的底细,怕是经不起深究。

--

午后暑气蒸腾,温棠乘坐的国公府马车停在伯府门前时,府门早已大开,一众丫鬟仆役垂手肃立,屏息凝神。

周婆子打起车帘,温棠扶着她的手,踏下脚凳。她身着一袭墨蓝,在耀目日光下,越发衬得她欺霜赛雪,发髻间插步摇,凤口衔着硕大东珠,随着她的步伐轻颤,流光溢彩。

她刚下马车,身侧便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嘶和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

温棠好像明白了什么,果不其然,旁侧另一辆稍显朴素的马车停下,

车帘掀开,下来一个她熟悉的人影。

她的嫡姐温知意。

依旧是那副清冷如月的模样,只是脸色苍白,纤细的身躯裹在淡雅的藕荷色轻纱夏衫里。一个男子也从马车上下来,正在扶着她的手。

男子背对着温棠,温棠并没有看清他的面容,只看到他的个头很高,长腿,宽肩背阔,若非早知其身份是江南商贾,她或许会以为对方是一个武人。

伯爷,温棠的生父,已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热络地寒暄,字字句句不离贤婿秦大爷,温棠笑而不语。

嫡母陈氏见状,不满地剜了伯爷一眼,心疼地看着自己娇弱的女儿还站在毒日头下,却也只得强压着不悦,上前敷衍地招呼温棠。

温棠无意多作纠缠,微微颔首示意后,便欲转身入府。她此行只为探望生母,无关人等,不值得费神。

温棠抬脚便准备入府,不妨一声柔婉轻唤自身后传来。

她喊了一声温棠的名字,温棠半侧过脸,温知意已轻轻挣脱了夫君的搀扶,然后自己走上前,“一别四年,别来无恙。”

温知意如今的美是柔弱的,惹人怜惜的,夏日薄衫勾勒出她纤细身姿。

温棠,一身厚重的墨蓝正服立于她身侧,非但不显沉闷,反而将那略带攻击性的艳丽五官衬得愈发夺目。

温棠浅笑了声,然后就扭头步入府门。

后面跟过来的陈氏立刻迎上温知意,“意儿,你清减许多,快随娘进去,仔细晒着了。”

然后压低声音,对着温知意说,“少去招惹她,如今攀了高枝儿,做了秦家大奶奶,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莫理她。”

温知意唇微抿,美丽的眼睛闪过无措,“娘,您别这么说,是我对不住她,才让她嫁进秦府。”

陈氏不以为然,“什么对不住?”

“多便宜了她。”

温知意轻唤,“娘……”

陈氏这才打住,拉着女儿入内,又忙不迭吩咐下人伺候那位江南富商女婿。

男人面色儒雅,带着商人惯有和气笑容,同伯爷点头,然后与伯爷一同入内。

穿过抄手游廊,绕过一方偌大水榭。亭台精巧,池水清澈,古槐枝叶繁茂,投下大片浓荫,凉风裹挟着水汽与荷香拂面而来。

向阳居就掩在绿荫深处。

温棠靠近门口,一股浓重,苦涩,经年累月熬煮草药的气息扑面而来,如同跗骨之蛆,早已与这向阳居融为一体,渗入每一寸砖木。

温棠站在门口,调整呼吸,方才轻轻推开门,门开了后,一下子就对上正朝门口走过来的元氏,清瘦,常年带着忧郁的面容。

温棠呼吸都放轻了许多,“娘。”

元氏愣着,愣了半天才终于有了反应,激动地转过身,自个儿快步走到桌子边上去拿糕点,又去够果盘里时新的鲜果。

“棠棠,棠棠,娘的棠棠回来了……”

温棠笑着走过去,扶住她微晃的手臂,让她不要忙活。元氏就愣愣地坐在边上,眼神却像是长在了温棠身上,看不够似的。

她的女儿,嫁入高门,生儿育女,做月子,养身子,她们母女相见的日子,掰着指头都能数清。

元氏好半天才舍得挪开眼睛,温棠拿起一块松软的茯苓糕喂给元氏吃,问她日子过的好不好。

元氏顺从地张嘴,“好。”

这话真,她的女婿是秦国公府的大爷,是天子近臣,她的女儿稳做大奶奶的位置,她这个当娘的怎么会不好。

只是,

元氏还是心疼,她伸手抚温棠柔软的发丝,在江南水乡的小院,幼时,元氏便是这样一下下抚着她的发,哼着乡音小调哄她入眠,

温棠倾身,将头枕在母亲膝上,感受着那熟悉却已不再有力的抚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