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主母要寿终正寝 第14章

作者:冬瓜吃梨 标签: 穿越重生

惊呆了过来请安的几个孩子,她们头一次见到外祖母如此的不雅观。

话虽如此说,可是到底老太太没有生气的样子,而是说陈玉壶:“你现在出名了,你知不知道啊?”

陈玉壶诚实道:“我不知道啊!”

陈玉壶这才看见,二嫂和长嫂一起来了。

“二嫂,你大好了?”

陈玉壶的声音里很惊喜,陈玉壶的二嫂含笑点了点头,“多亏了你推荐的大夫。”

陈玉壶笑了一下。

大家都坐定,老太太才接着说:“前些日子皇后的胞妹进宫看望,把你发明的那个‘一夫一妻制’当成笑话说给了皇后和皇帝听。”

“皇后说了四个字,自在随心。”

“皇上也说林夫人别有一番洒脱。”

“确实是长进不少。”

老太太含笑看着陈玉壶,“把我那套翡翠头面带回去吧!”

长嫂也笑着说:“前些日子三弟和三弟妹往家里送礼,特地有你的一份,知道你爱俏,三弟妹给你准备了一套八宝头面,可好看了。”

陈玉壶往椅子上一靠,说了一句:“还是家里好啊!”

老太太端起茶盏,问了一句:“怎么?你那一夫一妻没伺候好你?”

两位嫂子和屋里的下人都笑了起来。

“可好了,可听话了,温柔又细致,是我学不来的那套。”

长嫂嘴快,刚想说你一个夫人和那些妾室比什么,就听见门外的丫头高声:“表少爷安。”

到嘴的话刚好就咽下去了。

陈玉壶二嫂笑的温婉,低头拨弄了一下茶碗,说:“个人有个人的长处。”

陈玉壶没做声。

两个孩子一起进来,先是给外祖母请安,然后是大舅母、二舅母、最后才轮到陈玉壶。

但是显然两个孩子看见陈玉壶更加的高兴。

一起走到了陈玉壶的跟前儿,陈玉壶拉着两个孩子的袖子,欣喜的左看右看。

这时候坐在上位的老太太却突然说:“你二哥被聘为钟书书院的院长了,即日就要上任。”

“你也把两个孩子给送过去。”

陈玉壶脸上的笑容突然就消失了。

陈玉壶脸色变化太明显了,长嫂开口安慰,“钟书书院离京城也不远,你想孩子就经常赶着马车去看就是了。”

陈玉壶一时没缓过来,还是不高兴的样子。

孩子给她送远了,她还怎么套近乎?

老太太把手里的茶盏重重的一放,吓了陈玉壶一跳。

两个儿子本能的挡在了陈玉壶的身前。

看见这一幕老太太几乎要气笑了,“刚说你有了长进,这又给我摆出这副样子来!”

陈玉壶扒拉开两个儿子,露出头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自己说的话,你自己都忘了?岂能让孩子们长于后宅妇人之手?”

“我知道侯爷不回来,你便牵挂着孩子们,你打小也不是那能扛大事儿的。”

“侯爷娶你回家做宗妇已经是侯爷瞎了眼,你要是因为一己之私耽误了孩子前途,不用侯爷主动开口,等侯爷回来,我就让他休了你!”

老太太的话说的掷地有声。

林清柏当即就跪下了,林清浊紧随其后。

对林清浊小小的心灵造成了些许的冲击。

他感受到了舅舅家的规矩严,但是随随便便要让女儿被休弃,这真是嫡母的亲生母亲吗?

“外祖母息怒,母亲只是一片慈母之心舍不得儿子,不至于此。”

“外祖母保重身体,我母亲贤良淑德,撑着偌大侯府,没人能随意休弃她。”

老太太眼睛一瞪,看着林清浊:“你的意思是我是非不分喽?”

“孙儿不敢,我母亲胆子小,孙儿体恤母亲,我们都知道外祖母是为了母亲好。”

陈玉壶小心翼翼的抬眼去看老太太,开口说话:“我不敢因为自己耽误了他们的前途,他们是幼鹰,合该在广阔天地施展拳脚。”

“你知道就好。”

老夫人哼了一声,脾气很不好的样子。

上午惹了老太太不高兴,陈玉壶不敢往前凑,下午干脆赖在了二哥的书房里,陪着孩子们下围棋。

林清浊没想到,他们这些自小学习君子六艺的公子,没有一个能赢过母亲。

书房的窗户开着,书房前面是一棵花树,有花飘落。

陈玉壶坐在窗前,笑着一子定乾坤。

周围围着的都是她的手下败将。

陈玉壶没去低头看棋局,而是笑着和对面的人,非常不稳重,带着点狡黠的说:“谋士以身入局,举棋胜天半子。”

林清浊愣怔了一瞬,深深的看着陈玉壶,心中起波澜,是他从没看见过的角度。

女子也有别样一番心胸。

第15章 秋日宴

正好这些假也不用请了,干脆带着孩子们出去好好的玩一通。

约上两位嫂子。

这约着赏秋的人越来越多。

人多就热闹,郊外女孩们放放纸鸢,还有人家的年轻男女带出来相看。

陈玉壶的目光热切,看的人家姑娘躲闪。

被嫂嫂和冯夫人说:“你个促狭鬼,人家相看没成,你看刘夫人找不找你。”

陈玉壶捂着嘴笑。

秋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男孩子们顽皮去蹴鞠了,陈玉壶也愿意让家里那两个读书的多动一动。

君子六艺,拿的起书本,舞得动刀剑。

陈玉壶有时候畅想,自己养大的男孩儿,名满世家,她忍不住偷笑。

这养成流,在孩子争气的情况下,是挺爽的。

接下来陈玉壶就要送他们去钟书书院了,潜心学上一个冬,来年回京参加春闱。

女孩子端庄娇美,男孩儿意气风发,陈玉壶心情好的不得了。

还有家人和好友在侧,一盏桂花酒,看遍秋日好风光。

那天陈玉壶实在是高兴,自己喝的醉了,回去后两个姨娘给她煮了醒酒汤,伺候她睡下。

结果陈玉壶耍酒疯,拉着两个姨娘不肯放人。

方嬷嬷在一旁劝着,“夫人啊!天晚了,快让两个姨娘回去歇了吧!”

陈玉壶理直气壮:“这是我妻子和夫人,本就该陪我睡觉!”

两位姨娘憋笑,咬住嘴唇,不和醉鬼计较。

好不容易哄的陈玉壶松了手。

回去的路上,前头有小丫鬟掌灯,两个姨娘说着私话。

胡姨娘说:“我出身不好,这辈子也没想过有人能叫我夫人,尊我为妻。”

“这辈子做不了正妻,好在夫人给了我个圆满。”

胡姨娘的出身不好,生来就是培养给权贵当玩物的。

花姨娘含笑听着胡姨娘说话,笑容温婉,却也苦涩。

她是家生子,如果不做妾那就嫁给另一个奴隶,然后生一窝小奴隶。

世情如此,半点不由人。

世人活着不容易,女子更要艰难些。

陈玉壶醒酒,第二天两位姨娘照常来请安。

陈玉壶半点不尴尬,好像没发生过一样。

她坦荡,两位姨娘也就没有了那些替她尴尬的心思,大方了起来。

花姨娘说:“夫人昨天酒吃的太多了,一会儿我去厨房给您煮一碗养胃的汤水来。”

陈玉壶点头称好,“知道你贤惠。”

陈玉壶这话故意说的意味深长,花姨娘却红了脸。

不过她生性老实,是不敢像胡姨娘一样反过来打趣她的。

秋日宴结束,陈玉壶又开始打点行李。

她去前院,两个哥儿正在读书,隔着窗户看见了陈玉壶过来。

也不怪,主母出行,身后不带着人,也有至少四个丫头随行。

这还是她不爱排场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