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瓜吃梨
现在许多世家都妄图把孩子塞进他后宫,只有信国夫人希望她的孙女永不为宫妃。
是真心疼孩子的老人呢!
这么好的人,却是听闻长子过身,悲痛去世的。
唯独亲生的两子,一个为了朝廷被奸人所害,一个即将出征,死生不知。
小皇帝下颌动了动,什么都没说,把那张懿旨紧紧握在了手里。
光是看着性情这般隐忍,萧薿也明白,为什么林清柏敢在他身上赌个大的了。
最后陈玉壶以超规格下葬,那规格都不知道超到哪里去了。
而且陈玉壶没死的时候,就嘱咐家里人。
“我要厚葬,必须厚葬。”
“等林家不好了,子孙不争气了,活不下去了,你们就让他们去挖我的坟。”
萧薿难以形容自己听见这话的惊悚。
知道自己婆母一向特立独行,但是没想到这么特立独行啊!
“母亲!”
“休要多说,听我的就是!”
最终萧薿和当时还活着的林清柏,到底把这条写在了家规里,当然不是因为让他们去挖祖宗的坟。
而是为了让他们感受长者的爱护。
当天晚上,皇帝拿着那张懿旨,看了又看。
朝阳骑着马一路疾驰,还是没赶上,她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随地大小哭了。
她要有王妃的威严。
但是看着墓碑,朝阳还是没忍住。
莫惊在朝阳的背后出现,“姑姑,祖母遗命,你我共享商路。”
多年的操持下来,敖汉部十分的依赖外来的经济和商队,朝阳的王妃,名副其实。
以后这头牵着她的,就是莫惊了。
在皇帝彻底干赢了群臣之后,那时候皇帝已经不再是少年模样。
青年的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封了林清柏为文侯,入太庙。
这下子没人敢叭叭了。
当晚小皇帝带着林清柏的长子,林莫倦和林莫停去了太庙,对着林清柏的画像,哭哭啼啼,絮絮叨叨说了许久。
最后对林莫倦说:“要是老师在,定会夸我的。”
林莫倦张口就想劝诫,小皇帝提前预判:“闭嘴。”
“是,陛下。”
第253章 番外艺术系学生
某高校铃声响起。
学生陆陆续续的从课堂内走出来,直奔食堂。
刚刚开学,新生正在军训,去晚了,吃不上饭。
陈玉壶不紧不慢的走了出来,她不去食堂。
她最近跟着导师研究史料,脑袋都研究大了,她要去校外吃一碗爆辣的麻辣烫,释放压力。
路过不断有学生跟她打招呼:“老师再见!”
她微笑着点头:“再见。”
文科生的就业面就是窄。
好在她的奇幻之旅没有白费,历史上莫名出现了一段雍朝的历史,她研究起来得心应手。
被她老师看中,收为了关门弟子。
现在大学老师的工作,也是她老师推荐她来的。
最近她老师带着她,研究别的历史,她略有吃力,她老师就很嫌弃了。
之前她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雍朝和信国夫人的。
研究起来得心应手。
我研究我自己。
明天她还要带着她的学生出去研学。
第二天陈玉壶站在人来人往的博物馆内,隔着玻璃罩看着里面摆放的泛黄的书。
书页上赫然写着:信国夫人传。
陈玉壶望着,逐渐出神,她没想到林清洛那小子说的是真的。
当然书中的内容很复杂,并不单单是围绕着她,
但是能透过字里行间看出来,著书人对自己母亲的思念之情。
虽然根据史料研究,这位写书的,写的很可能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位历史上小有名望的史官,他的父亲和兄长都鼎鼎大名。
他父亲妾室众多,所以他很有可能不是信国夫人的亲生子。
但是这种历史上给嫡母列传的,也是少见。
而这位信国夫人,在雍朝的其他地方也多有记载。
甚至民间现在还有人立祠信奉,说是信国夫人会保佑大家出行平安。
因为历史上,这位夫人酷爱修路。
……
而且得历任雍朝皇帝的尊敬,雍明帝直接称呼她为:太夫人。
受帝王尊敬和宠爱,可见一斑。
托林清洛的福,陈玉壶算是实打实的沾上了一点好处。
谁说她养的孩子没用?她养的孩子每一个都有用。
虽然现在信国夫人的墓葬已经被挖掘了一半,因为被盗墓贼偷了一点。
剩下的部分已经被保护起来了。
陈玉壶知道,保护起来的那部分,里面说是金山银山也不为过。
现在每年还有林姓的人去祭拜。
工作人员不许,人家直接拿出家谱,小腿那么高,还不是全部。
工作人员哑口无言。
可能是自己没死的原因,所以这些年烧的那些钱,她也没有收到。
但是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她心情就很好了。
历练了一遭,再次搞起阴谋诡计,她得心应手。
别说学术圈清净,有人的地方都是一样。
因为陈玉壶这方面的能力十分的出色,现在特别得导师看中。
她的身影倒影在玻璃上。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老师。”
陈玉壶转过头,是一张很好看很好看的脸。
每一次看,对陈玉壶来说,都是一次视觉冲击。
让她忍不住想把眼睛眯起来的那种。
对方缓缓走近,“老师在看什么?”
陈玉壶指了指面前的被当做展品的书。
对方看见后,粲然一笑。
“是信国传,是老师的课题啊!”
“怪不得老师会出神,应该很有感情。”
陈玉壶看着对方,笑着答应了一声:“是啊!”
“著书的这个人,应该很崇拜他母亲,书上写了信国夫人的一些事迹,广修路,广开商路。”
“促进了当时各地的经济。”
“而且因为商队的存在,还促进了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友谊。”
“听说敖汉部的王妃,是信国夫人的养女呢!”
陈玉壶看了对方一眼。
“没有明确记载,只是一些推论,况且那位王妃自己本身的贡献不可磨灭,作为历史的研究者,我们更加不能随意揣测。”
“要凭借事实说话。”
对方顶着一张帅脸,很有礼貌的样子。
“是这样吗?老师,不好意思,我不知道。”
“信国传上提过几句,我觉得可以当做依据。”
陈玉壶看着对方,但笑不语。
上一篇: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