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155章

作者:白静年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杜家。

眼看着要开饭了,杜文还没回来,杜母让老三去外头找找,天快黑了,这个点该回来了。

就算是买东西,这会供销社也关门了啊。

过了一会。

院外传来动静,杜母大喜,赶紧出门去看,天黑看不清,但是那院子外头的人个子矮,不像是她家杜文。

可这人影怎么这么眼熟呢?

“姨妈。”于月莺带着哭腔喊了一声,“我车票弄丢了。”

没能坐车。

杜母脑子一疼。

她今天买菜回来,杜父还问这于月莺是不是送走了。

她当时怎么说的。

走了!

她亲自送到火车站的,还让老二给送到火车上了。

“你怎么又回来了?”杜母头疼得很,这叫什么事啊。

于月莺低头抹着泪,嚅嚅道,“我车票丢了。”

“进来吧。”

杜母叹气。

那能怎么办呢,月莺在这里就她这么一个亲戚,不让进来,那大晚上让孩子去哪?

杜母心情沉重的带着于月莺进了屋。

杜父看到于月莺,脸色就是一变。

票都买了,怎么还送不走了?

杜父看到坐在桌边的杜二:“老二,你不是说把人送到火车上了吗?”

杜二看了一眼躲在杜母身后的于月莺,“我是把人送到火车上了,我哪知道她还能下车。”

哟,还真回来了。

于月莺低声说:“我票弄丢了。”

杜二:“我不是让列车员帮你补票了吗,没让你出钱。”他转头看向杜父,“爸,列车员是小罗,我跟他说好了,回头把补票的钱给他。”

小罗性子好,不可能会赶于月莺下车。

“表哥,我就是太害怕了,我没座位,我怕补了票也不行,就下来了……”于月莺擦了擦眼泪,说着像是要哭出来。

杜二无所谓。

他把于月莺的暂住户口给销了,一个黑户,还指望能在城里住多久?

派出所那边一得到信,就会把黑户遣返。

在遣返之前好像……还会关几天?

杜母打圆场:“行了老二,月莺毕竟是乡下来的,胆子小,你就别说她了。明天再给她买一张车票送回去就行了。”

她又对于月莺说道,“坐吧,坐下吃饭。”别的话杜母一句也不想说。

“老三,你去外头再看看,你大哥怎么还没回来啊?”杜母急着走向门口,她儿子怎么还不回来?

杜老三出去找了。

没过一会,就看到杜老三带着两人回来了,怎么是两人?

杜母正纳闷呢。

等人走到路灯下,她这才瞧清楚,这是贺家的那位贺大富吧。

他怎么来了?

杜母突然想到于月莺了,哟,这不是巧了吗。

月莺还没走呢。

“快进来。”杜母高兴的招手,“大富,快进来,我家刚开饭呢,来吃饭。”

杜母热情的把贺大富拉进了屋里,连大儿都给撇在旁边了。

杜老三都傻眼了,刚才是谁急着让他去找大哥的。

他妈变脸可真快。

“哥,你怎么把贺大富带来了?”杜老三问。

“昨天贺大富本来该跟表妹相看的,也怪我,当时叫了卫东拉煤去纺织厂,没想到贺大富一块去了,这亲事黄了。”杜文说道,“这事我挺过意不去的。”

所以把贺大富叫到家里来,吃个饭。

屋里。

杜母精神百倍的给贺大富介绍着:“大富,这是于月莺,我妹妹家的女儿。本来我跟你妈还说这缘份浅呢,没想到今天就见上了。”

她又喜气洋洋的跟于月莺说,“月莺,你瞧瞧,大富不差吧,高高大大的,看看,结实是很,是个干活养家的人。”

两年轻人可算是见上了。

贺大富瞧了于月莺好几眼。

于月莺低下头,像是害羞。

心里却是嫌弃。

这贺大富跟个熊似的,哪哪都比不上沈江。

杜母把贺大富安排在了于月莺的身边。

于月莺看到贺大富满是老茧的手,更嫌弃了,这手上怎么还有黑印子,是没洗干净吗?

这顿饭,杜母都没顾上吃,就在那做媒了 。

等吃完饭。

杜母亲自送贺大富走,路上还问:“大富,你觉得我家月莺怎么样?”

贺大富点点头:“我觉得行!”

回头就让他妈来杜家提亲。

他妈怎么不早点说这姑娘长得招人喜欢呢。

杜母脸都笑开花了:“那可太好了,成了也是一桩美事啊。”

次日。

杜二出门的时候,去了趟派出所,说是问路,顺手把举报信放到了一个显眼的位置。

没过多久。

两个派出所的民警就着举报上的地址,找到了杜家。

“两位同志,你们是?”

“查户口的。”

作者有话说:

大家不要急。

第63章 063

……

“同志, 怎么突然要查户口?”

“我们接到举报,你们这边有个黑户。”派出所的同志表情很严肃,“请你们配合检查。”

杜爷爷一早带着杜有军出门了。

昨天晚上他想过了, 老三想学拖拉机,他趁着还有口气, 给老三想想办法。

杜母一大早去了老卫家,她去找朱婶了。

朱婶家有个亲戚在肉联厂, 杜母这会肉票不够用, 想着看能不能走走朱婶的关系,多花点钱买点肉。

老大下午的火车票。

老五上学去了。

老三在屋里看书, 昨天小唐她们送来的拖拉机的书。

这本是新的,还没看过。

他听到动静,出来了 。

杜父正在跟派出所的两位同志交谈。

杜家老三走近。

就听杜父问:“所有人都在查吗?”

“是的。”民警同志问, “你们家现在有几口人?”

“现在住着十个人。”

杜父道:“家里常驻的有六个,有三个是回家探亲的, 还有一个是, 家里的亲戚。”

刚才派出所的同志一说查户口,他就想到了老二昨天办的事, 老二昨天去派出所,把于月莺的户给销了。

昨天销的户, 今天派出所的人就找来了。

这事肯定是老二干的,儿子是什么德性杜父还是知道的。

上一篇:重生后成夫君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