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54章

作者:白静年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说了,这几天都在外头吃。

大舅手上应该有钥匙, 但是大舅白天不在家。

于月莺一看还真是, 每个屋子都挂了一个大锁。

文秀提着饭盒进了杜奶奶屋,很快就出来了, 把门关上。之后她就回了自己的屋,把门从里头反锁了。

“姐, 我们还没吃饭呢。”于月娥看向于月莺,“我就说在外头吃吧, 你又不肯。”非说到杜家来,能省一顿饭钱。

这算盘是白打了。

于月莺没想到杜母做得这么狠。

她瞧着杜家的厨房,真想把门撬了, 可忽然想到之前来杜家偷东西的贼, 又不敢了。

杜家人心硬, 万一真报警了怎么办。

于月莺想了想:“去食堂吧 。”

于强走来走去有些累,“我在这等着,你们吃完给我送一点过来。”他就不走了。

中午,机修厂食堂。

杜思苦中午去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了文佳玉,文佳玉眼下乌青,像是一夜没睡。倒是庞清燕,一改昨日的恍惚,虽然还低着头,可是精神得很,正跟袁秀红一块吃饭呢。

余凤敏坐在杜思苦身边:“秀红怎么没过来?”正在喊,杜思苦制止了她,“那是庞清燕,你见过的,她心情不好,秀红去开导开导。”

昨天袁秀红给庞清燕把脉的时候脸色凝重,后来还让她跟文佳玉出去了一会,不知道两人在里面说了什么。

接着便听到了庞清燕压抑的呜咽哭声。

后来杜思苦就没再听了,带着文佳玉先回了她的宿舍。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袁秀红才从209宿舍回来,神情轻松得很。还跟文佳玉说庞清燕没事了,文佳玉可以回去休息了。

袁秀红没开口说庞清燕的事,杜思苦就没问。

“我最近睡得不好,老是做梦。”庞清燕声音很小。

袁秀红:“买些酸枣仁,睡前用温开水冲泡着喝,就不会做梦了。”

庞清燕听到这话,忽然抬头:“真有用吗?”

袁秀红点头。

庞清燕喃喃道,“那我回去让我爸买一些。”

袁秀红愣了一下,听庞清燕提到家人的语气,这感情还挺好的。她便问:“你家里人对你好吗?”

提到家人,庞清燕就笑了:“好,我爸妈特别好,我哥也好。”都挺好的。

家里就两个孩子,父母跟哥哥都偏爱她。

就是……

她自己不争气。

袁秀红沉思片刻,才问:“那你手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庞清燕低下头,半天没说话。

就在袁秀红以为庞清燕不会回答的时候,庞清燕小声说了:“以前在婆家的时候……不小心划伤的。”

婆家?!

庞清燕还有婆家,她才二十一岁吧,结婚了?

袁秀红惊讶:“你结婚了?”

庞清燕慌张的看向四周,怕别人听到。

袁秀红虽然惊讶,但是刚才的声音不算大,旁边的人都吃得差不多,走了,应该没听到吧。她扭头四处瞧了瞧。

这一瞧就发现问题了。

有人。

就在她后面那桌,还是她见过的,不太对付的人,阮子柏。

庞清燕发现自己失言,站起来,想赶紧走,“秀红,我们走吧。”饭吃完了,不用留在这么多人的地方。

袁秀红是她进厂以来第一个跟她当朋友的人,庞清燕很久都没有朋友了。

“你等我一会。”袁秀红冲她笑了笑,然后转过身,走到阮子柏旁边,“同志,我们刚才说的话你没听到吧?”

阮子柏抬头:“听到了。”语气没有起伏。

真给他听到了!

该死!

袁秀红眉头紧皱,她坐过来跟阮子柏商量:“那你能不能不要跟别人说?”语气特别好,眼睛望着阮子柏。

阮子柏本来就不是多嘴的人。

听到这话,本来都要点头了,可看着袁秀红那可怜巴巴的眼神,有心吓她一下。于是道,“你是说……”

袁秀红手快了,生怕阮子柏说出庞清燕结过纸的事,她冲上前一把捂住阮子柏的嘴。

一位女同志,手捂在一位男同志的嘴上。

这姿势太亲密了。

阮子柏被这小手捂着,脸有些烫。

他扒开袁秀红的手,“我不说就是了。”怎么还上手了。

男女授受不亲。

袁秀红没注意到这些,只听到了阮子柏答应她不往外说。

这就好了。

“阮同志,谢谢你,你可千万保密啊。”

不远处。

丁婉扯了扯阮思雨:“你二哥,你看快!”

阮思雨看过去的时候,袁秀红的手刚从阮子柏的脸上拿下来。阮思雨瞧了又瞧,这两人就是站得近了些,没什么事啊。

丁婉急道:“刚才那个,姓袁的,把手放到你哥嘴上了。”

啊?

阮思雨很是吃惊,“不能吧,我二哥可不是亲近人的性子。”

丁婉:“要不我让你快看呢。”

迟了吧。

没见着吧。

宁市。

大巴车到站了。

杜母带着老五下了车,这会都中午了,去附近找个馆子吃了点东西,吃饭的时候问老五:“今天坐车晕不晕?”

要是晕车,等会就走着回娘家。

要是不晕车,等会坐公交回去,快一些。

“不晕。”老五道。

那就坐公车。

杜母娘家以前在青林路,住了二十年,后来家具厂搬了地方,他家就跟着一块搬了,现在他们家搬到开阳路去了。

杜母吃完带着老五去了最近的公交站,等到从公交车上下来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了。

还要走。

“妈,怎么越走越偏了。”

“家具厂在这边。”杜母道,“这边做家具噪音大,不让在居民区。”这边除了位置稍微偏一点,其他都好。

到了。

杜母娘家住的红砖瓦房不在家具厂里头,而是在旁边,地基是自己的,花了钱买下来的。地基大,建了两个平房,左边是黄老汉两口跟大儿子一家。右边则是小孙子的家,大孙子当初分到文化馆了,在市里头,有空的时候会过来。

“妈,我回来了。”杜母高声喊道。

左边屋子很快就开了门,“彩月回来了,哟,我家忆甜也回来了!”黄姥姥高兴得很,尤其是看到外孙女,更高兴了。

她出来拉着老五就不放了,“我家老五这手真好,是学琴的手。”

黄姥姥年轻的时候还是文化人呢,后来家道中落,嫁给了黄老汉这个大老粗。生了一儿两女,都不像她,不爱学习,倒是隔代的大孙子跟杜忆甜,这两个有天分。

大孙子跟她学了琴,上了学,毕业后分配到文化馆。

这忆甜离得远,这大女儿又是个俗人,只知道让孩子柴米油盐,她以前就说把忆甜放在她这,她来教,杜家不肯啊。

“妈,外头风大,别把您吹坏了,咱们进屋去。”杜母挽着黄姥姥的手就往屋里走。她妈什么都好,就是爱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这跟他们老黄家不搭啊。

黄姥姥另一只手拉着外孙女。

“姥姥,你保养得可真好,你抹的什么香?”

“没抹东西,人逢喜事精神爽。”黄姥姥笑呵呵的。

杜母听到这话,心里一动:“妈,是不是彩荷回来了?”

黄姥姥先是高兴,后又重重的叹了口气,“是啊,你妹妹回来了。你说她,才四十五岁,这脸熬得比我还老。”这些年过的是什么苦日子啊。

之前彩荷结婚那会,跟家里置了气,闹了一通,后来就跟那姓于的走了。

那于的是外地来的,这人一走,他们也不知道去哪找。

这么些年了。

黄老汉只当是没这个女儿了,不管了,黄姥姥心软,倒是惦记女儿的,尤其是这次黄彩荷顶着白发满脸沧桑的回来,连黄老汉都没说什么了,直接就让闺女进门了。

上一篇:重生后成夫君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