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瓜吃梨
至于搞点大功什么的出来,她想都不想,怕自己死的慢了。
陈母第一个把她当妖孽抓起来烧死。
再说了,她一个文科生,物理考三十六分的主儿,凸透镜和凹透镜原理她都忘光了,她能干点啥?
想到这里,陈玉壶都悲伤的想落泪,如果现在让她想,她肯定选择农业,那才是古代的重中之重。
才能立大功,再说了古代贵妇迎合皇帝,喜欢种种地,也很正常,这才不突兀。
芭蕉看陈玉壶的心情好像不大好,问了一句:“夫人可要姨娘们来相陪?”
“姨娘们在的时候,您的心情总是会好上几分。”
陈玉壶摆了摆手,“她们也不年轻了,夜晚老守着我,遭罪!”
芭蕉笑了笑,“您又没有让姨娘们守夜,姨娘们跟您明明是一样的。”
陈玉壶哼笑:“到底干的还是丫鬟的活儿,我有个风吹草动她们就得警醒着,她们年纪也不小了。”
这是亲近吗?是亲近。
陈玉壶到底没有真的让她们俩守夜,还是把他们当主子看待的。
那主母晚上要起夜,要喝口水,两位姨娘不得照顾吗?
夫人留她们在正院住,又没有真的磋磨她们,而是好好的和主母睡在一起,这难道不是关系好?
那主母夜里有动静,姨娘们伸伸手,难道不应该?
任谁都说不出个不好。
林清浊私下里还问过胡姨娘,“跟着母亲过夜,姨娘可还受得住?”
当时胡姨娘笑容满面的说:“有什么受不住的?夫人又不折腾。”
至于起夜喝水那都是正常的,夫人一觉睡到天亮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说到底古人的承受能力比陈玉壶想的多多了。
她们根本没有陈玉壶想的那种概念。
陈玉壶是为了提醒她们,我看重你们,但是我还是夫人。
第82章 长姐真好
她以为两位姨娘被她高高的捧着时间久了,会多少有点不舒服。
结果人家两人根本没当回事儿。
打小学的就是伺候人,有些东西深入她们骨髓,是她们的本能。
根本不会觉得自己就低人一等,她们出生就注定低人一等了。
林清浊因为自己亲姨娘的话,彻底没有了最后一丝顾虑。
陈玉壶却开始难受了。
这TM劳什子古代,让人过的不是人应该过的日子。
她们俩命都不好,自己还在这儿嘀嘀咕咕的想干点什么。
但是让陈玉壶从此以后让她们俩跟自己一样,她会答吗?当然也不会。
她会继续给她们洗脑,自己是个好人,是个对她们很好的人,她们之间的关系很好。
但是她还是还是夫人。
人都是自私贪婪的,陈玉壶也不例外,陈玉壶不相信等林清浊长成,林清洛长大,两位姨娘还是现在这副乖巧的样子。
但是她要保证,她对她们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永远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这一点陈玉壶,会比从前的“玉壶”做的更好。
这时候的陈玉壶,睁开眼睛,眼中很有几分冷酷和残忍。
那是熟悉的,常常出现在陈母这个正宗土著身上的眼神。
环境影响人,陈玉壶在以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情况下,发生改变。
人会为了更好的生活适应环境。
第二天林清桐再次去了王府,这次果然带了东西。
而且还带了一堆。
林清桐把自己从外面买来的东西,都一一的摆开,放在了郡主的面前,献宝似的。
郡主也很给面子,每样都拿起来看了看,其中最让郡主喜欢的,是一个复杂的孔明锁。
“这个也是你买来的?”
林清桐拿起银叉,叉了一块去了皮的桃子放在嘴里。
家里因为陈玉壶喜欢,所以常备鲜果。
林清桐吃惯了,渐渐也喜欢几分。
咽下去了才说:“这个不是,这是我去木匠那里定制的。”
“喜欢不?喜欢下次还给你带,下次给你带别的样式。”
郡主点了点头,“喜欢。”
林清桐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牙,“喜欢就好。”
说完林清桐又很没规矩的自己叉桃子吃。
但是他在郡主这里没规矩惯了,郡主逐渐看着也顺眼。
“对了,过几日我要出门猎雁,我娘说要在中秋之前把聘礼送过来,都准备好了,就差一对大雁了。”
郡主见他吃的痛快,自己也吃了一块。
二人同食一盘。
郡主吃了桃子,“别去了,我不信这些,再说了这个时节哪来的雁?”
“你要是真有心,自己亲手雕刻一对木头的吧!”
“好啊!”
林清桐答应的很爽快,“那我明天也带着工具,来跟你学木艺。”
郡主看了一眼这个打蛇随上的家伙,眼中明显带着笑意。
“工具就算了,林公子人到就好。”
“不过你要和我学,是不是该叫我一声师傅。”
林清桐依然歪着,十分的随意开口:“见过师傅,请师傅赐教。”
他就躺在那里,朝着郡主拱手。
郡主白了他一眼,也没有真的生气。
……
与这边的其乐融融一样。
林清皎正在带着妹妹们看安择送来的东西。
自从庄子上的度假结束之后,林清皎和安择能见面的次数就少了。
能像林清桐和郡主那样出格的,能让林清桐天天去王府报到的,也得是有皇室中的人做背书。
于是两个年轻人开始每天互送礼物,天天写信。
陈玉壶笑着看着一切,觉得年轻人的恋爱还是很美好的。
可惜这里条件所限,不能让她闺女多谈几段恋爱,这东西还是得多谈才能谈的明白。
两个小孩儿现在这样也不错。
安择能当众站在林家这边,不惜以小辈的身份,顶撞程氏,让林家很满意。
连林骥本人也说,还算是个男人,不错。
面对事情的时候勇于承担,这才是大家乐于看见的品质。
所以哪怕之前的事情,礼部尚书没有上场,林家也没有生气。
他们能理解,老尚书年纪大了,年轻一辈还没有足够的长成。
尚书府需要时间,也需要老尚书撑着。
林清皎正在和妹妹看,今天安择送进来的新鲜玩意儿。
林清皎看起来很高兴,且眼中带着柔情,跟妹妹说起安择的时候,语气也带着兴奋。
隅之也很高兴,跟着长姐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倒是安之,抛了一下手中的藤球,又接住,突然会说了一句:“长姐,事情多有变数,你们还没成亲,长姐还是要守好自己的心。”
不知道为什么,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安之脑中浮现的居然是母亲的脸。
从前的母亲和现在的母亲一起浮现在她脑海中,安之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叽叽喳喳的隅之,顿时消声,场面一静。
林清皎背对着她们,也背着光。
隅之的心提了起来,二姐突然在这种时候说这种话,换谁听了也不会开心。
隅之停顿了片刻,刚想装傻充愣缓和一下气氛,博姐姐们一笑。
和隅之的担心不同,安之是一点也不怕的,长姐生气她就和母亲说,母亲肯定站在她这边。
还没等隅之开口,林清皎就突然转身。
“妹妹说的对,提点的对。”
比起一个认识了没几天的未婚夫,林清皎更相信自己朝夕相伴的妹妹。
上一篇:穿书后,她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