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静年
“来, 这边签个字。”
于月莺拿到包裹,就在邮局里面拆了, 刚拆开,一股咸鱼味飘了出来。
邮局的同志嫌味重, 让她赶紧出去。
于月莺拿着东西出去了。
到路边的树下, 找了个地方坐下,这才查看其他的东西, 除了咸鱼干,还有很大的一袋子干豆角。
还有她妈黄彩荷寄来的鞋垫子,自己纳的, 上面绣了花朵。
于月莺又翻了翻,在干豆角里头找了一封信。
她拆开一看, 除了信纸之外, 里面还夹杂了钱跟粮票。
缺的就是这个!
是大团结,十块钱!
好像有二张。
周围人来人往, 于月莺谨慎的很,把信压进干豆角里面, 只抽了信纸出来,信封跟干豆角一起又给系起来了。
她开始读信。
她妈写的信, 信上说,一共寄了二十块钱跟十斤粮票,这是于家人知道于月莺要嫁给城里人之后, 一起凑的份子钱。
算是于月莺的陪嫁了 。
干豆角是送给杜家的, 咸鱼干让于月莺送到未来婆家去。
信中, 黄彩荷反复叮嘱于月莺要坚持住,不要气馁,好人家没那么容易找,好好住在杜家,多跟姨妈拉近关系。
就算暂时受了杜家的委屈,也要忍一忍。
于月莺看着信,眼眶有些红。
她在杜家受的委屈够多了!瞧瞧她这双手,洗菜洗衣之后,都粗了,要不是她每天抹香膏,只怕早就不能见人了。
于月莺抿抿唇,把信收了起来。
姨妈虽然姓黄,可毕竟嫁到杜家几十年了,早把自己当成杜家人了,压根就不向着她这个外甥女。
冰棒厂的工作,姨妈压根就没想帮她。
至于那贺家,姨妈找是帮着找了 ,可是没用心找。
这些于月莺心里都有数。
于月莺读了两遍信,信中没有说贺家的事,她寄回家的那封信,家里人应该还没有收到。她决定过两天再来看看。
红光县。
杜二买到了去阳市的火车票,最早一班是下午一点出发,要坐六个小时的火车,晚上七点钟才会到阳县。
杜二坐在火车站候车室的长椅上休息。
火车站小偷小摸多,得打起精神来,更不能露富。
杜二身上穿的衣服上面有好几个补丁,又戴了草帽,原本还看得过去的脸在夏天暴晒之后也变得黑黢黢的。
不摘帽子,就是一个乡下来的。
这样穷酸样,周围那些扒手总不会盯上他吧。
杜二行李里面还有一套干净体面的衣服,等到了阳县,他再换。
倒不是他嫌这旧衣服不好,就是怕家里的老爷子说他穿得像要饭的,这两年不靠家里人活不下去。
一点到了。
杜二提着行李上了绿皮车,他买的是靠窗的位置。
红光县是个小站,下车的人不多。
杜二是七车厢,14座,靠窗。
有人占了他的座。
是个男的。
杜二走过去,拍了拍那人的肩,“同志,这是我的座。”
那人本来在看窗户外头,听到杜二的声音扭过头,跟同座的对视一眼,然后一起站了起来,“票呢,拿来看看。”
伸手找杜二要票。
杜二瞧这两人不像正派人,抓着那人要票的手,一拧。
咔嚓一声。
“你是检票员啊?”要票,还是抢票啊?
杜二当初为什么气愤下乡,还不是因为警察的正经工作被杜爷爷给推了 ,他自个考上的,结果死老头子,说他病了,不去。
板上钉钉的工作,硬是没了。
“你车票呢?”杜二似笑非笑的看着那男的。
眼前这小子,想跟他玩花招?
嫩了点。
阳市。
铁路家属大院。
杜父从派出所回来了。
“爸,这丢的东西值多少,点出来了吗?”杜父走进屋里。
杜爷爷坐在床边,手里拿着一个生锈的口琴,呆呆的看着。
“爸?”杜父又喊了一声,要是这会老爷子不是坐着而是躺着,他真的会把手伸过去试试老爷子还有没有气。
怎么不动呢?
“爸!”
杜爷爷:“听到了,叫魂呢!”
这口琴当年还是他给老二买的,那会老二才八岁,他还教老二学琴。
那会多好啊。
如今老了。
杜爷爷心里感慨,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突然就想起了以前的事,那会他还没有退休,孩子们都还小,他一下班就过来围着他,爷爷长爷爷短的叫着。
“爸,这损失了多少东西,你能估个差不多的价钱吗?”杜父问。
把价钱估出来,才好去派出所,让那几个人把钱赔了,把杜得敏带出来。
“急什么!”杜爷爷道把口琴递给杜父,“你看看这上面的锈怎么除掉。”
这破口琴有什么要紧的。
杜父心里有些急,“爸,之前丢的财务说是有六十多块钱,再加上粮票,你这床底下的东西都有什么啊,估价值多少?”
杜爷爷:“我哪知道,都是别人送的!”
东西一多没地方放,就放到床底下了,都是些罐头,礼盒,毛巾,钢笔什么的,麦乳精也有,有时候东西一多,就往里头塞,也不好找。
“爸,我不问了,您消消气。”杜父看杜爷爷开始发脾气了,不敢问了。
医生说了,以后不能气着老爷子,不然这血压还得上来。
要是再冲到脑门,只怕神仙难救了。
说起来,医生还给开了药的,说是降火降血压什么的。
杜父把药找了出来,给杜爷爷,“爸,您要是觉得不舒服,血冲脑门了,吃这个,知道吗?”他再三叮嘱,“医生说了,您可不能再生气了。”
杜爷爷没说话。
生气得事多了,就像得敏……
“药呢?”
杜父拿过来,一次一片。
杜爷爷喝了药,感觉心里平静了许多。
这下好了。
他问杜父:“得敏离婚的事,你帮忙了吗?”吃了药,就算生气这病应该也不会发作了。
这是一个老人对于药物最朴素的用法。
杜父吃惊,“得敏离婚了?”
什么时候的事?
杜爷爷看杜父表情不像做假,叹了口气,“得敏离婚证都办好了,那天你妈摔了,我估计是跟这事有关。”
婚都离了,还能怎么办呢?
杜父在铁路局那边接到传达室的话,说是他爸病得不行了 。
他还真不知道他妈的病也有这样的内情。
得敏可真是的!
一天天的到底在做什么!
去派出所报财务损失的事似乎也没那么急了。
杜爷爷道:“你妹妹去冰棒厂住也好,让她没事不要回来,我看着她就来气。”得敏小时候多懂事啊,后来怎么长着长着就成这样了?
这成家过日子,连同甘共苦都做不到。
这叫人吗?
正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