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静年
合作就定下了。
“给我们投钱,又帮忙建车间,以后还要建家属楼,”雷木匠嘀咕,“怎么听着尽是大好事。”
小赖正要说。
杜思苦先开了口,“雷师傅,不光这样,刚才不是说了吗,赚钱了一起分。不过要是有亏钱了,那得一起赔。”
雷木匠笑了:“做家具的,怎么会赔钱呢。”
这家具是人家定了才做的,要交定钱的。要是不交尾款,这东西肯这不能送上门的。转头卖给别人,也是一样赚钱。
杜思苦看向小赖:没说弹簧床垫的事?
小赖:“家具厂嘛,肯定是以做家具为主。”至于床垫,现在不用急着跟雷木匠说。
回去的路上。
杜思苦问:“这事瞒着雷木匠,不好吧。”
小赖:“放心吧,家具厂又不是雷木匠当家做主。”雷木匠虽然是家具厂最好的手艺工人,但是上面还有领导呢。
杜思苦:“谁的主意?”
“我们顾主管。”小赖低声说,“我跟你说,你可别告诉别人。咱们顾主任说,机修厂是帮人修机器的,之前的自行车还有些关联。这次的弹簧床垫跟咱们厂都不沾边的东西,也要投钱进去,他怕机修厂这边资金不够。”
杜思苦也压低了声音:“也就是说,这次跟家具厂合作,成不成都无关紧要。”
小赖点头。
又瞧了眼杜思苦,“要是合作不成,你不也省了桩事吗。”他可是知道,杜思苦现在下班就扑在图书馆。
说是画什么图吧。
杜思苦仔细想了想,顾主任的话也有道理。
算了,顺其自然吧。
她把厂长交待她的事做好就行,毕竟,下个月开始,她就要涨工资了。
活还是要好好干的!
“今天元宵,食堂有汤圆,咱们赶紧回去。”小赖加快脚步。
“甜的吧。”杜思苦跟上。
铁路家属大院,杜家。
杜老三因为去了一趟机修厂,路过供销社的时候还买了一包糖果,回来的时候就迟了。等到了杜家,已经十一点了。
“三哥,你怎么回来了!”老五一脸惊喜,“太好了,我正愁一个人不好做饭呢,你快过来帮我。”
本来,今天中午该她爸下厨的,刚才卫叔过来,把她爸找了过去,没说什么时候回来。
这眼看着离中午越来越近,该做梦了。
老五在家干活少,这做饭煮多少米,放多少水,她都只记个大概,炒菜更是掌握不了火候,得有人帮她。
现在三哥回来了,太好了。
“妈呢?”杜老三问。
“妈昨天下午回娘家去了。”老五说,“她总觉得姥姥那边有事瞒着她。”
兄妹俩一块在厨房忙活起来,人不多,菜也炒得不多,荤菜就一个腊肉,还有杜思苦年前送回来的香肠(还没吃完)。
四个人,他们是准备炒四个菜。
老五看着最后盘菜快好了,便想去外头瞧瞧杜父回来了没有,结果一转头吓了一跳。
于月莺就在厨房门口!
“你在这做什么!”老五拍着惊魂未定的胸口,有些生气。
“今天元宵,我过来看看姨妈。”于月莺笑着说,她也不说自己是过来蹭饭的,食堂那边放了半天假。
“巧了,我妈不在,你回去吧。”老五黑着脸说。
于月莺一愣,又问,“姨妈去哪了,我等她回来!”
“我妈不回来,你走吧。”老五烦于月莺呢,过年就在这边不走,现在又来!也不说搭把手,家里本来事情就一堆。
于月莺不仅没走,还往厨房里走,“这菜是要端出去的吧,我帮你们。”她人还没走进去,就被老五拽住了,“你听不懂人话是不是!”
于月莺也不是吃素的,直接伸手揪老五的头发。
却被眼疾手快的杜老三一把抓住,最后,于月莺被老五赶出去了,身上还挨了几下。
“你们太欺负人了!”于月莺就在杜家门口抹着泪。
老五走到水龙头边,拧开水,往脸上抹了两把,“你怎么老来我家蹭吃蹭喝,一毛钱都不给,你都是有工资的人了,都说了我妈不在,你又来做什么?”
抹上脸上的水跟眼泪似的。
老五是初中生,比于月莺还小,还是未成年呢,于月莺都二十二了,不对,过了年,现在都二十三了,早就是大人了。
一个大人跟半大的孩子吵,这怎么看也是于月莺不占理。
隔壁。
放假在家的沈洋听到吵闹声,走到门口正要瞧,被刘芸给拽了回去,“回来,你等会可别出门。”
刘芸听着声就知道是那姓于的。
又来了。
这人真是巴在杜家身上了,不把便宜占够都不肯走。
“阿洋,那姓于的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你离她远点。”刘芸再三叮嘱。
贺大富先头跟于月莺定过亲,还大老远的把于月莺接到市里来,现在贺大富没了音讯,那于月莺问都没问过一声。
就算是做不成夫妻,这总有些恩情吧,去贺家瞧瞧,问问情况那是应该的吧。
这人啊,没良心。
宁市。
黄姥姥病了,过年那会还好好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像是夜里受了风,就着凉了。吃了药也不见好。
杜母去的时候,黄姥姥在医院住着,挂了几天吊瓶,人好一些了。
“妈。”杜母扑到床边,紧紧握着黄姥姥的手。
黄姥姥看到杜母,一下子精神了许多,“你怎么过来了。”
杜母道:“昨天晚上就到了,我哥他们说你在医院,我怕吵着您休息,今天才过来。”她又仔细的问着黄姥姥的病情。
听到黄姥姥说年前就生了病,后来断断续续的没好全乎。
杜母一下子就想到了于月娥,莫不是她把病传给黄姥姥的?
想到这,杜母脸都沉了,“妈,那叫于月娥的丫头还住在咱们家吗?”
黄姥姥温和道:“那只是个孩子,虽然没教好,但她还小,咱们得给她个机会。”那天夜里的冷风她后来才想起来,是有人把窗户拉开了一条小缝。
唉。
孩子还小,不懂好坏,以后好好教就是了。
杜母问:“她跟黄彩荷呢,我今天早上没见着她们。”
“回于家了。”
那孩子非要带小女儿回去把于强的屋子拿回来,闹了好几天了,打人,绝食,家里没一刻清净的时候。
第144章 144
……
“走了就好。”杜母道, “妈,我知道你心疼妹妹,可你知道她是怎么对我的吗?”她指着自己的脖子, 说了那天在食堂宿舍发生的事。
于强的死跟她没关系,结果呢, 黄彩荷还记仇上她了。
这哪还叫姐妹啊,这明明就是仇人。
杜母还说:“那叫于月娥的孩子是个难缠的, 您别看她年纪小可怜, 这孩子做起事来不管不顾的。妈,这次她们回去要是不来了, 那我就不说什么了。要是她们又回来了,您啊别跟她们一块住了。”
她不放心。
黄姥姥拍拍杜母的手:“没事的,有你哥呢。”
又说, “回来了也没事,这不马上就要开学了吗, 把孩子送到学校多学学就是了。”
黄彩荷总归是她的孩子, 这些年又受了不少苦,她这当妈的还是想在晚上帮帮小女儿的。这回了娘家, 总要过几天舒服日子。
杜母劝不动黄姥姥,气闷得很。
黄姥姥又问起杜母家里的事, 杜母看母亲精神不错,就把家里的事说了, “老爷子走了之后,老太太的精神一直不太好。小姑子完全不顶用,我现在被困在家里哪都去不得, 本来想着让老四换个离家近的工作, 住家里帮忙搭把手, 可这死孩子非不同意!”
不光这样。
“老四过来一回来就走,对我跟她爸也是不冷不热的,我瞧着以后是指望不上了。”杜母跟黄姥姥抱怨了一通。
老四这孩子,变种了。
现在长辈的话是一点都不听了。要是以前,她跟老四一说,老四肯定会回来帮着照顾杜奶奶,哪还用得着她操心啊。
机修厂。
保卫科拿出了杜老三留的信,给了杜思苦。
三哥早上还来过?
杜思苦边想着边拆了信。信上说,家里人要给三哥找个媳妇,三哥让她也帮忙看看。
找媳妇?
要孝顺,要性子和善,还要会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