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107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林知了笑着婉拒。

几人到家,薛二哥早回来了。林知了问他有没有见到薛琬。薛二哥点头:“说了。还问她作为长姐应当给多少钱。我说两百文,给再多也是肉包子打狗!”

林知了:“回头跟你和相公一块回去?”

薛二哥点头,“若是二婶不过来送请柬,我们就当不知道。”

然而这种时候薛二婶可不会客气。

过了七八天,薛大哥休沐,他从东家家里出来就来找两个弟弟,告诉他们下个休沐日薛瑞成亲。薛大哥还解释一句再晚会跟农忙撞一块。

第78章 薛理淋雨

薛瑞成亲这天日子不好。

前几日早晚凉爽, 晌午的太阳毒辣,可是阴凉处不闷不燥。轮到他成亲这日,五月二十四,很寻常一天, 闷得人透不过气。林知了四更天起来准备食材, 脖子上全是汗水, 三伏天也不会如此。

薛理一夜没睡踏实, 以至于林知了动一下他也醒了。到院里用井水洗漱后他才感到一丝凉意。

薛理估计他和林知了都不好受,小鸽子应当也差不多,就端一盆温水进屋给小孩擦擦身体擦擦脸。

小孩也没睡踏实, 睁开眼听到薛理说“天还没亮, 再睡会儿。”小孩揉着眼角坐起来。

薛理把他抱到门外摇椅上,虽然一样闷热, 但院里比逼仄的卧室空旷许多, 偶尔还有一丝凉意,小孩这才酣然入睡。

早饭后,薛理在长袍和短衣之间选择了褐色麻布短打。

薛理穿着这身衣服从室内出来, 薛二哥指着他:“你就这样回村?”

自从立夏,薛二哥日日一身短打,今日换上白色中衣菘蓝外袍,脚上凉爽的草鞋也换成了黑色软底布鞋,以往发髻只用一根木簪,很多时候有些凌乱, 今日也用上了以前薛理在临安府为他买的幞头。

若说往日他是村中农夫,此刻倒是像个相公。

薛理见他满脸油光,满头汗水,故意问:“你包成这样不热吗?”

“热啊。可是——”

薛理:“是你成亲吗?”

薛二哥:“虽然不是我成亲, 可是薛瑞毕竟是二叔的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

薛理:“鱼儿说回村吃席,你真当回去吃席?”

薛二哥恍然大悟:“我们是回去帮忙?”

薛理给他哥个“你说呢”的眼神。

热得早已受不了的薛二哥立刻回屋换上跟他弟一样的短打。

薛瑜此刻着短袍,见状她也回屋换下中衣和短袍,换上一身短打。脚上的绣花布鞋没换,她担心穿草鞋回去还没到村里双脚就变成脏兮兮的。

薛二哥把崭新的鞋脱掉,换上昨日穿的旧布鞋,跟他身上的短衣很是般配。

兄妹几人因为这天气难受,潮湿的空气也令小鸽子心生烦躁,他坐在竹棚下看到乖乖趴在他脚边的大花忍不住拍一巴掌。

大花不明所以,抬起狗头看着他。

小孩瞪大眼睛凶它:“看什么看?睡觉!”

大花又趴在冰凉的地上。

林知了正在刷锅洗碗,见状不禁问:“一大早发什么疯?”

小孩拽着衣襟:“我可以脱掉吗?不许说不!”

林知了:“找你姐夫换一身。”

“换一身就不热了?”小孩羡慕大花,“你不让我脱,我,我就躺地上!”

刘丽娘在一旁准备中午要用的食材,闻言打趣他:“真把自己当狗了?

“对!”小孩抓一把黏糊糊的脸,“阿姐,今天怎么那么热?”

林知了:“闷热。闷了一夜,我看要下雨。”

薛理拿着衣物出来冲小舅子招招手。小孩摇头拒绝:“我不要换衣服。”

林知了朝薛理看去:“这个穿身上不热。你试试啊。”

小孩将信将疑地起来,薛理把上衣打开,小孩一看无袖,喜不自胜,抬起手臂就拽衣服。薛理帮他脱掉。

小孩拿起裤子:“也是短的——”发现是长裤很失望。

林知了:“到脚踝上面,很凉爽。”

这身衣服用的是细棉,轻便透气,他坐在地上刮坏了,林知了也不会很心疼。唯一缺点易皱。而什么衣服穿到她弟身上都会变得皱巴巴的,缺点可以直接忽略。

林知了:“是不是舒服多了?”

小鸽子不禁点头。薛理拉着他打井水洗脸,“我和你姐有个孩子,我恐怕也不能这样伺候。”

“为什么?”小鸽子好奇。

薛理感觉到了那个时候他会忙成陀螺,跟秋闱和春闱前一样,每日只舍得睡两个时辰。得空自然是补觉,哪有时间带孩子。

“我忙啊。”薛理看着小孩,“届时你也该长大了。”

小鸽子点头:“我伺候!”

薛理想揉揉他的脑袋,见林知了为他梳的整整齐齐,便捏捏他的小脸:“等的就是这句话。”

小孩心情好多了,不在意被捏:“现在就回村吃席吗?”

“吃席在下午,现在回去应该是准备接亲。”薛理把擦脸布洗洗晾在麻绳上,“别再欺负大花。”

小孩摇头:“我没有欺负大花。”

薛理看到二哥和妹妹收拾好了,敷衍一句:“你说没有就没有。”

刘丽娘:“带钱了吗?”

薛二哥点点头,又问薛理带了吗。林知了把灶台上的荷包递过去,里面有两串铜钱,每串一百文。薛理打算先给百文。若是他娘嫌少,叫大哥借给他百文,他再把剩下百文拿出来。

灰白的天空感觉憋极了,他找一把油纸伞就和薛二哥以及薛瑜去绣坊。

前些日子薛大哥回城做事绕路去客栈探望薛琬,听掌柜的说“薛先生和林娘子把人接走了。”他就来找薛理。薛理告诉他薛琬在什么地方,薛大哥不放心过去看一眼,也算认认门,先前就亲自告诉她今日回村。

薛琬比他仨紧张,一早起来就把她仅有的几件首饰和几件好衣服拿出来,犹豫着该穿哪一件。直到薛瑜进来喊她,她还在犹豫。

薛琬知道薛瑜有很多好衣服,看着她着粉色棉衣,上面连朵花也没有,问她是不是还要回去换衣服。薛瑜提醒她回去干活,不是当客人。薛琬瞬时不再犹豫,也身着短衣,带着两百文回去。

薛琬不敢一个人回家,先跟堂兄妹去薛母那里。

薛母看着四人的衣着不甚满意,问他们怎么不拾掇一二。薛瑜故意问:“我们不是回来帮忙干活的吗?”

此话提醒了薛母,薛家人口少,需要薛理几个兄弟帮忙借饭桌板凳,就是她也要到灶前做饭——薛二婶为了省钱,没有请乡村厨师做酒席。

今日这场酒宴需要的菜全是她自己种的,鸡鱼蛋等物是找村里人买的,只有十多斤五花肉和调料是去城里买的。

可谓是能省则省!

薛母不再纠结他们穿什么,提醒薛理和薛二哥每人给五百文。薛二哥不敢置信。薛琬变脸——堂兄出五百,她这个亲姐岂不是要给一贯。

薛理拿出两百文:“只有这么多。剩下的麻烦娘替我们给了。”

“我替你们出钱不成了我给的?”薛母反问,“寻常亲戚成亲还要给五十文一百文,瑞儿可是你——是你二叔的亲儿子!”

薛理把两百文给她:“忘了告诉娘,我不打算过去。你忘了我说过,这个家有我没有二婶。劳烦你帮我给她,这个钱正是看在二叔的份上。”说完薛理起身走人,很后悔过来。

薛大哥下意识想阻拦,随即把手放下。

先前薛大哥也不想出五百文,他娘搬出薛二婶帮他照顾孩子,以后肯定还要麻烦薛二婶一家,说得薛大哥无力反驳,只能提醒他娘凭他们家跟二婶的关系,两个弟弟不可能给那么多。

薛母不知道怎么想的,大抵以为五百文对薛理而言是一笔小钱,又是大喜的日子,薛理会妥协。

始料不及,薛母瞠目结舌,反应过来薛理到院门外了。薛母慌忙喊他,薛理充耳不闻。薛瑜问她娘:“你是今天才认识三哥吗?”

“可是大喜的日子!”薛母固执地说。

薛瑜:“你又忘了三哥多么讨厌瑞哥?今天他能过来,就是因为二叔以前待他不薄!”

“那事都过去多久了?你三哥怎么还记得?”薛母皱着眉说。

薛瑜张口结舌,难不成她认为只要时间够久,过往恩怨就可以烟消云散,“娘,你还是怪我们心胸狭隘吧。”

薛母转向薛二哥:“你也要回去?”

薛二哥没好气地说:“如果你需要,我可以不出现。”

薛母顿时气得胸口闷疼。薛瑜受够了不长记性的娘,拉着小侄子找借口躲出去。

到门外看到薛理跟村里人聊天,薛瑜冲他挤眉弄眼。薛理瞪一眼她,薛瑜领着小孩去她小姊妹家。

正是跟林知了学厨艺的小姊妹。

虽然小姊妹的祖母没有眼力见儿,一见着她就问东问西,小姊妹也不敢阻止,薛瑜可以理解,毕竟她在家不受宠,说过了会被长辈劈头盖脸打一顿。但是薛瑜依然心里别扭。

这两年帮家里赚到钱,她的衣服比以前干净,补丁也少了,也比以前爱笑,薛瑜注意到这些,就原谅她先前的软弱。

村民看一下薛瑜,好像没有回去的打算,便继续劝薛理留下用饭。

薛理:“二婶和薛瑞都不想看到我,我也不想看到他们。我还是回去吧。”

村民提醒:“你可以跟我们坐一桌。”

薛理微微摇头,“你替我多吃点,把礼钱吃回来。”说完拍拍他的肩就往西去。

村民一听他的钱给了都不留下吃饭,便意识到薛理去意已决,不好再强人所难。

走到村口,灰白的天空变成灰色。薛理不禁加快步伐。然而还是没有夏天的雨来得快。

噼里啪啦的闪电落在城墙上,紧随其后的是轰隆声,跟有大妖渡劫似的,薛理跑起来。不到一里路,豆大的雨点落下来,薛理停下坦然接受,丝毫不后悔他的选择。

薛瑜担心:“三哥忘了拿伞,会不会淋湿?”

薛二哥:“他又不傻。沿街那么多铺子,去谁家不能躲一会儿。”

路上行人四处躲藏,薛理不闪不避,沿着城门街慢悠悠地走着,跟秋游踏春似的。

躲在店铺屋檐下的路人透过雨帘指着他:“这人傻了吧?淋成这样还笑?”

林知了听到敲门声,撑着雨伞打开门,看到落汤鸡似的薛理:“怎么回来了?怎么淋成这样?怎么——”

薛理一把抱住她。