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瓜吃梨
这回轮到他踩着四哥,突然就觉出几分乐趣来了。
林清洛自知没脸,干脆就没进去府里,而是继续守在了府门口。
肩膀上的伤,随手扯了一块布缠了一下。
家中的孩子就这一点好,都不娇气。
陈玉壶和两位姨娘说:“清洛肯定是不敢进来了。”
胡姨娘说花姨娘:“她一向严厉,清洛可不是怕她嘛!”
陈玉壶忍不住笑。
再过两个时辰,天都要亮了,这个时候最难熬了。
陈玉壶撑着的那点精气神突然就要散了,她困了。
只是事情还没有完。
林清桂一边大口的吃饭,一边思考,这次事情了了,朝堂上肯定会空出大批的官位。
是晋升的好机会。
只是林家满门显贵,那他在其中应该也不会很起眼,做了这么久的准备,也是时候了。
林清桐在外很想回家看一看,只是现实情况不允许。
林骥更是顾不上家里。
他守住了皇宫的大门,宫里却出了乱子。
都聚焦在了庄国公身上,却忘了宫中还有一个庄妃。
而庄妃瞄准的第一个人,并不让人意外,是皇后。
传说庄妃对皇帝情深义重,二人从前是青梅竹马。
从庄妃的行动来看,还真有几分可信。
毕竟没直接去杀皇上。
京城内部肃清,林清桐骑马路过王府看了一眼,又去看了一眼林骥。
林骥见到林清桐直接给扣下了。
他是走不了了,不如让林清桐进宫,反正他都娶了郡主,也算是皇家的女婿。
师出有名,肥水不流外人田。
总好过便宜了别人。
比起城外,宫中更加危险。
城外林清桐手下都是他用惯了的兵卒,有人支应。
好在边关的几年,不是白历练的。
不是个花架子,被他爹给踢到宫里,他也没有不适应的,跟着皇帝的人到处划水。
皇帝也注意到了,但是什么都没说,林骥的谋算一向就这么直白。
让人想跟他计较,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顺便还能听见林清浊跟林清桐的聊天。
加班被困宫中,到处戒严出不去的林清浊,见到了林清桐,才终于有了几分活人气。
他拉着一张脸,拉了一个晚上了。
他最近忙着户部的事情,是真的不知道今晚要出事。
所以见到了林清桐,林清浊明显激动,拉着林清桐问东问西。
“母亲今日参加千秋宴,可回家去了?”
“回了!我派人去接的,你放心就是。”
林清浊点了点头,真的信了他的鬼话。
又紧接着问道:“父亲守着宫门,你在宫里,谁在家中?大哥吗?”
如果林清柏真的在家里,那林清浊还是很放心的。
林清桐的眼睛眨了眨,没有说话。
林清浊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回头看了一眼皇帝的大殿,很顾忌似的。
随后恶狠狠地低声问林清桐:“谁在家中,你说啊!”
大殿的窗户开着,皇帝就在窗边的案前,竖着耳朵听。
第217章 天家无父子
林清桐嗫嚅了一下,明明他是林清浊的兄长,但是现在的林清浊很吓人。
“清桂早就回府了,我给拿的手令,后来在清洛的老师家,又看见了清洛。”
“他虽然无用,肩膀还带了伤,听说家中无人,大概也是回家去了。”
林清浊感觉到一股凉气,从头顶凉到了脚底板。
府中的母亲,妻子和孩子……
“你的意思是,侯府今晚守门的是十四岁的清桂?”
“这就是你和父亲的安排?”
林清桐可不认,“是父亲的安排,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别太担心,府中我留了人的,都是战场上下来的好手。”
林清浊不听这些没用的。
“大哥呢?”
林清桐被质问,眼神很纯粹的看着林清浊,“大哥跟着舅舅,似乎有公务在身。”
“你知道还不守在家里?”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我领了皇命,没办法守在家里啊!”
林清浊捏紧了拳头,看着林清桐,转身就要走。
“你去哪儿?”
林清浊不搭理他。
他今晚被困皇宫纯属意外。
现在他必须回家去确认家里人的安全。
皇上顺着窗子看了一眼,怒气冲冲的小林,然后是傻傻的,跟林骥很像的二林。
挺有意思。
林清浊刚出了宫门,就见一伙人,明火执仗的朝着皇帝宫里过来。
林清浊瞬间转身往回走,后来变成了小跑。
边跑边喊:“来人!护驾!”
听到他喊,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就是林清桐。
林清桐一边把林清浊往里推,林清浊一边说:“给我想办法,我要回家。”
这个时候哪来的办法?
林清桐轻轻一推,林清浊瞬间被推回了大殿里。
皇帝眼看着林清浊狠狠的在原地跺了一下脚。
太子就站在皇帝身边,同样看的津津有味。
外面响起了兵戈声,这天下最尊贵的父子俩,一脸的淡定,还有心情看别人家的热闹。
林清浊原本一心听外面的动静,内心焦灼。
结果听着皇上和太子的谈话,他很快就不焦灼了,他开始希望自己是瞎子、聋子、是个木头人。
皇帝和太子突然开始下棋。
太子率先发问:“父皇这次想怎么处置庄家?”
皇帝不接招,“太子看呢?如今你涉政已久,说说你的看法。”
皇帝可以不接招,太子却不行。
太子轻轻的吐了一口气,“儿臣以为,按照以律法为准就好。”
皇帝意味不明的笑了一声,“太子如今也学了那套端水的法子,来糊弄朕了?”
“儿臣不敢。”
“那你就说说,如果你现在是朕,你要怎么办?”
“你我父子,朕想听一听实话。”
林清浊在这父子俩谈话伊始,就已经背过身去了。
面壁思过,顺便堵住了耳朵,闭上了眼睛。
顺便在心里骂了一句林清桐,都说了他要回家了!
太子犹豫了片刻。
下了一颗棋子,“儿臣认为,庄家夷三族。”
皇帝紧跟上,“毕竟是太后的母族,庄妃育子有功。”
太子丝毫不让,“那就庄妃赐死。”
上一篇: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